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不当罪的成语故事

0人浏览日期:2021-12-08 04:19:48
  

罚不当罪的成语故事

“罚不当罪”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处罚过宽或过严,与所犯的罪行不相称。

这个成语来源于《苟子.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战国后期,赵国出了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名叫荀况,人们把他的著作称为《荀子》。

《荀子》这部著作共有三十二篇,其中一篇叫《正论》,是专门议论政治的。文中提出一个看法:国君要在百姓面前作出好的榜样。残暴的国君被推翻,如夏桀被商汤打倒,商纣被周武王消灭等,这些都是好事而不是坏事。

荀况主张刑罚要严明,犯罪的应根据罪行的大小,给予相应的处罚。如果杀人的不偿命,伤人的不判刑,那就会纵容犯罪,扰乱社会。有人说:“古代没有肉刑,只是象征性地用刑。比如,不使用黥(qing)刑而用墨画脸来替代;不使用劓(yi)刑,而用戴上草作的帽子来替代,这种办法在昏乱的现代是行不通的。如果继续这样做,犯罪的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犯罪行为将越来越多。

在阐述了上面这些情况后,荀况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地位要和品德相称,官职要和才能相称,赏赐要和功劳相称。如果不是这样,弄得地位和品德不相称,官职和才能不相称,赏赐和功劳不相称,处罚和罪行不相称,那就会带来极大的不幸和严重的后果。

罚不当罪的成语故事1 123

不同版本的吕门血案送给中学生的十句肺腑之言“音”魂不散阿三与寡妇瓜园人鬼情蚂蚁和蟋蟀诽谤者和毒蛇火炉里的罗西娜幸福的味道狐狸变成的茶锅线团和小狗的故事曹操墓中两具女骨是他15个女人中的哪两位童话的概念和起源古代聊斋之美人泪往事难堪饭后钟——宰相王播游寺感叹吃白食假话国王子和真话国公主罗瑞卿大将真人真事讲叙灵异鬼故事婚礼上流泪的母亲你不是我害死的巧克力树《三国前传》连载:武人的士人化:有功无名的尴尬人和跳蚤谁是继关羽后的三国第一名将茶香慰孤魂红皮褂小猫交朋友的故事周总理的话室如悬磬的成语故事王功权:我是中国为数不多站着把钱挣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