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审计并不独立于政府而是政府的一部分,在这种世界上少有的特殊体制之下,李金华以其能动性令这种内部监督发挥到了一致赞叹的地步。“得罪了所有人,就谁也不得罪了”、“不断后路难当审计长”、“死猪不怕开水烫”——这位官员人性化的语言,至今言犹在耳。
2003年,李金华获得连任时所作的审计报告,第一次被媒体冠以“审计风暴”,那些在公众看来高高在上的中央国字头部门,一一被点名批评;2004年,李金华向全国人大提交了一份更有分量的审计清单,报告中的18项内容,每一项都足够震撼。这使公众开始相信:审计风暴不是偶发事件,已成为有规律可循的季风。
风暴让李金华等审计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荣光,并赢得人民的巨大支持。
2008年,李金华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我离开之后,审计风暴还会继续下去。”他说,现在,审计已经形成了一种资金用途的制度,一种监督政府的行为。
李金华的制度遗产
李金华能在2003年和2004年掀起“风暴”并非偶然。坚持如实、全面报告,是他从上任之始就秉承的理念。一开始,是面向人大;后来,审计报告对公众也不再是秘密。
在名满天下的前4年,李金华就已经在政府系统内部一鸣惊人。1999年6月26日,当他作完上一年的报告后,掌声四起。报告中称,在被审计的国务院53个部门和直属单位中,发现43个部门挤占挪用财政资金31。24亿元。该报告被称为“多年来最好的一个审计报告”。《中国审计》也发表诗作:《历史将记住这一天》。
1998年,李金华升任审计署审计长,至2007年,他担任两届共10年的审计长,历经朱镕基和温家宝两任同样有个性的总理。
李金华曾回忆,是否需要向人大常委会如实地、全面地作报告,当时在审计署的党组内部都有不同看法。反对意见认为报告可能影响太大了,得罪人太多。而他则坚持如实报告,据理力争。
“这是一个突破性的跨越。”李金华接受专访时说,获得的影响力也是他原来没有估计到的。只是他的这些努力,当时尚未被公众所知。
自上任伊始,李金华就开始同步推动审计报告对外公开。在李金华任审计署审计长之前,每年的审计报告也是向公众公开的。不过,那只是很简单的新闻稿,只有两页纸。而李金华上任后的第二年,就建议说要缩小新闻稿和审计报告之间的差别。
从2003年始,每年度国家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供的审计报告都按照审计法被要求全面公开。
2004年,审计署接连7次发布审计结果公告。李金华那时的目标是:当他卸任之时,除少数真正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所有的审计结果,一旦做出都要向社会公告。
从两页纸的新闻稿,到公告制度被巩固下来,李金华是背后的重要推动者。也正是因为这些审计报告直陈时弊,公众才能较为详细地了解到长江堤防再现“豆腐渣工程”、重大灾害的救灾资金被挪用截留等等。
如今,两页的新闻稿早已成为过去,每年的公告已经是厚厚的一本了。这是李金华任期内所沉淀下的制度遗产之一。
硬汉从来敢言
2010年3月,李金华做客某网站。一位网友问道:“敢说敢做是您的风格,但是您到政协以后感觉低调了不少。”
李金华回答说政协不再像审计工作那样直接去检查,而低调是因为工作性质的改变。“我更多的是做一些调查研究,然后通过调查研究,向中央、国务院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卸任后,李金华的曝光率显然少了,但在活跃的政协会场里,他每每发言,仍是焦点中的焦点。这位前审计长至今保留了一些公众曾经熟悉的气息,而且敢于触动当下最热且敏感的重大话题。
2008年3月,在当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李金华就点评了被喻为“小国务院”的发改委。“把改革放在发改委不合适。本来发改委就是机构改革的龙头,最需要改革的就是它,它去牵头搞机构改革,这个怎么可能呢?”
他还痛批:“现在政府部门下属事业单位多得很,儿子、孙子、重孙子,甚至重重孙子……三五个人,挂个牌子,就收费。”
在到政协的两年间,李金华已经向中央和国务院写过8份专题报告和建议,包括对农民工、农民的融资等问题,“农民和小企业,是现在贷款最困难的两个弱势群体”。
他为农民和小企业的境遇感到不平,农民一般都能如期还款,“比国有企业的信誉要高得多”,但银行却不给他们贷款。
而对国企,他则毫不留情地提出批评。李金华认为,现在国有企业的垄断性越来越强,特别是对资源和资金的垄断。小企业贷不到钱,但国有企业却欠了很多。“现在为什么那么多‘地王’都是国企?因为他们垄断了大量的资源和资金。”他说,这就掩盖了国企内部的矛盾和问题。
“现在国企出去搞慈善基金会,我觉得很奇怪,这些用的是谁的钱?”他说。
在和网友交流时,李金华坦言:现在反映官员财产的总信息是不完整的。官员的“灰色收入”账面反映不出来,若申报制度的设计不具操作性,即便官员申报财产也不会暴露。
不仅仅是审计改革
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李金华,发言范围已不局限于审计或是与之相关的财政议题,特别是,他对中国的整体改革议题尤为关注。
李金华对更宏观、深层的改革问题有过思考。“中央恐怕要考虑组织一些人深入研究体制改革到底怎么走,不光是政府要改……还包括党的机构、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的改革。”他在2008年的全国两会时说。
2010年李金华再次提出:“2010年,很多方面的改革措施还要加强,坦率地讲,如果改革不继续深化,只是靠增加财政收入,给点钱,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
实际上,在审计署时,李金华就为改革鼓与呼并付诸行动。
2006年6月3日,李金华在中国科学院发表演讲,语出惊人:“中央转移支付有一半以上没有纳入地方的财政预算,完全脱离了人大的监督,有的还脱离了政府的监督。”
“改革有些问题要喊3年至5年,可能才有回应。比如部门细化预算,审计机关提了5年,最后得到了全国人大、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采纳。虽然明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目前很难做到,但是我们也准备喊5年,甚至喊8年,要一直喊到大家都重视,有关部门共同解决它,目的就达到了。”李金华说。
李金华一直关注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呼吁尽快修改预算法。从每年审计查出的问题看,因部门利益而违法违规的情况越来越少,大量的不规范的主要原因是制度不完善。
事实上,从李金华进入公众视野至今,在他的言语中,总有几个高频词:“阳光”、“老百姓”、“公开”、“监督”等。一言以蔽之,他相信权力来源于纳税人,是他们在委托政府花钱,因此政府也必须向前者有所交代。
美图CEO吴欣鸿:创业失败32次,追寻美丽事业铸就970亿传奇文/清如【人物名片】吴欣鸿,美图公司创始人兼CEO。吴欣鸿长着一张娃娃脸,看起来略显稚气、纯粹,完...
李叫兽李靖:他是百度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文/曹雷几天前,各大知名网站都被同一条新闻霸占了头条:李靖正式超越李明远,成为百度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那么,问题来了。这李...
任正非:低调的华丽当他执意要挑战跨国巨头时,对手说他自不量力;当他提出要做世界顶级公司时,别人说他异想天开;当他喊出要发展一批野狼时,同行无不以异样的眼光看他;...
褚时健的逆袭导语:51岁,任玉溪卷烟厂厂长;70岁,女儿自杀身亡;71岁,被判无期徒刑;74岁,保外就医;75岁,承包2000亩荒山创业;84岁,他的果园年产橙...
草莽与首富:揭秘梁稳根造富神话2011年10月上旬的一天,在位于湖南长沙的三一集团总部食堂,以55岁的董事长梁稳根为首,几十个人在一张近30米长的餐桌旁落座。他...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人喜欢靠着短暂的灵感和天赋来获得一时的辉煌,却在后半生烟消云散。但如果我们用心血和努力去打磨一项经久不衰的技术,让它永远闪耀...
励志帝:曾国藩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在李鸿章花了5年心思为他置办的两江总督府里平静离世。之后140年来,曾国藩被不同的人群关注。与历史上许多成就一番功业的...
郭台铭的赢算术文/朱晖有一位台湾的大学生,毕业后很想创业,但一直举棋不定。转眼间他已经娶妻生子,拥有稳定的职业、和谐的家庭,但创业的梦想仍然时刻萦绕在他的心头....
SOHO潘石屹:选择多大的挑战,成就多大的人生文/杨洁凤选择对了,方向对了,那就成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领导人一个穿着就可以对群众观念造成强烈的冲击。此时,潘...
感动中国格桑德吉事迹【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格桑德吉悬崖边上的护梦人【获奖名片】:格桑花开【颁奖词】: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山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
褚时健:从烟王到橙王,84岁再成亿万富翁褚时健案曾引发了一个59岁现象,即官员退休前捞一把的讨论。80多岁,完成了从烟王到橙王的转变。这个人,本就是传奇。褚时健...
命运开了个玩笑,而我不能翻脸文/刘伟刘伟,男,1987年10月7日生,出生于中国北京,钢琴师、音乐人。第一季《中国达人秀》总冠军,2012年2月3日感动中国十大...
杨绛先生百岁诞辰之际,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专门做了一期专题节目。现场嘉宾一共两位,三联书店的总编辑李昕是其中一位。节目中,李昕谈到了杨绛夫妇的精神境界和高风亮...
比亚迪之父王传福:低调中国首富的韧和狂从贫寒的身世,到中国首富;从一家深圳小厂,到行业翘楚;从电池大王,到汽车大王、新能源大王;从一名普通的中国企业家,到巴菲特...
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李承干,以及李承干的故事。李承干(619-645年1月5日),出生于陇西季承(今甘肃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性格聪颖。李·钱程李·...
中央电视台权威栏目《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的主持人敬一丹,是全国广大电视观众非常熟悉的著名主持人。她简洁明快的新闻语言,端庄秀丽的屏幕形象倾倒了亿万崇拜者。到...
亚洲首富孙正义:半生激情与梦想20岁创立自己的公司;30岁赚到上亿美元的钱用于投资;40岁选一个重要的行业,然后把重点都放在这个行业上,并在这个行业中取得第一;...
开心网CEO程炳皓:开心不开心,上市已遥不可及2011年的夏天,终于有记者见到了程炳皓。这是个已经销声匿迹了一整年的创始人。他像个走出洞穴的科学怪人,回答一个问...
网易丁磊:互联网大咖养猪,要做就要做到极致丁磊也有七年之痒。互联网大咖丁磊有两重身份,一个是网易CEO,一个是广东省人大代表。在2009年初的广东两会上,丁磊宣...
沙钢集团沈文荣:2210亿营收的钢铁沙皇是怎样炼成的?文/清如【人物名片】沈文荣,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从一个小型轧钢车间,到营收2210亿的世界500强,沙钢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