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耳罗汉,其实只有一只耳朵比较大,那就是左边的那只耳朵。那只耳朵一直垂到肩膀上,是名副其实的大耳垂肩,福相。而右边那只耳朵尺寸与常人无异。
两边耳朵不一样大,有时让人看了有点别扭,但也没有办法。要知道,左边这只大耳朵,也是大耳罗汉修炼了500年才修炼出来的呢。
这只大耳朵不仅外面看上去大,里面就更大了,而且越往里面越大,所以就不应该叫耳朵眼,而该叫耳朵洞了。
大耳罗汉的好朋友平时都喜欢到他的耳朵洞里去。夏天里面凉快,冬天里面暖和。外面刮风下雨,待在耳朵洞里面根本不必担忧,那里面几乎就成了一个休闲中心。
不过,大耳罗汉准备出去云游了,他把耳朵里的客人通通赶走后,带上他那个铲子样大的挖耳勺就出发了。
这一日,大耳罗汉来到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只听得远远传来琅琅的读书声。走近一看,是十几个小孩,一个个盘膝坐在一块平坦的石坪上,由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带着,正捧着书摇头晃脑地读得挺有滋有味呢!“啊,在这山谷幽静、风景如画的地方读书,真是太妙了”大耳罗汉看着不由十分羡慕,赞叹不已。
可话音未落,只见天上一片乌云卷来,随即狂风大作,转眼间暴雨倾盆而下,而在这石坪周围,却找不到一处可避雨的地方,这些孩子们只好一个个抱着头蜷缩在一起。那位女老师则张开双臂,俯身为孩子们遮挡,可是,这又能遮挡得了多少呢?
大耳罗汉见状,便上前喊道:“快,你们快点躲到我耳朵里去!”
女老师和孩子们听了感到惊异:“什么?你的耳朵里能容得下我们这么多人吗?”“当然容得下,”大耳罗汉说:“不信,谁可以先进去看看嘛!”
有一个愣头愣脑的胖男孩自告奋勇地说:“好吧,我先进去看看!”
胖男孩往大耳罗汉的耳朵洞里钻,乍进去时,觉得洞口有些小,可等到钻到里面后,他就欣喜若狂地大喊了起来:“老师,里面当真大着呢,你们赶快进来吧!”
这一喊,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进了耳朵洞,最后,连女老师也进去了。
此刻,雨还在下,而且下得更大了,但已经无所谓了,大耳罗汉打着伞,听着从自己耳朵里传出来的琅琅读书声,心满意足地感叹道:“好,好,这些孩子真用功!”
直至听到女老师宣布下课了,大耳罗汉才问:“你们怎么在这石坪上上课?为何没有教室呢?”大耳罗汉问这话时,不需张开嘴,那声音就嗡嗡地从喉咙里,直接传到耳朵洞里去了。至于女老师及孩子们的回答,那就更方便了,只要在耳朵洞里轻声地说,大耳罗汉就可以一字不漏地听明白。“我们原先有一间教室的,就在这块石坪上,可是房子太老了,不久前被大风刮倒了。”“你们为什么不重新再建一间教室呢?”“我们是打算建的,孩子们的家长都在帮着筹集材料,可是还没来得及运来。所以,这些日子里,就只能在这光光的石坪上上课了。”“我有个主意,”大耳罗汉说,“从明天开始,我就去帮你们搬这些材料,然后帮你们建教室,而你们呢,就在我的耳朵洞里上课,直到教室建起来,好不好?”“好,太好了!”哇,这一声叫得实在太响了,差一点将大耳罗汉的耳膜震破了。
从第二天开始,大耳罗汉就到散落在山顶、山脚、山腰和山沟沟里的一个个学生家里去,去将他们的家长筹集起来的建教室的砖石瓦灰搬到大石坪来。
接着就开始砌墙,盖瓦,粉刷,装门窗,像模像样地干了起来。
而在这期间,女老师和她的学生们则在大耳罗汉的耳朵洞里,一天也没有耽误地照常上课。
很快,一间崭新的教室建好了,女老师和孩子们都从耳朵洞里出来,搬到新教室里去上课了。而大耳罗汉,也就与他们告别了。不久,大耳罗汉又回到了他的朋友中间,当长眉罗汉、长须罗汉、伏虎罗汉、布袋罗汉他们又跟往常一样钻到他的耳朵洞里时,便大惊小怪地叫了起来:“呀,你的耳朵洞里,洞壁上怎么乱七八糟地写满了字?”“唉,准是那些娃娃们干的好事!”大耳罗汉叹口气,便央求道,“那就麻烦你们了,帮我将它们擦拭干净吧!”于是,那些罗汉就在耳朵洞里七手八脚地忙乎起来了,一面揩拭[kāi [shì] ,一面还津津有味地念着洞壁上那些写得歪歪扭扭的字:“这地方真好,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个好地方!”“什么,什么?”大耳罗汉当然听见了,“他们写的是什么?”“他们写的是:‘这个地方真好,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个好地方。“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个耳朵洞。‘大耳罗汉爷爷真好,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大耳罗汉爷爷。’”“停住,停住!”大耳罗汉一听,急忙叫了起来,“你们赶快停住,这分明是一首诗嘛,一首极好的诗,我要留着它,留着它!”
从那以后,大耳罗汉又开始苦苦修炼起来,他相信,总有一天,他能修炼到能让自己走进自己的耳朵洞里,去亲眼看一看孩子们写在那里面的诗。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评王在北京掌管着天下,天下太平。宫殿里养着一个毛色有斑点的大狗,名称龙犬,评王对它十分喜爱。后来,
西湖风景区南缘月轮山麓到二龙头山麓,是当年华东四所著名教会大学之一的之江大学所在地,今为浙江大学分部,俗称浙大三分部。一
一个农夫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狼。狼凶巴巴地说:我要吃掉你,因为你早晨擤鼻涕的声音太大了,吵得我睡不着觉!; 农夫说
伞铺子里的一把小花伞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来买她的人,等待着下雨天,等待着小雨点滴答滴答地敲打在她身上,凉凉的,湿湿的
某地有个财主婆有一天,她正在喝茶吃点心的时候,来了一个乞丐,向她讨杯水喝。财主婆听了,很厌恶地说:去那边喝点河水也行
元旦,相传起源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颛帝以蒙夏正月为元,实为正朔元旦之春”。 南北朝时期,南朝...
洪武年间,在秦淮河畔的溧水县有对父子。老爹叫冯天禄,既精明又跋扈,早年囤积千亩良田,赚下了万贯家产。儿子冯求,自幼不
(一)在很久很久以前。曹州赵楼村有个花园叫奇香园。奇香园里住着一对老夫妻.老夫妻爱花如命。人们都叫他们花公、花婆。花婆五
今天给大家讲一讲开元盛世的简介和故事。开元年间,又称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初年出现的盛世。在唐玄宗统治的44年间,玄宗提倡以道家清静思想为基础的文化教育。...
仡佬人在山林中生活,许多许多年后,人不断地增多,而山林里的野兽越来越少,有时,猎物甚至不能够填饱肚子,人们开始焦急起
有一个国王和王后,他们生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有一回,国王和王后出门去巡视他们的王国,叮嘱儿子好好照看三个妹妹。儿子答应
小时候外婆常说,钱是死的,人是活的。钱有用完的时候,人有转运的日子。那时我根本不懂话里的意思,常歪着着和外婆抬杠:我想吃
传说,很久以前,微山湖那块地方,原本是长几十里,高几百丈的大山,因山上有微子墓人们就给它起了个名叫微山。微山山腰住着一户
宋江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一次,他看见有位老大娘坐在街上痛哭,走上前去一问,原来这位老大娘只母女二人,靠女儿小梅卖唱为生。
有句俗话叫做多子饿煞爸。这典故出在九龙江边。 早年间,有个姓肖的老头,他有四个儿子:老大、老二和老四是亲生子。老三
从前,在丹麦住着一个老农民。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成天吵着闹着,要父亲把全部家产都分给他们两人。因此。老人在临
相传在二千多年前,江南松江府孟家庄住着一位孟老汉,他为人忠厚,家道小康。虽说不愁吃穿,但因膝下无儿无女,老两口感到很寂寞
关于水族妇女在裤脚、船形鞋上绣花边,当地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水族先民从南方迁来贵州三都一带时,这里深山密林,杂草丛生
很久很久以前,日本京都城有这么座庙,庙里新来了个小和尚。这个小和尚,名字叫一休,年纪还不到十岁。 因为一休是新出家
传说从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后,到了黄帝时期,人类已开始用火烧熟食物,用火取暖,用火驱赶毒虫猛兽,用火打仗。可是在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