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清的成语故事

0人浏览日期:2021-12-07 04:22:28
  

旁观者清的成语故事

唐朝有位很有学问的人叫元澹。他撰写的《魏典》三十篇,受到当时许多学者的称赞。有一次,一位大臣上书唐玄宗,请求把唐初名相魏征修订、整理的《礼记》列为儒家经典。唐玄宗觉得这个主意好,便命元澹等人仔细校核,再加上注解。

旁观者清的成语故事

过了一个时期,元澹完成了任务,把魏征的本子编成五十篇,并加了注解,呈送给玄宗。不料右丞相张说对这样做有不同意见,他认为,戴圣的本子使用到现在已近千年,东汉的郑玄也为它加了注解,为什么要改用魏征的本子呢?玄宗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便改变了主意。但元澹认为本子还是改换一下为好,他写了一篇文章,用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这篇文章是采用客人和主人对话的形式写成的。

客人问:“《礼记》这部书,究竟哪个编的好?”主人答:“戴圣编的本子,从西汉到现在,已经过许多人的修订、注解,矛盾之处很多。魏征考虑到这个情况,对它进行了修订、整理,哪知那些墨守成规的人竟会反对!”客人说:“就像下棋一样,局中人反而迷糊,旁观者倒看得清楚。”

【注音】páng guān zhě qīng

【解释】对同一事物,局外人由于冷静、客观,比当事人看得清楚和全面。

【出处】《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观见审。”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常与“当局者迷”连用。

【近义词】了如指掌 洞烛其奸

【反义词】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的意思是对同一事物,局外人由于冷静、客观,比当事人看得清楚和全面。往往局中人深陷其中,不能以冷静客观的角度对事情做出最好的判断,可是旁观者不会受到情境中的干扰打乱自己的客观判断。有时候身为局中人的我们做不出最理性的判断时,可以试着去听听局外人的建议和想法,或许能有效的解决我们的困惑呢。

蹶叔的三次改悔张飞有冲动型人格障碍原来是鬼带路彩笔生花的成语故事北风和太阳抹脸儿妖人银鱼的传说谁是三国第一伯乐没齿敢赌吃石遇小田鼠哇克的广场的故事青春过道里的独角戏庞然大物吃啥末班车鬼故事快乐会传染:夏日雪人梢瓜打金牛柴毁骨立恐怖故事之西瓜感人爱情往来洞细菌躲猫猫沉寂464天,曾两次想自杀,刘国梁凭什么东山再起?那年若能再坚持一下的爱情聪明勇敢的吹笛人:大胆王子蘑菇雨伞校园书中自有颜如玉喷嚏熊的喷嚏信的故事孙权送出美女为何没套住色狼?闭月羞花的故事兵不厌诈逛鬼市7窍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