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口雌黄的成语故事

0人浏览日期:2021-11-20 08:15:29
  

信口雌黄的故事

魏晋时期的上层社会盛行清谈之风,西晋大臣王衍就是个很有名的清谈家。他从小就口齿伶俐,曾在文学名家山涛府上做客。大家都对他清秀的外表和文雅的举止加以称赞,但山涛却感叹道:“日后耽误天下的,就是这种人啊!”

信口雌黄的成语故事

王衍成年后,担任元城县令时很少办公事,经常约人在一起没完没了地闲聊。他喜欢老庄学说,每天谈的多半是老子、庄子的玄理,还常常用老子、庄子的学说解释儒家经义。清谈时手里拿着鹿尾拂尘,满嘴都是空虚的怪话。他讲话时轻声慢语,时常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质疑,他也满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随口更改。于是当时人说他是“口中雌黄”。

王衍做事也是这样。他先是看太子很有前途,就把女儿嫁给太子为妃。后来太子被别人陷害,他怕牵连到自己,又立刻上书请求与太子脱离关系。太子的冤案真相大白后,他被判终身禁锢。在这之后的“八王之乱”中,王衍被两位很有权势的王爷看中,任他为尚书令。他只顾着扩大自己的势力,而不管天下百姓。

当西晋灭亡时,他还随口说:“我一向不干预朝政,罪不在我。”不过,王衍还是难逃一死,最终被敌军活埋在瓦砾堆里。

【注音】 xìn kǒu cí huáng

【出处】南北朝·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

【解释】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说话随便

【近义词】胡说八道、胡言乱语、信口开河

【反义词】信而有征、言之凿凿

【年代】古代

【例句】这个盗窃犯交待犯罪事实时躲躲闪闪,~。

其实,“雌黄”原本是一种矿物,其化学成分为三硫化二砷,其晶体多呈柠檬黄色,可用来制成颜料或做褪色剂,而古代写字用的纸多为黄色,古人在抄书或校书时一旦遇有错字误书处,便可用雌黄将错误处涂掉,然后改写。后来,人们进一步将用雌黄涂改、修正错误字句的动作亦称为“雌黄”,并将其义引申为评论和修改别人的诗文。而将“信口”与“雌黄”联系在一起的正是故事中的这位王衍先生。令人好笑的是,他是做为一个形容不顾事实,随口乱说的典范,这种“典范”还是不做为好吧!

奇闻 带这七种东西睡觉,可能会长眠我依然会记得他爱的魂魄矮子看戏的故事做比说更重要:委屈的稻草人曾经,十分十分不甘心嫁给他聊斋故事之义狐诸葛亮杀马谡的真正目的大师的胸怀楠溪江神童太保石的故事千岩万壑王羲之脸红时刻刘备是自我期盼的NLP大师因曹操抢了他的梦中情人 关羽叛曹归刘故事 木乃伊咒语棺中鬼手我和我同居的美女阿斗扶不起的真正原因是诸葛亮教育失败我要把你风风光光地嫁出去最后赢的都是细节清明锁魂夜【小狐狸的种子的故事】幼儿的故事小狐狸的种子的故事_幼儿的故永不褪色的爱对火炉的相思病:雪人杀人的女鬼埃及的主神太阳神拉RA的传说故事父亲的爱作文400字梅妻鹤子的故事猴子的祖先赏析曹植《明月上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