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的母亲很照顾他这个家里最有望跳出龙门的大儿子,每有好吃的都留个他。他呢则懂事地让给弟弟妹妹们。
小黑自从上了高中那年起,母亲每天早上都打来豆腐炒了给他和他干活的父亲吃。
“娘炒的豆腐真香!”小黑这么说。为了省点钱,小黑每天是走着去5里外的镇上上高中的,而不住校。但他一刻也不得,偷懒,人家住校的和在镇上住宿的学生都上早自习和晚自习,他晚自习是上不成了,但早自习他母亲却一直坚持要他上,只是吃了早饭再去,下了早自习就不用再回来了。
于是,小黑天还没亮,就被母亲叫醒,这时往往母亲已做好了饭,并且少不了那一碗煎炒的,黄嫩的、香喷喷的豆腐。
冬天,飘雪了,起风了,被母亲叫醒的他望着窗外的树影,不知拉了几次被角,这时母亲就又说起镇上卖豆腐男孩的故事:
那个男孩和你一般大,你可知道吗?他父亲死得早,母亲又瘫痪在床,他不能上学,于是他就在自己家里自学。他呀,一大早起床先是从镇上的豆腐店里批点豆腐再到周围村庄叫卖,换点钱为母亲看病和买书读。每当你还没起床时,他就已经转到咱们村了。那孩子很可怜,也不知他妈会不会给他炒香嫩的豆腐吃?母亲说着不时望着门外那条小路。每当听到这儿,小黑即刻起床、吃饭、上学。只是快三年了,他始终没见过那个和自己一般大的男孩。但他为自己能拥有每天那顿香嫩的豆腐而自豪。有时走在上学的路上,他还会学上几句小贩们的吆喝,扯一嗓子——“打豆腐喽!”
在豆腐的香味和书香中,小黑读完了高中。这一年,他考上了大学。
那天,他一大早起来要去镇上坐车到县里领取通知书,由于赶车,这天他起得很早,母亲第一次没能为他炒豆腐吃。
小黑在洗脸、收拾东西的时候问娘:“今天那个男孩咋还没来?我吃了他卖了三年的豆腐,也不知他考试咋样,会不会也考上大学了呢?”
母亲告诉他:“今天没来,说不准他也要去县里领取通知书呢!”
小黑一个人到了镇上的汽车站时,车还没走,他看见了车站对面一家豆腐店的人已开始忙碌起来。门口停着几辆自行车,地上放着从车上卸下来的盛豆腐用的木盒子,一个挨着一个排成一排。那个男孩会不会在这儿呢?
小黑这样想着便来了店门口,问店老板:“大叔,每天来买豆腐的那个男孩来了没有?”
“什么男孩?”店老板说:“小老弟,来这里的批发豆腐的全是大男人。”
小黑觉得不对头,又问:“这镇上还有做豆腐的吗?”
“仅此一家,你还别不信,谁能从镇上别的地方进来豆腐,我一分钱不要。”
“那个男孩?”“什么男孩?这儿除了这些老爷们,没有别的人,噢,对了,倒是有一个中年妇女每天一大早来买这么一小块豆腐,说是给她的儿子吃,昨天还来了呢,说她的儿子成绩可好了,又考上了大学。这不,刚开门,说不准一会儿又来了。”
“那个中年妇女长什么样?”小黑急忙问。
店老板的话使得小黑全明白了,顿时,他的眼睛湿润了,鼻子也酸了,他开始抽泣起来。
店老板以为出事了,忙问:“小老弟,没事吧,你?”
“我没事。”
小黑坐在汽车上早已没了那份领通知书的愉悦,窗外的景色也不显得那么迷人,他趴在自己的腿上坐在那哭了一路。
当他下午将近2点钟回到家时,母亲已在村边的路口守候多时了。母亲见小黑眼睛红红的,以为出了什么事,急忙问:“怎么了,谁欺负我们了?”
“没有……”小黑没有勇气再说下去,因为泪已在眼框里打转,哪怕是再多说一个字也会使全部的情愫决堤。
回到家,母亲说:“快吃饭吧,今天的豆腐更香了,你以后要去省城上学了,再吃不着娘给你炒的豆腐了。”说着母亲扭过脸去把盖在锅里的早已炒好还冒着热气的香嫩的豆腐端了出来。
“吃吧!黑子,我们都吃过了,就等你了。”看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自己吃了三年的豆腐,小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泪水像决堤的洪水倾泻而下,他扑到母亲的怀里,哭了,再没了男人的坚强与尊严,再没了男人的矫情与顾虑……
记得小时候,母亲总喜欢一边做针线活,一边絮絮地和我说话。母亲在做棉被,已经做了半天了,她咬断最后一根棉线,把顶针从手指上取下来,望一眼窗外的阳光,说:“等明年呢...
藏语里,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小时候在日喀则,每次问起央吉那些不知名的花草叫什么时,她都会告诉我,它们叫格桑梅朵。而我亲爱的阿妈拉,你将是我永远的格桑梅朵...
他是在从镇上回来的路上被一大群荷枪实弹的军人抓走的,然后被强行送到一艘停在厦门码头的船上。几天后,他便糊里糊涂地随着这艘船来到了一个他之前从不知道的地方——台湾...
小花打来电话时,如果,我能放下手头的工作,立刻踏上火车回到她身边该多好!那样,她就不用从早到晚,一遍又一遍地问,“小葵回来了吗?”那样,她就不会盼星星盼月亮地...
刘元宝是个小老板,自己做点小生意。他妻子早几年因病去世了,跟独生女儿小溪相依为命。这些年,刘元宝不容易,又当爹又当妈,好不容易才把小溪拉扯大。眼看小溪就要上初三...
很早就知道,我是在村那头的坡顶上捡来的。据说,那个季节,天还不太冷,依稀有几片早落的黄叶,在风中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低低地打着旋。当时的我被一件破蓝布袄草草地包裹...
因为下午两点半有月考,他吃过午饭,翻了一会书,就开始午休。刚刚躺下一会,床头的电话铃响了,是母亲打来的。母亲在电话里说,他下午考试要用的圆规她刚刚已经买好了,让...
这天晚上,贝克医生正在医院值夜班,突然一个大约十五六岁的男孩被母亲送进急诊室,男孩一直在对母亲咆哮。原来,他在刚刚举办的毕业晚会上,把眼睛弄伤了。起因是母亲给他...
我不喜欢白果,伴随她的出现,我经历的都是痛苦。前夫出轨,离婚,早产,大出血……没有一个回忆是美好的。 白果是我女儿,怀胎八月生下,却在看见她酷似前夫的面容表情后...
西湖往南,一路景区。有一个公交车站,叫九溪。 每天一早,这个公交站牌下,就会站满了人,赶着上班的,背着书包去上学的,转车去景区看风景的。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站...
1高三那年的冬天,她给我做了许多回早餐,出生在北方农村的她最懂得如何调制筋道的面食。我还记得每个早晨,我被她赶着骂着吃完一个馅饼再骑车赶去上学,实在来不及就揣一...
有个5岁的小男孩,爸爸打工,每天早出晚归,家里只剩下他和妈妈。妈妈已是肝硬化晚期,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男孩很懂事,看妈妈的病情稍微轻些时,他就用小手拉着妈妈在院子...
我的生活重心就是对付她 曾经,在这个世界上我最恨的人,便是她——林丽玲。 1992年,我9岁那年的中秋节,月亮又大又圆,母亲吃了她人生中的最后一个月饼,当夜便选...
1我一出生,就被嫌弃。家里不是养不起,而是父亲认为连生三个丫头很丢人,但父亲仍然找了一个保姆照管我,于是我刚断了奶就被送到她家,一个月给五十块钱。她姓秦,早年得...
每当路过街头的烧烤摊,我总会想到在夜风中卖烧烤的母亲,脑中总会出现母亲削着竹签在火盆前独守的凄凉身影。那年母亲和父亲闹得特凶。不知为何,一向省吃俭用的父亲不知受...
经不住小芸游说,她妈妈终于同意跟我爸“接触接触”,就等我全力攻克最后的堡垒了。可在我一轮轮“苦口婆心”的规劝下,父亲总是淡淡一笑不置可否。他才50岁,我实在不忍...
他本是聋哑孩子,却和正常孩子一同上学,学会了说话、歌唱,还考上了要点大学。 这要感谢一位同学,一位和他同桌14年的同学。这个同桌不是他人,正是他最亲爱的妈妈。 ...
哑婆,之所以大家叫她哑婆,是因为她的丈夫是个哑巴,最重要的是,她自己也是个哑巴。好在他们有个健康的儿子,给这个家庭带来无限的希望。哑婆五十多岁了,1.55米的个...
那天,她来报社找我,说有一个弱智的女儿,已从家里走失了七年了。七年里,他们全家发了多少传单广告,还是没有找到她。但她以一个母亲的直觉,坚信自己的女儿还一直活在这...
这趟公差有半年之久,前一个月里,我总会隔三差五地给娘打电话,娘有时也会打我手机,可是近来,我打娘出租屋里的电话总是无人接听,这让我很着急。我便打电话给三弟,三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