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职场人际冲突中立于不败之地?
前年,我写了很多职场人际关系方面的文章,后来就少了。
因为我发现后台收到的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90%都是心态造成的,而非沟通技术能解决。
比如一位读者向我咨询:
“领导年前说要给我加薪,让我好好干,现在都4月份了,没有任何动静,头儿是不是故意在骗我?”
我之前觉得这是心态问题,但我发现,在职场中,沟通技术其实非常重要。
1、职场人际冲突中的“最小阻力路线”原则
《麦兜故事》里麦太许诺要带小麦兜去马尔代夫旅游,等小麦兜问起此事,麦太又顾左右而言它,小麦兜伤心地哭了。
这反应,在小孩子是天真可爱,在大人就是心态问题了:
靠实力得不到的东西,靠承诺就能得到?
但过了一年,我又开始自我反省:把什么问题都往心态上靠,本身就是一个不好的心态。
我说你心态不对,要摆正,表面上看我回答了你的问题,但是你如果能摆正心态的话,还来找我干嘛呢?
也许心态问题只是一个表象?
前几天,我重读杰西·利弗莫尔的传记《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他在书中反复提醒投资者一定要沿着“市场阻力最小的路线”前进。
从事职业30年的经验告诉我,哪个方向的阻力最小,事情就容易朝哪个方向发展,这也是我的市场观点。
我突发奇想,这个“阻力最小路线原则”,能不能用于解决职场人际冲突中的技术手段呢?
我把读者大人们之前向我提出的与人际冲突有关的问题列了一张清单,发现这是个不错的思路。
之所以一个投资领域的方法论,可以在人际关系领域内适用,原因在于这两者都遵循一个原则:顺势而为,不可强求。
2、为什么老大老二打架,最终倒霉的都是老三老四?
先解释一下“阻力最小路线”这个概念。
以河水为例,一条山间小溪没有河床,想要不被晒干,就要沿着地势最低的方向向下流,如果流进一个洼地,就得形成湖泊积蓄水量,把水位抬高到一定程度后,自然会出现一个出口。
河流本没有路线,水往各个方向流,才流出了最佳路线。黄河历史上无数次改道,每一次都是沿着“最小阻力路径”,最终找到入海口。
职场上,每个人的身份角色不同,解决问题的目标也不同,这就是职场冲突的的“不可避免性”。就像两个人面对面用同样的力气推一张桌子,桌子一定是纹丝不动,此时只要有一个人推的方向往侧边偏一些,那个桌子就会向着两个人合力的方向移动,这个方向就是“阻力最小的方向”。
事情总是往阻力最小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力学定律,也是生活中的规律。
商战中有句话:老大老二打架,老三老四遭殃。经典的例子是王老吉和加多宝打架,把“和其正”给打没了;滴滴快的打架,把成立更早的其他打车APP统统打残了。
老三、老四市场份额就是老大老二的商战中,压力最小的方向。老大、老二一打架,双方的营销压力都上去了,就把这部市场份额的那一部分消费者给吸引过去。所以在价格战中,不敢承受价格压力的一方,反而要承受最大的压力,成为炮灰。
人际关系也是如此,有一句老话,维持两方合作的方法就是找到共同的敌人,维持两个人友谊的方法就是鄙视第三个人。办公室里常常有这样的现象,两个同事明争暗斗不可开交,忽然来了个能力更强的新人,这两人十有八九会尽释前嫌,共抗强敌。
不过,更多的情况下,这个“阻力最小的方向”没那么明显。
3、加薪攻防战Ⅰ
“为什么领导说了给我加薪,却没有办到”,这是一个典型的不履行承诺造成的人际冲突。
为什么很多人都会自然地认为“他是在耍我”“他在利用我” 呢?这是因为人在面对直接的压力时,“情绪对抗”是一种本能。
而直接压力来源的方向永远是“最大阻力方向”,如果我们的思维局限在“压力最强”的方向,结果不是陷入盲目对抗,就是毫无道理的逃避。
解决之道就在“压力最小方向”,第一阶段就是试探,找到对方压力的原因,想清楚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
让我们想象足球赛中一场进攻,假设进攻的那一方攻势很凶猛,而防守的那一方也很严密,不给对方任何机会,通常的战术,防守方会收缩防线,在球门前形成密集的阻力,而进攻方会扩大进攻方向,就是为了拉开对方的防线,寻找空档。
可以想象,你的领导一定避免这个话题(收缩防线),而你这个阶段的任务就是要旁敲侧击(扩大进攻路线)。
具体的话术网上有很多,但90%都不管用——如果这事靠话术就能解决,上司早就跟你报喜了。这些话术真实作用只有两个,一是排除掉程序性的、领导个性的非利益冲突;二是提醒领导:这事儿,没完!
在第一阶段的“攻防战”中,你能得到一些大致的方向,比如说,你达到加薪的条件了,但公司没有指标;或者你还有达到加薪条件;或者你有进步,但不如别的同事明显,等等。
有了方向,就可以有下一步的行动。
水流过来,没有出口,那就先做一段时间的湖。湖水在不停地拍打着湖岸,水位在升高,这个阶段表面平静,但对于冲突双方而言,这是一个在危机中寻找“阻力最小的方向”的第二阶段。
4、加薪攻防战Ⅱ
足球赛场上,在你来我往的攻防战当中,攻方和守方都在球门处形成巨大的压力,方向又是相反的,假如双方都没有漏洞,那么最终十有八九是一脚把球踢飞了,这就是“阻力最小方向”。
对于攻方而言,进不了球,创造角球、任意球、甚至点球的机会也不错;对于防守方而言,与其让球一直在禁区里,还不如变成角球、任意球,至少暂时缓解一下防守的压力。
到底是点球、任意球还是角球、本方界外球,就是这个阶段努力的重点。
回到加薪的冲突上,如果问题是“没有加薪的指标”,那么“跳槽”可能成为阻力最小的方向——通常有能力的员工跳槽,公司的损失比较大,逼迫上司或公司重新考虑,比如以一个较小幅度的加薪,这好像就给你一个“点球”的机会。
所以在跳槽前,务必要跟上司委婉地谈一谈,争取这个对你最有利的“最小阻力点”。但如果上司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你就要做出是不是要“真跳槽”的选择了。
有人可能要担心:跳槽还要告诉上司,他会不会对自己不利?如果上司就是不给自己加,自己又不敢跳,那岂不是自讨没趣。
还是那句话: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是也不可能得到。有这些担心,说明要么你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要么你无法承受跳槽的风险,那就只能争取一般利益的“最小阻力点”了。
此时,“跳槽”就是一张虚张生势的牌,不能明打,而是通过某些迹象,他“感觉”到你有离职的可能。
通常上司无视一个员工的跳槽信号,那么他想法可能有两种:
可能性一:即使不给你加薪,你也不会跳槽;
可能性二:即使你离职,他也不会太在意;
如果是可能性一,说明他也是在下赌注,你完全可以赌一把,有好的机会就跳,就算没有机会,时间拖长了,你仍然有可能争取“小幅加薪”的机会。
但如果是可能性二,你的筹码就很少了,但仍然并非别无选择,你还可以退而求其次,争取升职的机会、更好的项目资源、调整工作内容、争取来年加薪,等等。
只要你还在职一天,上司自然希望你有更积极的表现,毕竟重新找人也是要时间成本的,你的价值越大,谈的空间越多。
可惜,这个阶段大部分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你不给我加薪,我就不好好干”,“拿多少钱,干多少活,天经地义”。
你是在争取加薪的机会,不是在跟上司赌气,你的工作业绩,才是你最大的筹码。否则就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等于在这场“加薪战”中彻底失败,一无所获。
5、为什么最危机的时刻,解决之道自然会出现?
在争取“阻力最小点”时,最大的困难不是压力,而是在压力下,先是不理智,后是放弃。
最好的办法就是利弗莫尔在《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中说的“等待”:
不论何时,只要耐心等待市场到达我所说的“关键点”后才动手,我就总能从交易中获利。
如何知道机会来了呢?利弗莫尔说:
只要我操作的股票在我买进的时候能够上涨,我便知道一切顺利。这便是最小阻力路线。当最小阻力路线确立后,我便追随之……。
职场冲突中,双方压力到了一定程度,只要不撕破脸,办法自然就会出来,甚至可以说,问题的解决之道,总是要到危机的最后关头才会显现——你看政府之间的谈判,永远要到最后一刻达成协议。
而这个“最小阻力方向”对你的有利程度,完全取决于你当初付出了多少“看不到结果”的努力。
本篇主要讲理念,只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会再写一个“实例篇”,多分析几个案例的“最小阻力方向”。
6、立于不败之地
总结一下“最小阻力方向”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两个过程:
第一步,是找到你的目标,以及这个目标对应的双方都能接受的几个压力小的方法,按照“从最大利益到最小损害”的顺序一一尝试、。
第二,找不到阻力最小的方向时(相当于河流进了一片洼地),要学会等待,积蓄双方的压力,但不要引爆,压力到了一定程度,出口就会自然呈现。
“最小阻力方向”并不是什么新理念,
有一个熟语,叫“立于不败之地”,我以前一直以为这就是说自己“很能打,输不了”,直到后来看到《孙子兵法》的原文,才知道自己错得很厉害: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不败”不是“胜”的意思,“不败”可能是“胜”,也可能是“和”,也可能是“不战”,甚至有可能是“战略性撤退”。
前句话的思是说:会打仗的人,一定是先求不被敌人打败的办法,再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
后一句话就更重要了:打胜仗的军队,一定是先有打赢的把握才打;相反,打败仗的军队,总是没头没脑地先干起来,再去想怎么赢。
人生不败之道:六字诀 七个关键词告诉你李嘉诚为何不败 教你做个职场里的不败红人 职场不败的十句经典名言北京的房价是不是正在透支着中国年轻人的创造力和生活品质?文/知乎混沌椰子王说说25年前,我家分房子的事情吧。那个时候我才9岁,坐标武汉。我爸是个建筑工人,我妈是...
要么惊艳,要么经验文/陈果我收到过很多封邮件,都是说自己与学历有关的痛苦。比如,A小姐,因为不是名牌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面临极大的困难;B先生,因为没有读过大...
对不起,公司不需要这种高情商员工文/张良计前两天刷文的时候,看到有人发了这么一句话:如果你觉得情商很重要,那是因为你能力太差。话虽极端,但和目前国内职场上过分强...
怎样才会被升职:你需要知道的三大秘密文/(美)丽莎厄尔麦克劳德怎样才会被升职呢?大多数人都认为,擅长于本职工作就足够了。其实,这是错的。几周前,我在飞机上认识了...
每天都为森林里树木看病的啄木鸟停在了一棵有几个虫眼的老槐树上,对老槐树说:“槐树老哥,你身体表层有虫子了,我来帮你把他啄出来吧。” 老槐树笑呵呵地回答道:“啄木...
你要为自己的任性买单文/老丑这两天,因我的一篇《人总有认怂的时候》,大伙儿发生了一些争论。人到底该不该认怂?支持者是多数,觉得社会上妥协无处不在;岁月更迭,每个...
为什么我不愿意帮你?文/入江之鲸有个读者给我留言,大抵是感慨他现在很落魄,却没有人愿意帮他,他深深地失望于人性,觉得世界残酷、人情冷漠。他的大致情况是,以前不求...
你为什么总是这么累?下班时间,我走进地铁,在拥挤的车厢里找到一个角落安顿下来。就在刚刚过去的十个小时里,我忙着应对各种事务,成了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抬头看看地铁...
为什么我们把在外地工作叫做奋斗1过年前几天,我去洗车行保养车,接待我的是一个小妹妹,特别热情,看到我第一眼就大喊:哎呀,你好高啊,好像明星!结果,我还没说话,就...
01 前段时间,朋友阿志觉得很丧。 再过两年,女儿就要读小学了,可是学区房还没准备好。 依照现有房子所在位置划片儿,女儿未来就读的小学很远。垂暮的母亲很难帮助接...
混日子的人有什么资格说每天工作18小时的人挣钱容易?文/特立独行的猫前几天跟朋友吃饭,无意中聊起家人这个话题。朋友说自从自己来北京打拼,在老家的亲戚都觉得她一....
我月薪3500,但真正让我害怕的,根本不是月薪3500文/木沐最近看到这样一条新闻:小周今年24岁,毕业后在父母安排下做会计,每月到手3500元,工作轻松而稳定...
进入单位的前三个月,决定你在职场的未来文/卢拉进入单位,不仅包括你是一个刚从大学毕业进入职场的新人,还包括你是一个有工作经历的人,无论是主动从以前的单位离职还....
90后员工裸辞,写邮件和80后领导互喷,看70后如何做点评文/KevinZhang人物小No:90后,互联网运营岗刀把:80后,小No的直线领导我:70后,两个...
工作5年,我的8条职场心经文/涛tao不绝今年27周岁,毕业5年,快28了,眼看就奔30去了,有点焦虑有点惶恐,总结这5年,从三线城市到一线城市,从工厂技术员到...
职业忠告:聪明人会犯的7个错误译者:melaeye原作者:JessicaStillman聪明才智可以使你领先一步,却也无法为成功打下保票。即便高智商人群天赋出众...
与其为结果着急,不如踏实解决问题文/艾小羊1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出来工作,第一份兼职是营销,在离学校不远的一个酒店。酒店刚开业,生意很清淡,老板很着急,我们都跟他一...
工作十二年,总结六条职场经验文/沐丞第一个职场经验:不要把工作和爱好完全对立起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很难把爱好当成工作,做着自己特别喜欢的事,还能挣不少钱,一般...
我考上了985,我选择了996:所有的输不起,都是因为躺不赢文/丁暖01马云关于996的福报论,引来大家的普遍不适。996,指的是上午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
每天累成狗,为什么领导却不提拔你?文/川叔前几天有个妹子跑来和川叔哭诉,说自己做项目累成狗,每天加班到深夜,但是最近公司有一轮升迁机会,发布出来的结果居然没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