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而忘私的成语故事

0人浏览日期:2021-11-25 19:50:46
  

公而忘私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大夫,名叫祁黄羊,品德高尚,是晋平公的得力谋臣。晋平公要决定什么大事,都要同他商议。

公而忘私的成语故事

有一天,晋平公把祁黄羊招进宫,问他说:“南阳县还缺个县令谁可以去担当这个职务?”祁黄羊想了想说:“解虎去比较合适。”

解虎与祁黄羊之间有矛盾,这晋平公也知道的。他听到祁黄羊举荐解虎,有点出乎意料,不解地问:“解虎不是与你有仇吗?你怎么推荐他去当县令?”祁黄羊说:“您问的是谁可以去当南阳县令,又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

晋平公赞许地点了点头,说:“好吧!”于是就派解虎去当南阳县令。解虎到了南阳,把南阳治理得很好,老百姓都很拥戴他。

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还缺少一个军尉,你看谁能够胜任?”祁黄羊回答说:“祁午可以担任这个职务。”

晋平公听了,又吃了一惊。原来祁午是祁黄羊的儿子。当时,推荐自己的亲属当官是很忌讳的事情,因为很容易招来闲话。晋平公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就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推荐他去当军尉,就不怕别人说你徇私情?”祁黄羊说:“你问的是谁可以当军尉,又不是问谁是我的儿子。我是谁胜任这个职务就推荐谁,不管他和我有没有关系,怕什么闲话呢?”

晋平公很赞赏他的坦荡,就说:“那好,就派祁午去吧!”就又任用了祁午,祁午果真非常称职。

后来,孔子听了这件事,就感慨地说:“祁黄羊的话说得太好了!举荐人才不回避跟自己有仇的人,也不回避自己的亲生儿子,真是公而忘私啊!”

【注音】gōng ér wàng sī

【出处】汉·班固《汉书·贾谊传》:“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解释】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舍己为人 光明正大 铁面无私 大公至正 为国捐躯 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 成仁取义 舍身求法 大公无私

【反义词】急公好义 自私自利 损人利己 假公济私

【灯谜】公而忘私(打一字)---八

【例句】我们要学习雷锋同志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故事里的祁黄羊推荐人才完全以一个人的才与德为标准,而不管对方是与自己敌对的人,还是有血缘之亲的儿子,就像孔子所说的:公而忘私。而他推荐的人也都很称职,更是证明了他眼光之犀利。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做到公平公正。

新《三国》感情戏引热议 重塑人物是为丰满性格?搞笑鬼故事之装酷松鸡和乌龟好看的睡前故事一撮老虎毛跨国爱恋痴情老人为爱独守一生收集“智慧”的乌龟一块钱塞满房间的好办法灵异故事双虎山的惨案侏儒梦灶三国时期的十大传奇生死都由曹操做主:汉献帝身边悲惨的女人笨人捞豆讲给宝宝听的童话故事勤劳的毛豆铅笔橡皮转笔刀的故事致命时刻井底之蛙(寓言故事)只为对仗工整日本民间故事大全:一寸法师河清海晏典故千虑一得找到适合的位置:小巨人忍一时之气谁是史上“草船借箭”的真正主角三国第一帅哥孙策是如何让江东姓孙的告诉妈妈迄今为止最惊天的三国秘密天之骄子的故事大奸似忠说陈祗,蜀汉灭亡的千古罪人半碗青稞面的故事胶漆相投的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