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的母亲,在我的心目中,母亲总爱唠叨,她老人家虽未曾读过书,没有文化,但她禀性聪慧,唠叨起来,会很快进入角色,或喜形于色、或声嘶立竭、或横眉怒目、或声泪俱下,而且唠叨起来则没完没了。
从小至今,虽极厌烦母亲的唠叨,但从母亲那嘴中唠叨出来的则是富有一定的哲理性的,让人有所思、让人有所学,也就是母亲的唠叨教会了我的为人之道,做事之理。
最初闯入我脑海记忆中的唠叨是我们兄妹四人上学时,常因偷懒,致使作业没有按时完成而受到老师罚站,母亲知道后,虽不打骂我们,而那“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人不学不灵,钟不打不鸣”“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学会落后”等一一连贯的唠叨从早到晚在我们兄妹身边回荡,并结合她小时候,因家里穷,兄弟姐妹多,祖父母则不让她去读书,以至落个今日“一字不知横画”,想到如今没有文化是多么的苦啊﹗并希望我们再穷、再苦也不能荒废学业,走她那没有文化的路子了。
也许正是母亲爱唠叨的缘故,就连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唠叨个没完。甚至我们几个字写不端正一点,被母亲发现了,那些“没学会走路、就学会飞”“人怕笑,字怕吊”的唠叨会听得是让我们头脑发胀,这种滋味是他人无法感受到的,有时候我们听烦了,就会想方设法避开一伙儿,若实在避不开,只好身坐家中,两眼观窗外,脑中尽想玩乐之事,而母亲则认为我们正认真听她唠叨,就更加用心去唠叨了。
这样一来,我们兄妹对母亲的唠叨都有一种恐惧感。也许正是因为有这种恐惧感和母亲那无休止的唠叨,才促使我们很好地完成学业。否则我们如今又是文盲一个,又要重演母亲那没有文化的老戏,我从心底里感激母亲当年的唠叨了。
毕业在外工作后,有时忙中偷闲回家看看那年迈的父母亲,满以为自己已长大成人,又参加工作了,这样一来回家便是客,母亲本应高兴还来不及呢﹗总不会再唠叨个没完没了吧,可谁知母亲对我们回家高兴之外,还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亦不忘向我们播撒“多学他人长,少说他人短”“行船靠帆,创业靠志”“要想精通,十年苦功”“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损人利己得人憎,公而忘私得人敬”这一诸多的唠叨从早到晚也不间停片刻。
也正是这些唠叨在我们的工作中或让我多思、细心、敬业,或让我正直、谦虚、清廉,当母亲看到我们兄妹四人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取得的成绩,双手捂摸着那一叠叠得来不易的荣誉证书时,母亲流下了热泪,她感到很欣慰,眼泪也禁不住流到手中那一叠的荣誉证书上,从母亲那细流的泪水中我们感受到母亲的用心良苦,是母亲通过那不厌其烦的唠叨,把她的智慧、她的期望、她的信任、她的做人之道赋于我们,尽职尽责做到一个伟大母亲辛苦培育子女的神圣使命。
如今,我们兄妹已先后成家立业了,或为人夫为人父、或为人妻为人母,然而年迈的母亲仍忘不了从她那嘴角抛出习惯性的唠叨,她虽对孙女们百般呵护、疼爱,但也时常在孙女们面前唠叨我们教育子女要做到“严是爱、容是害,不管不问是祸害”“树叉不剪会长歪,子女不教会变坏”。
在生活上,她一向很注意卫生,对我们动手做的任何事情除了不放心外,还时常唠叨这个如何如何洗净,那个如何如何擦干,这个该怎样打扫,那个该怎么清理,宛然像一个指挥官或参谋长什么的,这样的唠叨或许是多余的,可能没有人会喜欢它,但它却在母亲的口中得到了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把凝聚着自己的寄托、希望和关爱赋予我们,但它也蕴藏着一个深厚的母爱。
是啊﹗做母亲不易,而做一个称职的母亲更不易,唠叨兴许是母亲的一种天职、是母亲对于子女们的逆耳忠言,是母亲赋予子女们的特别母爱,但我们也可以断定,母亲是这世上最有资格唠叨的人。
在几栋居民楼之间,有一个小花园和一个典雅的小亭子,压抑在钢筋混凝土里的人们常为此别致的环境而吸引,当然还有一种更具诱惑力的,那便是自去年夏天以来,如果是没有恶风...
前一阵,乡下的大哥摔坏了腿,照顾娘就成了问题。娘一生勤劳,节衣缩食供我上了大学,才有我今天的美好生活,现在是回报她老人家的时候了。老婆玉芳挺贤惠,我一开口她就点...
那是动乱的第二年吧,我被划进了“黑帮”队伍里。我在那长长的“黑帮”队伍里倒不害怕.最怕的就是游斗汽车开到自己家门口,这一招太损了。嗐,越害怕还越有鬼,有一次汽车...
今年本城流行湘菜,剁椒鱼头更是风靡一时,偶尔有朋友请客点到这菜,我便想起一段关于鱼头的往事。那年那月,我去男友家吃饭,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红烧鱼刚端上桌,男友便一声...
没人知道她们从哪里来,没有名的女人和孩子成了淮河村的一个谜。女人白天总用一根长竹竿在河里探来探去,晚上则一个人坐在河边或坝头上,对着河水发呆。女人住在村西头靠近...
小黑的家里除了父母和4个弟弟妹妹外,还有一头牛和两只羊,外加8只鸡。他和弟弟妹妹上学的费用基本上是从牲畜上得来。小黑的母亲很照顾他这个家里最有望跳出龙门的大儿子...
接到婆婆的电话,我愕然。 她说:“惠明,家里农活忙完了,我想去你那里住一段,帮你带小宝……” 我再无话可说,这一次,她是非来不可。 她并不知道,军子离开前一个月...
1高三那年的冬天,她给我做了许多回早餐,出生在北方农村的她最懂得如何调制筋道的面食。我还记得每个早晨,我被她赶着骂着吃完一个馅饼再骑车赶去上学,实在来不及就揣一...
阿兰从小爱吃红烧鲫鱼。每次吃红烧鲫鱼,阿兰妈总是将鱼的中段挟到阿兰碗里,然后将鱼头挟到她爸爸碗里,鱼尾巴挟到自己碗里。阿兰奇怪的问:“鱼头肉也没有,鱼尾巴全是刺...
母亲真的老了,变得孩子般缠人,每次打电话来,总是满怀热忱地问:你什么时候回家?且不说相隔一千多里路,要转三次车,光是工作、孩子已经让我分身无术,哪里还抽得出时间...
114岁那年秋天,我偷偷去医院验了血型。化验单上那个鲜明的“B”刺痛了我。因为我知道,父母都是O型血。彼时,我和母亲的关系极度恶化。每次和她争吵完,我总怀疑,我...
亲爱的孩子,今晨你在桌上留了张极简短的纸条,便奔你想要的幸福去了。我在隔壁卧室里听你哭了很长的时间,又低声给男友打电话,默默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准备像昨晚吵架时...
15年前,她丈夫遽逝之后,每次朋友操心他们母子的生活,她都笑笑说:“还好我老公留下一卷名画,值不少钱,真急了,大不了卖掉。”她的儿子想必也知道,别人提到如果考不...
以前下班后,我沿街道向右走,那是父母的家。如今,我已经习惯向左走,因为结婚后我有了属于自己的家。这天加完班,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走出单位的大门,忽然犹豫起来,...
正上班时,婆婆打来电话,说家里来了客人,问我能不能回家吃午饭。手头正忙着,实在走不开,但是,中饭不能不陪客人吃啊,要不然太失礼了。于是吩咐婆婆,到餐馆点好菜吧,...
现在谈到茅草屋煤油灯很有戏剧性或是娱乐性,真真切切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我们感受就大不一样咯!……五八年爸爸被错划成右派来到某农场劳动改造,不离不弃的妈妈在某些领导...
二十三年前的3月26日,一个年轻男人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而来的火车碾压过他的身体。那天,正好是他25岁生日。这个男人,就是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
她叫陈静。陈静今年29岁,出生于湖北武汉市江夏区安山镇一个普通农家。8个月大时她的母亲因为无法忍受贫寒,撇下襁褓中的她离家出走了,再也没有回来。是父亲将陈静拉扯...
东子临出家门的时候回头大声说:“妈,我要是不在外面混出个模样来,就不踏进咱村子半步!”东子妈嗔怪道:“净冒虎嗑,你混出啥样不都是妈的儿子,感觉不如意就回来。”东...
新疆妈妈周喜花有一对双胞胎聋儿。为了让孩子开口叫一声“妈妈”,周喜花带他们去戈壁、牧场,运用快乐、赏识等教育理念,让孩子用手触摸着她的舌头学说话。母爱似脉脉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