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喜欢画龙。他住的地方,墙壁上,柱子上,到处都画着龙。真龙得知后,好奇地飞到叶公家里,叶公吓得魂飞魄散,没命地奔逃。
龙拦住他,和气地对他说:“先生,别怕。你这么喜欢龙,我们是来和你交朋友的。”
叶公见龙真的没有伤害他的意思,这才放下心来。从此以后,叶公和龙成了好朋友。龙经常来叶公家看叶公画画;叶公有真龙做模特,他画的龙也就越来越逼真。后来,这些龙点上眼睛后,居然都从墙上飞了下来,腾云驾雾,在空中飞舞。
“叶公把龙画活了!”这个消息很快传了开去,响尾蛇、黔驴、驽马纷纷登门拜访。
响尾蛇拿出一块金子说:“先生,你的龙虽然画的不错,但尾巴没有什么特色。如果你能把我的尾巴画上去,那么,不但龙的尾巴可以摇出美妙的响声,而且,你还可以得到这块金子。”
龙的身上长出一条蛇尾巴,这该有多么荒唐?可是,那块金子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叶公收下了金子,按响尾蛇的要求,把龙尾改成了蛇尾。
黔驴把一颗宝石放到叶公面前说:“叶大师,你的龙画的好是好,可惜龙头不好看。那一对角枝枝叉叉,显得有些野蛮;那一张血盆大口尖牙利齿,叫人望而生畏。你如果按我的模样改画龙头,一定可以创造出一个温文尔雅的学者型的龙的形象来!”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馊点子啊!叶公刚要拒绝,一抬头,看见那颗硕大的宝石,马上改变了主意。他当着黔驴的面把龙头改成了驴头。而那颗宝石,则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驽马带来的是一幅价值连城的古画。它偏着头把叶公画的龙看了又看,提出了一条建议:“老兄,你的画无与伦比,唯一的缺陷是龙爪太丑,看见这尖利的爪子,就使人联想到凶狠霸道的秃鹰。尊贵的龙怎么能和秃鹰同流合污呢?希望你把我的四蹄画到龙的腿上。这幅画嘛,自然应该由你这位杰出的绘画大师来收藏啰!”
叶公实在太想得到这幅古画了。于是,他满足了驽马的要求,把龙爪改成了马蹄。
叶公富起来了,可是他画的龙,再也活不起来。
乌鸦和猫头鹰同住在一棵大树上,他们成了邻居。 黄昏来临,这是乌鸦一天中最向往的时刻。它高兴之余,禁不住放开歌喉呱、
一只青蛙从洼地里潮湿的家蹦了出来,大声对所有的野兽宣称:“我是一个医术高明、能治百病、博学多才的医生!”一只狐狸问他:“你连自己跛足的姿势和起皱的皮都不能治...
今日七小编推荐伊索寓言故事《披着羊皮的狼》,牧羊人养了一群羊,披着羊皮的老狼混进了羊圈,牧羊人会发现吗?一个牧人养着一群羊,每天早晨他把羊群赶到附近的草地上吃草...
有一种生活在中美和南美热带雨林中的蜘蛛,从来不结网。它们能在水面上行走,以捕捉蝌蚪和小鱼为生,人们管它叫水蛛。一位研
有一冬天之夜,大降大雪,林中的豪猪冰冻不堪。后来大家寻到一间破屋,一齐进去。 起初,大家觉得寒冷,所以围做一团,大
有一次,猴子在野兽的集会上跳舞,赢得了大家的好感,被选立为王。狐狸十分嫉妒,当他发现一个捕兽夹子里放着肉,便把猴子领到那
有个叫刘渊材的人,性情十分迂腐、古怪,又很爱虚荣。他家里养着两只鹤,只要有客人来家中,他总是既神秘又故意张扬地对客人
鸩(zhen)鸟和毒蛇都是带有剧毒的动物。鸩鸟的羽毛可以在酒饭里下毒,能够致人死命;毒蛇一口下去,牙里的毒液也足以使人死
某人的妻子脾气非常怪癖,她与家里的所有人都难以相处。丈夫想知道她与她娘家的人是否也是如此,便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把她送回了
贪婪的老鼠发现主人家的柜子里有很多吃的,由于吃的东西太多,堆满柜子,导致柜子的门无法关紧,敞开着一条夹缝,老鼠见机钻
一天清晨,刚下过雨,一只螳螂趴在树上喝露水,忽然看见树下道路的路面上陷下去一个大坑,这个坑真大,足可以掉下去两匹大马
杭州有个书生名叫丘浚(jun),一天,他因事到灵隐寺去见一个名叫珊的和尚。那和尚正在吃茶休息,眼见来者只是个一般书生,
有一天,狐狸阿爷花了点钱,请仙鹤阿母到他家吃饭。 狡猾的狐狸原本吝啬,请人吃饭只做了一道稀薄的汤。请吧。狐狸推推盛
从前有个财主,偶尔会拿出一点点钱来赏给穷人,便自认为是个善人,可穷人常年受他压迫根本不认为他是个善人,背后都叫他吝啬鬼。 这个外号让富人觉得委屈,从此他再...
丑陋的小泥鳅是一个非常有哲理韵味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人的嘲笑不要紧,重要的是要始终对自己有信心。 一天
一块金子与一块泥巴相遇。金子不屑地对泥巴说:你看你,灰不溜秋的,你有我闪亮的光芒吗? 泥巴摇摇头。 你看你,总是
齐国有一名男子,与一妻一妾住在一起。他常常独自一人外出,然后酒足饭饱而归。这人的妻子感到有些奇怪,心想: 没听说他在外面做什么大事,家里妻妾 又没有过什么好...
老鼠和猫结了几辈子的冤家,历经较量屡遭败北。老鼠自知确非猫的对手,于是带上丰厚的礼品上门找猫谈判求和。 尊敬的猫大
出海航行的人喜欢带着一些动物,以供旅行中消遣。有个海员带着一只猴子航海,当到达雅典阿提卡的苏尼翁海峡时,一场风暴突然
王庄人看准蛋鸡养殖,家家建鸡舍,户户闻鸡啼,短短几年时间,村民们就相继推到了土坯房,住上了二层楼。人们兜里有了钞票,便嫌弃乡里得学校教学条件差,不惜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