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告诉我,现在公交车在我们镇停靠的那个站点,在他十几岁的时候,还是个老鱼塘。这鱼塘有多老,父亲也说不上来,自他出生起就已经有了。他只知道那个塘里有很多野生鱼,在那个零食与物质都不算充裕的年代,这些东西无疑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家里兄弟多,每天下学之后,你捉鱼我打鸟,然后各自带回家,供晚上饱餐一顿。
那一天,大伯的同学从市里过来,约他一起去钓鱼。大伯酷爱钓鱼,而且技术不是一般的好,于是欣然答应。我父亲刚好在一旁听见了,也要跟着一起去,三人选来选去,最后决定去那个老塘,离家近点。
父亲当时刚满十一岁,小孩子,玩心正重,对于钓鱼这种极需耐心的事压根没有多少兴趣。见大伯俩人正在聚精会神地钓鱼,他自己就跑到老塘的另一边开始玩水了。
去过农村的朋友也许知道,农村的池塘或者沟渠旁边,都会紧贴水面搭一座小跳板,一直伸到水中,方便挑水或者洗菜洗衣服之类的,那时候是木板,现在更多的是水泥板。父亲就坐在跳板上,把两只脚泡在水中踢水。正玩得起劲,突然从湖边茂密的菱角藤中飘出一条鱼来。
父亲定睛一看,原来是条草鱼,又大又肥,看个头估计得有个三四斤重。那鱼明显已经奄奄一息,几乎完全侧着身子浮在水面上,只有尾巴偶尔轻微摆动两下。父亲准备喊大伯过来抓,没来得及开口,那鱼竟然直直飘到他跟前来了。
父亲说他当时特别高兴,简直是打瞌睡就碰到枕头,心想要是能捞到这么大条鱼,家人们一定会很吃惊,肯定对他刮目相看。他按耐住狂喜,一手抓着跳板,一手去抓鱼。
就在指尖碰到鱼身的瞬间,那鱼尾巴一摆,往前飘走了。
父亲懊恼不已,觉得这下算是没戏了。结果那鱼不知道是真快死了,还是压根就懒得动,居然仅仅只往前飘了几寸而己。
离着这么几寸远却抓不到,父亲心里像是被猫抓一样难受,不知道该不该放弃时,那鱼居然又晃晃悠悠,飘回到原来的位置,一动不动了。
见此情景,父亲恨不得笑出声来,嘴里念叨着: “鱼儿鱼儿你莫怪,你是人间的一盘菜……”再次伸手去捞鱼了。
那鱼似乎也是故意耍他,再次在他手指碰到的那瞬间飘了出去,不多不少,刚好又是几寸远。
这下父亲真是急了,他从水中拔出脚就朝路边跑,那边都是树,他要掰根树枝来。等他提着树枝过来时,那鱼儿仍旧在老地方没有离开。父亲跪在跳板上,举着树枝去扒。
毫无悬念的,树枝顶端在碰到鱼的瞬间,它又朝前滑了出去,又是仅仅几寸。
父亲说他当时心底里忽然生出一股邪火,一种莫名的烦躁充斥在脑袋里,他的眼里只有这条鱼,他一定要把这条鱼给抓上来。这次他更冒险,不再抓着身后的跳板,而是整个身子全部探出去,拼命张开手臂去挑那条鱼。就在树枝碰到鱼,正在将它往回挑时,突然一声怒吼从身后传来:“老六!你搞什么!”
父亲一下清醒过来,是大伯在叫他,这时候他自己也叫出声来了——原来自己全身都已经泡在了水里,另一只手还朝前举着,在挑那鱼呢!
他慌忙扔掉手中的树枝,两手抓住跳板,用尽全力从水中爬了起来。这时候,那鱼突然侧回身子,无比灵活地游到水中,再也看不见了。
说到这里,父亲向我解释,说农村有种说法,叫做“淹死鬼找替身”,指的是那些被水淹死的人,因为是枉死,怨气很重,无法解脱和轮回,只能一直困在水中,成为“水鬼”,它们只有找到下一个替身,自己才能解脱。而下一个替身同样因为是枉死的,又要再找下一个替身,如此往复,循环不息。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自己家乡的哪条河哪个塘,每年都会收几条人命……
所以,当你在水边看到不可思议而又撩拨你心的东西,请千万不要起念头,因为,你根本不会知道,自己是不是下一个替身……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我父亲这么好运,比如我读初中时听到的,那三个小孩子的事。
在我们镇附近有个很多砖窑,我的一个好友的父亲还在砖窑当过厂长。红砖的烧制需要泥土,所以必须挖土。
1.肘子 那只肘子被送到院子 鬼故事看懂才恐怖 里已经变得冰凉。 这是一间没有门的房子,窗户经过风雨的雕琢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色彩,破落的漆皮挂着。杂乱的枝叶不知何...
刘冬儿来到河边,想要跳河自尽,一了百了。 刘冬儿必须要死。为了给母亲治病,他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又向街上放高利贷的借了一大笔钱。虽然他请了最好的郎中来给母亲治病,...
清朝末年,四川境内有一名捕蛇人。那人十分厉害,从未失过手。 有一天听说老鸦镇出现了一条罕见的蛇,蛇身长四尺五寸,通体翠绿,颇具灵性。这名捕蛇人心中惊喜,正好前些...
韩老六,大名叫韩守忠,因在哥们当中排行第六,人们习惯叫他韩老六。说起他来,有让人破解不开的怪异事儿。 韩老六年轻时,老实勤快,是个侍弄庄稼的好把式,其他什么手艺...
永平府秀才吴仲举,自幼生性聪颖,勤奋好学,过目成诵。尽管家境贫寒,吴仲举的父母却一心要把儿子培养成人,日后光宗耀祖。可是,人有旦夕祸福,在吴仲举十二岁这年父亲死...
小时候喜欢依偎在奶奶怀里讲故事,老一辈的传说里总是少不了牛鬼蛇神,爱动的我只在这个时候能安静地聆听。 李老头是村里的名人,并不是因为他年过耄耋仍能赶集卖菜,而是...
(一) 清代嘉庆年间,京城西郊有一烧窑之人,姓郑名历,虽还年轻,因家中无其他人,故一年到头总在外烧窑做工,极少回家。 这年冬天,天气较冷,郑历给一家窑主烧窑,进...
因为从没有亲身经历过关于鬼的任何事情,看看各位的文章或亲身经历或讲述他人经历,也很刺激!但是,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只在你一个人身上发生,或者即使有同...
清顺治年间,襄阳丁家庄有个卖针头线脑的货郎名叫丁二货,他每天早早挑担出门,摇着拨浪鼓走村串户吆喝叫卖,日落西山才一人往回赶。 有年初冬的一天,丁二货由于串乡跑得...
这是一个关于地铁的故事。何文波来到这个城市也才几天的时间,他只是过来这个城市读书而已。这个城市是这里的省会。他的家乡则是离这里很远很远的一个地方。他当然不想这么...
鬼故事恐怖声音 这个故事也就发生在十几年前,故事中的人叫李利民,住在铁路西边的大罗庄。李利民年近三十,是个从小就喜欢捕捉黄鳝的人。 那是八七年秋的一天晌午,村民...
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街上早已经没有任何行人。一辆出租车刚送完一位客人,孤单地行驶在返程的路上。突然,一道闪电划过,出租车司机隐约看见路边有一位穿白色连衣裙的长发...
清乾隆年间建安县城有一家隆兴商号,东家吴宽自任掌柜,雇有五名伙计料理生意,其中有一位叫徐宝的伙计,已有三年未曾回家。这年的腊月十五,徐宝向吴掌柜告假探亲,吴掌柜...
接着前天的故事讲,那次在火车上周叔讲完熊瞎子讨肉就下车了,当时我被这个故事吸引入迷便要了周叔的手机号,后来去南京约周叔吃饭听他讲了接下来的故事。 周叔说那年进山...
既然科学要探索,必定真实! 湘西,交通不便,行路非常困难。一次跟旅游团出游,行至半路,突发奇想,与旅游团不辞而别,趁休息之际,独自踏上了蜿蜒的山路。 山路隘险,...
清嘉庆年间,关外兴州有一个穷秀才,姓周名子钧,在邻村一边教私塾一边刻苦读书,准备大比之年进京科考。私塾在村头一所老旧闲宅,周子钧时常秉灯夜读,或赋诗作文。这年冬...
据《搜神记》记载,汉朝时,有一个老书生叫谈生。四十多 最恐怖的鬼故事网站 岁了,还是光棍儿一条,每天捧着诗经,翻来覆去地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在农村经常会遇到这类事件。普遍发生在一些体质偏弱的妇女身上,见过几期都是年龄在四十岁这样的。家里白事时会有。被鬼上身的人身体僵硬冰冷大哭大闹,力气很大要几个人才...
一、错位 潇潇睁开眼,熟悉的床,熟悉的脸,她弯起唇角,努力地对最亲的人露出笑容。 是她不懂事,不顾小夏的劝说,非要去探那才刚结冰不久的湖面。江南的冰向来单薄,湖...
鬼故事恐怖的电影院 在北方,人民通常把有鬼的植物认定为芭蕉。而在南方,尤其是广东一带,则认为青竹是有鬼的植物。其实佛家也认为青竹是有鬼的植物,只是有佛门的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