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是个势力鬼,人才也会变耗材
文/古尔浪洼
我有位朋友,工作能力很强,年纪轻轻就去了一家公司做经理。那大概是10年前的事情吧,那时候,我还在做主管呢,那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我们因为曾经同事过很长一段时间,工作交情和私人友谊都比较深厚,因此,虽然他进入了另外一个层次,但我们之间仍然保持了较好的沟通和交流,定期会聚上一聚。
他因为工作出色,前途顺利,每次见面,都是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每次谈起未来,他都两眼发亮,声音宏亮,充满了信心。当时,他工作的公司的业绩蒸蒸日上,他也水涨船高,步步高升,随着时间的推移,做到了副总,薪水加红利让我垂涎欲滴。那些年,我内心深处还是真没少拿他做过榜样,每当在职场上发展不顺,挺不住的时候,就默默回想他意气风发的样子来给自己鼓劲。
后来,我去另外一个城市工作,而他仍旧留在原公司,虽然见面的机会少了,但我们的沟通并没有减少。有段时间,很多同行工厂想挖他,希望他复制原公司的成功模式。在电话里聊起,我劝他应该考虑一下。他说,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件事。
我问为什么?他说,三个原因:一,他认为在一个公司工作忠诚度很重要,他不愿意背弃培养他成长的公司;二,在工厂工作了五六年了,就得心应手,公司发展前景又好,前途光明,未来可期,犯不着跑到那些前途难测,一团迷雾,完全看不清未来的公司去;三,老板对自己很好,承诺未来给自己股份,一起将公司做上市,打工打成老板,这是多么幸福的事。
确实,后来的几年里,每次打电话给他,或者他打电话来,带来的消息,不是出国开拓业绩,就是在国内发布新产品,不时还会参加公开的座谈会与演讲,接受采访,风光如意,不可一世,反正我看到的他,简直就是坐着直升机,一飞冲天的样子。
前段时间,他突然打电话来,向我打听有没有合适的工作机会。什么?我一听就跳起来了,那么好的公司你不做,想干啥?细聊下来,才知道,发生了两件事,让他开始产生了想离职的想法。
第一件,是随着公司的高速发展,一些人员似乎开始跟不上公司的发展了。对此,他的观点是,多加大培训,送这些管理人员们出去学习和进修,请咨询公司来公司辅导。但老板坚决不同意。老板的原话是:“跟不上就让他们走人!”原本老板对他管理的几个部门是不怎么过问的,现在却频频插手,并要求调整几个重要岗位上的主管。
这让他产生了深深的疑惑。他去这家公司的时候,是单枪匹马一个人去的,并没有带所谓的自己的人,而现在主要岗位上的这些主管,也是他从原来的团队里发掘并慢慢培养起来的。他一心一意,就想为公司培养人才梯队,真心希望这些人们能成长起来,即便有一天来接替自己的职位也好。但现在老板居然拿他当外人,还拿他用心给公司里培养起来的主管也当外人,这让他格外伤心。“他并没有当我们是公司的人才,而是当我们是耗材。现在价值没那么大了,想弃掉我们。”他口中的他,指的是老板。
第二件事,是老板并没有兑现给他的股份承诺。虽然每次老板都说的很动听,但每当他提起具体的事情的时候,老板就搪塞过去,所以说了近十年,也没有给过他一毛钱股份。他说,前几天,他执意要老板表态,明确清楚股份的事,结果老板就说,股份可以给,但要自己出钱买,给出来的价格高的离谱,根本就没法弄。“我在这家公司打拼了10年,牺牲掉家庭生活,奉献出青春岁月,到头来得到的,不过是一纸空文。想不到,我摊到的,竟然是这样的结局!他说是要我买股份,其实是在赶我走。”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怨恨。
朋友这件事给我的冲击蛮大。使得我认真思考了一番工作思路与方法的问题。
每个人都有倒霉的那一天
说真的,进入私企人,其实都清楚,自己迟早会有工作朝不保夕、倒霉的那一天。没有人敢肯定,我今天在这家公司做事,20年后我还能在这里做事。也就是说,职场的残酷无情,其实一直都在,从我们进入的那一天我们就应该很清楚。只不过,我们只是不知道它将以什么样子的方式、什么时候来临而已。
普通的上班族,如主管、文员、文案、职员、组长等等级别的职位,很容易在大环境不好,业绩不佳、公司转型升级、与上司无法相处、无法适应环境……的时候,被三振出局。不过,好的地方是,这些级别的职位和工作,相对好找,所以转身也容易,离开的人受到的伤害也小。
而那些公司的的高阶主管,虽然位高权重,平时看着趾高气扬,前途无量,可一旦倒起霉来,往往更甚,通就下来了,立马扑街。为啥?想想看,做到中高阶主管,有多不容易,总得奋斗上那么十几二十年吧?那时候是什么年纪?四十多岁,五十岁。到了这个年纪,扑通掉下来,还怎么翻身?如果很不幸,你是一辈子都在那家工厂,那几乎没有选择,就连回头路,都没有,进退不得。
在这件事情上,千万别心存侥幸。中年危机是职场的宿命,几乎每位上班族的身上都会来一遭。在职场上,特别是私营企业里,一直能窜上去不经历中年危机的,在我见过的人里,凤毛麟角,那比例,少得简直跟不经过更年期就变老变慈祥和蔼的老太太一样少。
既然如此,那又有什么值得怨恨与抱怨命运不公的呢?说到底,其实还是自己没有提前做准备,没有防范好。
职场没有六合彩,中奖的都是有准备的人
既然命运不能寄托给别人,还是需要自己来谱写,那就提前做准备吧。
怎么做呢?我的建议是:
1、相信自己一定会倒霉。所有在职场上听来的那些悲伤的故事,那些悲剧,都可能在自己身上发生。所以,要提前有心理准备,要在能争取到利益的时候,尽量去争取自己利益,并尽可能最大化。工作中,你可以忠诚,可以用心,但不要被忠诚和用心绑架到没有理智。
2、适度的自私自利一点。何为适度?就是在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记得,公司是老板的公司,利益是老板的利益,自己可以得到很好的报酬,但不能拥有它们。所以,在年轻的岁月你,为公司打拼和奋斗的同事,也要记得为自己奋斗。
具体怎样做呢?就是为公司打拼出招牌的同时,也要记得塑造自己的品牌,打响自己的品牌,比如像李开复在谷歌、唐骏在微软一样,不仅是打工,为雇主工作,同时也利用雇主的平台,塑造自己的品牌。这样,就可以在帮公司创造价值的时候,也同时垫高了自己的身价。
在工作中,与老板合作的过程中,不一定要无端怀疑老板的诚信,但一定得为自己留好后路。这样,一旦某一天风云突变的时候,你既不用惊讶,也不用失望,而是腾挪闪躲,有自己的回旋空间,可以跳到新的舞台上去。
说真的,命运也是个势力鬼,她其实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假如命运亏待了你 关于命运的名人格言 一个人的命运好不好,从他有没有口德就看得出来加薪升迁都无望的七个习惯加薪升迁都无望的七个习惯在职场上,名声好的人往往更受人尊敬,影响力更大,升迁的机会也更多;而好的威望来自好的习惯。下面列举了7种会破坏....
春节假期临近,公司需要有人值班。前几天经理照例把陆大有叫到办公室:“小李春节陪女朋友,老钱回老家看他妈。小李的女儿身体不好,所以其他人都没时间。大朋友,春节要值...
他外貌清秀俊朗,却是一名视障人士;他看不见屏幕,却在电脑前敲字飞快;他学会了按摩,却成了一名IT工程师。他叫蔡勇斌,中国第一批信息无障碍工程师。 小时候,蔡勇...
9个最实用的方法,帮你处理难受的情绪如果你想一窥自己的宿命,只要看看你的心态就可以知道了。克里斯多福孟我在亲密关系中学到的最宝贵的一课,就是你非常有必要用全.....
要学会拒绝,我们不做职场烂好人文/修行的猫我有个朋友小A,她在一家知名网络公司上班,主要负责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带了一个五个人左右的小团队,接房产,汽车等行业的...
要么惊艳,要么经验文/陈果我收到过很多封邮件,都是说自己与学历有关的痛苦。比如,A小姐,因为不是名牌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面临极大的困难;B先生,因为没有读过大...
这世界上根本没有稳定的工作文/王耳朵先生1一个人成功地失业需要多久?庞光的答案是:五年。庞光是我的朋友,五年前,大学毕业后,他回到老家最大的国企工作。每天朝九晚...
刘强东牛津大学演讲,我听懂了这五个道理近期刘强东在牛津大学的一次演讲,一个多小时的演讲加访谈,我觉得比今夜的比赛要精彩得多,特撰文与各位读者分享几点感悟。1、....
工作十年,我们应该学会的三件事文/唤醒沉睡的猪工作十年,如何与别人拉开差距?这是几年前我很不屑的一个问题,那时候,我觉得自己还年轻,还不需要考虑这么长远的事情,...
听说你很迷茫,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文/小木头好多人说:小木头,我找不到方向,该怎么办?!你说我连往哪个方向努力都不知道,怎么努力啊?!问这种问题的,有上大学的小朋...
对不起,公司不需要这种高情商员工文/张良计前两天刷文的时候,看到有人发了这么一句话:如果你觉得情商很重要,那是因为你能力太差。话虽极端,但和目前国内职场上过分强...
怨天尤人难翻身文/吴淡如最近,我到一位厨师朋友的餐厅吃饭。当晚,餐厅的人不多,厨师朋友做完菜后,出来和我聊天。唉,真不知道生意该怎么做。最近,我们这条街开了好多...
那个二本毕业的男同事,成了我领导文/Jenny乔前两天,公司一个同事跟我吐槽:自己985毕业,工作五年,业绩很出色,老板交给的任务都能办得妥帖,可最近公布的升职...
巴西上空的一只小小的蝴蝶在扇动翅膀,可能在一个月,美国得克萨斯州就会引起一场风暴。这就是混沌学中非常有名的“蝴蝶效应”。 1960年,洛伦兹教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
谁的职场不委屈公司一个90后男孩辞职过来跟我道别,他是公司去年刚校招来的培训生之一,身上具备了阳光、聪明、富有激情等优点。在新人中,HR及很多老员工相当看好他。...
职场中做到这6条的人,最后都能成功在职场中,做人,做事都是一门技巧。一、不要一个人战斗不管你有多么厉害,你应该要有一个团队。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在现今的社会中...
你是如何一步步被舒服杀死的?文/美滋滋半年前,前同事lastday向我告别,问起她离职原因。她说有一天同事说,刚入职的时候她每天套装加公主裙,把自己打扮得像个仙...
用一生的时间来磨一面镜子,这种蠢事恐怕很少有人愿意做。然而在荷兰,有一个刚初中毕业的青年,在一个小镇里做镇政府的门卫工作。 那时,门卫的工作是比较清闲的。于是,...
华尔连锁商店是美国第四大零售店,它成功的秘诀只有一句话:“我们对自己的员工关怀备至。” 华尔的创办人华顿自1962年起,每年都要视察下属的每一个连锁店。公司的经...
与艰难工作为伍,才能看到最美风景文/东方赢1最近几年,各种同学会的邀请多了起来。从各种同学会里,我们可以察觉到一些有趣的现象。一些以前上学时成绩马马虎虎的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