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的叛逆越来越清晰,
是不是命运给了我这些?
苏晓走到9楼的时候,顺手打开了901室的奶箱,拿出酸奶“咕噜咕噜”地喝了下去,临走时不忘把酸奶瓶往地上一扔,瓶子滚开去,发出细碎的声响。
这时901室的门开了,是个很清秀的男孩,穿白色的T恤,白色的球鞋,他说:“是你每天偷喝我们家的牛奶吗?”
苏晓吓了一跳,低呼了声便迅速地跑开了。
苏晓的15岁就是这样,越来越叛逆和乖戾。她是跟着爸爸搬到这个小区的,爸爸娶了其他的女人,告诉苏晓要管那个女人叫妈妈。女人是第三者,这个罪名大过了天。
苏晓每天都会做尽坏事,千方百计让爸爸和那个女人不停地吵架,这时苏晓便会趴在门外冷笑,她想原来他们的关系也是经不起离间的。她从石阶上跳下去,弄得自己一身的伤,她向爸爸告状,说是女人在他不在的时候打了她。她看着女人看向她的那不可置信的目光,心里有了报复的快感。
苏晓在校园里居然又遇上了一个男孩,她偷喝他家牛奶的那个是隔壁再隔壁班的。做早操的时候,苏晓看见他站在阳光下微笑,那些笑容像水滴般干净透明,她的心就被重重地撞了一下。
放学的时候,她尾随了男孩,其实也是顺路。她看到男孩和一个很漂亮的女孩一起,女孩有一头柔顺的长发,用蝴蝶结扎了起来。苏晓揉了揉自己乱糟糟的短发,很泄气。她从后面飞快地跑了上去,经过的时候故意重重地撞了女孩一下。女孩一个踉跄,朝前面摔了下去。苏晓回头看着她的狼狈样,就笑了。
她一边笑一边朝前面跑,可是,就有莫名其妙的寂寞像蔓青藤一样扎进了心里,很疼。她突然很想,在回家的路上有个伴,和她分享一些快乐和不快乐,即使只是说说话,也是好的。
一连几天,她都故意去撞那个女孩。上楼的时候,经过操场的时候,放学的时候,她只是想引起女孩的注意,然后女孩终于好脾气地问:“你,到底想干吗?”
苏晓抿了抿嘴:“请你吃甜筒,好不好?”
苏晓就这样和赵玫认识,也“顺便”认识了许明洋。
一些说出口的谎,
只为心里那袅绕成花的喜欢……
赵玫是温顺乖巧的女孩,和苏晓不同。她们和许明洋住在一个小区,上学放学就一起走。一路上苏晓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赵玫站在一边安静地笑,倒是许明洋,会和苏晓争得面红耳赤。
许明洋对赵玫说:“不是告诉过你我家的牛奶这阵子总是不翼而飞吗?你偏说是猫喝的,你有见过这么大的一只猫吗?”他冲着苏晓戏谑地笑。苏晓头一昂,说:“哼,喝你家牛奶是给你面子呢!”
赵玫有几天没上学,病了,就只有苏晓和许明洋一道了。那天下了雨,他们都没带伞,许明洋把书包举到苏晓的头顶,帮她遮着。雨“哗啦啦”地下着,在苏晓心里袅绕成花,是那么欢喜。她在夜里趴在窗前等流星,她想许愿,希望许明洋只有她一个朋友,希望把赵玫变成拇指姑娘,送给鼹鼠。是的,在内心里,她是嫉妒赵玫的。
赵玫不在的时候,她说:“许明洋,赵玫有喜欢的人了,她指给我看过,真的好帅呀,还会打篮球,赵玫说她最喜欢看男生打篮球了。”
许明洋轻轻地“哦”了声,然后转过头去,不再说话。
那天,苏晓去赵玫家探望她,她“不经意”地说:“赵玫,你应该多说说话,许明洋都说和你在一起好闷,他说他喜欢女孩子活泼些。”
苏晓是故意的,她要离间他们。
恨和离间是一起的,大人们
做什么都不征求我的意见……
这些日子,有很多的男人打来电话或找上门来。苏晓看着那女人焦头烂额地应付着,也看着爸爸脸色越来越难看,她在心里偷笑。
爸爸和女人的争吵越来越多,终于有一次,他们提出了离婚。后来,女人就搬走了。走的时候,她对苏晓说:“你真是一个恶毒的女孩!”她的眼里有很多的幽怨,苏晓竟忘记了还嘴。是她去报社,给女人征婚。她爸爸以为女人是想找个退路,所以无法原谅。
女人走后,苏晓就给妈妈打电话。她说:“妈妈,你回家吧!”苏晓觉得自己终于为妈妈争了口气。她想:他们一家三口会永远在一起了。只是妈妈在电话那边嗫嚅了半天才说:她再婚了。
苏晓在夜里哭了许久,她想,为什么大人总是这样,做什么也不问问她的意见,为什么总是当她不存在呢?
其实只是害怕失去,
所以忘记拥有了……
苏晓生日那天,收到了快递来的玫瑰,9朵。她跑去找赵玫,她说:“许明洋真是的,把玫瑰送到学校,他不知道影响多不好呀!”
然后,苏晓看到,赵玫低下头去,迅速地擦掉了眼泪。
那以后,赵玫就疏远了许明洋,总是找借口不再同路。苏晓欢天喜地地和许明洋一起上下学,许明洋问:“赵玫怎么不理我了?”
“大概是怕她喜欢的男孩误会吧,唉,她也真是的,看来爱情的力量真是伟大。”苏晓说着的时候,没有脸红。
那一天,苏晓回到家的时候,爸爸还没有回家。她左等右等,天就黑透了,打过去的电话总是不通,她急得不知所措。半夜的时候,终于有电话打来,说是爸爸喝醉酒出了车祸。苏晓突然就哑了声,她颤抖着给妈妈打电话,电话不通。她就想起了那个女人,拨了电话过去。
赶到医院的时候,爸爸还在昏迷。肇事的司机慌乱地说:“是你爸爸闯了红灯。”苏晓哭喊着,她是多么害怕失去爸爸啊!她一直像个斗士一样守护着她拥有的东西,但还是一样一样地失去。女人在手术单上签字,办住院的手续,冷静地配合着医生,还要安抚苏晓。苏晓的心里突然就有了感动。
爸爸是第二天下午才醒的,他说:“苏晓,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我不想你再误会你阿姨了,她不让我说出真相,她说母亲的形象是很伟大的,不要轻易破坏,但我不得不说了。是你妈妈先有了外遇,是她要离婚的。”
苏晓扑到爸爸的怀里哭了。她想她真的只是害怕失去,所以忘记拥有的了。
年少时,
错过和遇见都是注定的……
新学期,许明洋和父母去别的城市了。他跟苏晓道别,他说:“苏晓,你比赵玫开朗,如果她不开心,你可以哄哄她吗?”
苏晓说:“我会的,她其实……”苏晓想说,赵玫其实没有喜欢的人,若是有,那也是许明洋了。她知道他们彼此的秘密,但是说出来又能怎样?年少的喜欢就是这样的,只能放在心里沉下去,说出来,就是错,就是负担。那还不如这样,带着祝福离开。
赵玫和苏晓一起去机场送许明洋,偌大的机场喧嚣不已。但是苏晓第一次安静了下来,只是微笑着挥挥手。赵玫说:“苏晓,以后我们会不会也分开?”
苏晓说:“也许会吧,说不清,但是,赵玫,现在我们是朋友了,真正的朋友。”赵玫诧异地看着她,有些不明白。苏晓决定对她所做的一切守口如瓶,她不会说出自己是带有目的地认识了赵玫,不会说出自己曾经撒过一些谎来离间赵玫和许明洋,更不会说谁和谁喜欢着。
苏晓转过身去,朝落地玻璃上自己的影子说:“再见。”成长,真的就来了。她想,会有疼痛会有爱恨,但那些只是路过,所以不用在意。
女友陶儿,这两天正琢磨着给自己起一个英文名。今天她忽然笑吟吟地跟我说:阿伪,我想到了,May,五月。多好,又和美谐音。我想了想,很严肃地对她说:嗯,不错,你姓周...
合伙兄弟,反目成仇 20世纪90年代,一曲《朋友》,让臧天朔红遍大江南北,他的朋友更是遍布圈内外。在娱乐圈中,臧天朔被朋友们称为“臧爷”,这是老北京的一种尊称,...
我总是忽略自己的存在。那云海峰峦、青竹翠林、那名山大川、大漠孤烟,永远都值得我敬畏、赞叹,却从未自己的存在奏响自己心爱的心曲。直到有一天结识了文清。 与文清的相...
我总会无端地想起西林。她像个恍惚的影子,长久地占据着我青春时光大片大片的记忆。 彼时,我是寝室里最瘦的一个,西林比我胖了将近十五斤,恰恰,她却又被分到我上铺。不...
真正的友情因为不企求什么不依靠什么,总是既纯净又脆弱。它像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水,流经的地方,那里就会水草丰盈,生机盎然;如果没有很好的经营和呵护,那么绿草也会变枯...
在大一新生宿舍,雅玄和我见面半小时后,成了朋友。 见面半小时后,我们就一起去逛街。我们都争着付钱,至于找零的一毛小钱,我们随便谁顺手就收回谁的包里。 在我看来,...
新兵小杨上山已半年有余了,今天是第一次下山。 卡车沿着蜿蜒的盘山路一步步降低海拔高度,车上,战友们的呼吸越来越感到顺畅。 高入云端的雪山垭口有一座被称为天屋的边...
中国剧协副主席、著名剧作家魏明伦和央视主持人董卿是多年的忘年交朋友,当年董卿刚进入央视主持西部频道节目时,曾邀魏明伦去当嘉宾。节目结束后,董卿对魏明伦诚恳地说:...
马刚是我的“知青战友”,年长我两岁。我和马刚之间的友谊,是在上“文学创作学习班”后一天天深厚起来的。 老崔叫崔长勇,当年是兵团总司令部宣传部主抓文艺创作的干事,...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能把这三者串成一捧精美珠链的东西,那么毫无疑问,篮球是其中之一。 不知是谁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不喜欢篮球的男孩就不是百分之一百的男孩。话语虽...
男人有红粉知己,女人也同样有蓝颜知己,蓝颜知己是甘心情愿的为你分担苦恼,但没有性别意识的男朋友,是欣赏和尊重你理想的男人,如果真的拥有了这样的蓝颜知己,不仅是女...
【小迅是个特别的女孩,外表时尚,性格爽朗。讲述前她坏笑着说:你不会想到我这样不爱学习的女孩,初恋男友是学生会主席吧?她的手指细长,交错地涂着两种颜色的指甲油,一...
正如在这个新世纪,新新人类已不再是个陌生的词一样,新女性的生活也展开得多姿多彩。新女性对情感的渴望依旧美丽,只是除了美丽之外还有许多让我们惊叹不已的洒脱。 女人...
俺媳妇是位小学语文教师。趁着教师节这节骨眼,俺得赶紧跟大家诉诉委屈。 说起这委屈,其实早在和俺媳妇刚谈恋爱的那阵儿就打下了伏笔。那时媳妇还是刚分配的实习生,虽上...
旧时的友谊冷却了,一度亲亲密密,此时的关系却十分紧张,我的自尊心又不允许我拿起电话机。 一天,我拜访了另一位朋友,他长期担任外交公使和参赞。我们坐在书房里四周有...
每个晚上,客厅里的电视都会播着热闹的连续剧。爸妈坐在沙发上一如既往,一个快睡着了,一个看得津津有味。我曾无数次的想过,这也许就是婚姻生活的真相。也许还应该学算得...
◆一◆ 这样的年纪,很少见梁可那么不爱说话的女孩。她长相平平,不高不矮,不黑不白,不胖也不瘦,扎个高高的马尾辫,穿普通的白衬衣,蓝牛仔裤。衣服同她的人一样,看上...
这是我入伍后第一次负伤的经历。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曾在北京当过几年铁道兵,有幸参加了我国第一条地铁建设,那时部队在五棵松一带施工,驻扎在一个废弃的沥青厂内,对面...
字画为介,建立友情 杨鹏升,四川渠县人,小陈独秀21岁。青年时在渠县街头以卖字、刻章为生,后因机缘巧合被四川军阀杨森、李家钰等发现并资助他就读北大,后留学海外。...
毕业那年,与寝室的三个兄弟一块儿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