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握住父亲的手安慰父亲,他说以后他就是父亲的眼睛,父亲要去哪里,他带他去;父亲想看什么,他替他看。
父亲笑了,父亲说好,以后,你就是我的眼睛。
很长一段时间,父亲哪里也没去,因为父亲看不见。很长一段时间,父亲什么都没做,因为父亲看不见。
他知道父亲很苦恼,很无聊。他说爸,告诉我你想去哪里想看什么,别忘了,我是你的眼睛。
父亲说我知道,你是我的眼睛呢!以后我想去北京,想看天安门,想看长城。
只能以后再去,因为现在他还在读书,还没有挣钱。为了以后带父亲去北京看天安门看长城,他更加努力学习着。
后来,他考上了重点大学。再后来,他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
可是,他依然没有带父亲去北京看天安门看长城,因为他忙。
他想,父亲是理解他的,等等吧,他们全家可以坐飞机去北京。父亲还没有坐过飞机。他想,他的前途就是父亲的幸福,所以他更加努力。
公司组织旅游,他看到了天安门,看到了长城。他拍了照,留了影。这回,他可以讲给父亲听了。
旅游归来,他还是没能讲给父亲听,因为工作实在太忙,他总是早出晚归,哪怕同家人吃一顿饭都很难。他的时间总是不够用,总是早出晚归,总是匆匆忙忙。
后来,他当了老板。这时的他,更没时间了。每天都有生意上的伙伴找他,也有客户找他。哪一个,他都不敢怠慢。哪一个,都是他的财神。
一天,他挤出时间提前回家。他说爸,对不起,我没时间带你去北京。
父亲说没事,你忙我知道。他说爸,我去过北京,我把见到的一切讲给你听吧。
父亲说好。他说爸……这时,他的手机响了,他只得停止了讲话,他去接了一个电话,然后跟父亲说声对不起,就匆匆忙忙出了门。
他觉得对不起父亲。可是没有办法,为了公司,为了未来,他只能去见这个客户。
他在心里说,爸,等我哪天有空了,一定让你听个满意,让你身临其境。当然,如果有足够多的时间,我可以带你去北京。那样,你更能体会到天安门和长城的雄伟。
父亲危在旦夕。
这时,他不得不守在父亲身边。他说爸,对不起!我还没给你讲北京,讲天安门,讲长城。爸,你听着,我现在就给你讲。
父亲说不用了,不用了,当初你说你当我的眼睛,我说我想去北京看天安门看长城,是为了让你努力学习,有个好的前程。现在你看了,就是我看了。我去了就是个累赘。孩子,钱要紧,但身体更要紧。别太忙太累了……
说完,父亲就走了。
一个小男孩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脊髓灰质炎给他留下了一条瘸腿和一嘴参差不齐的牙齿。因此,他很少与同学们游戏和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
自我懂事起,我就知道父亲在很远的省城工作,一年难得回来几次。那时,母亲带着几个哥哥和我在家乡过着普通农家的生活。习惯了乡村生活的我对于离我们千里又在城里生活的父...
不知道这是第几次说父亲啰嗦了。父亲老是这样,一碰到什么节日,就迫不及待地想让我回去,生怕少看了几眼。 星期日,我和公司的几个同事正在外面吃饭,父亲的电话又来了...
因为工作忙,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母亲家了。 那天,我开车去一个村庄采访,结束时已近黄昏,晚上又有朋友约着吃饭。走到一条僻静的沙石路,远远地,我看见一个矮小的身影...
大学期间,薛松从来不吃鱼肉,这一直是我们的未解之谜。我们问,嫌鱼腥?薛松摇了摇头。又问,嫌鱼有刺?薛松还是摇了摇头。我们就对薛松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说鱼肉营养...
那一年他还是个年轻力壮的男人,希望能够在繁华的北京混上几年,攒下一笔钱,而后衣着光鲜地回老家,盖一所像模像样的房子。终于在一个春天,他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带上我和...
那是1988年,在你风华正茂的35岁,我7岁。我们家穷得丁当响。那时候,最深刻的影象是你整天抱怨工作的单位,一家国营西餐厅。作为一名厨师,你不满这个餐厅好久了,...
父亲去世七年了,我几次动过写一写他的念头,却总是踌躇、迟疑。原因很奇怪:不写他,就感觉他还活着,一写,白纸黑字的,就感觉他真的离我们而去了。 我怀念父亲,怀念得...
我的青春期从父亲离开开始我的青春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大概从杨逸远正式离开我和妈妈那一天算起吧。杨逸远是我的父亲,只是自从记事起,我从来没有喊过他。我想,我对杨...
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来娱乐中心应聘,要求做专业按摩师。我问他:“您有按摩经验吗?”他摇头表示从零开始。我又问他:“您要求薪水是多少?”他说不要薪水,就是想来学习。...
那天,我正随着音乐跟着视频学跳“江南style”,忽然听到门铃响了。打开门,只见父亲在门外。军人出身的父亲80多岁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走起路来依然发出铿锵有...
小时候的记忆里,父亲经常出差,而且一去就是两三个星期,那是父亲留给我的印象大多是他提着一只旅行袋消失在路的尽头那朦胧的背影。父亲出差前总不爱和我说再见,老是不声...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一回到家里,不是看书,就是伏案写作。而我则是在母亲的怀抱里长大的,父亲很少抱我。不仅如此,父亲还有一个“怪癖”:他喜欢用手指丈量我的身长。这个...
父亲是位农民。他幼年失怙,家中贫穷,没有上过学,因而目不识丁。幸亏“生活是本无字书”,他从生活中汲取了诸多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令我至今记忆犹新。30多年前的一个...
市里举办了一个书画展,观众络绎不绝。展览中有一幅画,画面上洪水滔天,淹没了地面,连树木也被洪水吞掉了,只留下水面上零星竖着的几根树枝;一个母亲浑身湿透,头发凌乱...
小时候,老家有一个灯笼协会,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都要举行灯展。而每当此时,各家各户也都把自家的灯笼挂在自己的街门上方。一时间,村子里的大街上灯火通明,甚是好看。于...
生活平淡得像一壶茶,品之却芳香四溢,令人回味无穷。普通得像一首歌,听之却跌宕起伏,给人以美的回忆。田里回来,父亲似乎显得很疲惫,沾满泥巴的裤腿粘在腿上,赤着脚,...
她最早的记忆,是在三岁左右。她能清楚地说出当时的人与事,这一点让很多人惊奇。三岁的小人儿,走路尚且不稳,但每天却摇摇摆摆地独自上路,且很有主见地,朝着一个方向奔...
父亲来看我的时候正是雨季,雨水断断续续地从囚室的屋檐上滴落下来,给我增加了无尽的惆怅。在人头攒动的接见大厅,我寻找了很久,才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他的身影。他表情木...
从来没对父亲说过一句温情之语。一直觉得父亲并不爱我,父亲像是姐姐自己的父亲。当年,曾经不止一次听父亲与母亲私语,说我与姐姐性格的巨大差异。的确,姐姐性格内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