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一个落榜少年的现实漂流 文/黄书满 李安,一位享誉世界影坛的大导演,在第85届奥斯卡颁奖礼上再次获得“最佳导演奖”,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成为颁奖礼上的最大赢家。可以说,李安是一个电影奇才,可他在高中时代的表现并不突出,曾两次高考落榜。最后,他考上一所专科学校,走上了影视之路。 1954年10月23日,李安出生于中国台湾。家里有4个孩子,他是最顽皮的一个。李安的父亲说,李安从来都不闲着,不是出去乱跑就是在家里乱钻,身上经常受伤,青一块紫一块的。李安小时候身体并不怎么好,经常生病,但即使病倒了,他也玩心不改,惹得母亲直跟他生气。 李安出生时只有8磅重,还好,弟弟长得比他结实。李安7个月大时,两个姐姐出了麻疹,他也被传染上了。当时,父亲刚好调到台东女中工作,这是父亲第一次升任校长,把时间全部用在工作上了,对家里照顾不周,结果,李安从此落下了肠胃毛病,体质就更不好了。后来,全家人搬到了台东,刚一落脚,父亲又接任花莲师范校长,于是全家人又搬到花莲,在那里住了8年。李安10岁时,父亲再次调任台南二中当校长。可以说,李安的童年是在不断的搬家中度过的。 小时候,李安瘦小而多病,在花莲时,如果他连着两个星期不去打点滴,医生都会感到奇怪。那个年代,有一种营养品叫“胖维他”,李安吃了不少,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父亲曾戏谑地说:“胖维他都让你给吃得变成瘦维他了。” 上了高中以后,李安的体质有所改善,虽然还很瘦小,但不怎么生病了。老师说他发育晚,因为他的身高才150多厘米。个子虽然矮了点儿,可李安的人缘特别好,周围的人都很喜欢他。 高中是紧张而忙碌的,李安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然而高考时,李安发挥得并不好,差6分与大学无缘。落榜给他带来不小的打击,他觉得自己特别没面子。父亲是高中校长,对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征求了父亲的意见后,决定去复读。然而,第二次高考也不顺利,在考数学的时候,他因为过于紧张,腹痛头胀,豆大的汗珠从额前滴下。后来,他甚至不能待在考场里继续答题了。根据规定,复读生再次参加高考时还得扣分,结果李安这次又没考上。发榜时,李安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趁家里没人就跑了出去,直到晚上也没回家。父母下班到家,看到李安不见了,急得不行,到处寻找。只有弟弟猜到了他的去向,就骑着自行车,骑了1个多小时,赶到安平海边。很快,弟弟就发现了他的自行车。弟弟看着他的背影,大声地喊着。当时,李安甚至已有了最坏的想法,想一死了之,幸好弟弟及时赶到了。 回家后,没人敢惹他,都怕触到他脆弱的神经。母亲给弟弟分配了任务,哪儿也不许去,就在家里陪着哥哥。 复读的第二年,黄重嘉老师对李安的帮助很大。当时,黄老师也就二十几岁,帮他补数学,就像朋友一样。他们还一起听古典音乐,一起谈论文艺。李安谈到黄老师时说:“他对我那么好,我的数学成绩却一直提不上来,真觉得没脸见他。”黄老师知道李安的成绩后,专门到家里来家访,他还帮李安准备专科考试。可是,李安的情绪一直没有稳定下来,他甚至当着老师的面,把桌上的台灯和书本推到地上。面对这样的学生,黄老师不但没生气,反倒安慰他:“不读就不读,放心去考。”有了两次失败,李安反倒把考试看淡了,本来没抱太大的希望,却考出了优异成绩。在考数学的时候,他也没有紧张,考了68分,进入艺专影剧科。李安在这所专科学校开始接触艺术,并有了日后的成就。 在艺专,李安学的是戏剧和美术,父亲虽然支持他,心里却一直很矛盾。在他的观念里,学艺术远不如学理工科。可是,他又不忍心打击多次受挫的儿子,只能强作欢颜。 很快,李安就从高考的阴影里走出来,融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他是校内的活跃分子,又是文艺骨干,还多次参加环岛巡回公演,甚至到工厂里表演舞台剧。那时候,同学们的兴致很高,都把表演当做人生的一大乐趣。大家穿着戏服,搬着道具,载歌载舞,好不热闹。但每次回家后,李安总会收敛许多,他怕父亲责怪自己。父亲看到他黑瘦的模样,就在饭桌上开训:“什么鬼样子!”李安要是听不下去了,就会把碗筷往桌上一放,直接回自己的房间了。这种沉默的反抗,一度让他们父子间的关系异常紧张。后来,父亲一直想让他留学,希望他能拿到学位,成为戏剧系教授。然而,李安并没有按照父亲的意思去规划人生,而是一心做自己喜欢的事。 毕业离开艺专后,李安有了更多的展示机会,并尝试拍戏,最后到了一发不可收的地步。他的第一部作品《推手》就获得了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等8个奖项的提名。他还曾获奥斯卡金像奖和金球奖的“最佳导演奖”,担任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2013年2月25日,第85届奥斯卡颁奖礼在美国洛杉矶举行,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再次获得了“最佳导演奖”,影片还以“最佳摄影”、“最佳配乐”和“最佳视觉特效”三个奖项,成为颁奖礼上的最大赢家。 这就是李安,一个落榜少年的现实漂流!
有一天,齐白石的家人看到齐老呆在画室里一直没出来,心里很是担心,齐老毕竟85岁高龄了。按照以往的习惯,齐老应该出来活动活动了,今天怎么在画室里闷了那么久呢?家人...
云南首富李云春:神秘9年疫苗之王沃森生物有12个未来故事,来自于植物王国云南的沃森生物是创业板日渐式微的拯救者在只讲商业模式而忽略公司价值、在过于强调技术价.....
申洲国际马建荣:从欠债工厂到1400亿针织王国,服装首富的背后文/清如【人物名片】马建荣,申洲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从负债工厂到市值超过1400亿的针织王...
华人首富李嘉诚的一生前前后后李嘉诚,广东潮安人,1928年7月出生于广东潮洲市一个贫穷家庭,父亲为教师。李嘉诚童年过着艰苦的生活。14岁那年(1940年),正逢...
一 我出生在山西。从初中起,我的记忆里就没怎么见过蓝天。我们家的水要烧开沏很浓的茶才能喝,不然就是苦的。我们家的远房亲戚,每隔一两年,就听说有人在矿下出了事。 ...
一个易拉罐卖出75.99亿,55岁退休老人缘何成为红牛背后的巨头【人物名片】关玉香,北京奥瑞金新美制罐有限公司董事长。55岁,本该安享晚年,却毅然创业,一路过五...
罗永浩:2011年,我的三件大事罗永浩的2011年,一直在忙。除了经营老罗英语培训之外,他还干了三件传播力度很大的事。先是接到优酷邀请,作为跨界导演自编、自导了...
王珞丹:我没有天赋,但我也能更好北京王府井地铁站,满屏都是王珞丹为NIKE拍摄的广告牌,画面中的王珞丹素面朝天、眼神坚定,全神贯注的练习一个舞蹈动作。一直觉得演...
强人刘强东:从2万元起家到成为准首富刘强东简历:京东商城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1974年生于江苏宿迁。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1998年...
达尔文-人梯和路石-名人小故事 达尔文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是一曲人梯、路石精神的赞歌、达尔文的老师汉斯罗教授发现了达尔文在生物学方面有惊人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便...
章子怡:永远相信下一个故事是最好的2014年4月,章子怡凭借电影《一代宗师》再夺金像奖影后,斩获了十尊影后奖杯。获奖当晚章子怡在微博上这样写道:请相信在你偶尔跌...
刘强东:活出一个京东文/唐亮关于京东和刘强东,先讲一件陈年往事。2009年,老虎基金给刚刚走出融资危机的京东报出2~2.5亿美元的估值,双方口头应允,没签合同。...
鲁迅和梁实秋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文化名人。只是,这两个人却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两个截然不同的层次和境界。 鲁迅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锋芒毕露的人物,他敏锐的目光时刻在关注...
任正非:正道直行根据华为公布的2010年财报,华为去年销售收入达1852亿人民币,按照2010年的平均汇率计算,大约280亿美元,已经非常接近全球排名第一的通信...
人生是一场长跑文/吴新颖她出生在山东烟台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里有漫山遍野的樱桃,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她从小要强、好学,不仅学习好,体育也棒,擅长长跑。她曾经梦...
蔡崇信:马云背后的男人,为阿里他做了三件大事文/林巧燕他曾在阿里巴巴一无所有的时候,辞去高薪职业,与马云共患难,他被媒体评为马云背后的男人。放弃七十万美元的年薪...
袁世凯对梁启超有知遇之恩。早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躲避缉捕,被迫流亡日本。直到1912年,袁世凯当上民国大总统后,主动邀请远在日本的梁...
董明珠:刚与柔董明珠走过的路不长草这是坊间形容格力首席执行官董明珠强势作风的一句评价。再见董明珠,是2011年11月份在格力珠海总部举办的格力20年品质见证大使...
乔布斯成功的七条秘诀规律一:做你喜欢做的事。乔布斯曾经对一群员工说:人有激情就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乔布斯这辈子一直在遵循自己的心,他说正是靠这股激情实现了所.....
戴维.当有荣耀之实,不当有荣耀之名 英国化学家戴维,是一位木器雕刻匠的儿子。虽然他小时候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却贫穷不改凌云志,坚持刻苦学习,二十岁时就发现了一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