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鲋,字子鱼,孔子九世孙,战国末年,他旅居魏国,是当时的著名人士。他在《论势》中,记叙了一件当时发生在魏国的故事。他说:秦兵攻伐赵国。赵国是魏国的近邻,魏国的大夫们却不警惕,反而认为局势对他们有利。魏国的国相子顺责问他们有什么根据,他们说:"如果秦国打败了赵国,我们就同秦国表示和好;如果秦兵被赵国击败,我们就趁它危兵之时出兵袭击,就可以轻易大获全胜。”子顺笑道:“不见得!秦国从秦孝公上台以来,就从未打过败仗,他们的将领都是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此次秦兵必能战胜赵国,你们必定无‘机’可乘!”大夫们又说:“就算秦国能战胜赵国,那对我们又有什么损失?邻国倒霉,强不起来,不正是对我国有利吗!”子顺说:“秦国是侵略成性的贪暴之国,它若亡了赵国,必然不会就此满足,一定会继续东进那时魏国就遭殃了。”
接着,子顺讲了一个故事:燕雀,泛指燕子或麻雀一样的小鸟,他们在一家人的堂屋里筑了巢。母子大小,吃吃叫叫,聚居一起,快乐逍遥,它们以为住在这样的地方最太平、最可靠,不料有一天,这家人灶上的烟囱坏了,火焰往上直冒,一会儿就烧着了屋梁,一场灾难已经无法避免,而燕雀们脸不变色,依然无忧无虑,认为房子着火,这与他们没有关系,因为它们的窝都是好好的。它们一点也没想到大祸快要临头。
子顺讲完了这段故事,然后严肃地对大夫们说:“现在你们全不想到,赵国如被攻破,大祸便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难道人可以无知得像燕雀一样吗?”
燕雀处堂这个成语,便是从这段故事而来。
【注音】yàn què chǔ táng
【出处】《孔丛子·论势》:“燕雀处屋,子母安哺,煦煦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之将及也。”
【解释】处:居住;堂:堂屋。燕雀住在堂上。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知大祸临头。
【近义词】燕雀处屋
俗话说:再富也富不过三代。正如魏徵对唐太宗的告诫——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往往被麻痹了,生活如许这般的顺畅,自然不会想到困难之时,只一味的追求享乐,追求安逸。因此,我们应当有一种忧虑意识,居安思危。人人都有一方天地,都需居安思危作支撑,因为谁也不知道哪一天它就那样突然地塌了下来。
相提并论的故事 汉景帝4年(公元前153年)立刘荣为太子。景帝的姊姊长公主几次表示愿意将女儿嫁与太子。太子的母亲栗姬因公主经常向景帝推荐宫中美人,而坚决反对。长...
愿者上钩的成语故事 商纣王在位期间,有个人名叫姜尚,字子牙。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精通兵法战略,胸怀壮志凌云。他曾去殷商都城朝歌求做官没 成功。 姜子牙听说西伯...
颠倒黑白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叫屈原。他出身于楚国的贵族之家,年轻时聪明好学,见闻广博,擅长辞令,无论在政治、外交或文学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才...
一身两役的成语故事 张绪是南北朝时梁朝的一位名臣,一生清廉正派,没做过报人利己的事,在朝臣中很有威望。偏偏他有个不肖之子。二十八九岁了,仍不肯读书、不思进取,整...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韩愈,小时候就成为孤儿由他的嫂子抚养。他刻苦自学。年轻时代就博览群书,在学问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
公元663年九月初九重阳节,洪州阎都督在新落成的滕王阁大宴宾客,当地知名人士都应邀出席。 王勃正好路过这里,也应邀参加。因为他才十四岁,所以被安排在不显眼的座位...
畏首畏尾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晋国和楚国都是大国,而郑国较弱
晋惠闻蛙的成语故事 晋朝时期,晋惠帝十分昏庸愚昧,曾经在华林园听到蛙声就问左右说:“它们这样叫是为了要官做还是别的原因。”后来天下大乱,很多百姓饿死,百官上朝时...
狗的成语故事精选 狗是我国古代被赞扬的动物,具有灵性,很多成语故事,神话故事流传下来,那么你知道哪些呢?下面是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有关狗的成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尸音史,是古代祭礼中的一个代表神像端坐看而不须要做任何动作的人。书经有句道:太康尸位尸位就是源出于此,用来比喻一个有职位而没有工作做的人,正如祭礼中的尸,只坐在...
卷土重来的成语故事 楚汉相争时,汉王刘邦和楚霸王项羽为了争皇帝的宝座,进行了多年的激烈战争。最后刘邦逐渐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公元前202年,垓(ɡüi)下一战大...
朽木不雕的成语故事 孔子的弟子宰予,言辞美好,说起话来娓娓动听。 起初,孔子很喜欢这个弟子,以为他一定很有出息。可是不久,宰子暴露出懒惰的毛
北宋时期,有位画家,叫孙知微。专擅长人物画,一次,他受成都寿宁寺的委托,画一幅《九耀星君图》。他用心将图用笔勾好,人物栩栩如生,衣带飘飘,宛然仙姿,只剩下着色最...
唇亡齿寒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的近邻有虢、虞两个小国。晋国想吞并这两个小国,计划先打虢国。但是晋军要开往虢国,必先经过虞国。如果虞国出兵阻拦,甚至和虢国联合抗晋...
老当益壮的成语故事 东汉名将马援,从小就胸怀大志。马援知书识礼,精通武艺,为人忠耿正直。哥死了,马援就行丧礼,侍奉寡嫂,恭敬尽礼。后来,马援当了扶风郡的督邮,奉...
晋
郑人买履的成语故事 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买双鞋,去之前他先把自己的脚长量了一下。 走到集市,他才发现自己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于是匆忙跑回家拿了尺码,回到集上时,...
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秦国有个名叫孙阳的人,善于鉴别马的好坏,只要让他看一眼,便能分辨出马的优劣。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于是人们都把他称为“...
对牛弹琴的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著名的音乐家,名字叫公明仪。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yì),善于弹琴。他的琴声优美动听,人们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之后往往如醉如痴。...
中饱私囊的成语故事 春秋后期,晋国的执政大臣赵简子(赵国君王的先人),派税官去收赋税。 临行前,税官问赵简子:这次收税的税率是多少? 赵简子回答道:不轻不重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