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成化九年,周孟简调任登州府知府。
周孟简带上家人和幕僚一干人等,踏上了赴任之路。众人紧赶慢赶,中午时分,来到了登州府境内的云雾岭,周孟简吩咐休息,吃完饭再走。大家忙着生火做饭,周孟简有个七岁的儿子叫宝儿,闲来无事一个人跑去抓蚂蚱。
周孟简正坐在一棵树下闭目养神,宝儿忽然跑过来,小脸煞白,战战兢兢地说道:“爹,那儿……那儿有……有一个会跳的骷髅,蹦跳着追我呢!”
周孟简跟着儿子来到不远处一棵松树下,果然看见一颗骷髅头在那儿跳,只是跳得不高也不远。周孟简不信邪,一把将那骷髅抓在手中,仔细一看,不禁哑然失笑。原来,一只大蛤蟆不知怎么钻进了骷髅中,一时出不来,只好带着骷髅跳。周孟简正要顺手将那骷髅扔掉,目光无意中掠过骷髅的头心,却见那骷髅的头心竟钉着一枚大铁钉!不由得心中一动,将那骷髅头收好,又将那云雾岭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察看了好几遍。
当晚,周孟简进了登州府,办好交接事宜,他就坐在灯下研究那颗骷髅。经仔细查验,死者是男性,三十多岁。从铁钉锈蚀的程度看,这人已死了两年多,但不会超过三年。周孟简知道要想破这个案子,首先要了解死者是谁,因为从死者头心钉铁钉来看,作案者一般不出死者的家人,只要找出死者是谁,这案子就好破了。
第二天,周孟简吩咐柳捕头,让他到云雾岭周边查找一个两年前突然死亡的壮年男子,死者的家里今年有可能遇到了什么变故,或者是已搬离了本地。
晚上掌灯时分,柳捕头兴冲冲地回来了,他一见周孟简就高兴地说道:“大人,大人,你真是料事如神啊!我打听到了,是有这么一家人。”周孟简摆摆手:“你慢慢说。”
柳捕头说道:“云雾岭南五里路有个赵家庄,赵家庄有个赵乡绅,是远近有名的大财主,可就在将近三年前,这赵乡绅年轻力壮的突然得了一场急病死了,死时才三十五岁,留下一个十四五岁的儿子叫赵文博。赵乡绅死后,家里逐渐败落下来,只剩下了他老婆徐氏和他儿子,今年春天搬到了这登州城里,在县学旁边一个胡同里,我刚才去看过了,赵文博在县学里读书,徐氏靠缝缝补补过日子。唉,没想到这赵乡绅一死,家里竟败落到这种地步。”
周孟简说:“明天你跟我到他家里去一趟。”
柳捕头问周孟简:“大人,您真神了!您怎么知道这徐氏和赵文博搬家了?”周孟简笑了笑,说:“这没什么神秘的,在云雾岭时我发现整座山上只有在半山腰有座坟,因为今年雨水大被冲毁了,那骷髅一定就是从这座坟里出来的。坟被冲毁却没修缮,说明这家人已很久没到坟前来了,所以这家人不是出了变故就是搬走了。”柳捕头这才恍然大悟。
第二天一早,周孟简带着柳捕头两人微服出了府衙,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徐氏住的地方。那房子早已破败不堪,门廊和院子收拾得却是干干净净。开门的正是徐氏,满脸的憔悴,看模样竟似一个老婆子了。
徐氏见了两人一愣,问道:“两位先生找谁?”柳捕头忙解释说:“这位是新来的知府周大人,找你来想了解一点儿事情。”徐氏听了又是一愣,随即神色恢复了平静,说:“那就屋里坐吧!”
屋里陈设很是简单,看出母子两人生活的艰难,只是屋子一侧却摆放了半屋子书,很是醒目。徐氏看到两人疑惑的目光急忙说道:“这是我儿子看的书!文博特别喜欢书。他到县学里去了,不在家。两位大人稍坐,我去沏茶。”
徐氏进了里屋,好长时间才捧了两杯茶出来,周孟简发现徐氏的眼圈红红的,竟有泪花在闪烁。她若有所思地说:“二位大人是想了解我丈夫是怎么死的吧?”
周孟简刚想说话,却听徐氏平静地说道:“我可以告诉你们,我丈夫是我杀的!那枚铁钉就是我趁他睡熟时钉进去的。”周孟简和柳捕头都呆住了,他们本想今天的事情很麻烦,因为案子毕竟已经过去近三年了,不想徐氏这么痛快道出了实情。
柳捕头说道:“那你跟我们到府衙里走一趟吧!”周孟简摆摆手,止住了柳捕头,和颜悦色地问徐氏说:“你能告诉我杀你丈夫的原因吗?”徐氏呆愣愣地望着窗外天上的白云,好一会儿才说:“就算大人不问,我也会说的,否则以后这就将成为永远的秘密了。不知两位大人是否知道三年以前这儿发生的匪患?”说起当年的匪患,周孟简了解一些,当时这儿很多大户人家被抢、被杀,损失惨重。周孟简和柳捕头同时点了点头。
徐氏说:“两位大人一定不知道其实这匪患与我丈夫有干系吧?”“和你丈夫有关?!”一时间,周孟简和柳捕头都呆了。只见徐氏点点头,继续说道:“是的。通过那些匪徒,我丈夫积攒了大量的财富。我常私下里劝他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事,否则会断子绝孙的,可他早已鬼迷心窍,死活不听。我不想让他再去伤害那些无辜的人们,也不想让我们的儿子文博以后受他爹的牵累,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悄无声息地死去。于是在
清朝光绪末年,嘉宇县捕头杨震中被县令千里迢迢派往京城,为的却是一件私事。县令的小舅子邱公子半年前到京城进货,本来两个月便可返回,谁知这一去如泥牛入海,再也没有了...
夜半鼓声 深夜,许知章正睡得安稳,突然间,他听到前面衙门里响起一阵擂鼓声。牛皮大鼓被敲得山响,分明是有人鸣冤!许知章匆匆起身,官袍都顾不上穿,直接来到县衙。 早...
凤岐山下有个叫松杨岭的小镇,镇上有个姓宋的屠夫,为人心狠手辣,靠着替人宰杀牲口动物为生,此人有一个绝活,就是一刀下去能将动物皮完整拨下而不损坏,因此,许多人要杀...
明朝末年,太行山下一崔姓人家,为了躲避连年战乱,带一家老小和村里其他人家抛家舍业开始了逃难生涯。 他们风餐露宿,跋山涉水,不知经过了多少苦难,这天来到山东兖州府...
自古以来,长白山便被百姓推崇为有神之山,虔诚祭拜。时值乾隆五年,清廷又将其赐封为存瑞凝祥、列祖龙兴之地,并颁下封山令,严禁周遭山民私自进入,谁敢违反,就地处斩。...
超级恐怖鬼故事超长 1、 北宋,政和元年。 夏末。 陈阿大行走在山路上。 天很高很蓝,周围是密密匝匝的玉米地,叶子已经开始变黄,玉米快熟了。很远的地方,一个佝偻...
明朝万历年间中秋后的一天,山东省寿张县县令冯文龙刚起床,孟捕头就跑来报告,说河西村崔举人来报案,说妻子昨晚失踪了。冯文龙立刻带上捕快前往查看。 到了崔家,冯文龙...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述的是我的家乡一个阴阳道人的故事,所谓阴阳道人就是可以通晓阴间阳的事务,在民间也被称之为阴阳先生,正所谓 手掌阴阳界,脚踏乾坤冥,一双阴阳眼,洞...
桐城有个张生,出生在世家大族之家,年少风流,风度翩翩,文章才华,也堪称一流。他刚十一二岁就进入了县学学习,家族中的长辈都对他寄予了远大的希望。 张生的父亲在金匮...
七十年代初期的一天中午,天气有些炎热,坐落在白马山下的一个小村庄,与往常有些不一样。 听说了吗,村里又闹鬼了。根生端着饭碗来到宝叔家,一边吃饭,一边闲聊起来。 ...
据《逸史》载,唐代时,一个姓张的书生打算在考前携带自己写的文章去拜见当时正任伊阙县县尉的牛僧孺,想让对方给指点指点。于是主仆二人带着一匹马和一头驴,再加上牲畜背...
詹景藤孑然一身,靠砍柴卖柴勉强养活自己。常言道凄境生异思,为解孤寂,他喜欢上了画画。上山砍柴手中没笔纸,就折根树枝蹲在地上,见啥画啥。如此多年过去,他的画功已初...
小哥我今天28岁,本来是一个无神论者,哪怕现在也还是比较天真的认为人一生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最近闲着无聊潜伏了一段日子,看了好多人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仔细回想...
书生赵平行走在进京赶考的途中,行至一处郊外荒岭,恰是傍晚时分,狂风骤起,大雨倾盆。 斗大的雨点急促地敲打在身上,赵平忙将书篓紧紧地护在胸前,眼看着唯一值钱的家当...
这是上辈人口口相传的一个故事,真假无从考察!全当饭后谈资。 很早很早以前,有个孩子非常的老实,老实到别人欺负他了都不懂得还理。好象别人欺负他都是理所当然似的。常...
故事一:(二中坡) 有一个在深圳湖贝路贩卖烟酒生意的老板回忆,在他年轻的时候,忘了是199几,那是他去喝朋友喜酒的晚上,晚倒不晚,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多喝了几杯,...
高兰独自走在寂寥的巷子里,心中不时涌起一股股寒意。忽然,一阵歇斯底里的尖叫声传来:啊!放开我,请再给我一点时间高兰忙循声而去。见两名奇丑无比的男子正架着一女子,...
一 在清朝末期,朝政腐败,贪官污吏到处横行,欺压百姓,民不聊生。在清远的一个小县城里就发生了这样一起骇人听闻的冤案。 清远县的县丞姓李名文宇,是个阴险狡诈,吃人...
玉楼镇本来是一个久不经传的偏僻小镇,虽然这里山明水秀鸟语花香,但是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利,所以略显封闭且贫困落后。但是最近几年,发展势头却十分的迅猛,有不少地方都...
阿凡提的故事:妙医阿凡提行医的时候,一位肥胖得走不了路的人来求医:"阿凡提,我走几步路就觉得胸口堵得慌,喘不过气来。只要能医好我的病,您要多少钱我都给您。"阿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