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珠这个名字民间很少知道,只有一些文人雅士才知晓,她备受历代文人赏识。历代文人不仅赏识她的美貌,更主要的是赏识她对爱情的坚贞,说准确了就是一个义字!绿珠本姓梁,西晋白州博白人,也就是今天的广西钦州地区博白县人。他父亲是个落魄文人,其母晚育,到了四十多岁才生下她。晚年得千金,父亲很是兴奋,如同拾到至宝,喜爱不已。
绿珠自幼聪明可爱,一双水灵的大眼睛格外秀气,模仿能力强,看什么一学就会,伶俐的绿珠三岁就开始学写字、画画、舞蹈,六岁书法大有长进,邻里亲朋好友见她写的字画无不称赞,称绿珠长大后非等闲之辈。
绿珠长大后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无所不通。遗憾的是十岁的时候父母双亡,自己流落在风尘。妓院的老鸨收留了无依无靠的绿珠,也十分喜爱绿珠。于是,老鸨请来名师教她古筝、琵琶等器乐演奏。十六岁的时候,绿珠出落成天仙一般,鹤立鸡群,才华横溢,无论身材还是貌相,无可挑剔,美丽至极。老鸨为了保护绿珠的歌喉,只是让绿珠演奏器乐,陪宴把酒,对客人其他要求一概拒绝。
她的艳名传到当时巨贾石崇的耳朵里,石崇是当时西晋最富有的人,石崇是靠抢劫发财的,发财后,收买上级,自己也升了大官。他听说绿珠的艳名之后,想知道真假,天下竟有如此多才多艺、美貌无双的奇女子?石崇决定亲自到妓院看个究竟。石崇来到妓院里,得到老鸨的热烈欢迎,热情接待。老鸨招来所有的妓女伺奉石崇。石崇在众多人中,一眼看见天生丽质的绿珠,惊艳不已,当场以五斗珍珠的价格买了绿珠回府。
绿珠久闻石崇大名,见石崇年纪不大,人品不俗,对石崇救自己出火海感恩不已。绿珠进了石府,自己感觉很满意,对石崇十分崇拜。石崇对绿珠也是恩爱有佳。石崇本身在全国选了不少美女,但是都没有绿珠出众,石崇在河南给绿珠建造了豪华别墅,专宠绿珠。石崇是个以风流自诩的人,自己擅长音律,经过苦思冥想,他做出一曲《懊恼曲》,让绿珠弹奏。器乐一响,如同行云流水,又辗转缠绵,让人心怀涌动,唤起共鸣,绿珠欢喜的不得了,另眼看待石崇,对石崇格外喜爱。天下知音难觅,绿珠感觉找到了知音,石崇也是这样的感觉。他命自己的妻妾们演练,练成招待朝廷文武大臣。文武大臣对绿珠的精彩表演,不断叫绝,绿珠的声名更加广泛传播,最后传到了晋武帝的耳朵里。晋武帝特意诏绿珠进宫表演,晋武帝的嫔妃都争相相看,对绿珠的貌相、身材惊叹不已,特别是歌喉、舞姿委婉、妩媚动人,赞叹不已。晋武帝心里痒痒,想占为己有,但是一想石崇富可敌国,不好招惹,再说一个国君与大臣争抢女人有碍天子名声。
石崇荒淫无度,引起举国臣民不满。晋武帝司马炎大封亲属为王,赵王伦专权,深得司马炎信任。赵王伦的外甥欧阳健和石崇有矛盾,于是欧阳健和赵王伦说石崇的坏话,离间赵王伦和石崇的关系,让赵王伦听说石崇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很是生气。欧阳健趁机告诉赵王伦,石崇有一自战国以来天下最美的美人,能歌善舞,天下无双。好色的赵王伦一听,动了色心。
第二天,赵王伦派人到石府去,直接说要绿珠。石崇一听火冒三丈,想大发雷霆,可是又无奈赵王伦的势力,只好让人给绿珠梳洗打扮,准备送绿珠走。石崇舍不得绿珠,于是,想个办法,让和绿珠长相差不多的女子一起打扮,然后让赵王伦的人选一个。赵王伦派去的人不高兴了,说王爷点名要绿珠,其他人不要。石崇来气了,指责赵王伦明抢人家老婆,天理难容。赵王伦的人耀武扬威,石崇更是来气,咆哮如雷,不同意将绿珠送走。赵王伦的人只好灰溜溜回去,回去后,家奴孙秀添油加醋地说了石崇一堆的不是。赵王伦听完,气得七窍生烟。欧阳健赶紧献上一计,陷害石崇。赵王伦和欧阳健垂涎石崇的财帛、美女,更想报嫌隙之仇,欲将石崇置于死地而后快。赵王伦到晋武帝面前搬弄石崇的是非,说石崇侵吞举国之财,蓄养兵力,私造玉玺,企图篡权。晋武帝一听,不得了,口头传谕,抄家。赵王伦带着兵勇来到石府抄家。石府里妻妾们哭号一片,石崇对绿珠说,前几日赵王伦来要你,我没有将你送给他,这是报复和抢夺,都是因为爱你太深的缘故。此时,赵王伦已经带人进了院子。绿珠震怒,杏眼圆瞪,大骂赵王伦卑鄙无耻。绿珠指着赵王伦大骂:"姓赵的,你以为女人是你们的玩物?你以为有权就可以得到一切?绿珠虽是出自青楼,但懂得人间情义,懂得是非曲直。石大人对我恩重如山,也是天下难得知音,我既然属于她,就不能再属于别人。你瞎眼了!"
绿珠走上门牌楼,回身对石崇说:"夫君自己珍重,绿珠走了,来生报答知遇之恩!"绿珠纵身跳下门楼,当场毙命。平时妒忌绿珠的妻妾们,见绿珠有如此的义节无不落泪。石崇不顾一切地扑向绿珠,嚎啕不止。
历代着名诗人和学者都对绿珠的大义气节敬佩,在诗文中将绿珠名字、事迹做了不少的引用。着名的有:"自作明君辞,还教绿珠舞。"李元操也写道:"绿树摇歌扇,金谷舞筵开。"还有:"绿珠含泪舞,孙秀强相邀。"绿珠的《明君舞》至今保留在隋、唐的"清商乐"里。
(一) 清代嘉庆年间,京城西郊有一烧窑之人,姓郑名历,虽还年轻,因家中无其他人,故一年到头总在外烧窑做工,极少回家。 这年冬天,天气较冷,郑历给一家窑主烧窑,进...
清末某年春天的一个午后,山东东平县内一条乡间小路上,一个名叫张年的中年汉子,肩挑着两个大鸡笼子,正兴冲冲地赶着路。他脸上笑意盈盈,口里悠然地哼着小曲儿。 今天他...
农安县有个财主名叫刘霸天,他仗着自己有钱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无恶不作。当地的百姓早已恨他入骨,可是他勾结当地的贪官污吏,只要谁敢与他作对,绝对的吃不了兜着走。 ...
在鹿州城的驿站边,有一座荒废的古宅,院落破败不堪,还余一间主屋未倒塌,可遮风挡雨。 秋闱来临之时,鹿州城有个叫鹿庆丰的书生,收拾了简单的行李,独自上路,到了驿站...
榆林庄高家的媳妇请来一位算卦的盲人给小儿子金柱算命,这算卦的先生姓李,李先生深通命理卦爻,运算如神,无论是求财求喜或算祸福吉凶,一算一个准,故人称神算李。 高家...
从前有位张秀才,父母早死,靠嫂子抚养成人。那年,他到外地去读经馆,被一个美貌女子迷住了。这女子总是子时来,卯时走;不说自己的姓名,也不告诉她住的地方。弄得张秀才...
接到本月第十二起谋杀案,刑警队长刘方火速赶到了现场。果然不出所料还是同一个凶手的杀人手法,而且死者清一色都是女性,用法医小边的话说,从死者的死亡特征来看,凶手习...
恐怖鬼故事校园诡事 在民国的时候,窗户是带窗户棱子的那种,一根绳子上面拴一个钩子,当开窗的时候就将钩子勾住窗子。 在我们镇子上有一户孙姓人家,家境殷实,孙家少爷...
乾隆二十六年,黄河中游发生了一次特大决堤。这场洪灾造成河南数十州县被淹,洪水吞噬了无数生灵,也让无数人失去了家园。灾难发生后,很多人背井离乡,刘文豪也跟着逃荒大...
民国,处处混乱,老百姓的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战战兢兢,西洲城外,一株百年的榕树旁,有一个人口密集的村落,叫做榕树村,村子依山傍水,是一块躲避战争的钟灵毓秀之地。 有...
闽南一带有很多猿猴,常常在月明之夜,孤声长鸣,在云雾山中,仰天长啸,人听见了,有一种空阔幽深之感。 有一个卖草扇的人,肩头挑着若干草扇,准备到山里的村庄中去卖。...
李奶奶老伴早年过世,育有两子,大儿子孝顺懂事,心里总是记挂着母亲,但是,由于工作,常年的呆在外地,不过常常记很多钱回来给母亲,一放假回来也会探望。然而小儿子刘朗...
2012年5月,山西台辽戏剧团到太行山 关于画像的恐怖鬼故事短篇 深处的村寨送戏,举办小山村看大戏的文化活动。麻黄镇管辖的几个小山村,是剧团此行的演出点。剧团一...
古时候,有个张家村,村里有个落魄的秀才张良。他娶妻小翠,心地善良,贤惠温婉。 这天,张良被村里好友拉去赌钱,偏偏运气甚好。同伙中有个叫王麻子的无赖,输的急了眼,...
一 清光绪十二年,混混儿扈成受了三年牢狱之苦,被释放回到了家乡兴济镇。兴济镇在当时也是一繁华重镇,扈成是一孤儿,吃百家饭长大,但他在成人后并无感恩之心,在兴济镇...
我的家乡是农村的每次吃完晚饭后,大家都没什么事情了,所以都喜欢坐在一起吹牛、讲故事,反正说什么的都有,不过我最喜欢听老一辈的人说鬼故事了。有一次听他们说,有一个...
宋朝年间,洛阳有一个名叫何如的商人,虽然才三十出头但是重信守诺,平时为人处世十分的大方,所以经商三年生意就大红大紫起来,很快家大业大富甲一方。不过他也忙得不可开...
西街的铜锤年轻时家无片瓦,所幸身板壮实。铁匠便招他做了徒弟,好歹有个家了。 本街的小伙子们每晚都要聚在一起闲扯,适婚的年龄无不说起自己心仪媳妇的标准来,轮到铜锤...
周 头七恐怖鬼故事 小星自幼孱弱多病,汤药下口对他来说,几乎成了家常便饭。只一独子, 灵异鬼故事恐怖 其父母自然宝贝得紧,探寻多法,却也奈何不了周小星的怪症。 ...
话说晚清年间有个刽子手,大名王一刀,在当时非常有名,号称手起刀落不血,在这行当里干了十余年砍了上千个脑袋瓜,别看人长得五大三粗的,是个典型的闷葫芦,四十好几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