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位姓卢的读书人,人称卢生。这一年,卢生要进京考取功名,走到邯郸时天已到中午了。于是,他在邯郸北边找了一家客店,住下来歇歇脚。恰巧,道士吕翁也住在客店里。于是,卢生和吕翁就坐在一张席子上,说东道西地谈起来。
卢生看看自己身上破旧的衣服,叹口气说:“我是一个读书人,本应当早早考取功名,做上高官,痛痛快快过一生。可是我没有赶上好运气,直到现在还这样穷困,真叫人伤心啊!”听了卢生的话,吕翁笑了笑说:“我们这样不是也很好吗?不过你想得到荣华富贵,我可以满足你的欲望。”说着,从挎袋里掏出一个青磁枕头,递给卢生说:“你枕上这个枕头睡一觉,就什么都有了。”
这时,店主人正在生火做饭,洗好的黄梁米刚刚下到锅里。卢生枕上吕翁给自己的青磁枕头,不久就进入梦乡。卢生梦见自己先是娶了一位富贵人家的小姐,妻子不但美貌动人,而且陪嫁了许多东西,家里很快富裕起来。第二年,他进京赶考考中了进士,不久又做了京城里的长官。后来,他因领兵打仗有功,受到皇帝的奖赏,并做了朝中最高的宰相官,掌握着朝中的大权。他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亭堂楼阁。出门有兵马前呼后拥,回来后有美女陪伴。他有5个儿子,个个都有学问和才干,而且都做了官。他的5个儿子又生有十几个孙子,真是子孙满堂,福禄齐全,享受到了人间的奢华富贵生活。他一直活了80多岁,才辞官不做了。正在这时,一声鸡叫,卢生从梦中醒来。他睁眼一看,吕翁仍然坐在旁边,自己身上还是那身破旧衣服。店主人家蒸煮的黄梁饭冒着热气,还没有熟呢!
卢生想想几十年荣华富贵,竟是短暂的一梦,很觉惊异。吕翁笑道:“人生就是这样!要想真正地享受荣华富贵,必须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去创造。”
现在,在邯郸市北不远处,还有卢生祠。人们还沿用“黄梁梦”“梦黄梁”“黄梁美梦”“邯郸梦”来比喻不切合实际的幻想,或是某种欲望的破灭。
【注音】huáng liáng měi mèng
【出处】唐·沈既济《枕中记》记载:有个卢生在一个店里向一道士诉说自己的贫困;道士送给他一个枕头;他枕上去就睡着了;做梦享尽了荣华富贵。这时店主人煮上一锅小米饭;卢生一梦醒来;小米饭还未煮熟。
【解释】黄粱:小米。煮一锅小米饭的时间;做了一场好梦。比喻虚幻的梦想。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南柯一梦、白日做梦、黄粱一梦。
【反义词】如梦方醒。
【年代】古代
【例句】他规划的远景只不过是~罢了。
如果有时间自怨自艾,不如多花些时间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而不是像故事里的卢生做着不切实际的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梦中的一切都是虚幻的,人们不应该沉迷于美梦之中,而应该在现实环境中奋发图强,改善自己的处境,只有这样才能把美梦变成现实。
关于兔的成语故事: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 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
龙凤呈祥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秦穆公有个小女儿,生来爱玉,秦穆公便给她起名叫“弄玉”。弄玉生性自由烂漫,喜欢品笛弄笙,穆公疼爱她,便命工匠把西域进贡来的玉雕成笙...
南宋末年,有位姓郑的画家曾以太学生的资格,参加博学词科考试。后来北方蒙古贵族南侵,他向朝廷上书主张抵抗,但未被采纳。 南宋灭亡后,他改名为思肖。原来,宋朝是赵姓...
【注音】s hǎi zhī ni jiē xiōng d 【释义】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四海指天下,全国。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出处】《论语颜渊》...
老妪能解的故事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生前曾多次整理自己的诗作。他在《白氏集后记》中说,自己的诗文有七十五卷,大小诗共三千八百四十首。在唐代诗人中,他诗作的数量可算是...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故事 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山水诗作家。 他的诗,大都描写会(kuài)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
王商,字子威,继承父亲的封号为乐吕侯,是汉成帝的丞相,他为人耿直,作风正派。 汉成帝三年的秋天,京城长安城中忽然有传言说要发大水了,长安城就要被水吞没了。刹时间...
谁知道十个关于龙的成语故事共有298个: 一、125个在第一位: 龙驰虎骤、龙雏凤种、龙德在田、龙雕凤咀、龙断可登 龙断之登、龙蹲虎踞、龙多乃旱、龙...
战国时,齐国有位高士,名叫颜蜀。齐宣王慕他的名,把他召进宫来。颜蜀随随便便地走进宫内,来到殿前的阶梯处,见宣王正等待他拜见,就停住脚步,不再行进。宣王见了很奇怪...
涸辙之鲋的故事 庄子因为过分专注于著书,不太注重生产,所以家里很穷,经常因为没钱买粮而忍饥挨饿。 有一天,庄子家又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无奈之下,他只好硬着头皮到...
谈笑自若的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与孙权、刘备为首的孙刘联军在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进行了一场大战,结果曹操被打败。孙刘联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南郡(今湖北省江陵县)...
不寒而栗的成语故事 “不寒而栗”这则成语的栗是发抖。指天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害怕,恐惧。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吟诗和作文章都很出色的人,名叫刘禹锡,他中了进士后,便在京做监察御史;因为他的名放荡不羁的性格,在京中受人排挤,被贬做苏州刺史。就在苏州刺史的...
宽猛相济的成语故事 郑国国王子产执政十多年,表彰“忠俭”,反对“太侈”,改革了田地制度和兵赋制度,公布了刑法条文,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严肃朝廷法纪。子产对太子叔说...
夜郎自大的典故是什么夜郎自大,夜郎: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下面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夜郎自大相关 典故 内容。夜郎自大的意思 ...
注音 ( fǎn lǎo hun tng ) 解 释 反:扭转;还:回复原来的状态。扭转衰老,回复童年。形容老年人恢复了青春的健康或精神。现形容老年人恢复了青春...
挑肥拣瘦的成语故事 远在东汉刘秀时期,光武帝刘秀曾在都城建立了太学,这座太学即位于洛阳开阳门南5里远的地方。当时,在太学里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挑肥拣瘦”就是...
苟延残喘的故事 有一天,东郭先生突然想到北方的中山国去找个官做做,于是他收拾行装后便骑驴上路了。东郭先生骑着驴,走着走着,不知怎么就迷了路。他看见前面尘土飞扬,...
食言而肥的成语故事 六月,哀公从越国回来,大夫季康子、孟武伯在五梧迎候。当时,郭重为哀公驾车,看到他们二人,就对哀公说:“他们背后说了很多诋毁您的坏话,您一定要...
狼狈为奸的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狼和狈两种野兽。狼的前肢长,后腿短;狈的前肢短,后腿长。 有一次,狼和狈来到一户农家的羊圈外面,听到羊在里面咩咩地叫着,心里都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