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要了你后,凭什么给你开高工资?

文/张子恒
这张照片我用过很多次,摄于两年前的一个冬日,中午放学回宿舍的时候,路过阳台看到它,生长在一片浓郁的脚臭中,无所畏惧。
当然,后来它还是死了,死因不明,但通体发黑,一副死得其所的样子。
今年团队招聘的时候,我面试过一个西财的学生,前面整体感觉都不错,问到期待薪资是多少,少女微微一笑,说:刚开始就开六千吧。
我被懵了一逼,问:你知道西安市场的行情么?
少女天真无邪的答道:不知道,但我觉得自己就值这个价。
我又问到技能这个环节,少女显然神采奕奕,说:普通话二级甲等,熟练掌握office办公软件,会Photoshop的基本操作,英语四级……
当天晚上我气愤的发了条微博:普通话二级甲等,熟练掌握office办公软件这种技能,面试互联网公司的时候就不要拿出来说了。
六千块不多,但也是建立在跟你的能力及软素质匹配的情况下,正像那句:要死得其所……
后来再想起这个场景的时候,再结合自己少有的实际经验,我觉得可能大多数大学生都会在毕业找工作这个阶段,狠狠的从理想生活的高台上被现实拍下来。
这也间接的催生出我烧出这碗鸡汤的初衷,毕竟时间长了不装逼,也是时候出来立立牌坊了。
HR的困惑
周围有很多正在创业或已在管理层的伙伴们,大家坐在一起开始聊近况时几乎都在抱怨:现在的人真难招。招有经验的吧,对创业公司来说,第一是成本大,二来有经验的人正是因为有经验,可塑造性就变得很低,难以实现创业公司“一人多用、八面玲珑”的这种需求,或许还会给新生的团队带来一些前公司的不良习惯。所以初创团队在基本工种配备齐全后,更愿意招聘大学生进来,好带,学习能力强,可塑造性强,说白了,成本也低。
但是大家慢慢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其实还停留在一个“理想阶层”,并不能承担起一个企业合格成员的角色。
也不难理解,大学始一开始,基本上大家便都幻想着毕业后自己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月入五位数,二环内有房,再配辆差不多的车,在公司有话语权,西装革履……等等等等,不屑于做一些听起来不是很高大尚的工作,不是嫌累,就是嫌钱少——总的来说,眼高手低,像我刚出来时一样。
其实,苦衷我也理解,家长花那么多钱让上了四年大学,一出来兴高采烈的工作,每个月才拿两三千块钱,还完房租还花呗每个月基本也就差不多了,再者,上了四年大学,毕业才拿这么点,咋好意思回村,咋好意思面对那些中途辍学,现在已经有车有房还有俩娃的初高中同学们?
但是,仅仅你上了四年大学,出来找了份工作,你就应该拿到高工资么?
很多硬气的用人单位拒绝用应届生,原因大概也就是这样,刚才大学毕业,一个个能说会道,看着也蛮机灵的,但就是不会做事,技能或许能拿到八九分,但论“软素质”,差了不止一条街。
按道理下面应该例举很多点来说明应届大学生“软素质”差在哪儿,但我就想只例举两点,咋?
1、把苦劳当功劳
拿我举例子,我刚到公司来,做微信运营,将老师们拍好的视频剪辑再配以文字,通过公众号发出去,当天晚上为了给老师的视频课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我百度了一晚上知识点,几乎重拾了高中时漏掉的知识,看着还蛮辛苦的,毕竟不管咋说熬了一个通宵。
第二天老板就一句话:这些知识点你花二十分钟就让老师整理出来了,用得着熬这么一晚上?
2、这山望着那山高
新人在刚来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一腔热血,想着低工资也没关系,我要做出一番成绩出来,升职加薪出任总经理迎娶白富美,走向事业巅峰,但过一阵儿这个劲儿过了,就开始想着,为啥我来了这么久,还是这么多钱?!
于是就开始想着各种法子来告诉老板:是时候给我涨工资了!
又或者,整天嘟囔着自己一哥们,某某某,在哪哪哪拿着上万的工资……
那么,你拿多钱才合适?
我心里一直有这么一个公式:现阶段个人能力+发展潜力=薪资,这其中,发展潜力所占的比重应该是大于现阶段个人能力的,但是可千万别自己认为自己发展潜力大它就大了,这事儿不是你自己来评估的,千万不要自己骗自己,觉得自己就是被历史选中的人,社会还是相对公平的,你的发展潜力从你工作开始起,在方方面面中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可能老板嘴上不说,但其实心里早就给了你一份成绩单,给你定了位。
未来,你薪资几何,能到哪个阶层,基本上都和这份成绩单有关。
那么,我们来聊聊这份成绩单的构成:
1、态度
从小我们就被老师捏着鼻子,灌了十几年这样的鸡汤:态度决定一切。当年我还以为这是老师为了让我好好写作业才编下的鬼话,后来看看的确是这样,态度能决定你方方面面的东西,一件事儿的成败最终决定的不是个人能力的强弱,不是时运机会,不是天时地利人和,而就是态度。你个人能力再强,懂的再多,说的再多,对工作没有一个好的态度,那这份成绩单多半就不及格了;
多思考少抱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责任意识,积极主动,等等等等,你的态度体现在方方面面。
2、学习能力
年轻是你的优势,但不是资本,可别觉得自己年轻,好像老了就真能变得牛逼一样,你优势的体现,无非是能更快的接收新的事物新的思想,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但不是说你有了很强的学习能力就完了,你得学,而且学以致用,不断突破自己,冷不丁的给老板一个惊喜,让他不断的去认识更优秀的你。
不是说有了一份工作后就万事无忧了,你满足每个月这千把块钱?满足现在的地位阶层?双十一完后还在吃土?想办法让自己升值的唯一途径就是投资现在的自己,而最实惠得当的选择就是学习。
当年顶风尿十丈,不学习,现在就是顺你也会尿一手,别人都在往前走的时候,你选择停下来,那你就是退步,都特么退步了,还谈什么发展潜力。
那么,企业的角度是怎么看你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用在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来说虽然不恰当,但也蛮应景,就将就着这么说了。
在网上看到过一篇文章,叫《你靠什么在公司立足》,里面大概解毒了这么十二个词:忠诚、敬业、积极、责任、效率、结果、沟通、团队、进度、低调、成本、感恩。
看过后感触蛮大,这十二字真言就基本涵盖了企业评价一个优秀员工的标准,最令老板头疼的员工,就是刚来没多久,还没为企业创造成绩,就着急着说要涨工资,老板在没看到你的成绩之前,哪有理由给你涨?
你试试期末考试交张白卷,看看老师会不会给你高分?
一般来讲,除了黑心老板会压榨你之外, 大多数老板都会想着给你们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提高你们的待遇,毕竟你们是在给他创造财富,但是正因为是老板,才会在心里树立一个标准,什么人该涨工资,什么人能涨工资。
几个核心点大概是这样,毕竟我还不是老板,不能想的很通透:
1、时刻维护公司的利益,尝试着站在老板的角度想问题,多为他们排忧解难,而不是制造麻烦;
2、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报酬,而且要提供超出报酬的服务和努力;
3、重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从“要我做”完美过度到“我要做”,主动分担一些“份外”的事;
4、责任的核心就是责任心,将自己的工作负责到底,做错事千万要找理由找借口,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要善于总结,在自己身上发现一个坑就填掉一个坑;
5、高效工作,量化、细化每天的工作,千万别瞎忙,更不要拖延;
6、不要说“我觉得……”、“我认为……”,带着方案去提问题,再让老板去评估;
7、不做团队的短板,挤出时间来给自己充电;
8、拒绝摆架子,你是谁啊你摆架子;拒绝邀功,屁事儿都没放出来一点,邀什么功;拒绝耍小聪明,老板混了这么多年,你确定你耍的过?
9、感恩,不管现在如何,公司给了你工作,事业,给了你展示自己的舞台,给了你成长的空间,凡此种种,要用感恩的心去看待。
作为过来人,我的几点建议:
我从学校出来加入现在的公司,到上周刚满一年,说白了也是职场新人,但却完整的经历了那种从理想主义的高台落下且摔得粉碎的那种快感,上面例举的那些短板,一大部分来自我自己,剩下的是从现在我的团队中发现的问题,可以说,这些真实的案例严重拖慢了我向理想生活靠近的速度,我本来想着毕业就结婚的,妈蛋就是因为上述这些毛病,现在连彩礼都没攒够。
接下来是建议,也是本文的中心思想,用来承上,或许最近闲了还能启下:
1、做公司的主人
永远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员工,否则,你也就只是一个员工了;有些人可能会说,这又不是我的公司,我怎么做主人?其实不然,不是你的公司,只以为着你没有控制权、或者少有决策权而已,你的努力,你为这个公司的付出,最终都不会落空,都会换成等比例的价值返现给你,哪怕你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一颗小螺丝钉,但这颗螺丝钉要是发力了转,整个机器就会转起来。老板会看得到,谁在为公司努力着;
2、是事业,不是工作
你不是过来每天按时上下班,混混日子,每个月拿着几千快就能满足的人,就别偷懒,别骗自己,把你的每一份工作,都当成自己当下的事业,狠劲发力,积极主动,你才会得到的更多,这个更多远不止财富而已;
3、永远不要停下学习的脚步
假设你来公司的时候只会1+1=2,时值2000块,一年后,如果你还是1+1=2的水平,凭啥指望着公司给你涨工资?再说,学到了,那就是你的东西,就是你的资本,就是你给自己增值的砝码;你二十几岁,正值壮年,正是人之清晨,你用这时间来打游戏,用来抱怨生活、抱怨工作、抱怨薪资,不如用来投资自己,永远不要让别人给你定的价一成不变,去给老板谈涨薪的时候也别拿你的苦劳说事儿,那不值钱,要给自己积累资本,别这家工资低就换一家工资高那么一两千的,换来换去,你不去武装你自己,你顶多也就是那个价;
4、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别做被人支配的人,脑子和手长在你自己身上,别就那样甘于做一个执行者,别人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多思考,多主动,要从体力劳动渐渐转向脑力劳动,但别只想不做;你还年轻,你的潜力是无限的。
5、在月薪三千的时候,做月薪八千的事儿
决定你工资的还有一个核心点:供需关系。仔细想想,你所提供的劳动力是稀缺的么?是别人愿意高价购买的么?是别人无可替代的么?你的价值又是什么?当你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且做到了正解,在月薪三千的时候拿出八千的实力,那老板要是还不给你涨,就!跳!槽!
6、低薪资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适应了低薪
可能大部分大学生出来都无法拿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薪资,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或曾经美好的幻想,但是,千万不要着急,也不要就这么气馁,都二十来岁风华正茂,抽空看看书,学学习,给自己阶段性的设定一个天花板,然后一层一层的去突破,保持这种态度,不断进步不断突破,在这波大潮中你才能成为适者,适者生存。
分享一个我的方法,在自己小窝的墙上或者电脑里给自己设定一个清单成就榜,分别是to do、doing、dong,把自己要做的,正在做的,已经完成的列清楚,在to do一栏里用便签贴好目标,在doing里写目标完成的进度,然后在完成后,就可以把它放在done里了,可以是在短期内get一个技能,可以是工作中某一阶段性的目标,或是培养自己的一个习惯,学会自发的去做这些事儿,自己监督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一步步发芽成长,用现在的青春来投资自己,这样,未来才不会辜负你。
人这一辈子无非是生存或生活,时间也就这么多,重要的是你如何把握。
问问自己,我要过怎样的生活?
为此,我愿意付出怎样的努力。
3000工资与8000工资的差距,不仅仅是钱! 等着老板发工资,没想到被开除了 觉得工资少,高薪资的条件你符合几条?
唯有敬业,方能立业文/沐心1我常去的理发店,有一位洗头的小哥。每次碰到他给我洗头发,我的心里都有一点抗拒。因为,他在洗头的过程中,并不怎么用心。虽然并不是直观看...

人在职场最常犯的3种错误,引以为戒职场复杂,入职需谨慎。人们在职场中最经常犯哪些错误?错误观点一:我对领导忠心耿耿,总有出头之日可能很多人都没意识到,你的直接上...

确认下眼神,你是不是靠谱的人文/Jenny乔1上个礼拜,公司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有一天,老板把我叫到办公室,说来了个大项目,尽快组队。客户名气大,脾气也大,时...

单位上班25条建议1、不论你住得多么远,每天早上最少提前10分钟到办公室,如果是统一班车,也应提前5分钟赶到候车点。上班不迟到,少请假。2、在任何地方,碰到同事...

在北京年过三十买不起车房的男人是很失败的文/Lorraine月薪六千,在北京四环内租个小卧室要2000,水电网费每月500,吃饭每月1500,车费每月不打车的话...

千万别小瞧一个刚进公司5年的年轻人文/木沐能想象吗?90年的人如今27岁,85后的人都已经32岁,几年前面对这些人,你可能还不屑一顾甚至瞧不起,认为人家是楞头小...

让你的兴趣,成为你的本事文/一位喵先生01有位读者在公号后台留言:我现在28岁了,很迷茫。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没有意义,一起毕业的同学们,各有各的成就,有体面工作的...

任正非给华为新员工八大忠告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内部讲话总是被业界津津乐道,在最近《致新员工书》中他强调,在华为改变自己命运的方法,只有二个:一是努力奋斗;二是做出...

写给部门实习生:别盯着别人,看你自己文/少则得领导家孩子来实习,大一的学生,坚持没几天就不感兴趣了,成天跟着领导一起迟到早退。有个实习生不干了!抱怨说凭什么,他...

请不要成为求职奇葩文/穿过流水前段时间,我参加了某知名招聘网站举办的微访谈活动。到了在线提问环节,出现了诸如自己长相不够好看,公司会在意容貌吗或者请老板解答,....

托斯康是一座边远的小城。有一天,一个外乡人来到了这座小城。这个人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和声望,真真假假地讲了些老家的逸闻趣事。在他的嘴里,他的老家和这里的单调、荒凉...

在别人惋惜声中辞职的人会取得成功经常有人突然跑来对我说:一人先生,我想辞职。想征求我的意见。这时候我通常会对他说:辞职没问题,但是你应该在其他人的一片惋惜声中....

为什么就找不到好工作昨天洗澡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小时候有句话,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后来,上大学的时候也有句话,开车外语计算机,毕业工作来找你.从小大家就照...

给孩子一个田园般的童年吧。 作为家长要懂得,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 陪伴质量比陪伴时间更重要。 你可曾知道许多年轻的80后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一头扎进田间地头,走起...

有一年元旦,山东大学门口,一位老太太在卖自己的两大筐苹果,因为天很冷,买的人很少。 恰巧一位刚刚开完市场营销讲座的教授见此情形,就帮老太太出主意。 他走到附近商...

不怕事难干,就怕心不专文/小鱼叔1每到周五工作结束,坐在回家的汽车上,我就会计划周末要干什么,几点起床,什么时候看书,什么时候写文,计划得可谓是非常完美,简直无...

谁的职场不委屈公司一个90后男孩辞职过来跟我道别,他是公司去年刚校招来的培训生之一,身上具备了阳光、聪明、富有激情等优点。在新人中,HR及很多老员工相当看好他。...

职场法则:你不是输在能力上,而是输在太老实职场如江湖,腥风血雨,根本没有完全的公平。存在的更多的是各种潜规则。在这个江湖,老实不是优势。因为老实,做吃力不讨好的...

倒水的学问文/旗王大学毕业后好几个月,我一直都在人才市场不停地奔波着,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那天,我看到国内一家着名的民营企业招聘一位秘书,因为待遇....

你为什么总是这么累?下班时间,我走进地铁,在拥挤的车厢里找到一个角落安顿下来。就在刚刚过去的十个小时里,我忙着应对各种事务,成了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抬头看看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