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骏:人要永远站在无聊对立面
如果你对YouTube这家世界最知名的视频网站有所了解的话,或许你熟知它的创业故事:陈士骏和查德?赫利在旧金山一个朋友家里聚会,曲终人散,却发现没有什么好办法来和参与者分享视频,于是他们说,“真麻烦,自己做个视频网站吧”。
——真实没这么富于戏剧性。事实上这只是两位YouTube的创始人应公关人员要求,用2小时商量之后被迫交出的作业。
2005年,陈士骏想从eBay出来做点什么,就去刚刚创建的Facebook面试,没找到太多感觉。他满脑子创业想法,而正好他在Paypal多年的同事查德一家从西雅图搬回硅谷,查德给他打电话,“嘿,不想做点事吗?”一个工程师和一个设计师,一拍即合。
可两人并没想到,成功竟然这么快就与他们碰面。2006年,当Google收购YouTube时,价码竟然达到了16。5亿美元。
漫天的报道席卷而来,镁光灯不停在头顶闪耀。比这更重要的是,YouTube团队终于摆脱了连番苦战,再也不用为带宽和服务器担心,借助自身的大事件一跃成为新的主流媒体平台,进入了一条意义深远的快速发展通道。
什么最重要
现在,陈士骏和查德正忙着将美味书签从雅虎重新剥离出来,并让它重获新生。这个有8年历史的产品本身包含很多数据中心和设备,可在其基本概念和品牌之外,他们差不多要将整个产品重写一遍。一个新版本已经上线,而他们正在对此反复测试。
可想而知,进入二次创业的陈士骏,少不了又要恢复到一种疯狂工作的状态,就如2005年创办YouTube时干过的那样,唯一的区别,可能只是在于他账户上的已有财富从百万级变成了亿万级——可这对他的工作状态又有什么影响呢?
谈起这一产品,陈士骏说的眼睛闪着光,看来在脑瘤问题解决之后,他已经找到了自己新的目标,也是新的兴趣点。
从幼年开始,陈士骏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设立一个感兴趣的目标,然后满怀激情地完成它,之后再设立一个更大的、更有趣的目标。
在这样结束、开始一个又一个轮回的过程中,他做出了一项又一项对自己人生而言重要的决定,也一次次在否定中证明了自己。他越来越确信自己的性格与偏好,也越来越懂得享受这一个个过程。
该证明的已经证明得够多了,该得到的也得到了不少。荣誉、金钱、寻找自我,当这些都随着之前的目标完成之后,对现在的他而言,什么最重要?
陈士骏是一个非典型工程师。他喜欢熬夜,连续工作18个小时甚至更多,然后呼呼大睡;他不喜欢严苛的管理制度,相信动力不是来源于管理,而是兴趣;他包容力强,不到万不得已,羞于对别人说“不”;他在不熟的人面前总是有些紧张,因为不知道谈话如何进行下去;他很敏感,对重要场景的各种细节有着深刻的记忆力,有时又会跳出自身所处的状况来观察和分析自己,好像在看着另外一个人。
但他又是一个典型的创业者,对产品有着很好的控制,强调用户“主导”的功能拓展,能为一个目标拼命工作并乐在其中,并逐渐能外放出来,让这样的研发气氛成为整个公司的气场。
中文并不熟练的陈士骏尝试用中文来总结自己的驱动力,最后得到四个字:永不无聊。永不无聊的对面就是永远有趣,而要想让趣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取舍,必须获得认同与成就。
美味书签这个产品能大获成功吗?这实在已经不是个重要的问题,甚至“做这样的产品有趣吗?”都比它重要得多。
享受过程,创造价值,过有趣的人生。或许这才是一个以互联网为生的人,所应该保有的最佳状态。
对27岁的亿万富翁陈士骏来说,还有比这更美好的事吗?
可是生命无常。死神似乎要用自己的风格来提点一下这位年轻人。2007年7月25日,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某机场,陈士骏和查德正要赶回硅谷。此前,美国总统大选通过YouTube网友提问进行电视辩论,因为连番工作,陈士骏几乎三天没睡。飞机晚点,他在候机大厅沉沉睡去。
在失去意识的前一刻,陈士骏感觉耳边有风声划过,不知从哪儿传来隐约的音乐声,而他则在一片五彩斑斓而又看不清晰的风景中不断下沉。
醒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在病床而不是飞机上,而查德正守候在旁边。他想了一下,问道:“飞机怎么了?”“飞机没出问题,问题在于,你的脑子……”查德寻找着措词。这时他才知道,自己脑袋里长了一个肿瘤。
如果飞机没有晚点,陈士骏就会在一万米高空晕倒,后果也许不堪设想。在丢失过时间和意识后,他第一次觉得后怕与恐惧。想到自己无数日夜的努力,数不清的代码,钱,各种纠结与幸福的心情,都可能在瞬间化为泡影。忽然之间,他心灰意冷。
决定
“那么罹患脑瘤对你来说是一场噩梦,还是一份恩赐?”
他想了想回答道:“是的,我认为这是一种恩赐。这个想法有点怪,可我觉得当你踏到30岁的坎,忽然遇到这样一件对生活冲击巨大的事,它给你一种刺激,让你重新看待自己周围的整个环境。”
对陈士骏而言,最大的现实改变是,他戒了烟,终于决定辞去在Google的工作,和查德一道从雅虎手中买下了美味书签,一个书签收藏与分享工具,开始第二次创业。“我本以为自己将一辈子都在Google工作下去,安逸、稳定。”可现在,他已经决定让自己的人生走出另一条截然不同的路,虽然这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和更辛苦的工作。
1978年,陈士骏生于台湾,他的童年与别人没什么不同。但在以优异成绩进入美国伊利诺伊数学和科学学院后,区别产生了,与以学业为重的弟弟不同,陈士骏只要遇到感兴趣的点子,就算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完成它。发现爱好,使得他避免了在住校失去父母约束后完全的失控与放任自流,而他的爱好无疑正是编程。
对陈士骏而言,与其说编程是一种天赋,不如说是兴趣以及对兴趣锲而不舍的性格让他在这条路上能越走越远,而在此背后,则是父母给予的宽容程度——实际上也管不了他,以及美国学校自由的氛围。
从16岁进入一家网络安全公司实习开始,陈士骏已经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了。不断的实习、学习,以及必然的严重偏科,直至20岁,大学四年级休学进入Paypal。
即便在他父母看来,这样的决定也不可想象,但对于目标明确的陈士骏而言,遇到好机会,做这个决定并不困难。再之后,Paypal上市,陈士骏分得200万美元,成为百万富翁;eBay收购Paypal,他由此进入eBay,直至2004年。
在此期间,工程师是陈士骏几乎唯一的角色。这样的角色,在工程师文化主导的公司自然如鱼得水,但当eBay以一种更加精确严格的管理风格自上而下实施之后,不适应逐渐产生。
一方面是新的创意点子不断出现,刺激和“折磨”着他;另一方面,eBay的工作则保证了他的生活质量,可又像一个坑牢牢束缚着他。这样的矛盾在陈士骏负责的中国PayPal项目暂缓之后得到了爆发,他随手打开网页为自己订了一张飞往欧洲的旅行机票,整整一个月在欧洲闲逛,同时陷入迷茫。
需要再次做个决定了
2005年,陈士骏和查德终于开始自己的第一次创业,买下了youtube点com的域名。他们的视频网站因为各种新闻事件,用户量一次次向上提升;与此同时,整个YouTube团队不断加班,每周工作超过100个小时,运营成本也快速上升,财务上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
即便是再有激情的铁人,也无法承受这样长期的压力。碰巧在这一时机,雅虎、Google与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先后表现出了对YouTube的兴趣。卖掉公司的决定不难下,困难的是卖给谁。
陈士骏说,如果雅虎还是杨致远占主导,说不定雅虎就会成为最终买家,又说不定雅虎由此在产业中获得了更大的媒体话语权,改变之后互联网的格局。
在其中,新闻集团是最先被否决掉的,而与生俱来的工程师基因,让YouTube与工程师文化的Google而不是职业经理人主导的雅虎更亲近。再加上Google开出的可保留办公地点、职员无需进行二次招聘等“优厚”条件,使得陈士骏很容易做出了选择。
纵向分析陈士骏这一个个决定,它们实际上有着类似的判断标准,并源自同一种本质:技术的力量,工程师文化,以及互联网信仰。
“不行”
虽然年纪并不大,但“脑瘤事件”使得陈士骏多了一份对生死的感悟,他有时难免反思自己这一生。“当时同事还取笑我,哟,现在就出自传?”
在他33岁的人生中,有过好几次,不同身份的对象直接对他说“不行”。有些直接关系到最重要的选择。
第一次是个算命先生,在他小时候严肃地预言了他的命运:“你这辈子都不会成功,不会有钱。”虽然大多数时候他对此并不在意,他的经历也证明了这句话的无稽,可当面临最关键的时刻、内心忐忑时,这句话就会像咒语一样浮现在脑海中。(名人名言 www.23lz.com)比如,在Google收购YouTube之前,他会担心这件事是否能成真;在知道脑瘤手术困难程度很高时,他又会想,“那句话应在这儿了吗?”
之后是大学四年级,因为有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同学关系,陈士骏有幸在ICQ上接受了PayPal公司的面试。PayPal让他立即去工作,而这时候他还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大学学业。他的选择是马上去硅谷加入PayPal,可打电话给父母时,得到的答案是“不行”。父母当时很生气,他妈妈说:“我们不觉得这是好主意,你应该读完。”
2005年创办YouTube时,陈士骏和查德找周围富有经验的朋友们咨询意见,这次对他说“不行”的,是他的前老板、PayPal公司创始人,“不,我认为视频播放平台这个点子现在看起来并不是很成熟,如果不这么开放,做更私人一点的圈子会不会更好一些?”
而2007年的脑瘤,说“不行”的是陈士骏自己的内心。他当时问医生,如果要做摘除手术难度有多大,医生回答说:“如果最简单的是1,最困难的是10,那你这个手术的难度就是6。”简单的一个数字让陈士骏纠结良久,他有时会想,自己无法面对手术万一失败的后果,何况概率还那么高!
设想一下,如果当面对这些“不行”的时候陈士骏选择服从,结局会怎么样?如果相信了那个游方道士的话,将种种失意归咎于天意,陈士骏的性格中就会少了如现在的激情与执着,并影响之后的追求;如果听从了父母之言,在大学中顺利毕业,他也许就永远失去了在早期进入PayPal的机会,不会见识到工程师主导的互联网企业有多迷人,也根本碰不上查德;如果听信权威之言,YouTube变成一家更加场景化、圈子化的视频网站,它就无法真正与美国最热点的新闻事件联系在一起,更无法凭借自身引来如此多、如此快的关注,进而无法如此迅速的成长;如果在脑瘤上一再犹豫,陈士骏则可能在死神的阴影下,战战兢兢过完一生,一边在Google享受安逸的工作与生活,一边长期与抑制脑瘤的药物为伴。
勇气的表现并非在哪一次将它们驳倒,而是在于能够每一次都坚定地驳倒它们。陈士骏的经历与面对质疑时的表现,表现出了他激情向上、敢于冒险,以及在做事时不过多考虑后果的一面。
陈士骏:创业“瘾君子” 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20个月赚130亿 无聊的个性签名冯仑:当你觉得很牛逼的时候,其实别人都在看你笑话文/李天波同样是为了妞,我看到华人中不同的例子。香港一位大老板,小女儿出生,花4亿多港币买了一块以女儿名字命名的...
郑耀南:从保安到39亿身家,东莞富豪的商业密码20年前,一个小保安,从老家带了500元到深圳闯荡。现在,他是都市丽人的老板郑耀南,每年营业额达60亿元。20年间...
去美国留学一直是他的梦想,也是他对母亲的承诺。 出国前,他是台湾的一名小警察。随着接触外界新知识的机会增多,他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所学的不足。同时,他上进心在专业...
现任国内唯一载人航天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中国航天最年轻的特种技术员。 20年来,他带领团队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练就了“精、新、准、快”的绝活,带出了一支技术过硬...
什么叫九龙杯?为何要惊动周恩来呢?这得从上海锦江大饭店藏有一套我国举世罕见、别具一格的精美九龙杯说起。 九龙杯玲珑古雅,杯上雕有九条栩栩如生的飞龙,其中杯里有条...
李嘉诚:除了人脉,都是浮云文/余治国在华人首富的身上,总是环绕着一圈不可触摸、神秘而闪亮的光环。他的一生被众多妙手用文字演绎成一段波澜起伏的青年华人白手起家.....
蔡文胜:高中未毕业的天使投资人,野心绝不如此1999年,蔡文胜决定去澳洲闯荡。对他而言,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在菲律宾5年了,一家人都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做生意赚过...
总有一条路通向梦想文/张建中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正式在纽约交易所上市。来自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的农民电商王小帮,身着阿里巴巴定制版T恤,作为敲钟嘉宾摁下电...
俞敏洪: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自由是一个伟大的字眼。追求自由,是人的一种权利,也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都承认人生而平等,我们也希望人生而自由。人生而平等是人之所以...
雷军的宿命中国互联网业的活化石雷军说自己曾经是不怕苦,不怕累,人定胜天,但现在他决心要换一种活法,我们找对了一个风口,连猪都能飞起来的风口。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
许成祝:一位打工皇帝的奋斗史跨国公司的中国区CEO是外人眼中的打工皇帝。除了漂亮的学历之外,要想成为人人仰慕的打工皇帝,还需要什么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斯伦贝...
现代著名画家徐悲鸿(1895--1953)年轻时(1919-1927)曾留学欧洲,学习西方的绘画艺术。其间,为了祖国的尊严,为人冲和谦逊的徐悲鸿曾亲自向一个洋学...
海尔张瑞敏:从砸冰箱到砸组织,他说没有成功的企业文/清如【人物名片】张瑞敏,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作为海尔的掌舵者,张瑞敏始终坚持自我革命,进化不止,...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人喜欢靠着短暂的灵感和天赋来获得一时的辉煌,却在后半生烟消云散。但如果我们用心血和努力去打磨一项经久不衰的技术,让它永远闪耀...
雷锋生平简介雷锋于一九四零年十二月十八日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简家塘村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1949年参加了儿童团,担任儿童团团长。1954年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
一个易拉罐卖出75.99亿,55岁退休老人缘何成为红牛背后的巨头【人物名片】关玉香,北京奥瑞金新美制罐有限公司董事长。55岁,本该安享晚年,却毅然创业,一路过五...
IT大佬奋斗史:马云蹬三轮送书,刘强东创业遭女友嫌弃马云,1964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2岁时,马云买了台袖珍收音机,从此每天听英文广播,对英语开始感兴趣。1...
途家罗军:国内短租领军者,现在估值15亿美金,背后的逻辑是?文/清如【人物名片】罗军,途家及斯维登集团联合创始人。从2011年正式上线,到2017年完成E轮融资...
史蒂夫乔布斯:把每一天当做生命的终点在17岁那年,我读过一句格言,大概内容是: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里的最后一天,你将在这一天发现,原来一切皆在掌握之中。这句...
站到前面来文/葛闪他两岁那年,便能够用灵巧的小手敲鼓,且能准确符合歌曲的节奏。3岁那年,便在父亲的带领下,在香港乐林商行附近现场表演起来,引得众人啧啧称赞,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