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二年级接拍影视剧至今,出道14年来,徐静蕾不断刷新着自己的形象:演员、歌手、导演、博主、主编和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老师……
因此,“才女”这个头衔被毫无争议地戴在了徐静蕾的头上。但是,虽然在各个领域都叱咤风云,但有件事,却是徐静蕾的软肋——才女不“财”。徐静蕾曾经投资开过服装店,从轰轰烈烈开门到凄凄惨惨关张,不过一年时间而已。
每个女人心里都有一个开店梦
徐静蕾家里总是堆着各种介绍流行趋势的杂志,她总会抽出时间,看里面的文章和图片。尤其是那些具有批判性的版面,它们会把艺人参加某些活动时的服装搭配进行好或坏的鉴定,因为她不止一次上了“黑榜”,被评价为穿着不知所云。
于是, 徐静蕾被鞭策得学会了穿衣打扮。再出席这样的走秀场合,她会准备好长裙、外套,并先在家里搭配看效果。这样比来比去,她就开始有了些心得:那些被批判的服装搭配,其实并非设计师的思想出了问题,而是穿它们的人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身材。
比如说,她属于非丰满型,那么穿一些臂膀到胸部设计比较繁复的裙子,就能弥补不足之处;而同样的搭配换到丰满的人身上,就会让人觉得头重脚轻。
拿自己当做试验品的结果是,徐静蕾慢慢脱离了黑榜,越来越多地雄踞在红榜上,并因此慢慢成为朋友圈里的着装咨询师。后来,她的咨询工作从服装搭配慢慢延伸到服装添置领域。圈内好友去淘衣时,总会叫上她,并都很乐意按照她的建议买或放弃。一来二去,徐静蕾对于服装与众不同的见解就传开了,于是,就开始有朋友给她支招——你为什么不开个服装店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徐静蕾当时就觉得眼睛一亮——自己当小老板,还从未尝试过,想必一定很有趣吧!
徐静蕾临时买回一批商业方面的经营要诀书籍,恶补半个月后,她开始觉得自己似乎真的很适合开店:本钱充足、顾客稳定、路线明晰、而且还有名人效应做后盾。合上那些商业书籍,她气定神闲,小老板徐静蕾准备出手了。
2008年4月,徐静蕾在东单市场4楼租下了3间并排的门面,随后打通进行装修,招牌是自己亲笔书就的3个大字——蓝莲花。
之所以选址在4楼,是因为东单市场5楼是KTV、电影院和特卖场,乘直达电梯在5楼,消遣完的顾客们—般都会乘手扶梯从上到下逛下来,而蓝莲花正对着手扶梯的4楼出口,这种布局就叫“淋浴效应”。
背景音乐也有讲究,平时,播放的是只有60节拍,轻柔舒缓的古典音乐,这可以延长顾客在店内的挑选时间。在人多或促销的时候,背景音乐就换成了108节拍的快节奏音乐,这种节拍能加速顾客做出消费的决定。
定价也是大学问。以前,徐静蕾从没注意到超市会将价格定到几角几分,但是自己开店后,她才明白原来如何定价也是需要研究的。她看过的一本书上说心理学家研究过:500元以下的商品,末尾数为9最受欢迎;500~1000元的上品,尾数为95效果最佳;1000元以上的商品,尾数为899最畅销。据说,尾数定价法会给顾客一种经过精确计算、最低价格的心理感受。
照搬这些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徐静蕾就自信满满地开业了。她心想:我如此深谙顾客的心理,还能不赚钱?
旗舰店亏本
又开了一家折扣店
开店之前,徐静蕾就已经想好要走奇货可居路线,店里的衣服尽量保证一种款式只进一件。所以,她把进货源定在欧美和香港。这样一来,注定要耗费很多的精力。但她很乐意去从事这样的工作,因为她出国的机会很多,而且她觉得还可以借这样的机会,提升自己的服装品位。
但是,并不是她看好的那些时装就真的能受到欢迎,因为徐静蕾是一个喜欢同色服装的人,而且喜欢比较素的颜色,自己穿衣服,或者是一身蓝,或者是一身乳白。在进货的时候,她也会自然而然按自己的喜好挑选。
徐静蕾自我陶醉的结果是,虽然她的服装款式独特,但颜色不受欢迎。那些时装一挂一个月,虽然不乏顾客试穿,但穿完之后,依然挂回原处。
一般来说,样品挂上一周还未售出,就该立刻下架,否则,就会给顾客造成进货不畅的坏印象。可是,这些没人“认养”的时装怎么办?自己穿?那要穿到什么岁数去?送人?自己是开店的,不是开慈善机构的。在商言商,徐静蕾觉得应该想个招来解决掉这批因为自己的喜好进的积压货品。
打折促销是绝不可能的。蓝莲花走的是高端路线,一旦开了打折的先例,以后再有新款,就别打算有熟客光顾了一一能等着买打折的,谁愿意买原价的?届时,只能陷入进货——积压——打折——再进货——再积压——再打折的恶性循环。
但是,不在蓝莲花里打折,不代表不能在别的店打折呀?经过一番思考,2009年年初,徐静蕾在4楼隔着蓝莲花9个铺面的地方,又租了个小门面,并起了个很古怪的名字,叫飞流直下。在蓝莲花下了架的积压品,趁着没人的时候,让员工运过去,然后标个原价,再挂个大大的八七六五折标签,清货。
徐静蕾太小瞧顾客同志们的智慧了,爱美的女人对于时装的记忆可称过目不忘,而打折店偏偏隔旗舰店又那么近在咫尺。结果不到一周,就有人神神秘秘地问蓝莲花的店员:“那家飞流直下也是你们开的吧?怎么上周挂在这里的那条裙子现在在那边打7折在卖?”
店员支支吾吾,于是,顾客越发认定了自己的眼光,来蓝莲花顶多转上一圈,就一头扎进飞流直下挑挑拣拣,把原本价位高高在上的衣服,用一个可心的折扣价买回家——这样一来,虽然飞流直下的生意很火爆,但是徐静蕾没赚到钱。因为衣服是在国外进货,虽然那边不过上百美元或数百美元,但折算成人民币,就是上千数千,要保证租金、员工工资和水电这些固定开销,还要保证利润,标价要在进价上往上加。可在折扣店一打折,利润就直线下降,平均水准维持不到50%,扣除掉固定开销后,几乎赚不到什么钱。
投资失败
灰头土脸地转让
除了前期投入的资金外,进货的资金也全是从徐静蕾的银行卡划账,一开始,她还经常看网上银行账单明细,大概知道到底投资了多少。后来,除了进贷,她也买一些自己看中的衣服。一来二去,账单明细就成了一笔糊涂账,弄不清哪一笔是进货,哪一笔是自购用了。
起先,鼓励徐静蕾开店的朋友知道了她的这种账目状态后,开始很谨慎地收回相信她稳赚不赔的预言。她们都数落徐静蕾:你投入了这么多精力和金钱,怎么可以不过问利润昵?为此,徐静蕾到西单图书大厦买了一本《基础会计学》,刻苦攻读了半个月之后,她终于被那些支出与收入的术语弄蒙了,一个对于普通出纳员来说都很简单的公式,对于她来说就像是一座沉重的大山。
后来,蓝莲花在徐静蕾的努力经营中,越来越艰难。以前答应做她熟客的一帮朋友不再做顾客,却纷纷改行做了说客,都劝她趁着还没泥足深陷,趁着蓝莲花尚有表面风光,连店带货赶紧易手他人,免得到时候想转让都没人接。
徐静蕾想都没想就否决了她们的提议,自己兴高采烈地投资,怎么能灰头土脸地转让?就算开店不是自己的强项,也一定要把这支ST股变成绩优股了再功成身退。
但做生意毕竟不是偶像剧。因为一天做不了几单生意,员工待遇成了新问题。起先,她给员工的薪酬是底薪+提成。现在没了生意,于是,提成就少得可怜,员工卖力工作并不是因为老板是徐静蕾,而是因为有人给她们发薪水。如今收入一再缩水,员工便开始委婉地提出加薪或是跳槽的意向。于是,徐静蕾制订了新的高底薪低提成方案,希望能借此招稳定军心。可是,没了提成的刺激,员工又开始变得懒散——卖多卖少一个样,能清闲,谁还愿意卖力?自打改变薪酬分配后,店里的生意还不如以前。
损失还不仅于此,因为一心想打理好服装店,必须投入大把的时间和精力,为此,徐静蕾那个月推掉了一部戏的拍摄,暂缓了一本书的出版,还谢绝了3个时尚派对的出席。就这样,开店除了亏掉了她赚到的钱,还亏掉了她可以赚到的钱。
这种感觉让人非常沮丧。这时,徐静蕾接到了邀请她出任电子杂志《开啦》主编的电话,这并不是新邀请,在此之前,她已经推辞过一次,原因当然是因为要开店。但现在,徐静蕾真的开始对服装店的前景产生了动摇。
《开啦》的老总劝徐静蕾:“扬长避短这么老的话,你怎么会不懂?为什么非要跟自己较死劲,去在你一点儿也不擅长的领域里面扑腾?”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是啊,开店绝对是自己不擅长的业务,但自己偏偏自认这也行,那也行,之所以不愿关张,只怕并不是因为自己对开店真有多么热爱,只是不愿意丢这个脸而已。但是,为了一个面子问题,把投资变成无底洞,到底值不值?这样坚持,到底蠢不蠢?
徐静蕾终于决定不再继续愚蠢下去。她退掉了蓝莲花和飞流直下的门面,遣散了员工。那些还没卖出去的衣服,全部搬回了家,打电话告诉圈内的朋友友情大赠送,有兴趣的只管来拿走。剩下那些没人拿走的,打一个包裹全部捐给了慈善机构。
后来,有位理财师向徐静蕾说了这样一个观念——不在不擅长的领域赚钱。让一个没有财商的人去经商,无异于赶鸭子上架,结果是,鸭子没上架,还拉扯倒了架子。
江南春:电梯里的亿万富翁2005年7月14日,32岁的江南春按响了纳斯达克股市的开市铃声,当天,他创立的分众传媒(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市值达到...
李嘉诚:除了人脉,都是浮云文/余治国在华人首富的身上,总是环绕着一圈不可触摸、神秘而闪亮的光环。他的一生被众多妙手用文字演绎成一段波澜起伏的青年华人白手起家.....
在一个企业里,效率和快乐总是对立的,看你选择哪一个。而栾润峰偏不信这个邪,他的答案是两者都要。 从文革后第一届大学生到常州市第一位计算机讲师,从国内第一批MBA...
80后CEO榜样的校园生活NO.1马克扎克伯格年龄:26岁净资产:69亿美元梦想生产地:哈佛大学生活密码:我就是我自己他是一个聪明勤奋的学生,以优异成绩进入世界...
南宋爱国将领岳飞,善书法,也精琴棋。每当他心中烦闷的时候,总要弹奏古琴,以抒发心中的忧愤。公元1141年,岳飞抗击金兵,连连取胜,兵进至朱仙镇,岳家军将士们个个...
柳传志的创业故事:中年奇迹(一)柳传志是一个创业的传奇。这个传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领导联想由11个人20万元资金的小公司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公司,更重要的是...
任正非:低调的华丽当他执意要挑战跨国巨头时,对手说他自不量力;当他提出要做世界顶级公司时,别人说他异想天开;当他喊出要发展一批野狼时,同行无不以异样的眼光看他;...
肖邦-把心脏带回祖国-德育名人小故事 世界著名大音乐家、波兰人费列德利克肖邦,由于受到波兰反动政府的残酷迫害,先后流亡法国、德国、英国等地,时间长达十九年。在这...
你知道这些牛逼的女人背后有多拼命吗?我们采访了100个女高管文/刘喜汪人人都想成为年薪百万、身家数十亿的人。但如何成为有钱人,借用《马太福音》里的一句话:那门是...
郑耀南:从保安到39亿身家,东莞富豪的商业密码20年前,一个小保安,从老家带了500元到深圳闯荡。现在,他是都市丽人的老板郑耀南,每年营业额达60亿元。20年间...
如今的黄晓明,有着酷帅的外表、凌厉的眼神、阳光的笑容、古铜色的皮肤以及健美的肌肉,看起来无比健康与帅气。然而黄晓明却说,为了减压,为了自由,他过的其实不是循规蹈...
小伙先天无双臂,却用双脚照顾母亲他的故事催人泪下文/朱熙勇陈俊1989年大年初二,在湖北省恩施巴东县水布垭镇许家湾村一组的一户农家里,出生了一个男婴,这个孩子就...
王石经典语录: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尺度在定力2011年春节前夕,万科董事长王石宣布赴美游学的计划终于成行。业内普遍认为此举代表着王石从行业龙头掌舵者位上的逐步退隐....
SOHO潘石屹:选择多大的挑战,成就多大的人生文/杨洁凤选择对了,方向对了,那就成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领导人一个穿着就可以对群众观念造成强烈的冲击。此时,潘...
离端午节还有十多天,天气却如酷夏,白花花的太阳仿佛要将积蓄多日的热量一下子释放出来。麦田似火海,没有一丝风。男女老少,埋头收割的、低头挑担的、弯腰捡拾的,一个个...
双汇集团万隆:世界500强中的杀猪匠,一生只做一件事文/清如【人物名片】万隆,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所信奉的价值观是:一生只做一件事情。他这辈子最喜欢的事情是杀猪...
读孔子如沐春风,读孟子如闻战鼓。这是著名学者易中天先生对两位先贤的评价。在他看来,孔子温文尔雅,孟子则个性张扬。那么,历史上的孔子和孟子是怎样的人呢? 孔子小时...
土豆号船长王微:荣耀归来再度起航爱文学,爱旅行,爱云淡风轻,爱导演自己的生活。土豆网CEO王微像一个航海旅行家,在网络视频的蓝海里,历经6年多的惊涛骇浪,终于将...
前不久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成立时,邀请了原著名央视主持人杨澜给厦大学子开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当有人问她选择在事业的顶峰毅然去外国读书是不是一种心计时,杨澜讲了她所...
雷锋上学 长沙解放后不久,新中国就诞生了。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小雷锋扛上了红缨枪,当上了儿童团团长,每天带领小伙伴们站岗放哨,还跟大人们一样学唱歌,排着队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