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我们不是故事的创造者,只是故事的搬运工。
这是一个男性朋友给我讲的故事.我不知道如何形容这几个梦,却又不能称其离奇:
4.12日晚上
我来到了一个空旷而宽敞的院子。院子里有花有草,也有一些碎瓦,砖头之类的东西。只是这些花草有不少已经枯黄,枝桠丛生,看似许久无人照顾。院子的正中是房屋,至于这房屋的建筑风格,我实在不记得了。
我走进大门,是一般富贵人家常常在厅堂设置的屏风,上面画着一丛黄色菊花(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不是别的花而是菊花?)。
绕过屏风,竟然能轻巧熟路的来到这户人家小姐的房间。只见一个约莫十八九的少女躺在床上,面色憔悴。
她见到我仿佛十分兴奋,“敬民、敬民”的叫了几声,但声音却十分微弱。这时不知怎的,仿佛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一般,我回答,婉如啊,你病了吗?还没等我疑惑为什么我会晓得她名,她就告诉了我事情的原委。原是一场怪病使得她无法下床,无时无刻在焦急地等着我。
“你究竟去哪里了?我都等你整整有两年了!”我问她什么病,他告诉我一个奇怪的病名(当然醒来后完全没印象了,因为完全没听过)。
梦里的我摸了摸她脸颊,拭去她眼角的泪珠,“婉如,你别急,我一定帮你找到解药。”婉如却说她宁愿死去也不愿让最爱的人走远,只要我在她最后的时间里陪着,说不定还能好起来呢!她终于笑了,但笑容中透露的一丝悲伤,我还是察觉了。婉如突然拉住我的衣袖,大笑着说,你别走,你别走,我不会让你离开我的。我看到女孩高兴的不得了的神情,自然也高兴——我自己也道,婉如,我们要白头到老啊!!
我梦醒了。是笑着醒来的。那一瞬间,我不经意怔了一怔。梦里的婉如到底是何人?我为何会认识一个这样的姑娘?我从未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她,却又有一种莫名奇妙的熟悉感。
4.13日晚上
这晚上睡前,我自然被昨晚的梦困扰,第一,那个地方我从来没去过,但却走的熟门熟路。第二,梦中的我和婉如到底是什么朝代的人?我们是男女朋友关系还是夫妻关系呢?既然那个婉如和我已经是夫妻,那么我在那2年去了哪里?为什么要出远门?在
好不容易入梦来。令我惊诧的是,今晚的梦境仿佛有了记忆功能,竟然与上一段梦境的情节无缝衔接——我从不知道那个老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千辛万苦之下找到了这种神奇的药草。把根茎磨碎,伴着姜一起煮成汤汁给婉如。
幸运的是,她在喝了几天之后终于见到效果,精神逐渐好起来了。我也不忘从她口中得知一些信息:原来梦中的我扮演的敬民姓郭,是科举落榜的书生,流落到京城。二年前恰好被骆家,也就是当地的大户人家收留,成为了三小姐婉如的丈夫,还教小姐识字作诗。婉如本十分嫌弃这位衣着破烂的穷书生,但这些日子的相处使得两人感情逐渐培养起来……
“你上京考试的这些日子里,我每天都要忍受被父母、被兄长姐妹们指责的折磨。。。你为什么两年不回来呢?这里就只有一个人关心我了,”我当时以泪洗面,哽咽着却又无法说出一句话。“父亲、叔叔们越来越变的贪恋钱财,他们到处发放高利贷,还指使家奴们偷抢别人的东西。因此,官府还来这里抄了家。如果他们继续这样的罪恶行径,骆家要完了!”说完便掩面失声痛哭,“敬民,我们该怎么办啊?”我近乎失控。抱着她,泪水夺眶而出,强忍着悲伤和顾虑,“婉如,你放心。我们一定可以挺过去的。”
可想而知,我是在半夜哭着醒过来的。今天我上课的时候,因为想起这些场景中男女主角的悲惨故事而走了神,数学老师竟然捕捉到了我游离的眼神,喊我上黑板解决一个超级简单的题目。我没解答出来,被全班同学哄笑。
4.14日晚上
正如我所料,一开场映入眼帘的还是那个骆家的院子。院子在夕阳的映照下像一头垂死挣扎的野兽一般,早已失去了威风。我,准确的来说是那个郭敬民,是头一次见到骆婉如出来过——当然是被丫鬟搀扶着出来的。一见到梦中的妻子,我当时整个人几乎吓瘫了——我是第一次见到一个瘦削到极点的女人,眼窝凹陷,面无血色,身体像纸板一样,仿佛随时能被风刮走。她刚一开口喊着“我”的名字,就剧烈的咳嗽不止。我看见桌上有手帕,赶紧给她递过去。
她把手帕拿开的一刻,我分明的看到,那是一团红色的,血迹!我拿起了她苍白的手,看到她像葱白一样细长的手指甲,不由得亲了一口。“我”拿回来的药婉如已经吃完了,但确实不见有效果。这几天大夫来看病,听闻她经常有咯血、抽搐的症状,就觉得这是绝症,已经回天乏术了。婉如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一字一顿:“敬、民,我、我还能坚持一会,你别、别走开……”
她的手在不停的颤抖,冰凉冰凉的,冒着冷汗。我感觉她时日已不多了,或许,此时此刻,她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我不敢往下想了,只得问,你需要我帮你一些什么吗?有就尽管说呀!婉如说,不必了,有丫鬟服侍呢。(其实我想她回答的是骆家景况的,只是因为这是梦,梦是被操纵的情节,因而没能如愿的表达自己的心意。)我看到她的眼神是多么的复杂,流露出无奈和悲伤。
“我”和婉如回到房间里,和她聊了一些事情。其中大部分内容我早已忘记,我唯一能记得起的,便是她十八年当中所见到的骆家的大起大落,她一生遭到家人嫌弃的命运。她是个正直的女子,作为骆家最小的女性,她敢于批评长辈为了名利而不顾代价的行径,却因为大姐、大哥和二姐(婉如在讲述这些人物的时候说了一堆我不认识的名字,但我大致可以分辨出这些人和婉如的关系,因为这些名字里面都有个如字)。我分明的察觉到,她已经不行了,是真的不行了。她躺在床上,紧闭着双眼,还有一口气没断。半晌,婉如终于艰难的憋出了几个字“敬民啊,我可以给你最后一个要求吗……我死了之后,千万不要忘记……我……”说完便满足地笑了笑,睡了过去。
镜头切换。N年后,敬民到婉如的坟前吊唁,他最终说出了我这三个梦的由来——爱妻啊,即使不能让天下的人都能记住你,我也要让一个对我重要的人认识你,至少那个人是我的后世。
在我醒来后的日子里,我已无法追究梦中发生的故事的时间和地点,但我还是明白了一点:原来对一个人重要的绝不是名声和财富,而是人的关怀。即使是像骆婉如一样的小姐,缺少了他人的理解和照顾,她的结局该是多么的悲凉。(完)
最后,文章一定不会完美。欢迎朋友们给猪皮冻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
玉楼镇本来是一个久不经传的偏僻小镇,虽然这里山明水秀鸟语花香,但是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利,所以略显封闭且贫困落后。但是最近几年,发展势头却十分的迅猛,有不少地方都...
《乌盆记》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鬼戏,讲的是南阳商人刘世昌在回家途中遇到大雨,到开窑厂的赵大家中避雨时,无意中露财,招致杀身之祸,尸骨被焚化成灰后揉进黏土,烧制成乌...
常县刘生家境贫寒,因父亲早逝,自幼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刘母终日操劳,依靠针线活供刘生读书,生活可谓艰辛不已,直到刘生考中秀才,在私塾做了教书先生,二人生活才算勉强...
周金牙咧着嘴,露出他那颗金牙,大口大口的嚼着一只烧的金油油的鸡腿,吃一口嘴巴就要咂一下,仿佛在进行某种有节奏的艺术。 吃的差不多了,周金牙丢掉啃的只剩光白光白的...
道教在我国人民的宗教信仰中,一直占据要极其重要的位置。话说,在我家乡,各个村庄信仰 中篇恐怖有声鬼故事 的神各自不一。我们村山上庙里供奉的就是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
一 明万历年间,东昌府有一户杜姓人家。老两口站着房,躺着地,钱庄存着无数的钱财,可就是人丁不旺,膝下只有一女。 短篇恐怖鬼故事200字 杜夫人让杜老爷纳妾,可杜...
天空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小巷子里的灯光昏昏暗暗的洒在巷子里,到处一片湿漉漉的景象。 程文撑着一把破旧的雨伞急匆匆的走在雨中,踩在水里的双脚溅起一路泥浆。有点冷,...
钜野有个叫张文翰的人,考了很多次童子试都没有考取,一生就到人家家里去坐馆,教授蒙童。 他曾经带着他的学生去,也和学生们一同参加考试,他的学生有很多都考 我的世界...
杭州城东南 最恐怖的吸血鬼故事 二十五里处,有个小市镇,叫做袁浦,乃是一个古色古香的江南小镇。明成化年间,在镇西石桥旁住着一个年轻的儒士名叫陈星翰,此人文思敏捷...
热闹了一天的婚事,终于在下午时分落下了帷幕。 被酒和赔笑折磨得有些头昏脑涨的新娘晓芬,回到了新房,躺在了新床上,只想动也不动,狠狠地睡过去。 尽管很困,很乏,却...
清末,在方城的东郊巷口开有一家相骨馆。摸骨先生姓张,年届花甲,人称神手张,搭手一摸,便能把前来相骨者的祸福吉凶说得头头是道。但这日傍晚,一个看上去三十多岁、双目...
我从很小就喜欢听老人们讲那些奇怪的故事,这是我姥姥给我讲的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在外面工作了多年,赚了不少钱,回老家的时候坐了一条船,船家看到他抱了一大包银子,就起...
上古传言,有一种脂粉是用爱人的眼泪制作而成,不过流传到现在,谁也没有见过这种脂粉。话说,它有脱胎换骨,玉颜肌肤的功效,多么丑陋的女子只要涂摸了它,容貌立马白皙赛...
这是哪儿? 吴承修用低得只有自己依稀可闻的声音低语着,却尽数被这漆黑的夜色吞噬,一片树叶被风吹打在脸上,所过他的眼角,火辣辣刺痛感使他眼角流下泪来。 他用力揉了...
京城城墙上御敌的城楼,里里外外有五十多座,每座都很高大,进到里面去也感到很幽深。 狐狸老鼠等往往到那里去栖息。在内城东北角,一个角楼里,有一只狐狸,变成女子,穿...
建安县永宁庄有一个叫王永仲的青年人,他幼年丧父,是寡母苦熬岁月把他抚养成人,后来又给他娶了媳妇。小两口恩恩爱爱,现在小儿子已经七岁了。夫妻俩对老娘百般孝顺,日子...
最近阎王爷的脑袋真是愁大了,阎王啊,阎王!这不,判官又有事来了,哎!阎王真是没法子了。 判官啊,又有什么事情啊?阎王爷苦恼道。 阎王啊,还能有啥事啊?这最近阳间...
记得十年前我们几个同在一个知青点插队的人的那次聚会,那是唯一一次的聚会。从此以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只是听说老张三年前已经去世了。老张的样子我有些记不清了,不过...
2010年5月26日23时许,在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视察深圳厂区当天晚上,富士康深圳龙华厂区大润发商场前发生一起员工跳楼事件,富士康证实这名员工堕楼身亡。这...
这个故事是听奶奶说的。 民国三十年秋的一天早晨,三爷背着药箱,在渭河南岸水边等船。忽然,三爷耳边想起一阵笑声。接着,还听见两个人在说话。三爷浑身起了鸡皮疙瘩,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