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时期,有名的女中豪杰谢道韫嫁给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由于她的才学比王凝之高,十分不称心。叔父谢安经常安慰她,希望她不要轻视他,夫妻要和睦相处。可谢道韫还是忍不住叹息:“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原意是谢道韫在家里长辈面前撒娇式地对丈夫王凝之的不满。
【注音】tiān rǎng wáng láng
【解释】原是谢道蕴轻视其丈夫王凝之的话。后比喻对丈夫不满意。
【出处】《世说新语·贤媛》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对丈夫不满意
中国古代基本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姻结构,故事的女主人公谢道韫是一位身处古代社会的女中豪杰,自己的才学比丈夫要高,所以谢道韫对此很不称心。旁人劝解到为了夫妻的和谐生活,该忍的得忍,不要轻视自己的丈夫。
朽木不雕的成语故事 孔子的弟子宰予,言辞美好,说起话来娓娓动听。 起初,孔子很喜欢这个弟子,以为他一定很有出息。可是不久,宰子暴露出懒惰的毛
唯命是从的故事 春秋时期,南方的楚国逐步强盛起来,到楚庄王在位时,就开始图谋中原,取代周王朝的统治。有一次,楚庄王率军到达周朝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阳)郊外,在此举...
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由于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负责处理。赵威后是一个比较贤明而有见识的中年妇女。...
傍人门户的故事 古时候,中国民间有一种风俗:过年时,用两块桃木板写上神仙的名字挂在门旁,以便压邪,这木板称作“桃符”;五月初五那天,将艾蒿扎成人形悬挂门户上方,...
抱残守缺的故事 西汉时,有一个叫刘歆的人,字子骏,是著名学者刘向的儿子,曾拜为黄门郎(内廷侍从官)。后来与刘向共同掌管校勘和整理典籍,进行学术研究。在校勘工作中...
当局者迷的成语故事 当局称迷,傍观必审,何所谓疑而不申列? 释义比喻身为其事的人反而糊涂。 故事唐朝的大臣羹光上书唐玄宗要求把唐初名相魏征整理修订过的《类礼》(...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的故事 禅宗用语,说明人的智慧因阅历而增加。佛教既主张万法唯心,也极重视实践的验证,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僧云:‘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心怀叵测的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准备率兵南征,于是他召集大臣们商议。谋士荀攸说:“周瑜刚死,可先打东吴,再打刘备。”曹操说:“如果大军南下,凉州的马腾来袭击许都怎...
市道之交的故事 秦赵长平之战爆发了。赵惠文王的儿子赵孝成王拜廉颇为帅,让他带着20万精兵到长平去迎战秦军。他到长平后,从战情的实际出发,采用了“坚壁持久”之策,...
鸡口牛后的故事 战国的时候,秦国想要统一整个天下,就常常去攻打吞并别的小国。 其中有一个小国家叫韩国,韩王很害怕秦国会来攻打他们,就想要把一块土地送给秦国,向秦...
笨鸟先飞的成语故事 东汉时,乐羊子的妻子是一位贤德的女子。一次,乐羊子拾到了一块金子,高兴地拿回来交给妻子。妻子说:“有志气的人会严格要求自己,把捡来的东西拿回...
程门立雪的故事 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
不可同日而语的成语故事 “不可同日而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不能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表示不能相提并论,互相比较。 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
亡戟得矛的故事 鞍(春秋时属齐,今山东济南市)之战是《左传》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鲁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开始时,齐军小胜。齐侯误以为晋军怯弱,不堪一...
【注音】gu h chāi qio 【释义】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曾经帮助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出处】《元史彻里帖木耳传》治书侍御史普化消...
黄羊举贤的成语故事 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令,谁可以当任这个职务呢? 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去当。 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 祁黄羊回答说:君问的是...
奄奄一息的成语故事 不久,晋武帝又征召李密为太子待从官。他不敢不从,他更不愿离开年迈的祖母,就向晋武帝上表陈情,叙述自己的不幸身世,说明不能应征出仕的原因。 李...
两袖清风的故事 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诗人。他曾先后担任过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尚书等职。于谦作风廉洁,为人耿直。于谦生活的那个时代,朝政腐败,贪污成风,贿赂...
心腹之患的故事 春秋时期,越国和吴国是邻国,越国趁着吴国忙于进攻楚国而经常出兵去袭击吴国的边境。吴国被惹烦了,就出兵讨伐越国,不料却吃了败仗,吴王阖闾也因为受伤...
附庸风雅的成语故事 “附庸风雅”是一个贬义词,用来贬低用文化装点门面的人,比如常常称那些暴发户购买书画的行为为“附庸风雅”。可见文化这东西是人人都追求的,人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