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pāo zhuān yǐn yù
【故事】
唐朝时期,有一位诗人叫常建,还有一位诗人叫赵嘏。常建对赵嘏的才华非常佩服,他总想得到赵嘏的诗作,只是没有办法。后来,他还真想出一个索诗的法子。常建打听到赵嘏要到灵岩寺去游玩,他便先赶到寺庙,并在墙上题了两句话,然后躲到一边去了。这天,赵嘏果然来到灵岩寺拜佛游玩。当他转到一座墙壁时,发现上面题着两句诗。他端祥片刻,心想,诗写的不错,为什么只写了两句呢?于是,他提起笔来,在常建的诗后又补上了两句,成为一首完整的七言绝句。赵嘏走后,常建赶过来观看,一字字的琢磨,认为补写的这两句确实比自己高明,便抄写了下来。别人看过之后,都说常建为了得到赵嘏的诗,用了"抛砖引玉"之法。成语"抛砖引玉"就是由此而来,比喻以较差些的作品或是较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的佳作或高见。后来人们多用于自谦之词。
【出处】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
【解释】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用于谦词
【相近词】引玉之砖、一得之见
【押韵词】真凭实据、凿凿有据、物以类聚、溘然而去、麾之即去、进退失踞、来者不拒、创深痛巨、深识远虑、绝裙而去、......
【示例】刚才婢子费了唇舌,说了许多书名,原是抛砖引玉,以为借此长长见识,不意竟是如此!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
【其它使用】
◎ 我们通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发现可称之为"串换式"或"对调式"的移民思路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特在此加以介绍、讨论,以期抛砖引玉。
◎ 考虑到此教材的使用面极广,近几年还进行了多次改版,所以有必要相互切磋,以利于共同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本人把自己十多年来在教学中的改进工作总结、概括出来,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同时也可供教材再版时参考。
卷土重来的成语故事 楚汉相争时,汉王刘邦和楚霸王项羽为了争皇帝的宝座,进行了多年的激烈战争。最后刘邦逐渐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公元前202年,垓(ɡüi)下一战大...
蚕食鲸吞的故事 这个纪晓岚鬼精,传说他打小就“读书目数行下,夜坐暗室,目闪闪如电光”,真可说是天赋异禀,灵颖卓然,记忆力超强。他遍读天下书,竟能过目不忘,那个脑...
出处《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谓仆射高颖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释义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域。原指窄小的水面间隔,后泛指地域相近,仅隔一水。 故...
白面书生的成语故事 南北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沈庆之。 沈庆之从小就非常会打仗,常常打胜仗回来,后来他被封为“建武将军”,专门负责防守边疆。有一天,皇帝想要向北...
擢发难数的故事 战国中期,魏国有个很有才学的人,名叫范睢(jū)。尽管他学就匡世治国之才,却得不到重用。一次,魏国派“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也叫范睢加入随员队伍...
模棱两可的故事 苏味道是初唐的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今属河北栾城)人。九岁能诗文,少有才华,与李峤以文辞齐名,号“苏李”。20岁中进士,早年为咸阳尉,因吏部...
讳莫如深的故事 春秋时,鲁庄公有好几个妻妾。他的妻子哀姜没有生育,于是她的妹妹叔姜跟着嫁给庄公,并生了一个儿子叫启。而哀姜与庄公感情不好,与庄公的庶(妾所生的称...
吴市吹箫的故事 春秋时,楚平王听信谗言(chán yán),将太子建的老师伍奢及其长子伍尚杀死,又派人去抓逃亡的伍奢次子——伍子胥(xū ),并在各关口悬挂伍子...
势如破竹的成语故事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
凤毛麟角的故事 右卫将军刘道隆在坐,出候超曰:“方侍宴至尊,说君有凤毛。”谢徒跣还内,道隆谓检觅凤毛,待至暗而去。 宋武帝曾经说:“谢超宗很有些个凤毛。”右卫将...
1 马到成功的成语故事 在秦始皇于统一全国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20年来荣成成山头拜日途中,听说花斑彩石是女娲补天时遗落的神石,能保佑江山稳固,便专程礼拜花斑彩石...
半夜鸡叫的故事 地主周扒皮每天半夜里学鸡叫,然后把刚刚入睡的长工们喊起来下地干活。日子一长,长工们对鸡叫得这样早产生了怀疑。小长工小宝为了弄明白此事,在一天夜里...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 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
出处《欧冠子天则》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释义障,即蔽。比喻被眼前细小的事物所蒙蔽,而看不到事物的真实情况以及主流和本质。 故事: 从前,楚...
暗渡陈仓的典故(1): 秦朝被推翻的时候,项羽、刘邦以及其他参加反秦战争的各路将领,齐集商议胜利以后怎样割据国土。当时势力最强的项羽企图独霸天下,他表面上主张分...
一字之师的故事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
出处:《北史长孙及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及,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馒,遂一发双贯焉。 释义:雕,一种凶猛的大鸟。发一枚箭就射中两只大鸟。比喻做一件...
古
唐朝有一个和尚,号国泽,对佛学有高深的造诣,和他的朋友李源善很要好,有一天,二人一同去旅行,路过一处地方,看见一个妇人在河边汲水,那位妇人的肚子很大,已经怀孕了...
刻舟求剑的故事 有一个楚国人出门远行。他在乘船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随身带着的剑落到江中的急流里去了。船上的人都大叫:“剑掉进水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