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春天,老汉外出卖花、在一个大户人家看到一幅传统名画,名叫凤凰戏牡丹,一些乡绅墨客正聚在面前评头论足。有的说:“此画布局新颖,造型逼真.非出凡人之手”;有的说:“此画笔墨娴熟,色彩绝艳.定是丹青妙手’;有的说:“此画大有讲究,凤凰乃百乌之王,牡丹乃百花之王.集花鸟至尊为一体,便成为人间富贵显赫、出类拔翠的象征。”老汉在一旁暗自思付,他用心血和汗水培育的牡丹,竞能得到人们如此的赞美,自然感到无限欣慰。
第二年春天,老汉又出去卖花。在一个县城内他看到一座十分精致而又十分香哦那些哦那些哦年雄伟的石雕碑坊,横跨大街,高达数丈,气势庄重,风格古朴。当他走近细看时.更是大为吃惊,原来这是一座雕刻极为工细的碑坊。碑坊每个部位镑刻着大大小小的狮子和姿态各异的牡丹花,不仅造型逼真,刀法细致,而且由于雕刻的层次出入意料的多,一看就使人自然地想起十几层的象牙球的雕刻绝技。因此。这碑坊已不象青石的浮雕,而倒象众多石狮和石牡丹花的立体组合了。老汉看到石雕的牡丹花.一枚一叶都那么生动,虽无色彩,虽无馨香,却引得蜜蜂盘旋飞舞。由此,老汉更增添了对牡丹的感情,越发感到能为人间培植名花是他最大的幸福。
一年秋天,万花村有位刚从广州回来的人找到赵老汉,谈到广州每年春节都要举办盛大花市,世界各种名花俱全,只可惜没有咱
们曹州的牡丹花.如果能让咱们的牡丹准时在那儿开花,不但收入可观,咱曹州牡丹也可以名扬海内了。
乡里邻居听到这个消息,自然都想带着牡丹去闯一闯。可是一想到路途遥远,北方的牡丹到南国栽种,气候水土能不能适应?牡丹正常的开花期是在阳春三月,要使它提前到春节开花能办到吗?传说唐朝女皇武则天曾在严冬腊月命百花齐放,牡丹因违抗圣旨,遭到火烧之灾,然后又被贬洛阳。如今,咱们能把连皇帝也办不成的事变成现实吗?乡亲们想来想去。还是想到赵老汉身上。大家都来劝说,您培育牡丹经验最丰富,为了咱曹州牡丹的声誉,也为了给咱牡丹乡的乡亲们打开—条生财之路,劝他老人家先去闯一闯。
赵老汉身边只有一个女儿,如果他一人下广州,把女儿留在家中,也放心不下。带她一块去吧,兵慌马乱的年月,女孩子出门在外,多有不便。正在为难之际,女儿走上前来说:“爹爹年岁巳高,一人外出,女儿也放心不下,孩儿愿女扮男装随着爹同去。”
赵老汉父女,包装好三百棵牡丹,辞别乡亲上了路。从此,翠玉便改为小伙子打扮,改名为小月。一老一少,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广州.在郊区找到一处花园,住了下来。赵老汉与园主商定,借用他园中地盘,待牡丹培育成功,在花市上出售后双方按四六分成*
赵家父女从此开始丁辛苦的操劳。在家乡时.他曾用暖炕温棚,育得几棵牡丹在春节开花,现在到了南国,如何控制气温,能使牡丹不早不迟,恰恰在春节开花,不花费全部心血岂能成功f父女俩象伺候婴儿一样,不分昼夜轮流看护,土缀的干湿,气温的冷暖,都严格按牡丹生长的规律调节。父女俩差不多苦熬了一百个日日夜夜,三百棵牡丹从发芽、抽枝、长叶,但馒现出花苗了。父女的心血即将在南国绽开希望的花朵,别提有多高兴了。
不料想,这个花园的主人是个心狠手毒的花霸。为了发财,他不知干下了多少伤天害理的勾当。他看到从山东曹州数千里以外来的这一老一少。一无亲,二无故,人虽老实巴脚,却有一套育花的绝招。看看培育的牡丹要在春节上市是有把握了,眼看一笔金钱就要到手,心里就打起了鬼主意。这几天,花霸有事没事都要到赵家父女培育的牡丹丛中转转,并且对这个年轻后生小月特别产生了兴趣,他总要缠着小月攀谈几句,似乎从小月身上他已觉察出什么奥妙。机灵的小月,总是巧妙地躲过花霸的纠缠。
转眼间已到了腊月中旬,三百株牡丹都已长得枝挺叶茂.花骨朵长成核头大了。这一天、小月正在牡丹丛中忙碌,花霸嬉皮笑脸地走过来说:“难怪你们曹州牡丹这么有名气,看你细皮嫩肉,小脸蛋一笑,真比牡丹花还好看哩。”
小月见他无礼,便正色告诉他:“你是花园之主,专以养花为业.可不要失了养花人的美德。
花霸不以为遭了没趣,反而恬不知耻地凑上来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你有如此美貌的容颜,可惜枉做了男儿身。若是常年留在这四季如春的南国,留在我的身边,保你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他一边说.一边揍上前来散行无礼。小月慌乱之中.气恼地给他一记耳光,哭哭啼啼地向爹爹的草屋跑去。
赵老汉听到女儿申诉,愤怒难平,当即要找花霸辩理。转念一想,父女远离家乡,无亲无故,万一声张出去,反而会更早地暴露女儿身份。不去辩理吧,这口气实在难忍。老汉真想把这三百棵含苞待放的牡丹全部毁掉,然后和女儿返回家乡。但他又怎忍心将数月的心血毁于一旦,眼看曹州牡丹就要在广州花市大放异彩.这是关系牡丹的声誊呀,他怎忍心下手呢?
几日忿愤的折磨,加上突然受了风寒,赵老汉竞一病难起了。女儿见爹爹病情严重,越发心慌意乱,一筹莫展了。但又不敢在爹爹面前哭哭啼啼,惹他难过。不管怎样,还是想办法为爹治病要紧,当地找到花霸惜钱时,花霸却有意刁难,假惺惺地说;“本来咱们双方有言在先,待春节牡丹花一开,便按四六分成.一分一文不少的。眼下牡丹虽然花开有望,但终究没开,牡丹不开花,我手下没有钱,我也是爱莫能助呀。”
小月气愤地说:“我家世代种花.看花比性命都重,假如牡丹不能按时开放,我们决不敢到几干里之外来现丑。”
花霸颇带戏弄地说:“在我面前,不要装棋做样了,假如你依了我一件事…·保你…。”花霸凑近小月要捏她的脸蛋,小月急忙躲闪着喊道;“你见死不救,还这样野蛮无礼!”
小月台泪跑回爹爹草房,纵有万般冤屈,怕加重爹爹病情也默默藏在心底,只用些宽心话劝慰老人家。
赵者汉观察孩儿神倩,预料花霸正施诡计花招。万一自己有个好歹,舍下女儿孤身一人,举目无亲,岂不害苫了孩子。他只好强打精神劝慰孩子说;“爹爹老胳膊老腿的,一点小病小灾算不了什么。再换上三五天,牡丹再闯过最后一关,便全开放了。到时候,咱们看着曹州的牡丹花在广州的花市上得到人们的夸奖,咱爷俩也不枉来南国操劳这几个月了。”
过了祭灶日,壮丹花果然相继开放了。赵老汉因病情日益加重,眼看性命难保,花霸却暗自高兴,心想,这老头跑到千里之外白白送了性命.还育成了这么多罕见的牡丹花,捞一笔大钱还不算,而这位如花似玉的假小子也成了我手中的猎物了。”
赵老汉临终前,对着哭成泪人儿的女儿说:“牡丹最可贵的气节是舍命不舍花,我们种花人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会向恶势力低头的。我死后,一定想法把我的尸骨运回家乡,告诉家乡乡亲们,咱们曹州的牡丹花是怎样在南国开放的”。
小月遵照爹爹的遗嘱,终于熬到牡丹全部盛开。曹州牡丹在广州花市上成了人们争相购买的珍品。
当花霸把金钱装入他的腰包,正要向这位孤苦的种花女伸出黑手时,但化名为小月的翠玉已经无影无踪了,连埋在花园中赵老汉的尸骨也不翼而飞了。
事过不久,那些从花市上买去的牡丹花,逐渐凋零,面且叶萎枝枯.不久都死了。
人们传说,牡丹仙女显了灵,救走了赵家父女,那个花霸吓害了一场重病,差一点儿送了性命。
从那时候起,曹州的花农年年到广州培育牡丹花,虽然年年开放,但花开之后便相继死亡。直以现在,曹州花农每年秋天都要到广州、港澳一带去培育牡丹,但花开之后,就要死去,第二年还要从曹州运去,重新培育。(朱希江)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
“老僧在长沙吃鱼,来到长安,肉吃多了,被不断流嘲笑,深感不便。所以,我们不能久病不愈。当你想善良的时候,你必须帮助赢。“读过唐代最著名的草书《怀素食鱼帖》的人,...
从前,有一对勤劳的兄弟,哥哥结婚后就出门做生意去了,他的妻子好吃懒做,家里的活路全是弟弟在做。 勤劳的弟弟起早摸黑
清朝乾隆年间,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任山东潍县知县。这一年初冬,京城里来了一个姓钱的钦差大臣。这位姓钱的钦差大臣不仅
在明光市城区东南约3里地的大李村,有座高约30米,底座直径近百米的古墓。此墓是曹国长公主墓,几经挖掘,现呈凹形状。曹国
从前有一个佃农,他有三个儿子,但是他的妻子很早就去世了。两个大儿子渐渐长大成人,一天,他们来到父亲跟前,请求允许他们
深山峡谷里,住着两户人家。一家挺富,牛羊满圈,奴仆成群;一家穷得叮当响,连老鼠也不愿在他家停留。穷人家只有孤孤单单老俩口
金陵有个老头儿。一天,他拿着几两银子到北门钱店去换钱。他从衣袖里掏出银两,放在柜台上,却并没有急着叫店主人检验银子成
昔日,紫禁城乃皇宫禁地,戒备森严,宫内人员尚不得随意行走,外人又何能潜入,而且竟闯进金銮殿了呢?然而在清宫有关档案中却详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
西沂河岸边,王庄村的东头有半间草屋,里边住着忠厚老实的王小。他自幼父母双亡,孤身一人,靠打柴为生。 这天在山上打柴
选自《非洲沙漠上的故事》威斯特 泰伊伯著汪潮洗编译 从前,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姑娘名叫法弟玛,人们管她叫漂亮的法弟玛,她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冰雪聪明的姑娘名字叫秋霞,嫁到了王寡妇家中。秋霞刚过门时,王寡妇对她视同女儿一般,可惜好景不
从前有对老夫妇,在路边开了一片客店。一位住店的小商人,想要进山朝佛,便把手头的一袋青稞,寄存在老夫妇那里;商人还有三个金
从前,有一个士兵在国外打仗,战争结束回国后,就退伍了。他是勃拉斯捷尔村人。父亲是船夫,给他取名:让。但人们管他叫小国王。
他挎着篮子,拿着镰刀,站在山顶上,面前有一棵桑树。这棵树很别致,长在山腰的石缝里,树梢伸到了山顶,枝繁叶茂的,看样子从来
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个凶恶的魔王,他身有魔法,落在水里漂不走,掉在水里烧不烂,刀砍不烂,枪刺不入,弓箭射不着。他自持法
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时候,恰好秦始皇去巡视万里长城,看到孟姜女长得美貌,便要纳为妃子。孟姜女哪肯依从,恨不得与这个暴君拼
从前,有个贫穷的孩子,为了给母亲治病,到贪婪的伯父权造家去借钱。听罢侄子借钱的请求,伯父嗤着鼻子冷笑一阵,说道:像你这样
贵州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一带的毛南族人,每年腊月三十晚上,都要过火把节。火把节的由来,有一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毛南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