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孙逸仙博士的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其实从未取得过博士学位,称他博士完全是以讹传讹。
孙中山原名孙文,1866年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字德明,号日新、逸仙。因流亡日本时,曾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化名“中山樵”,故世称“中山先生”。
1879年,十四岁的孙中山受在檀香山发展的长兄孙眉接济,与母亲一道乘轮船远赴夏威夷檀香山,始见“沧海之阔,轮舟之奇”。到达檀香山后,孙中山进入当地英国国教会开办的用英语授课的小学“意奥兰尼书院”,1881年于此校毕业后,孙中山又进入当地最高学府、美国教会学校“奥阿胡学院”(相当于中学)继续其学业。
在檀香山读书时,长兄孙眉的农场有一佛堂,孙中山在这里看到,患病的中国工人也不去找医生,却跪在关帝像前祈求保佑驱魔除病。孙中山很生气,忍不住说:“你们有病去找医生才对,吃神茶、香炉灰怎能把病治得好呢?”檀香山有位广东顺德人杜老师,孙中山常向他请教学问。见他屋中多医书,问其原因。杜老师说:“北宋范文正公曾说:‘不为良相,当为良医’,我崇拜他,也学做医生。”孙中山觉得,做不了良相再做良医,这不恰当,可先从良医做起。当时,先进的西医术已经传入中国,他于是坚定了学习西医的信心。
1886年秋,孙中山进入广州博济医学堂学习医学;1887年9月,再转入香港西医书院学习。1892年7月,孙中山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号称成绩全校第一,由教务长康德黎博士为他颁发了毕业证书。而其实当年毕业生只有2人(1897年10月,与孙中山同时进香港西医书院学习的华人青年共13人,经反复淘汰,到第5学年,有资格参加毕业考试的只有4人,评分结果,只有孙中山和江英华两人及格,孙中山居首)。
香港西医书院乃香港大学的前身。香港大学将孙中山定义为香港大学第一届毕业生,并保留著其满分之试卷,在荷花池中树立著国父铜像,供后人景仰。孙中山后来在回校探访时曾说过:香港以及香港大学是我知识的出生地。
笔者曾细览了许多记载孙中山这段历史的文章和著作,发现在叙述中大都回避谈孙中山的“学位”问题。孙中山确实从未获过医学博士学位,只是香港西医书院的本科毕业生而已,其博士头衔十有八九是人们把Dr.(医生)误译所致。“孙逸仙博士”的称谓,流行于国内外数十年,想必也多指“医生”而兼有敬仰之意吧。
尽管未曾取得医学博士学位,但孙中山还是不失为一位晚清名医。他行医的故事不少,其医德更有口皆碑。
由于孙中山毕业的香港西医书院当时未获得港府立案认可。因而孙中山不能获得香港的行医权。只好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一次,孙中山还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返乡时,路过澳门,当地士绅曹子基家中有人久病不愈,经孙中山医治即康复,由是,孙中山的名气在澳门流传。及至孙中山毕业,澳门士绅即推荐他到镜湖医院当西医师。同年12月,孙中山在澳门开设一间中西药局,自己单独行医。行医不到三月,即“声名鹊起”,“户限为穿”。孙中山行医成功,受到葡籍医生的嫉妒和排挤,孙中山被迫改到广州行医。
孙中山医德高尚,对穷苦百姓常怀仁爱之心。他在澳门镜湖医院和后来在广州行医时,均刊登广告,言明每日上午10时至12时为义诊时间,不受分文。当时有一位老人的孙子得重病,因无钱医治而万般无奈,孙中山免其诊金、药费,为小孩动手术,摘除一颗重达一两七钱的结石,使小孩解除了病魔之扰。
孙中山在其短暂的悬壶济世之生涯中,很注重先进理念的传播,不忘帮助乡民破除迷信,以弘扬医学之科学观念。1892年,翠亨(孙中山的出生地)村民陆檀生的妻子难产,一天一夜不能分娩,接生婆束手无策,情势十分危急。孙中山知道后,马上来到陆家,要为产妇接生。但其时民智尚未开,陆家人认为男人为女人接生,就会给分娩者的全家都带来霉运,于是百般阻拦,说什么也不让其接生。孙中山耐心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为产妇成功地做了手术,使得母子平安,皆大欢喜。同年,香山县南朗镇的程汉章的妻子亦难产,情况也是很危急,孙中山闻之迅即赶到程家,及时为产妇施行手术,最后用钳子夹住婴儿额角,使之顺利出生,母子也都平安。通过这些行医活动,孙中山了解了社会之实际状况,他认识到,救民出愚昧之水火,是改变中国落后所必须走的路。
孙中山不仅有高尚的医德医风,而且有着精湛的医术。当时有个叫前山的村子,有一位叫魏恒的人,患痔疮二十余年,求医各地未能医治,痛苦不堪。后经孙中山之施治,不到七日便治愈了。澳门的《镜海丛报》1893年7月25日登载题为《神乎其技》的文章,称赞孙中山其医术高明,“不过七日之功”而治愈患者20余年痔疾。孙中山的名气更大了,乡人纷纷请孙中山治病,“或十数年之肝风,或数十年之脑患,或六十余岁之咯血,均各奏效神速”。
这一年的《镜海丛报》还以“镜湖耀彩”专栏,登载了孙中山治愈的六个病例,盛赞其医术高明。有舆论赞其医德:“数月病源,一朝顿失。复荷先生济世为怀,轻财重义,药金不受,礼物仍辞。”澳门知名人士卢焯之、陈席儒、吴节微、宋子衡、何穗田、曹子基等还联名在报章上两次刊登《春满镜湖》广告,介绍孙中山行医情况,以及其高尚医德。
由于孙中山经常义诊或免收药费,尽管求医者络绎不绝,门庭若市,但孙中山医馆仍然收不敷支,可换来了患者及家属的交口称赞。行医数年后,孙中山又进一步认识到,对于灾难深重的中国来说,“医术救人,所济有限”,所以,他决计“借医术为入世之谋”,从事革命活动。后在他的领导下,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他本人也被誉为中华民国国父。(刘继兴)
鲁尼25岁人生中遭遇的最丢脸的事,既不是世界杯上英国队被送回老家、全国一片骂声,也不是召妓门事件中,被交际花肆无忌惮地
时间一旦有了坐标,就过得特别快。我每个月剪一次头发,每周做一次指甲,隔上三四天就去超市逛一圈。家里的琐事胡阿姨过来
一天夜里,已经很晚了,一对年老的夫妻走进一家旅馆,他们想要一个房间。前台侍者回答说:对不起,我们旅馆已经客满了,一间
一天,英国的一名叫弗莱明的贫苦农民正在田里干活。忽然,附近沼泽地传来呼救声,农夫赶忙放下手中的农具,奔向沼泽地。只见一个
几十年前,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
巴斯德出生于士兵之家,父亲是拿破仑麾下的一名骑兵,这在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是颇有社会地位的家庭。可是巴斯德很羡慕那些读书
鲁迅到37岁时仍是无名小卒 少年的不幸,让鲁迅遭受了很大的心灵创伤,他到日本留学后,决定学医,希望学成之后,可以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病,战争时...
张越很少接受平面媒体的采访,因为她不知道自己说的话变成文字后会被改头换面成什么模样。所以,此前的多次采访预约都被她拒绝,
布勃卡是举世闻名的奥运会撑杆跳冠军,享有撑杆跳沙皇的美誉。他曾35次创造撑杆跳领域的世界纪录,并且他所保持的两项世界纪录,
自称革命军中马前卒的近代民主革命家邹容,1885年出生在四川巴县(今重庆)的一个商人家庭里。他小的时候,在家乡的私塾里读
清廷派驻台湾的总督刘铭传,是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台湾的第一条铁路便是他督促修的。刘铭传的被任用,有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
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1888年11月24日-1955年11月1日),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大师,西方现代人
法国少年皮尔从小就喜欢舞蹈,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可是因为家境贫寒,维持基本生活都非常艰难的父母,根本拿不
那是一个阴云密布的夜晚,母亲将五花大绑的儿子死命地拖向家门前的深水塘。那个深水塘很深很深,曾经淹死过不少人,他感觉寒
1889年夏天,在德国斯特拉堡的大街上,一条卷毛狗在路边的人行道上溜达。每到一棵树下,那条狗便把后腿抬起,在树根上撒泡尿,狗
古希腊有个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哲学家当时是很崇高的职业,因此有很多年轻人来找苏格拉底学习。一天,一个年轻人来了,想要学习
智利的阿他加马寒漠,历来被人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2004年,一场7天6夜、全程270公里的超级马拉松赛正在进行。比赛的
季文子戒奢华春秋时代,鲁国的季文子官居宰相,生活却十分俭朴。他的全家老小都不着绸缎,而只穿布衣;他家的骡马不喂粟米,
詹天佑(1861~1919),字眷成,是我国著名的工程专家。生于广东南海县,曾祖和祖父都是经销茶叶的商人。到了他父亲詹兴洪时
来自西北贫困农村的他,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石油管道学院录取,毕业后又顺利分配到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