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有个人叫高缭,他为人谨慎,在齐国丞相晏子手下做了三年的官,从来没有犯过错,但晏子却无缘无故把他辞退了。这是为什么呢?晏子说:“我是一个不中用的人,正如一块弯弯曲曲的木头,必须用墨斗来弹,用斧头来削,用刨子来刨,才能做成一件有用的器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毛病和缺点,但是如果别人不给予提示的话,自己是看不到的。但是高缭呢,他在我身边足足三年,看见我的过错,却从来不说,这对我有什么好处?所以,我把他辞退了。”可见,晏子喜欢人指出他的过失,他认为,指出上司的过失,是手下的责任,否则是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是毫无用处。
晏子善于倾听别人的批评,他也非常善于批评,有广博的知识,善用比喻,注意语言的艺术,批评的方式和态度,注意当时的环境,灵活应对。
唐太宗李世民堪称是我国封建社会少有的开明君主。他即皇位以后,吸取历史的教训,广开言路,鼓励大臣们多提意见,并提高谏官的地位。他重用的著名谏官,贞观前期有魏征、王圭、杜如晦、房玄龄等,后期有马周、刘洎、褚遂良等。魏征死后,唐太宗思念不已,叹息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殁,朕亡一镜矣!”唐太宗能任用贤能,从善如流,闻过即改,这也是他能开创“贞观之治”的重要原因。
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和颜真卿并称“颜柳”。在书法中,有一句人人皆知的话:神笔难写“飞凤家”,也就是说这三个字非常难写。一天,少年柳公权在一张条幅上提笔写下“会写飞风家,敢在人前夸”十个大字,贴在树上。一个卖豆腐脑儿的老头儿忠告他说:“你的字根本就没有力度,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老人又让他去找华原县的字画汤。柳公权虽然不服气,他还是去华原县城寻找字画汤,结果发觉字画汤是一个没有双臂的老头,却能用脚运笔如神,龙飞凤舞。柳公权幡然醒悟,跪求老人收他为徒。老人虽没有收他为徒,但是送给他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 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几句话勉励他。从此柳公权发愤练字,博取众长,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柳公权因为能听进一个卖豆腐脑儿的老头的忠告,终于成为一代大师;若没有那位卖豆腐脑儿的老头,恐怕他就被自己的狂妄埋没了。
【注音】wén guò zé xǐ
【出处】唐·韩愈《答冯宿书》:“然子路闻其过则喜;禹闻昌言则下车拜。”
【解释】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说话
【近义词】从善如流 改过自新 洗心革面
【反义词】文过饰非、知错不改
【年代】古代
【例句】对于群众的批评意见,领导干部应当抱着~的态度。
我们看到君王需要人指出他的过失,大臣需要人指出他的过失,书法家也需要人指出他的过失。人若听从人的劝诫就可以成为有用之才,若不听从劝诫则可能埋没一个人仅有的一点才能,甚至也可能陷入危险之中。一个平凡的人,若热心教导人,指出人的过失,则可能帮助人进到超凡脱俗的崇高境界。这些故事表明,指出人的过失其实是对人最大的帮助。
白头如新的成语故事 “白头如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虽是白头之交,却并不知己,形容交情不深。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劳而无功的成语故事 孔子作为有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极力主张以仁义道德来治理国家,恢复过去周朝的礼制。他认为统治者只要用“仁义”来感化百姓,处理诸侯国之间的关...
心腹之患的故事 春秋时期,越国和吴国是邻国,越国趁着吴国忙于进攻楚国而经常出兵去袭击吴国的边境。吴国被惹烦了,就出兵讨伐越国,不料却吃了败仗,吴王阖闾也因为受伤...
惩前毖后的故事 周王朝的开国君主周武王登基时间不长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周成王继位。由于成王年岁太小,由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协助处理国家大事。 对此,武王的另外两个弟...
兔死狐悲的故事 从前,有一只兔子和一只狐狸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就是猎人,兔子和狐狸互相结盟,发誓一定要同生死,共患难。有一天,兔子和狐狸在田野里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反客为主的故事 三国时期,刘备统率大军前去攻打汉中。汉中的守将夏侯渊得到消息后,马上派人通知上司曹操,曹操听说后大吃一惊,立刻亲自率兵四十万前往抵御刘备的军队。...
附肤落毛的成语故事 晋朝时期,贾坚,善于射箭。烈祖听说他的箭术高超想亲自试验他,就牵一头牛放在百步的地方,让贾坚射它。贾坚说:年轻时可能射不中,现年老正好可中,...
白衣送酒的故事 东晋的著名大诗人陶渊明,名潜。他的祖上曾做过大官,家境十分富裕,但到他这一代,家境已经没落。他虽然曾经几次出去做小官谋生,但由于看不惯当时政治的...
成语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书画家。他生性豪放,学识渊博,极富文采。在被贬嫡黄州时,曾两次游历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下了两篇传世之作《前赤壁...
鬼斧神工的故事 春秋时,有一个叫梓庆的木匠,他技艺高超,制作出的木器精巧而耐用。这天,他雕琢了一把木头锯子。这把锯子造型美观,上面的花纹纤巧,从没有一把锯子这么...
锦囊妙计的成语故事 荆州被刘备所占,东吴大将周瑜便一心想夺回荆州。他听说刘备的妻子刚刚去世,就设计要将孙权的妹妹许配给刘备,让刘备到东吴入赘,到时将他幽囚狱中,...
三国时候,魏国有个人叫卢毓。他十岁就成了孤儿,两个哥哥又先后去世。在兵荒马乱中,他辛勤努力养活着寡嫂和侄儿,日子过得很艰难。他的为人和学问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后...
人自为战的成语故事 部将李左车向陈余献计说,井陉这条路很狭窄,两辆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进的队伍必定拉得很长。请拨给他三万人马,拦截敌军的粮草,再截...
鹤立鸡群的故事 嵇[jī]康(公元225年~公元264年),字叔夜,三国时谯郡铚(今宿县西南)人,魏晋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曹魏正始年间,嵇康与阮籍、...
响遏行云的故事 战国时候,秦国有个名叫薛谭的年轻人,他的嗓音不错,也非常热爱音乐。于是,他四处拜师,立志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歌唱家。后来,他拜秦国著名的歌手秦青为师...
【拼音】jiāng lng ci jn 【解释】江郎,指南朝文学家江淹,年轻时很有才气,到晚年文思渐渐衰退。尽,完,没了。江郎的文才没了。比喻才思减退。 【用法...
晋惠闻蛙的成语故事 晋朝时期,晋惠帝十分昏庸愚昧,曾经在华林园听到蛙声就问左右说:“它们这样叫是为了要官做还是别的原因。”后来天下大乱,很多百姓饿死,百官上朝时...
注音 huǒ sh yn huā ) 解释 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这句成语是形容灯火盛的地方,望上去好像是火树银花的样子。所以现在凡是繁盛的都市,或...
流芳百世的成语故事 东晋时期,大司马桓温专揽朝政,他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他位高权重,野心萌发,一次躺在床上说:“人生在世不能默默无闻。”亲信们不敢吭声,他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