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97年春(春秋时期),楚国打进郑国,郑襄公裸体牵羊迎接楚庄王,并苦苦求饶,取得了楚王的同情。当年夏,晋国派军队救援郑国。晋军南下,兵临黄河时,听说郑国已经同楚国媾和,晋军中军主帅荀林父想退兵,并提出等楚国军队回国后,再出兵攻打郑国,讨伐背叛者。荀林父的副手先縀表示反对,认为这样“不行”,并说:“晋国之所以能够称霸诸侯,是因为军队勇敢、文臣武将尽力的关系。现在失去了诸侯(指郑国背叛晋国亲向楚国),不奋勇当先,不能说是尽了力。有敌人不去攻打,不能说是勇敢。要是由于我们而失去霸主的地位,不如死了。”先縀还说道:“率军出征,遇到强敌而退却,这不是大丈夫的气概;担任军队统帅,而终非大丈夫,唯有你们能做得出,我办不到”于是他率领所属部队渡过黄河,继续前进。荀林父的部将根据这一形势,分析进和退的得失利害关系,最后一致劝荀林父率兵渡河。
楚国军队想北上,到饮马黄河时再回国。听说晋军已渡河,楚王想退兵返国。其宠臣伍参想战,而令尹(官名)孙叔敖则不想战,并说:“去年打陈国,今年攻郑国,不是没有战争。战而不胜,您伍参的肉够吃的吗?”伍参说:“如果这次打胜了,就足见您孙叔敖没有谋略了;不能战胜,我的肉将在晋军之手,还能吃得上吗?”令尹转车反旗,伍参对楚王说:“晋国现在从政的都是些新人,不能很好地执行命令;其副手先縀刚愎不仁,不肯听从命令;他们的三个统帅(指中军、上军、下军之首领)想统一行事也难以办到,就是想听从命令,也没有统一的上级,大家听谁的?这一仗,晋军必败。”楚庄王无奈只好命令令尹调转战车向北,驻扎于管地以待晋军。
【注音】gāng bì zì yòng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縠,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解释】愎:任性;刚愎:强硬、固执;自用:自以为是。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听不进一点儿别人的意见。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十分固执自信。
【近义词】我行我素、 自以为是、固执己见、师心自用、狂妄自大
【反义词】虚怀若谷、从善如流、博采众长
【年代】古代
【谜语】老王这个人太~,根本就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楚国大夫伍参看清楚了形势,建议可以消灭晋军而出兵,后来果然大获全胜。刚愎自用这个词描述的是一个人过分自信,完全听取不了别人的意见,十分固执。一个刚愎自用的人就好像铜墙铁壁铸成的思想,油盐不进,水泼不进,任何人的谈话,都听不进。
以邻为壑的故事 大禹在视察了各地洪水的情况后,觉得光用土壤来堵水,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更重要的,应该把水疏导出去。为此,他大力开掘沟渠让水流到汪洋大海中去。 禹带...
李代桃僵的故事 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后人把乐府诗分为十二类,《...
滔滔不竭的成语故事 唐玄宗李隆基有个宰相叫张九龄,以善于言谈而出名。他见唐玄宗疏于朝政,就多次进言劝谏。张九龄主张任人唯贤,广揽人才,并设置了选拔人才的专门机构...
唐宪宗时,佛教盛行,连宪宗也笃信佛教。有一次,宪宗把传说是佛祖释迦牟尼的一块遗骨迎进宫内供奉。韩愈反对宪宗这一做法,特地写了《论佛骨表》,呈交给宪宗进行谏阻。在...
言过其实的故事 马良、马谡兄弟,是三国时期蜀国的着名将领。马谡很有口才,特别喜欢谈论军事,分析战局,而且总是能谈到点子上。丞相诸葛亮觉得他才能出众,很器重他。 ...
长袖善舞的故事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舞蹈者靠着袖子长,舞起来就翩翩多姿,容易达到体态优美的效果;做买卖的人,凭着本钱多,他的业务也就容易开展。 这句话,在...
关于兔的成语故事: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 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
螳螂捕蝉的成语故事 园中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知了。知了鼓动翅膀悲切地鸣叫着,准备吮吸些清凉的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 螳螂伸出两只像砍刀一样的前臂...
富贵不能淫的成语故事 原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1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2而天下熄。”孟子曰:“是3焉4得为大丈夫乎?子5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
关于虎的成语故事:三人成虎 三人成虎的成语故事说的是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大街上有老虎,您相信吗?” 魏王说:“不相信...
乐此不疲的故事 西汉末年,爆发了绿林、赤眉大起义,后来的东汉光武帝刘秀也参加了。刘秀加入绿林军后,很快就显露出了他敏锐的政治才能和丰富的军事韬略,特别是在昆阳一...
暴虎冯河的故事 春秋末期,鲁国卞地有一位名士,姓仲名由,字子路。他性情刚直,酷爱耍弄兵器,年轻时就是乡间出了名的勇士。 后来,子路拜孔子为师。每当孔子外出时,子...
贪生怕死的故事 西汉末年,刘立继承了梁王之位。他荒淫残暴,欺压小民,称霸一方。汉成帝在位时,还能容忍他,汉哀帝即位后,觉得他真是太不像话了。可是刘立更加恣意妄为...
比肩接踵的故事 楚灵王知道晏婴长得矮小,就和大臣们定计,想戏辱他。 晏婴到了楚国郢都,可是城门紧闭。一个楚国的卫兵把晏婴领到一扇新开的小门前,请他从小门进城。晏...
寻章摘句的成语故事 三国时,刘备出动蜀军攻打东吴,数千战船浩浩荡荡沿长江而下,其凶猛之势不可阻挡。 吴主孙权忙聚文武百官商议对策,多数主张面北事曹,请魏国派兵救...
不觉技痒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燕国的击筑高手高渐离与荆轲是好朋友,两人常在一起击筑唱歌。荆轲前往秦国时,他曾亲自到易水边为荆轲送行。 荆轲刺秦失败后,秦王下令追...
厝火积薪的故事 西汉时贾谊博学广识,敢于言事,很有参政才能,因此汉文帝颇为赏识,将他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 贾谊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和文人的慷慨意气。当时正是西汉王...
气壮山河的故事 故事南宋大臣赵鼎出身贫寒,四岁就失去父亲,在母亲抚养和教育下成长。他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当官时敢于批评权贵,受到宰相吴敏赏识,被调到都城开封任职。...
关于狗的成语故事:狗尾续貂 西晋咸宁三年(公元277 年)八月,晋武帝司马炎封司马懿的第九子琅琊王司马伦为赵王,掌管临漳军事。赵王司马伦到任后,滥封官爵,只要是...
鹤立鸡群的故事 嵇[jī]康(公元225年~公元264年),字叔夜,三国时谯郡铚(今宿县西南)人,魏晋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曹魏正始年间,嵇康与阮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