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lín wēi bù gù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魏国派大将邓艾、钟会、诸葛绪联合灭蜀,蜀后主刘禅投降,大将姜维被迫投降,但他一心想恢复蜀国,鼓动钟会杀掉邓艾,然后准备出兵长安杀司马昭叛乱。部将夏侯和、羊琇、朱抚三人临危不顾,坚决反对钟会进行叛乱。
【出处】和、琇、抚皆抗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留王传》
【解释】临:遇到;危:危险。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十分英勇
【结构】连动式
【相近词】临危不惧、临难不顾
【示例】思赴蹈于仁义,临危不顾,前哲所难。 《周书·赵善传论》
废寝忘食的成语故事成语来源废寝忘食,是汉语中的一个成语,形容专心致志地工作、学习,忘记了睡觉和吃饭。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后汉书·班超传》,形容班超奋发读书,废寝忘...
【成语】: 半部论语 【拼音】: bn b ln yǔ 【解释】: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
鸡鸣狗盗的成语故事成语来源鸡鸣狗盗是中国古代的一则成语故事,源自《列子·汤问》。成语中的“鸡鸣”指的是清晨,而“狗盗”则指的是夜间行窃。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偷盗行为...
左顾右盼( zuǒ gyu pn):指向左右两边看。形容得意、犹豫等神态。出自 晋左思《咏史》。顾、盼:看。向左右两边看。形容人骄
(鲁昭公十五年)十二月,晋国的荀跞到成周,安葬穆后,籍谈作为副使。安葬完毕,除去丧服。周天子和荀跞饮宴,把鲁国进贡的壶
成语故事十步芳草的故事 【成语故事】唐朝初年,唐太宗十分重视选拔人才,他吩咐右仆射封德彝推荐人才,封德彝没有完成使命。唐太宗教诲他:十步之内,必有...
【拼音】niān huā rě cǎo 【成语故事】贾琏的女儿生病,他离开王熙凤独居,但寂寞难奈。突然想起酒头厨子多官的媳妇
成语故事大笔如椽成语故事 出处《晋书middot;王助传》殉(xun)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说议皆淘所草...
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缨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从邯郸出发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
【拼音】ji zh di chu 【出处】请借前箸以筹之。 《史记留侯世家》 【解释】箸:筷子;筹:过去用以计算的工具,引
【拼音】wi wǒ d zūn 【成语故事】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释迦牟尼29岁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放弃王
成语故事拾人牙慧的故事 【成语故事】晋康帝时建武将军殷浩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他率军北伐攻打后秦姚襄失败而归,被流放到信安,他的外甥韩康伯一直跟随他,...
成语故事杀彘教子的故事 曾参的妻子到市集上去,她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母亲就哄她说;“你回去吧,等我回来以后,给你宰一头猪吃。” 妻子从市集上回来了,曾子...
成语故事鱼目混珠的故事 从前,在街市上,住着一个名叫满意的人。 有一次,他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办事,那地方在未经开发的荒蛮的南方。在一家绝不起眼的铺子里,他用身上所...
成语故事病入膏肓 成语解释 形容人的病情极为严重,到了无药可治的程度,并引申形容某种情势或问题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作者出处 《左传.成公十年》源于《左传 ...
【注音】wi kē ji cǎo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魏颗没有按照父亲神志不清的遗愿,让父亲的小妾去陪葬而让她改嫁
【注音】zhuāng zhōu mng di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庄周,常在《庄子》中讲寓言故事,借以说明自己的哲学观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国大王知道了,他就写了封信,派人去见赵王,说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
口若悬河[kǒuruòxuánhé]“悬河”,瀑布。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辩,说起话来没完没了。也比喻十分健谈。晋朝时,有一位大学问...
东汉初的名将马援,英雄善战为东汉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后来,他又率兵平定了边境的动乱,威震南方。公元41年被刘秀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