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审计并不独立于政府而是政府的一部分,在这种世界上少有的特殊体制之下,李金华以其能动性令这种内部监督发挥到了一致赞叹的地步。“得罪了所有人,就谁也不得罪了”、“不断后路难当审计长”、“死猪不怕开水烫”——这位官员人性化的语言,至今言犹在耳。
2003年,李金华获得连任时所作的审计报告,第一次被媒体冠以“审计风暴”,那些在公众看来高高在上的中央国字头部门,一一被点名批评;2004年,李金华向全国人大提交了一份更有分量的审计清单,报告中的18项内容,每一项都足够震撼。这使公众开始相信:审计风暴不是偶发事件,已成为有规律可循的季风。
风暴让李金华等审计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荣光,并赢得人民的巨大支持。
2008年,李金华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我离开之后,审计风暴还会继续下去。”他说,现在,审计已经形成了一种资金用途的制度,一种监督政府的行为。
李金华的制度遗产
李金华能在2003年和2004年掀起“风暴”并非偶然。坚持如实、全面报告,是他从上任之始就秉承的理念。一开始,是面向人大;后来,审计报告对公众也不再是秘密。
在名满天下的前4年,李金华就已经在政府系统内部一鸣惊人。1999年6月26日,当他作完上一年的报告后,掌声四起。报告中称,在被审计的国务院53个部门和直属单位中,发现43个部门挤占挪用财政资金31。24亿元。该报告被称为“多年来最好的一个审计报告”。《中国审计》也发表诗作:《历史将记住这一天》。
1998年,李金华升任审计署审计长,至2007年,他担任两届共10年的审计长,历经朱镕基和温家宝两任同样有个性的总理。
李金华曾回忆,是否需要向人大常委会如实地、全面地作报告,当时在审计署的党组内部都有不同看法。反对意见认为报告可能影响太大了,得罪人太多。而他则坚持如实报告,据理力争。
“这是一个突破性的跨越。”李金华接受专访时说,获得的影响力也是他原来没有估计到的。只是他的这些努力,当时尚未被公众所知。
自上任伊始,李金华就开始同步推动审计报告对外公开。在李金华任审计署审计长之前,每年的审计报告也是向公众公开的。不过,那只是很简单的新闻稿,只有两页纸。而李金华上任后的第二年,就建议说要缩小新闻稿和审计报告之间的差别。
从2003年始,每年度国家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供的审计报告都按照审计法被要求全面公开。
2004年,审计署接连7次发布审计结果公告。李金华那时的目标是:当他卸任之时,除少数真正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所有的审计结果,一旦做出都要向社会公告。
从两页纸的新闻稿,到公告制度被巩固下来,李金华是背后的重要推动者。也正是因为这些审计报告直陈时弊,公众才能较为详细地了解到长江堤防再现“豆腐渣工程”、重大灾害的救灾资金被挪用截留等等。
如今,两页的新闻稿早已成为过去,每年的公告已经是厚厚的一本了。这是李金华任期内所沉淀下的制度遗产之一。
硬汉从来敢言
2010年3月,李金华做客某网站。一位网友问道:“敢说敢做是您的风格,但是您到政协以后感觉低调了不少。”
李金华回答说政协不再像审计工作那样直接去检查,而低调是因为工作性质的改变。“我更多的是做一些调查研究,然后通过调查研究,向中央、国务院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卸任后,李金华的曝光率显然少了,但在活跃的政协会场里,他每每发言,仍是焦点中的焦点。这位前审计长至今保留了一些公众曾经熟悉的气息,而且敢于触动当下最热且敏感的重大话题。
2008年3月,在当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李金华就点评了被喻为“小国务院”的发改委。“把改革放在发改委不合适。本来发改委就是机构改革的龙头,最需要改革的就是它,它去牵头搞机构改革,这个怎么可能呢?”
他还痛批:“现在政府部门下属事业单位多得很,儿子、孙子、重孙子,甚至重重孙子……三五个人,挂个牌子,就收费。”
在到政协的两年间,李金华已经向中央和国务院写过8份专题报告和建议,包括对农民工、农民的融资等问题,“农民和小企业,是现在贷款最困难的两个弱势群体”。
他为农民和小企业的境遇感到不平,农民一般都能如期还款,“比国有企业的信誉要高得多”,但银行却不给他们贷款。
而对国企,他则毫不留情地提出批评。李金华认为,现在国有企业的垄断性越来越强,特别是对资源和资金的垄断。小企业贷不到钱,但国有企业却欠了很多。“现在为什么那么多‘地王’都是国企?因为他们垄断了大量的资源和资金。”他说,这就掩盖了国企内部的矛盾和问题。
“现在国企出去搞慈善基金会,我觉得很奇怪,这些用的是谁的钱?”他说。
在和网友交流时,李金华坦言:现在反映官员财产的总信息是不完整的。官员的“灰色收入”账面反映不出来,若申报制度的设计不具操作性,即便官员申报财产也不会暴露。
不仅仅是审计改革
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李金华,发言范围已不局限于审计或是与之相关的财政议题,特别是,他对中国的整体改革议题尤为关注。
李金华对更宏观、深层的改革问题有过思考。“中央恐怕要考虑组织一些人深入研究体制改革到底怎么走,不光是政府要改……还包括党的机构、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的改革。”他在2008年的全国两会时说。
2010年李金华再次提出:“2010年,很多方面的改革措施还要加强,坦率地讲,如果改革不继续深化,只是靠增加财政收入,给点钱,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
实际上,在审计署时,李金华就为改革鼓与呼并付诸行动。
2006年6月3日,李金华在中国科学院发表演讲,语出惊人:“中央转移支付有一半以上没有纳入地方的财政预算,完全脱离了人大的监督,有的还脱离了政府的监督。”
“改革有些问题要喊3年至5年,可能才有回应。比如部门细化预算,审计机关提了5年,最后得到了全国人大、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采纳。虽然明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目前很难做到,但是我们也准备喊5年,甚至喊8年,要一直喊到大家都重视,有关部门共同解决它,目的就达到了。”李金华说。
李金华一直关注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呼吁尽快修改预算法。从每年审计查出的问题看,因部门利益而违法违规的情况越来越少,大量的不规范的主要原因是制度不完善。
事实上,从李金华进入公众视野至今,在他的言语中,总有几个高频词:“阳光”、“老百姓”、“公开”、“监督”等。一言以蔽之,他相信权力来源于纳税人,是他们在委托政府花钱,因此政府也必须向前者有所交代。
最二的人最成功近期,当当网再次爆发了价格大战。当当网的价格一降再降,降得让人心跳,以至于2012年第二季度亏损净人民币7340万元。网友们说,当当网疯了,当当网...
陈一舟:我是牛奶中的青蛙数月前刚刚通过上市获得阶段性的成功,马上就要投入移动互联网的新战役,让陈一舟有点心烦:还没怎么过上好日子,又要摸爬滚打进入下一场战争了。...
凡是看过香港喜剧电影的人,想必对他都不会陌生。当然,他长得不帅,更不能用风流倜傥来形容,而他演的角色一般也都是配角,比如一个赌棍,一个弱智,一个乞丐,一个落魄的...
君乐宝魏立华:从0疯涨到102亿,他是中国奶粉业破局者文/清如【人物名片】魏立华,君乐宝乳业集团创始人、总裁。2008年,轰动一时的三聚氰胺事件让国产奶业信任大...
小红书创始人毛文超:1小时狂赚2个亿,4年成为行业第一文/清如【人物名片】毛文超,小红书创始人兼CEO。在巨头林立的电商领域,小红书依靠社区+电商模式强势崛起,...
扎克伯格:从盖茨第二到乔布斯接班人舒适随意的T恤,松垮的牛仔裤,外加一双阿迪达斯运动鞋,一成不变的打扮让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看起来和一个...
5月3日的北京草莓音乐节,狂风一阵接一阵,可这并不妨碍张曼玉要演唱的热情。开嗓前,她边捋着乱发边自嘲:我在百度上搜,怎么在草莓节上唱歌不跑调,但是我没有搜到,所...
雷锋生平简介雷锋于一九四零年十二月十八日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简家塘村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1949年参加了儿童团,担任儿童团团长。1954年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
在陈光标四岁的时候,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因为家庭极度贫困,先后饿死,这给童年的陈光标带来了对饥饿的恐惧记忆,陈光标决定靠自己改变命运,一定要脱贫致富。10岁上小学...
做一个永远不对自己说不可能的强者文/卞文志世界激励大师约翰库提斯刚出生时,身体严重畸形,只有一只矿泉水瓶大。他生下来后,医生看着他罕见微小的样子,断定他不会活....
说真的,我一点都不感到奇怪,如果你知道书豪在大学时经历过的那些困难遭遇,你也不会奇怪。当世界都被林书豪震撼时。NR(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中国公司活动协调员何凯...
从黄渤到廖凡,沉默是一种底气文/葛怡然有个朋友看完《离婚律师》后建议我:你应该写写吴秀波,中国像他这个年纪这种类型的男演员不多,不像黄渤。黄渤怎么了呢?在我看来...
做一条没有鳍的鱼文/孙建勇当年,26岁的菲利普克罗松在搬动屋顶天线时,触到高压线,两万伏电流瞬间将他的双臂和双腿烧成了焦炭。一个没有四肢的人,该如何面对未来?躺...
那年夏天,正在美国念大学的他刚放暑假回到香港,恰好一个电影剧组正急需一名翻译,于是他便被从事影视创作的父亲推荐到了剧组里。 年纪轻轻却性格温和、勤奋踏实的他很快...
黄明明:一直在路上在强调以快制胜的中国IT界,黄明明算不上资本最雄厚的一个,但绝对是最强悍的那一个。自从2000年他中断美国的学业回国投身互联网大潮开始,这个长...
感动中国黄旭华事迹【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获奖名片】:誓言无声【颁奖词】:时代到处是惊叹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
赵普:安全感先于幸福感文/陈敏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赵普少时就开始颠沛流浪,从安徽黄山到池州,转合肥,客居北京,始终在走。他从小就爱挑战个高体壮的男生,对方在沙...
马年的央视春晚已进入倒计时。春晚是多少演员梦想中的舞台,春晚节目审核是出了名的严格,没有点真本事,甭想上春晚,想想多少明星为了这个拥有亿万观众的舞台挤破了头,但...
方太集团茅理翔:从摆地摊到身价130亿,高龄闯将的别样人生文/清如【人物名片】茅理翔,方太集团创始人。茅理翔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高龄闯将,44岁卖点火枪,55岁做油...
真正聪明的人都是下笨功夫文/张宏杰湘乡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说是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短短的文章,朗读了多少篇还背不下来。一小偷本想等他入睡之后偷窃。可是左等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