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而忘私的成语故事

0人浏览日期:2021-11-25 19:50:46
  

公而忘私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大夫,名叫祁黄羊,品德高尚,是晋平公的得力谋臣。晋平公要决定什么大事,都要同他商议。

公而忘私的成语故事

有一天,晋平公把祁黄羊招进宫,问他说:“南阳县还缺个县令谁可以去担当这个职务?”祁黄羊想了想说:“解虎去比较合适。”

解虎与祁黄羊之间有矛盾,这晋平公也知道的。他听到祁黄羊举荐解虎,有点出乎意料,不解地问:“解虎不是与你有仇吗?你怎么推荐他去当县令?”祁黄羊说:“您问的是谁可以去当南阳县令,又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

晋平公赞许地点了点头,说:“好吧!”于是就派解虎去当南阳县令。解虎到了南阳,把南阳治理得很好,老百姓都很拥戴他。

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还缺少一个军尉,你看谁能够胜任?”祁黄羊回答说:“祁午可以担任这个职务。”

晋平公听了,又吃了一惊。原来祁午是祁黄羊的儿子。当时,推荐自己的亲属当官是很忌讳的事情,因为很容易招来闲话。晋平公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就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推荐他去当军尉,就不怕别人说你徇私情?”祁黄羊说:“你问的是谁可以当军尉,又不是问谁是我的儿子。我是谁胜任这个职务就推荐谁,不管他和我有没有关系,怕什么闲话呢?”

晋平公很赞赏他的坦荡,就说:“那好,就派祁午去吧!”就又任用了祁午,祁午果真非常称职。

后来,孔子听了这件事,就感慨地说:“祁黄羊的话说得太好了!举荐人才不回避跟自己有仇的人,也不回避自己的亲生儿子,真是公而忘私啊!”

【注音】gōng ér wàng sī

【出处】汉·班固《汉书·贾谊传》:“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解释】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舍己为人 光明正大 铁面无私 大公至正 为国捐躯 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 成仁取义 舍身求法 大公无私

【反义词】急公好义 自私自利 损人利己 假公济私

【灯谜】公而忘私(打一字)---八

【例句】我们要学习雷锋同志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故事里的祁黄羊推荐人才完全以一个人的才与德为标准,而不管对方是与自己敌对的人,还是有血缘之亲的儿子,就像孔子所说的:公而忘私。而他推荐的人也都很称职,更是证明了他眼光之犀利。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做到公平公正。

悬疑故事之罪恶实验故事 泰国曼谷鬼妻幽魂娜娜的故事惊肉生髀曹操灭袁术才是真正的失误回眸三国:曹魏被遗忘的名将李典岩石与大树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猴子和猫80后CEO榜样的校园生活有温度的幸福爱,是你我不变的神话烧饼上的42粒芝麻我,71岁开始工作,86岁又恋爱了,102岁获奖啦——忙得实在没功夫去死女孩深藏在心底的秘密快乐的天使小企鹅和爸爸的故事蓝汽车故事摔跤后的小猴子硅谷“死亡邮差”真相高云访知府雪中送炭的成语故事猴子吃瓜的故事温馨有爱的童话故事小松鼠的礼物爱生气的小兔集思广益的成语故事卧薪尝胆的成语故事再坚硬的冰墙用心也可融化母亲与她的时钟光说不做的小猴子小故事有大道理奇闻 神农架山顶的“鬼市”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