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身体记得那些习惯,她成了婴儿。
病作弄她,她忘记了有几个儿子,但能说出三个儿子的名氏。早上他守着她吃了药,说好中午、晚上再吃,转身,她将一天的药都吃了。于是他只能按次发药给她吃,平时将药藏起来。
她知道自己糊涂了,很悲观,连开放水管与关闭电视也弄不清。家里不让她接触火、天然气,但她习惯每晚要到厨房检查一遍,检查煤球、煤饼炉有没有封好火。封火,是她平生的要事。现在只需开关天然气及电门按扭,但她仍说是封火,每次试着开关多次,最后自己还是糊涂了,不知是开是关,于是夜里又起床到厨房再检查。家人只好将厨房上锁,她不乐意,到处找钥匙。无奈,他只好开了锁,跟她走进厨房巡视一遍。
每晚,他们各吃一盒酸奶,总是她从冰箱里取出酸奶,将吸管插入奶盒,然后分食。最近一次,刚好只剩一盒酸奶了,谁吃,互相推让。因吸管也没有了,她找来小匙,打开奶盒,用匙挖了奶递给他,像是喂孩子。是她没有忘记终生对他的伺候呢,还是她一时弄错了,该递给他整盒奶而不是用小匙喂奶?夜,并坐沙发看电视,她不看,看他毛衣上许多散发,便一根一根捡,深色毛衣上的白发很好寻,她捡了许多,捏成一小团,问他丢何处,他给她一张白纸,她用白纸仔细包起来,包得很严实,像一个日本点心,交给他,看着他丢进纸篓,放心了。
她记得要不停付出
他的妹妹是医生,从湖北常来电话时刻关心她新近的病情,哭着说报不尽琴姐(嫂子,即她)的恩,因家穷,以往总穿琴姐的衣服。他同她回忆这些往事,她弄不清是说事还是说情,反问:是衣服太瘦?欣喜与哀愁一起离她远了,她入了佛境。有一次,她随手抽出一张报刊画页看,看得很细致,她想说话,但说不出来,看来她在画页上没找见他的作品,有疑问。他见她语言又生了障碍,更心酸,拍着她的背说:不说了,不看了,早些睡觉吧,今天输液一天太累了。她很听话,让他牵着手走进卧房,他发现她忘了便溺器,这本是她天天自己收捡,连阿姨也不让碰的工作。
他两年前病倒,像地震后幸存的楼,仍直立,并自己行走,人家夸他身体好,不像86岁的老人。其实机体已残损,加之严重的失眠,他是悲观的,他完全不能适应不工作、无追求的生活,感到长寿只是延长徒刑。最近她的病情骤变,他必须伺候她。她终生照顾了他的生活,哺育了三个孩子,她永远付出,今日到他反哺她的时候了。他为她活着,她是圣母,他愿牺牲一切来护卫圣母。他伴着她,寸步不离,欲哭,但感到回报的幸福。但他们只相依,却无法交谈了。她耳背,神志时时不清醒,刚说过的话立刻全部忘掉,脑子被洗成了白纸。他觉得自己脑子的底色却被涂成可怕的灰暗。
医生诊断她是脑萎缩,并增添了糖尿病。因此每顿饭中他给她吃一颗降糖药。有一回儿子乙丁回来共餐,餐间乙丁发给她降糖药,她多要一颗,给他吃,她将药认作童年分配的糖果。
她记得如何等待
春光明媚,阳光和煦,今天乙丁夫妇开车来接她和他及可雨去园林观光,主要想使她的思维活跃些。到她熟悉的中山公园,但无处停车,太多的车侵占了所有的街道和景点的前后门,他们只好到旧居什刹海,停车胡同中,步行教她看昔日的残景和今天的新貌。老字号烤肉店新装修的餐厅里,一些洋人利用等待上菜的时刻,忙着在印有圆明园柱石的明信片上给友人写短信。她看看,并无反应。又指给她看自家旧居的大门,她说不进去了。她将当年催送煤球、煤饼,倒土、买菜、买糖的事一概抹尽,这住了20年的老窝似乎与她无关,或者从未相识。
她和他在家总是两个人吃饭,吃饭时他正忙事时她便自己先吃了。有一回晚间他发烧,立即去医院,家里正是晚餐时候,叫她先吃,她很快吃完,但吃完后一直坐在饭桌不走,等他回来吃饭。偶尔他因事晚回来,冬日下午五点钟,天已擦黑,他进门,厅里是黑的,餐厅是黑的,未开灯,不见她。卧室阳台的窗户上,伏着她的背影,她朝楼下马路看,看他的归来。
一次,她自己在床上摆弄衣裤,他帮她,她不要,原来她尿湿了衣裤,又不愿别人协助。她洗澡,不得不让步让阿姨帮忙了。他洗澡都在夜间临睡前,她已睡下,听到他洗澡,她又起床到卫生间,想帮他擦背。年轻时代,谁也没帮谁擦,她只为三个孩子洗过澡,那时是用一个大木盆擦澡。面对孩子,她的人生充实而无愧。她今天飘着白发,扶着手杖,走在公园里,不相识的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奶奶,一声奶奶,呈现出一个灿烂人生。
他有时作些小幅画或探索汉字造型的新样式,每有作品便拉她看,希望艺术的感染能拉回她些许情丝。她仍葆有一定的审美品位,识别作品的优劣,不过往往自相矛盾了。有时刚过一小时,再叫她重看,她问:什么时候画了这画,我从未见过。他不能再同她获得共鸣。
没有了精神的交流,他和她仍是每天守护着的60年的伴侣。他写伴侣二字,凸出了两个人,两个口,两道横卧的线,两个点,浓墨粗笔间两个小小的点分外引人,这是窥视人生的眼,正逼视观众,直刺观众的心魄。
她把孤独都抛给他
他和她谈新近的往事。年轻时他做过一份美术史考卷,被陈之佛先生评了九十几分。六十年里,陈先生的家人完好地保存着这份“状元”卷,以及先生为他俩证婚的相片、为他俩画的茶花伴小鸟一双。他真觉这是60年婚姻生活的冠上明珠,她却淡然,此事似乎与她无关,她对人间哀乐太陌生了。他感到无穷的孤独,永远的孤独,两个面对面的情侣、白发老伴的孤独。孤独,如那弃婴,有人收养吗?
因一时作不了大画,他和她离开了他的大工作室,住到方庄上世纪90年代初建的一幢楼房里,虽只有一百来平方米,但方向、光线很好。前年孩子们又给装修一次,铺了地板,焕然一新。春节前后,客人送的花铺成了半个花房。孩子们给父母不断买新装,都是鲜红色,现代型的。她穿着红毛衣、红袄,手持杖,笃!笃!笃!在花丛中徘徊,也不知是福是禄。
他和她的暮年住在温暖之窝,令人羡慕,但他觉得同老死于山洞内的虎豹们是一样的归宿。她不想,听凭什么时候死去,她不回忆,不憧憬。他偶然拉她的手,似乎问她什么时候该结束我们病痛的残年,她缩回手,没有反应。年年的花,年年谢去,小孙子买来野鸟鸣叫的玩具,想让爷爷奶奶常听听四野的生命之音,但奶奶爷爷仍无兴趣,他们只愿孙辈们自己快活,看到他们自己种植的果木。
更新了最新的故事:我都还记得更多故事文章请登录云飞故事网:http://www.yunfei8.cn
关于他们的爱,在他们生前她一无所知,可是,在他们死后,她竟然成了他们故事里唯一的知己。 岂止是心碎 “感觉自己再也不会爱了”,当单位许多85后、90后的小姑娘小...
起初,没有人对他们的婚姻持乐观态度。 他个子高,她个子矮。 他帅,她丑。 他脾气暴躁,她比他大三岁。 有太多的不和谐。 他们还是走到了一起。 婚后没多久...
她大学毕业后被分到他的小组,得知比她大12岁的他尚未婚娶时,她毅然奉献了自己的爱情。她痴情追爱,融化了他心中的坚冰,二人终于订下百年之好。然而,在婚礼举行之前,...
那一年,她十六岁,花一样的年龄。只因父亲在单位聚餐时,不小心说了精神决定物质的话,就被打成左派,关进了监狱,母亲气得跳楼,她也从一名幸福的高中生变成了人人不齿的...
约翰·劳勃生是英国的一名残疾人,他只有一只左手,全身瘫痪在床,只有右眼能见到一丝光。他并未把自己关在黑暗里,他用上天赐给他的仅有的那一丝光亮,读书看报。他想,上...
晚上参加一场豪华盛宴,各类名流会聚,漂亮的都是女人,涂脂抹粉珠光宝气。现在还时兴社交聚会拟一个主题,这一夜的主题是“品致生活”,不知为什么不写品质生活。 主办方...
在南京市汉府街有一对“可爱”的老夫妻,老奶奶骑着矮小、便携式电动三轮车,老爷爷骑着自行车改装的三轮车,从汉府街沿着总统府门前的路,一路往西慢悠悠地骑行,不时进行...
老李是30年前《为了孩子》杂志创办时的老编辑,已退休多年。先是常和丈夫老杨一起去原籍昆明小住,那里四季如春的气候和便宜的物价,使老李夫妇在几次来来往往后干脆住了...
3月11日,日本大海啸发生时,居住在岩手县大槌町的74岁老人芊子,正和丈夫桥本在距离海边1公里的公路上散步,没想到灾难突如其来。桥本的第一反应就是马上跑到避难所...
坐在灯光明亮的图书馆里,我环绕了一下四周,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有11天就要离开加拿大回英国了。在加拿大已经生活了很久吗?其实不久,但是却久到足以心生眷恋不想离开。想...
父母工作忙,柳静被送到乡下,由外婆帮忙照看。在那里,她认识了一个名叫阿光的男孩儿,他是外婆邻居的儿子,个头也不小,却常常被柳静欺负。 有一次,柳静抢了一块阿光心...
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的青青草原上,有一户游牧藏民,母子俩相依为命。老阿妈头发花白,满脸皱纹。儿子阿桑个头矮小。身体瘦弱。但喜欢唱歌。老阿妈经常手拿转铃为儿子祈福。希...
一个17岁的花季少女不幸误入魔窟,在短短的4天之内,她遭到了惨绝人寰的“酷刑”,然而,心中有不屈信念的她始终没有屈服。在最后一次被打昏死前,她感到自己快活不下去...
我成了韩国老板的签约情人 我于1976年出生于云南大理,父母都是农民,家里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日子过的很艰难。1994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天津大学英语系,...
1、相爱五年。他残忍的对她说分手。她发誓恨他一辈子。某天,她途经一个小巷子遇见他被人殴打。她疯了般捡起地上的石头、棍子没命的朝那几人扑去。那几人被震慑,落荒而逃...
2011.1 周末的夜晚没有约会总显得特别难熬。顾亦檬坐在房间里,百无聊赖。空调坏了,空气冷得要凝固,20楼的风大得骇人,窗格子“哗啦啦”地响。 刚回国4个月的...
1871年的春天,28岁的威廉·麦金莱迎娶了美丽的新娘艾达·萨可斯顿。他们的相识极具戏剧性。10年前,麦金莱随家人一起到坎顿度假。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他陪父亲...
小月谈了很多次恋爱,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要么人家见了第一面就立马拒绝,要么中途夭折。其实小月各方面的条件都不错,身材高挑,眉目清秀,性格温顺,善良质朴,唯一令人不...
一对正在热恋的情侣,在海上划小木船度假时。发现一条鲨鱼正尾随他们的小木船,眼看就要冲上来了。 男孩却拿起刀子指着女孩让她跳下去并说我们俩只能活一个。 此时,女孩...
有个年轻人,家境贫寒,但头脑灵活,为人朴实、善良,高中毕业后在村里的小学教书,有一年的深秋,到外地去参加函授学习,见有塑料薄膜覆盖的菜棚,觉得很新奇。那是上个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