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人物:周成刚那一段清醒着前行的求学经历 作者简介:周成刚,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苏州大学,大学任教十年;1995年自费留学澳大利亚后获传播学硕士;1998年被BBC录取,2003年回国加入新东方。 三年比十年更重要 高考时,周成刚的英语成绩在江阴市考了第一,从小梦想着成为一名出色外交家的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北京外交学院。凭借当时英语笔试口试第一的分数,周成刚完全有可能被录取,然而阴差阳错,他与北京外交学院失之交臂,最终进入苏州大学英语系。而同班同学俞敏洪他们纷纷考入北大、复旦等名牌大学,周成刚的心情可想而知。 似乎悲痛的情绪还没有化开,周成刚不得不面临一个对他来说很严峻的问题:毕业后到中学还是留校?就像莎士比亚笔下的主人公哈姆雷特的喃喃低语:“To be or not to be, is a question.” 那时毕业后完全由国家分配,没有人告诉周成刚,什么东西应该成为他的追求,如何才能摆脱困境。“我只有两条路:毕业之后去中学教书,或者争取留校任教。我很清楚地知道,到中学教书只会让我离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远。”心中的委屈反而成了奋进的动力,周成刚成功地当上了大学教师。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不可能在所有方向都获得那么多。”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取舍,学会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进行清醒的分析和判断。“多年后我再去看,发现自己的英语比大学的其他同学更坚实,保持着更开阔的眼界。十年之后,我到澳洲留学,去英国工作,我和那些到中学教书的同学之间的差距更遥远了。我不是在评价两种生活的好坏,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初的决定使我离梦想的生活越来越近。” 谁都知道应该努力,但究竟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一定是具体的、清晰的、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不要想十年以后的事,三年之内能做到什么,才是我们需要想清楚的。” 自从得了高考英语第一名,周成刚发现了自己在语言上的天赋,他开始刻意地培养自己,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电视广播的主持人如何表述、演讲家如何演讲;阅读大量西方哲学著作,比如《西方哲学史》、《苏菲的世界》和《大问题》。“哲学著作对培养人的思辨能力很有帮助,而语言表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逻辑思辨力。”这样的思辨能力让他在新东方的“万人演讲”上赢得如雷掌声,让他在45分钟和两个半小时的不同演讲中收放自如,更让他在面临各种人生抉择的时候,总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看得远些总没错 有的时候,清醒的判断意味着将目光放得更长远。1995年,周成刚自费赴澳大利亚留学。在留学的最初,他曾经将英语视为研究对象,一心想在毕业后继续从事教学的工作。到了澳洲,他才意识到在一个讲英语的国家,把英语作为研究对象并非明智之举,必须同时精通其他的专业知识。因此,尽管当时已经开学了,转校也非常困难,周成刚依然毅然决然地转到了另一所大学主攻新闻传播专业。 留学的生活很清苦,许多留学生边读书边打工挣钱养活自己。周成刚也去打工,在家具厂里做最重最累的活——扛木板、锯木板,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出国的初衷,“既然选择了留学,就必须把书念好,要为日后找工作做准备。”拿到传播学硕士学位时,周成刚在好几百人的竞争中,以笔试口试第一名的成绩,成为1998年澳洲唯一一名被BBC录取的记者,当时的薪水比澳洲当地白领的薪水还要多几倍。而早已烂熟于心的新闻价值、二级传播、议程设置这些新闻传播专业的理论,在他BBC的新闻记者生涯中运用自如。 年轻时的周成刚一心扎在英语研究上,写论文、做翻译,这都使他对英汉双语的驾驭能力游刃有余,“那时还是上世纪80年代,一个二十几岁的小青年竟然翻译外国书,周围的人都非常惊讶。当时翻译稿还是手抄的;抄一遍、修改一遍、誊写一遍。这些基本功,终于有一天,在BBC的工作中全派上了用场。” BBC的高效和对记者的严格在圈子里是出了名的。当时,周成刚在BBC国际部亚太区的“时事节目”负责国际新闻,他一个人既要采访,又要录音合成,还要轮流做节目主持,“早上8点上班,11点节目就要在电台里播出,像和时间赛跑一样。我通常是先做国际电话采访,然后立即把稿子翻译成中文,几乎是过目成‘译’,同时十指还要不停地在键盘上敲击。”而周成刚只用了最初的三个月来适应这一切。 回忆起在BBC度过的两年生活,周成刚用“专业”和“敬业”来表达;也正是这种专业和敬业,让周成刚在不久之后取得了成功创建上海新东方,并革新北京新东方的业绩。 还是选择当校长 2000年,周成刚回国探亲,遇到中学时代同班同学俞敏洪,此时的新东方学校已如日中天,在北京蓬蓬勃勃地发展着。“中国市场那么大,机会那么多,为何还要留在英国为帝国主义卖命?”俞敏洪一句有意无意的玩笑话,深深地刺进周成刚的心。 “我毫不怀疑自己能在BBC做一名优秀的、专业的新闻记者,但在一个白人统治的世界里,华人要做到出类拔萃非常困难。而选择另一条道路,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也许取得的成就更高,你会走得更远,那为什么不走这条路呢?”经过透彻的考虑,他最终做出决定,放弃取得英国永久居住权和全家移民加拿大的机会,更冲破了亲友的阻力,回国加盟新东方。“确实,在BBC工作可以拿高薪,办护照、永久合同、福利保障等一样都不少。但是,比起我回国创业的激情,这些东西又算得了什么?” 2003年,成功创办上海新东方并在上海滩上掀起一次又一次“新东方风暴”的周成刚临危受命,被调到了北京新东方,单枪匹马深入到一个树大根深的企业中推行管理改革。那时,北京新东方已经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整个团队架构错综复杂,正处在调整和内部危机中。机制不健全,一个部门就像一个小学校,各自为政,使新东方人力成本急剧上升,甚至部门之间互相抢夺生源。 说不清楚一个盘根错节的企业有多少地方需要改革,但周成刚明白,只有业绩才能服众。他顾不上种种反对意见,统一了至关重要的教务部和市场部,“当企业谋求长远发展时,必然要建立一套体系去维护。所以我所做的就是将部门全部打通,实现业务体系化、制度化,将新东方重新整合成一支骁勇善战的队伍”,而这又大大节约了企业成本。那一年,北京新东方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业绩。 周成刚说,英语彻底地改变了他的生活,给了他精神上、物质上的丰富;而清醒的判断,则给了他自信,给了他人生的业绩和成就感。


励志人物:丁磊的第一桶金丁磊年龄:38岁创业时间:1997年创立网易第一桶金:电子邮件系统动作可以慢,但战略一定要正确,看准了再跟上去。丁磊:免费邮件的奇迹16...

励志人物:鲁冠球的第一桶金鲁冠球年龄:64岁创业时间:1969年接管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第一桶金:万向节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控制人的物质欲望有...

南宋爱国将领岳飞,善书法,也精琴棋。每当他心中烦闷的时候,总要弹奏古琴,以抒发心中的忧愤。公元1141年,岳飞抗击金兵,连连取胜,兵进至朱仙镇,岳家军将士们个个...

巴菲特和盖茨的对话:人生最重要的是专注半个多世纪以来,沃伦巴菲特一直都恰到好处地把握了时机。对于这位传奇投资家,他的长期投资取得了惊人的回报,甚至有些学者都不....

陈年:归去来,野心勃勃的少年想必您已经看到过很多在商界取得成功的传记,但大多都是别人写的,而依自己写成的传记的人却不是太多。而陈年算为数不多的一个,他曾在几年前...

一天中午,包拯吃完饭,刚想休息片刻,衙门外就传来击鼓声。包拯以为又有案件发生,立刻升堂。 威武 包拯来到大堂,只见跪着一胖一瘦两个农夫打扮的人,问道:下跪者何人...

2012年10月11日19时,诺贝尔文学奖花落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引起世界关注。然而,面对接踵而至的赞誉,莫言却表现得很淡然,...

追梦男孩梁博:用好声音丈量青春的高度文/田野醉美木吉他:爱上你不是我的错1991年3月25日,梁博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一个普通的市民家庭里。父亲经营一家汽车配件门...

曼德拉:唯灵魂不可征服文/徐剑梅纳尔逊曼德拉,领导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南非国父,名满天下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在我们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受到最高程度和最大规模集体敬....

2008年10月5日,李嘉诚接受香港媒体采访。 这位80岁高龄的老人认真地聆听着每一位记者的提问,生怕没有回答清楚。约好了用普通话采访,他就一直用普通话,虽然潮...

感动中国胡佩兰事迹【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胡佩兰20年来坚持每天出诊6天的百岁仁医【获奖名片】:秋兰为佩【颁奖词】: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

名嘴崔永元从央视辞职,在母校中国传媒大学任教。为了上好第一节课,他提前三个多月就开始备课、泡图书馆、查阅资料、制定教案,可谓精益求精。开学前一天,他想在网上多搜...

朱迅:青春在一个暑假里速成小时候,我们三姐妹之间的游戏是演戏。我总是当仁不让地扮英雄;大姐长得好看,演女特务;二姐力气大,演坏人最好。一天,我们刚看完一部革命题...

易中天经典语录十条第一句:天下有钱人终成眷属。现代人的功利,使爱情越来越无足轻重,于是不得不相信这现代爱情的最确切描述。第二句:要成功,需要朋友,要取得巨大的成...

成长是生命最大的犒赏文/薛峰她出生在英国格温特郡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飞机制造厂一名退休的管理人员,母亲在一家实验室做技术员。小时候的她相貌平平,戴一副眼镜,....

江南春:反思快的代价,逼自己慢下来同一天登上两岸三地媒体的头条,2008年之后江南春只有那么一次上的还是娱乐版因为和凤凰卫视女主播陈玉佳结婚。除了新娘已经怀孕,...

牛根生的下一站:从企业家到专职慈善家全球最早捐股的有3个人,2005年是牛根生,2006年是巴菲特,2008年是比尔盖茨。在老牛看来,慈善已从扶贫济困、赈灾援助...

戴森:5126次失败,铸就了英国设计之王文/清如【人物名片】詹姆斯戴森,戴森公司的创始人。1月23日,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显示,詹姆斯戴森净资产高达138亿美元,成...

把梦想贴在右上方文/笑意飞花他出生于福建省长乐市,12岁开始远离父母,随亲戚到美国读书。为了生活,他边上学边打工,先后做过餐3厅服务生、卖过净水器、汽车、皮肤保...

从俞敏洪点评牛根生看创业真谛5月15日,在杭州举行的大学生创业创新论坛上,见到了三位大名鼎鼎的创业人物:李开复,牛根生,俞敏洪。在我看来,李是海归创业的代表,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