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已奉公的成语故事

0人浏览日期:2021-11-11 02:50:16
  

克已奉公成语故事

祭遵,字弟孙,东汉初年颍阳人。祭遵从小喜欢读书,知书达理,虽然出身豪门,但生活非常俭朴。

公元24年,刘秀攻打颍阳一带,祭遵去投奔他,被刘秀收为门下吏。后随军转战河北,当了军中的执法官,负责军营的法令。任职中,他执法严明,不循私情,为大家所称道。

有一次,刘秀身边的一个小侍从犯了罪,祭遵查明真情后,依法把这小侍从处以死刑。刘秀知道后,十分生气,想祭遵竟敢处罚他身边的人,欲降罪于祭遵。但上有人来劝谏刘秀说:“严明军令,本来就是大王的要求。如今祭遵坚守法令,上下一致做得很对。只有像他这样言行一致,号令三军才有威信啊。”

刘秀听了觉得有理。后来,非但没有治罪于祭遵,馑髀步Q艉睢

祭遵为人廉洁,为官清正,处事谨慎,克己奉公,常受到刘秀的赏赐,但他将这些赏赐都拿出来分给手下的人。他生活十分俭朴,家中也没有多少私人财产,即使在安排后事时,他仍嘱咐手下的人,不许铺张浪费,只要用牛车装载自己的尸体和棺木,拉到洛阳草草下葬就可以了。

祭遵死后多年,汉光武帝刘秀仍对他的克己奉公精神十分怀念。

克已奉公的成语故事1

克已奉公材料

【发音】kè jǐ fèng gōng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解释】克己:克制、约束自己,克制住自己的私心;奉公:以公事为重。约束自己的私欲,以公事为重。比喻一个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一心为公。

【近义词】廉政无私、公而忘私、奉公守法

【反义词】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假公济私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举例】雷锋同志一贯克己奉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

克已奉公的成语故事2

衣柜里传来的怪响快乐口袋故事避面尹邢的故事明年再不偷鸡黄蓉在第957天离开诸葛亮什么“心病”酿成了蜀国最大冤案蚕的一生图穷匕见的故事停留在肩上的那只蜻蜓聊斋故事之水生古代之嫁葬“殉情”爱侣的“第三次相遇”做个诚实的孩子:乐乐的牙齿和舌头又穷又口吃的邓艾是如何发迹的那些被戴绿帽还倒霉的文人:谢灵运丢官 吕安丧命亡灵在尖叫“五虎”战绩整理补充公公难媳妇为母祈寿放生孝鱼江·岸·凶彝族月琴的传说宝宝启蒙教育童话故事懂礼貌的朋朋巴巴熊的破屋顶人蛇悲恋那一年的无名尸爱会变成一阵风两秀才比试文采圆滑的狐狸金黄色甲虫与萤火虫不可替代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