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要了你后,凭什么给你开高工资?
文/张子恒
这张照片我用过很多次,摄于两年前的一个冬日,中午放学回宿舍的时候,路过阳台看到它,生长在一片浓郁的脚臭中,无所畏惧。
当然,后来它还是死了,死因不明,但通体发黑,一副死得其所的样子。
今年团队招聘的时候,我面试过一个西财的学生,前面整体感觉都不错,问到期待薪资是多少,少女微微一笑,说:刚开始就开六千吧。
我被懵了一逼,问:你知道西安市场的行情么?
少女天真无邪的答道:不知道,但我觉得自己就值这个价。
我又问到技能这个环节,少女显然神采奕奕,说:普通话二级甲等,熟练掌握office办公软件,会Photoshop的基本操作,英语四级……
当天晚上我气愤的发了条微博:普通话二级甲等,熟练掌握office办公软件这种技能,面试互联网公司的时候就不要拿出来说了。
六千块不多,但也是建立在跟你的能力及软素质匹配的情况下,正像那句:要死得其所……
后来再想起这个场景的时候,再结合自己少有的实际经验,我觉得可能大多数大学生都会在毕业找工作这个阶段,狠狠的从理想生活的高台上被现实拍下来。
这也间接的催生出我烧出这碗鸡汤的初衷,毕竟时间长了不装逼,也是时候出来立立牌坊了。
HR的困惑
周围有很多正在创业或已在管理层的伙伴们,大家坐在一起开始聊近况时几乎都在抱怨:现在的人真难招。招有经验的吧,对创业公司来说,第一是成本大,二来有经验的人正是因为有经验,可塑造性就变得很低,难以实现创业公司“一人多用、八面玲珑”的这种需求,或许还会给新生的团队带来一些前公司的不良习惯。所以初创团队在基本工种配备齐全后,更愿意招聘大学生进来,好带,学习能力强,可塑造性强,说白了,成本也低。
但是大家慢慢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其实还停留在一个“理想阶层”,并不能承担起一个企业合格成员的角色。
也不难理解,大学始一开始,基本上大家便都幻想着毕业后自己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月入五位数,二环内有房,再配辆差不多的车,在公司有话语权,西装革履……等等等等,不屑于做一些听起来不是很高大尚的工作,不是嫌累,就是嫌钱少——总的来说,眼高手低,像我刚出来时一样。
其实,苦衷我也理解,家长花那么多钱让上了四年大学,一出来兴高采烈的工作,每个月才拿两三千块钱,还完房租还花呗每个月基本也就差不多了,再者,上了四年大学,毕业才拿这么点,咋好意思回村,咋好意思面对那些中途辍学,现在已经有车有房还有俩娃的初高中同学们?
但是,仅仅你上了四年大学,出来找了份工作,你就应该拿到高工资么?
很多硬气的用人单位拒绝用应届生,原因大概也就是这样,刚才大学毕业,一个个能说会道,看着也蛮机灵的,但就是不会做事,技能或许能拿到八九分,但论“软素质”,差了不止一条街。
按道理下面应该例举很多点来说明应届大学生“软素质”差在哪儿,但我就想只例举两点,咋?
1、把苦劳当功劳
拿我举例子,我刚到公司来,做微信运营,将老师们拍好的视频剪辑再配以文字,通过公众号发出去,当天晚上为了给老师的视频课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我百度了一晚上知识点,几乎重拾了高中时漏掉的知识,看着还蛮辛苦的,毕竟不管咋说熬了一个通宵。
第二天老板就一句话:这些知识点你花二十分钟就让老师整理出来了,用得着熬这么一晚上?
2、这山望着那山高
新人在刚来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一腔热血,想着低工资也没关系,我要做出一番成绩出来,升职加薪出任总经理迎娶白富美,走向事业巅峰,但过一阵儿这个劲儿过了,就开始想着,为啥我来了这么久,还是这么多钱?!
于是就开始想着各种法子来告诉老板:是时候给我涨工资了!
又或者,整天嘟囔着自己一哥们,某某某,在哪哪哪拿着上万的工资……
那么,你拿多钱才合适?
我心里一直有这么一个公式:现阶段个人能力+发展潜力=薪资,这其中,发展潜力所占的比重应该是大于现阶段个人能力的,但是可千万别自己认为自己发展潜力大它就大了,这事儿不是你自己来评估的,千万不要自己骗自己,觉得自己就是被历史选中的人,社会还是相对公平的,你的发展潜力从你工作开始起,在方方面面中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可能老板嘴上不说,但其实心里早就给了你一份成绩单,给你定了位。
未来,你薪资几何,能到哪个阶层,基本上都和这份成绩单有关。
那么,我们来聊聊这份成绩单的构成:
1、态度
从小我们就被老师捏着鼻子,灌了十几年这样的鸡汤:态度决定一切。当年我还以为这是老师为了让我好好写作业才编下的鬼话,后来看看的确是这样,态度能决定你方方面面的东西,一件事儿的成败最终决定的不是个人能力的强弱,不是时运机会,不是天时地利人和,而就是态度。你个人能力再强,懂的再多,说的再多,对工作没有一个好的态度,那这份成绩单多半就不及格了;
多思考少抱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责任意识,积极主动,等等等等,你的态度体现在方方面面。
2、学习能力
年轻是你的优势,但不是资本,可别觉得自己年轻,好像老了就真能变得牛逼一样,你优势的体现,无非是能更快的接收新的事物新的思想,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但不是说你有了很强的学习能力就完了,你得学,而且学以致用,不断突破自己,冷不丁的给老板一个惊喜,让他不断的去认识更优秀的你。
不是说有了一份工作后就万事无忧了,你满足每个月这千把块钱?满足现在的地位阶层?双十一完后还在吃土?想办法让自己升值的唯一途径就是投资现在的自己,而最实惠得当的选择就是学习。
当年顶风尿十丈,不学习,现在就是顺你也会尿一手,别人都在往前走的时候,你选择停下来,那你就是退步,都特么退步了,还谈什么发展潜力。
那么,企业的角度是怎么看你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用在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来说虽然不恰当,但也蛮应景,就将就着这么说了。
在网上看到过一篇文章,叫《你靠什么在公司立足》,里面大概解毒了这么十二个词:忠诚、敬业、积极、责任、效率、结果、沟通、团队、进度、低调、成本、感恩。
看过后感触蛮大,这十二字真言就基本涵盖了企业评价一个优秀员工的标准,最令老板头疼的员工,就是刚来没多久,还没为企业创造成绩,就着急着说要涨工资,老板在没看到你的成绩之前,哪有理由给你涨?
你试试期末考试交张白卷,看看老师会不会给你高分?
一般来讲,除了黑心老板会压榨你之外, 大多数老板都会想着给你们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提高你们的待遇,毕竟你们是在给他创造财富,但是正因为是老板,才会在心里树立一个标准,什么人该涨工资,什么人能涨工资。
几个核心点大概是这样,毕竟我还不是老板,不能想的很通透:
1、时刻维护公司的利益,尝试着站在老板的角度想问题,多为他们排忧解难,而不是制造麻烦;
2、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报酬,而且要提供超出报酬的服务和努力;
3、重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从“要我做”完美过度到“我要做”,主动分担一些“份外”的事;
4、责任的核心就是责任心,将自己的工作负责到底,做错事千万要找理由找借口,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要善于总结,在自己身上发现一个坑就填掉一个坑;
5、高效工作,量化、细化每天的工作,千万别瞎忙,更不要拖延;
6、不要说“我觉得……”、“我认为……”,带着方案去提问题,再让老板去评估;
7、不做团队的短板,挤出时间来给自己充电;
8、拒绝摆架子,你是谁啊你摆架子;拒绝邀功,屁事儿都没放出来一点,邀什么功;拒绝耍小聪明,老板混了这么多年,你确定你耍的过?
9、感恩,不管现在如何,公司给了你工作,事业,给了你展示自己的舞台,给了你成长的空间,凡此种种,要用感恩的心去看待。
作为过来人,我的几点建议:
我从学校出来加入现在的公司,到上周刚满一年,说白了也是职场新人,但却完整的经历了那种从理想主义的高台落下且摔得粉碎的那种快感,上面例举的那些短板,一大部分来自我自己,剩下的是从现在我的团队中发现的问题,可以说,这些真实的案例严重拖慢了我向理想生活靠近的速度,我本来想着毕业就结婚的,妈蛋就是因为上述这些毛病,现在连彩礼都没攒够。
接下来是建议,也是本文的中心思想,用来承上,或许最近闲了还能启下:
1、做公司的主人
永远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员工,否则,你也就只是一个员工了;有些人可能会说,这又不是我的公司,我怎么做主人?其实不然,不是你的公司,只以为着你没有控制权、或者少有决策权而已,你的努力,你为这个公司的付出,最终都不会落空,都会换成等比例的价值返现给你,哪怕你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一颗小螺丝钉,但这颗螺丝钉要是发力了转,整个机器就会转起来。老板会看得到,谁在为公司努力着;
2、是事业,不是工作
你不是过来每天按时上下班,混混日子,每个月拿着几千快就能满足的人,就别偷懒,别骗自己,把你的每一份工作,都当成自己当下的事业,狠劲发力,积极主动,你才会得到的更多,这个更多远不止财富而已;
3、永远不要停下学习的脚步
假设你来公司的时候只会1+1=2,时值2000块,一年后,如果你还是1+1=2的水平,凭啥指望着公司给你涨工资?再说,学到了,那就是你的东西,就是你的资本,就是你给自己增值的砝码;你二十几岁,正值壮年,正是人之清晨,你用这时间来打游戏,用来抱怨生活、抱怨工作、抱怨薪资,不如用来投资自己,永远不要让别人给你定的价一成不变,去给老板谈涨薪的时候也别拿你的苦劳说事儿,那不值钱,要给自己积累资本,别这家工资低就换一家工资高那么一两千的,换来换去,你不去武装你自己,你顶多也就是那个价;
4、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别做被人支配的人,脑子和手长在你自己身上,别就那样甘于做一个执行者,别人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多思考,多主动,要从体力劳动渐渐转向脑力劳动,但别只想不做;你还年轻,你的潜力是无限的。
5、在月薪三千的时候,做月薪八千的事儿
决定你工资的还有一个核心点:供需关系。仔细想想,你所提供的劳动力是稀缺的么?是别人愿意高价购买的么?是别人无可替代的么?你的价值又是什么?当你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且做到了正解,在月薪三千的时候拿出八千的实力,那老板要是还不给你涨,就!跳!槽!
6、低薪资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适应了低薪
可能大部分大学生出来都无法拿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薪资,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或曾经美好的幻想,但是,千万不要着急,也不要就这么气馁,都二十来岁风华正茂,抽空看看书,学学习,给自己阶段性的设定一个天花板,然后一层一层的去突破,保持这种态度,不断进步不断突破,在这波大潮中你才能成为适者,适者生存。
分享一个我的方法,在自己小窝的墙上或者电脑里给自己设定一个清单成就榜,分别是to do、doing、dong,把自己要做的,正在做的,已经完成的列清楚,在to do一栏里用便签贴好目标,在doing里写目标完成的进度,然后在完成后,就可以把它放在done里了,可以是在短期内get一个技能,可以是工作中某一阶段性的目标,或是培养自己的一个习惯,学会自发的去做这些事儿,自己监督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一步步发芽成长,用现在的青春来投资自己,这样,未来才不会辜负你。
人这一辈子无非是生存或生活,时间也就这么多,重要的是你如何把握。
问问自己,我要过怎样的生活?
为此,我愿意付出怎样的努力。
3000工资与8000工资的差距,不仅仅是钱! 等着老板发工资,没想到被开除了 觉得工资少,高薪资的条件你符合几条?最好的回报,便是投资你自己文/Lori不是萝莉出来工作一段时间不难发现,职场里的一些人,并没有因为工作年限的增长而获得更好的机会,更别说出任CEO,迎娶白富美,...
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根本不用担心什么过劳死文/特立独行的猫每次发文提到努力工作学习,就有人来问:那么努力工作学习,身体不好了怎么办?不是那么多人因为太过拼命过劳...
年轻人,下了班一定要瞎折腾文/伊心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很是喜欢。电影叫《朱莉与茱莉亚》,讲的是两个女人和美食的故事。但它显然不仅仅关于女人和美食,还关于生活、爱....
到底是什么成为你成长路上的绊脚石?从前有位记者采访了11000个人:是什么阻挠了你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他估计人们会说:是时刻、金钱、作业、健康、债款。他还估计人...
春节假期临近,公司需要有人值班。前几天经理照例把陆大有叫到办公室:“小李春节陪女朋友,老钱回老家看他妈。小李的女儿身体不好,所以其他人都没时间。大朋友,春节要值...
杨朱的邻居家的一只羊丢失了,他不仅带着自己的亲朋,甚至还请来杨朱家的童仆一起去追。 杨朱说:“丢一只羊,用得了这么多人去追吗?” 邻人说:“因为分岔口太多。” ...
你对工作的态度,决定你的前途文/李思圆1前几天晚上,有个前同事找我有点事,随后问我,为什么她当初在公司待了五、六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领导依旧不肯重用?虽然当...
聪明的人很多,靠谱的人太少文/丹尼尔先生现代社会,聪明的人很多,但靠谱的人太少。论聪明,其实大家的智商基本都差不多,一些人稍微略高一些,但都在差不多的区间,除了...
谁的职场不委屈公司一个90后男孩辞职过来跟我道别,他是公司去年刚校招来的培训生之一,身上具备了阳光、聪明、富有激情等优点。在新人中,HR及很多老员工相当看好他。...
你所有的迷惑,都是因为没有好好工作文/汤小小做为一个写作培训讲师,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老师,我不知道自己适合写什么类型怎么办?我不知道哪种文风适合我怎么办?...
一年挣10W跟一年挣100W的人,都做了什么?文/月色里肆无忌惮的浅忆职场10年,为什么有人已经当上了董事总经理,而有的人还是资深销售经理?出道10年,为什么有...
那个年薪200万的前辈被裁掉了,月薪5000的你该怎么办?文/格总43岁的MichaelWu,是高科技公司C中国区负责大客户芯片销售的Director,今年3月...
27岁,月薪20000:只要人不懒,人生就不赖文/哈叔你为什么挣不到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太懒了。我知道,一个人挣不到钱的原因是很多的,有时也不是因为不努力...
巴菲特:不要等待,先投资自己文/J.A.DAVI我知道单从文章的标题看这是给年轻人的建议,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我自己也是到了20岁末30岁初的年头才明白自我发展...
是什么成就了王传福的创业神话,使之成为商界奇才呢?也许你以为答案肯定是他的勤奋和汗水,但他却认为,“要想成功,最关键的还是要有冒险精神”。在他的眼中,所有的事情...
你和牛人的差距,就是从下班之后拉开的文/夭夭1越来越发现,厉害的人都是擅长利用下班后时间的高手。一个朋友,全职工作是数据分析,同时又是优秀、忙碌的时尚博主,每天...
这世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轻松文/空空1前同事珊珊,是我们圈子里最让人羡慕的白领。因为突出的销售业绩,老板不限制她的上班时间,可以随来随走,几乎没什么压力。而她...
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有没有?说起来有趣,工作多年,见过无数毕业不久的职场年轻人,每次问及他们理想中的工作是什么样的?大多都会回答钱多、事少、离家近。你问我,...
与艰难工作为伍,才能看到最美风景文/东方赢1最近几年,各种同学会的邀请多了起来。从各种同学会里,我们可以察觉到一些有趣的现象。一些以前上学时成绩马马虎虎的人,在...
25岁的北漂白领小王觉得自己活得很庸俗文/陈昌工作两年半了,觉得自己越活越庸俗了。刚毕业的时候,觉得自己特牛逼,最喜欢别人问自己在哪儿工作,然后风轻云淡地回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