她的身体记得那些习惯,她成了婴儿。
病作弄她,她忘记了有几个儿子,但能说出三个儿子的名氏。早上他守着她吃了药,说好中午、晚上再吃,转身,她将一天的药都吃了。于是他只能按次发药给她吃,平时将药藏起来。
她知道自己糊涂了,很悲观,连开放水管与关闭电视也弄不清。家里不让她接触火、天然气,但她习惯每晚要到厨房检查一遍,检查煤球、煤饼炉有没有封好火。封火,是她平生的要事。现在只需开关天然气及电门按扭,但她仍说是封火,每次试着开关多次,最后自己还是糊涂了,不知是开是关,于是夜里又起床到厨房再检查。家人只好将厨房上锁,她不乐意,到处找钥匙。无奈,他只好开了锁,跟她走进厨房巡视一遍。
每晚,他们各吃一盒酸奶,总是她从冰箱里取出酸奶,将吸管插入奶盒,然后分食。最近一次,刚好只剩一盒酸奶了,谁吃,互相推让。因吸管也没有了,她找来小匙,打开奶盒,用匙挖了奶递给他,像是喂孩子。是她没有忘记终生对他的伺候呢,还是她一时弄错了,该递给他整盒奶而不是用小匙喂奶?夜,并坐沙发看电视,她不看,看他毛衣上许多散发,便一根一根捡,深色毛衣上的白发很好寻,她捡了许多,捏成一小团,问他丢何处,他给她一张白纸,她用白纸仔细包起来,包得很严实,像一个日本点心,交给他,看着他丢进纸篓,放心了。
她记得要不停付出
他的妹妹是医生,从湖北常来电话时刻关心她新近的病情,哭着说报不尽琴姐(嫂子,即她)的恩,因家穷,以往总穿琴姐的衣服。他同她回忆这些往事,她弄不清是说事还是说情,反问:是衣服太瘦?欣喜与哀愁一起离她远了,她入了佛境。有一次,她随手抽出一张报刊画页看,看得很细致,她想说话,但说不出来,看来她在画页上没找见他的作品,有疑问。他见她语言又生了障碍,更心酸,拍着她的背说:不说了,不看了,早些睡觉吧,今天输液一天太累了。她很听话,让他牵着手走进卧房,他发现她忘了便溺器,这本是她天天自己收捡,连阿姨也不让碰的工作。
他两年前病倒,像地震后幸存的楼,仍直立,并自己行走,人家夸他身体好,不像86岁的老人。其实机体已残损,加之严重的失眠,他是悲观的,他完全不能适应不工作、无追求的生活,感到长寿只是延长徒刑。最近她的病情骤变,他必须伺候她。她终生照顾了他的生活,哺育了三个孩子,她永远付出,今日到他反哺她的时候了。他为她活着,她是圣母,他愿牺牲一切来护卫圣母。他伴着她,寸步不离,欲哭,但感到回报的幸福。但他们只相依,却无法交谈了。她耳背,神志时时不清醒,刚说过的话立刻全部忘掉,脑子被洗成了白纸。他觉得自己脑子的底色却被涂成可怕的灰暗。
医生诊断她是脑萎缩,并增添了糖尿病。因此每顿饭中他给她吃一颗降糖药。有一回儿子乙丁回来共餐,餐间乙丁发给她降糖药,她多要一颗,给他吃,她将药认作童年分配的糖果。
她记得如何等待
春光明媚,阳光和煦,今天乙丁夫妇开车来接她和他及可雨去园林观光,主要想使她的思维活跃些。到她熟悉的中山公园,但无处停车,太多的车侵占了所有的街道和景点的前后门,他们只好到旧居什刹海,停车胡同中,步行教她看昔日的残景和今天的新貌。老字号烤肉店新装修的餐厅里,一些洋人利用等待上菜的时刻,忙着在印有圆明园柱石的明信片上给友人写短信。她看看,并无反应。又指给她看自家旧居的大门,她说不进去了。她将当年催送煤球、煤饼,倒土、买菜、买糖的事一概抹尽,这住了20年的老窝似乎与她无关,或者从未相识。
她和他在家总是两个人吃饭,吃饭时他正忙事时她便自己先吃了。有一回晚间他发烧,立即去医院,家里正是晚餐时候,叫她先吃,她很快吃完,但吃完后一直坐在饭桌不走,等他回来吃饭。偶尔他因事晚回来,冬日下午五点钟,天已擦黑,他进门,厅里是黑的,餐厅是黑的,未开灯,不见她。卧室阳台的窗户上,伏着她的背影,她朝楼下马路看,看他的归来。
一次,她自己在床上摆弄衣裤,他帮她,她不要,原来她尿湿了衣裤,又不愿别人协助。她洗澡,不得不让步让阿姨帮忙了。他洗澡都在夜间临睡前,她已睡下,听到他洗澡,她又起床到卫生间,想帮他擦背。年轻时代,谁也没帮谁擦,她只为三个孩子洗过澡,那时是用一个大木盆擦澡。面对孩子,她的人生充实而无愧。她今天飘着白发,扶着手杖,走在公园里,不相识的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奶奶,一声奶奶,呈现出一个灿烂人生。
他有时作些小幅画或探索汉字造型的新样式,每有作品便拉她看,希望艺术的感染能拉回她些许情丝。她仍葆有一定的审美品位,识别作品的优劣,不过往往自相矛盾了。有时刚过一小时,再叫她重看,她问:什么时候画了这画,我从未见过。他不能再同她获得共鸣。
没有了精神的交流,他和她仍是每天守护着的60年的伴侣。他写伴侣二字,凸出了两个人,两个口,两道横卧的线,两个点,浓墨粗笔间两个小小的点分外引人,这是窥视人生的眼,正逼视观众,直刺观众的心魄。
她把孤独都抛给他
他和她谈新近的往事。年轻时他做过一份美术史考卷,被陈之佛先生评了九十几分。六十年里,陈先生的家人完好地保存着这份“状元”卷,以及先生为他俩证婚的相片、为他俩画的茶花伴小鸟一双。他真觉这是60年婚姻生活的冠上明珠,她却淡然,此事似乎与她无关,她对人间哀乐太陌生了。他感到无穷的孤独,永远的孤独,两个面对面的情侣、白发老伴的孤独。孤独,如那弃婴,有人收养吗?
因一时作不了大画,他和她离开了他的大工作室,住到方庄上世纪90年代初建的一幢楼房里,虽只有一百来平方米,但方向、光线很好。前年孩子们又给装修一次,铺了地板,焕然一新。春节前后,客人送的花铺成了半个花房。孩子们给父母不断买新装,都是鲜红色,现代型的。她穿着红毛衣、红袄,手持杖,笃!笃!笃!在花丛中徘徊,也不知是福是禄。
他和她的暮年住在温暖之窝,令人羡慕,但他觉得同老死于山洞内的虎豹们是一样的归宿。她不想,听凭什么时候死去,她不回忆,不憧憬。他偶然拉她的手,似乎问她什么时候该结束我们病痛的残年,她缩回手,没有反应。年年的花,年年谢去,小孙子买来野鸟鸣叫的玩具,想让爷爷奶奶常听听四野的生命之音,但奶奶爷爷仍无兴趣,他们只愿孙辈们自己快活,看到他们自己种植的果木。
更新了最新的故事:我都还记得更多故事文章请登录云飞故事网:http://www.yunfei8.cn
张儒星是个孤苦伶仃命运多舛的男人,从小就没了母亲。可他又是一个幸运的人,在他身患肝硬化时,女友对他不离不弃,多年如一日地照料他;在他病入膏肓山穷水尽时,是社会的...
潘石屹,毕业于中国石油管道学院,SOHO中国的董事长;张欣,获剑桥大学硕士学位,SOHO中国的首席执行官。 一个“土鳖”,一个“海龟”,他们的结合,曾经不被所有...
我只谈过一次恋爱,一开始,就成了一辈子。遇到木子的时候,我18岁。那年我刚毕业,在中央电视台做着一份辛苦却体面的工作,与同事一起负责网站内容的制作与维护,对我们...
婚姻是一列慢车,它将载着两个相爱的人,驶向幸福的地方 峰和雨是一对不被父母祝福的恋人,他们背叛了父母,搭上了婚姻这辆慢车,私奔到了成都,他们心目中幸福的天堂。 ...
1904年,天津,严氏家塾。 她10岁,在城西的严氏女塾念书,喜欢穿素净的长棉袍和厚厚的毛坎肩,把一头长发盘进帽子里,打扮成男孩子的模样。 女塾设在严家的偏院酒...
下课铃响了,学生们仍在津津有味地听着章明炽老师的精彩讲授,一位老人似乎毫无察觉,从教室后排蹒跚地走上讲台,孩子似的望着老伴微微笑着,静静地站在他的身旁。章老师一...
一股冷风,从半开着的门缝里吹进来,我打了一个寒噤。此时我顾不上那么多了,心中的怒气,将我推出门外,重重的关门声,发泄了我心底的一些不满。我与妻吵架了。傍晚漫天飞...
晚上8点,赵明比往常提前3个小时下班回家,因为他感到身体不舒服。赵明教高三两个班的语文,还兼一个班的班主任。他总是像高速旋转的陀螺一样忙个不停,每天天不亮就出门...
有时候,爱应该选择放手。 该放手的时候放手。 放手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一种深切的爱,是给别人生命的机会。 欢迎收看下面的小故事!~ 海浪铺天盖地,屋子仿佛瞬间飘了起...
有一句话真是经典:“要想抓住男人的心,首先必须抓住他的胃。”大多时候,男人的胃并不需要豪华大餐来滋润,偶尔的一碗汤,就会让他心甘情愿地拜倒在你的石榴裙下…… 2...
她的身体记得那些习惯,她成了婴儿。 病作弄她,她忘记了有几个儿子,但能说出三个儿子的名氏。早上他守着她吃了药,说好中午、晚上再吃,转身,她将一天的药都吃了。于是...
老公说:“我看了一下文学城挑老婆的标准,除了‘贤惠’,你基本都达标了。‘贤惠’还蛮重要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我先是傻呵呵地乐了半天,感觉自己仿佛离一...
他和她结婚整整10年了,夫妻间已经没有任何冲动与情趣,他越来越觉得自己对她几乎就是一种程序与义务,他开始厌烦起了她。尤其是单位新调进了一个年轻活泼的女孩,对他发...
他叫小文,她叫小丫。2岁时他的父亲带着他去她家和她父亲一起喝酒。两个男人是生死之交的朋友,摇篮里的她第一次见到他,咧着小嘴笑了,咯咯的声音让两个喝酒的男人也开怀...
他去参加市里举行的“真好男人评选活动。本来,他是不想去的,在她强烈要求下,他才答应去试一下。她怕他放弃这次机会,所以一刻不离地跟着他。报名的有几百个男人,摆在他...
她出身名门,读过书,也算是一代才女。她还有自己的事业,在北京女高师执教,做到体育主任的位置,曾是许广平的老师,在当时可谓有才有貌、特立独行的新女性。她就是唐筼,...
在南京市汉府街有一对“可爱”的老夫妻,老奶奶骑着矮小、便携式电动三轮车,老爷爷骑着自行车改装的三轮车,从汉府街沿着总统府门前的路,一路往西慢悠悠地骑行,不时进行...
男人狠狠地吸了一口烟,把烟摁灭,起身后用脚又来回碾了两下,才回身,向屋里走去。 女人躺在床上,两眼呆呆的。看男人来了,眼转了两下,木木的。 男人看着女人,狠了狠...
初次相见时,他是一位血气方刚的年轻军人,她是活泼俏皮的时髦女子。他回家探亲,父母着急他的终身大事,便“押”着他去相亲。远远地,看见一个年轻女子站在窗前对镜梳妆,...
说起公公和婆婆之间的相处,我就想起来前几年的一次亲友聚会。 那天共有五对夫妇,哪个年龄段的都有,加上孩子,满满的一大桌子人。 因为桌子太大,转菜的大圆盘离座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