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康说话了,只有一个字,不是“爸”,也不是“妈”,而是“鸡”。
她看着小康薄薄的嘴唇因为这个发音轻启,还没有合上。她再次拟声:“喔——喔——”
她看着小康,小康看着别处。客厅的挂钟每一秒的声响都像是加重了呼吸。
她看着小康的嘴唇,小康像是在收集什么,3分钟之后,他再次清楚地说出了一个字:“鸡。”
她第三次学鸡叫。这次,她等待了很久,小康坐在沙发上玩魔方,任她不停地“喔喔”叫,不肯再说了。
半个小时后,母亲提着菜回来了,有点不相信小康会说话了。母亲也学鸡叫,小康愣了一下,字正腔圆地说:“鸡!”
母亲的泪哗地流下来,边哭边骂王建不是个东西。王建是小康的爸爸。母亲骂的也是她想骂的,不过她还是制止了母亲。她笑着说:“当心小康学会骂人啦!”
这个中午她高兴坏了,忘记了昨天带着小康找幼儿园的不快。她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这一年多的时间,她每天像机器人一样重复说话,重复动作,重复表情,就像十月怀胎的女人,哪个不是等着分娩的好消息?
小康出世时没哭,护士洗去孩子身上的血污抱给她看,那么眉清目秀。
小康很少哭闹,看见的人都夸:“这孩子真乖呢!”
当时她没觉得太乖也是异常。许多孩子1岁时就会牙牙学语了,她有点着急,不过老人说男孩儿嘴笨,开口迟一点也挺正常。小康一岁半时还是不会说话,她不能再等了,抱着他去医院,做了很多检查,医生很谨慎地说:“可能是自闭症……”
这句不太确定的诊断让她剧烈恶心。于是,他们带着小康去北京、上海,确诊了,就是自闭症,也叫孤独症,也叫“星星的孩子”。这是世界性难题,无药可医。
2
她不容分说地辞了职,顾不了繁花似锦的前程,和小康一起住进了上海的训练机构,一住就是5个月。
那5个月的训练对于小康没什么效果,或者说效果她没有发现,可对于她却很重要,这样回家后,她才有办法,比如一点一点抓住小康的目光,在他目光游离时跟着他的目光挪动自己,这是凝视课——目光的抚摸。
她像复读机般重复拟声,学老虎“嗷呜”,学猫“喵喵”,学青蛙“呱呱”,学鸡“喔喔”,学狗“汪汪”,学火车“哐哧”。
她给小康念泰戈尔的诗:“我把糖果放在你的手心,你贪婪地咽着口水,我的孩子。为什么美丽的花瓣包绕花蜜?为什么树上的水果如此甘甜?我找到了答案,当你把糖果吞下的那一刻。我轻轻地吻过你的脸颊,你笑了……”
3
小康会说话了,这消息她只捂了3个小时,还是告诉了王建,她想让他高兴。
半年前,她和他的婚姻走到了头,没有背叛,只是他到了崩溃的边缘。
她说:“离了吧,剩下的事情交给我。”
气氛好得让人想哭。他们去民政局换了证,一对夫妻就此一个成了前夫,一个成了前妻。他只带了几件换洗衣服,坚持净身出户,一个星期后,他打电话说他在去往南方的火车上,想换个环境奋发图强。
这次,她怒火冲天,第一次有了抱着小康跳楼的念头——迄今为止,这是唯一的一次。后来,她因为这个念头内疚了很久。
小康说的第二句话是:“吃饭。”自此之后,像是打开了某个神秘的闸门,尽管小康还不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可他会喊妈妈,会指着肚子说饿……
小康进步很大,可这还远远不够。
她在网上看了一部电影《我和托马斯》。托马斯是一条狗。6岁的自闭症男孩儿凯尔不跟妈妈说话,不让妈妈抱,不让妈妈亲吻。为了照顾他,妈妈放弃了工作;因为他,爸爸和妈妈的感情一团糟。这时候,一条狗出现了,这条狗改变了男孩儿,也改变了这个家庭……
她看得泪水涟涟,心想,也许小康也需要一条小狗?
她在为小康开的博客里记录着小康的点点滴滴,偶尔也会贴几张小康的彩笔画,虫子、鸡、小猫,不管画什么都是俯视的角度,有点像航拍,也许这是“星星的孩子”的不同凡响之处吧?
她默默地写,不想引来了一个人,叫林治。林治留言说,看起来小康喜欢动物,但最要紧的是让小康对人感兴趣。这是一个金句。
小康对动画片没什么感觉,可喜欢看《动物世界》。林治建议她直接陪小康上幼儿园小小班,和比他小的孩子在一起。
费了不少力,说了很多好话,上幼儿园的事也没着落。
半个月之后,总算有家私立幼儿园肯接收小康,但有要求:不能跟其他家长说孩子有自闭症,而她的身份是不领工资的生活阿姨。
幼儿园的老师教孩子唱:“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小康不唱。
老师教孩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小康不唱。可小康坐在一群孩子中间,这多好啊!
有天清晨,她忽然像是找不着自己了。她去挤公交车,正是上班高峰,被夹在人堆里,她好像才有存在感……
4
王建来电话说准备成家了,她没惊讶,说:“小康会喊爸爸了,不过,他喊的是另外一个人。”王建听她这样说,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像是一种解脱。
她不是要在口头上占上风,而是林治跟她和小康见面了,还牵着个小女孩儿,也是“星星的孩子”,神奇的是两个孩子一见面就拉起了手。她和他像欣赏一幅画似的看着,然后,眼泪满眶。林治也离异了,像是老天要成全什么。
他们一点点接近,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两个孩子,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家。
没有人知道这两个孩子会怎么长大,长大之后又会怎样。对他们来说,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有挂念,她像是回归女人了,而不是单纯的母亲。
那天黄昏,他们带孩子去看电影《海洋天堂》,一位父亲为了让自闭的儿子留在最喜欢的海洋馆,教儿子坐公交车去海洋馆,擦地……这位父亲病得严重,却背着龟壳扮成海龟,陪儿子游泳,跟儿子说他将会变成海龟,一直陪伴在他身边……这位父亲走了,而儿子学会了去海洋馆“上班”。
两个孩子看得心不在焉,他们安静地看着,没有流泪,只是手紧紧握在一起。
从电影院出来,他们在广场上坐了一会儿,她抬头看,他也抬头看,满天的星星,忽然有一颗划了过去。她缓缓低下头,他揽她过来,脸偎在一起,都是湿的。然后,他们把孩子们揽进怀里……
因为下午两点半有月考,他吃过午饭,翻了一会书,就开始午休。刚刚躺下一会,床头的电话铃响了,是母亲打来的。母亲在电话里说,他下午考试要用的圆规她刚刚已经买好了,让...
学得好真的不如嫁得好?一些天真的女生,每天梦想“嫁入豪门”。但事实却是,嫁入豪门并不等于拥有幸福生活。 女大学生盯上富豪征婚 2006年9月的一天,周亚兰像往常...
这天晚上,贝克医生正在医院值夜班,突然一个大约十五六岁的男孩被母亲送进急诊室,男孩一直在对母亲咆哮。原来,他在刚刚举办的毕业晚会上,把眼睛弄伤了。起因是母亲给他...
最小的善行胜过最大的善念。 暑假终于到了,约翰迫不急待地往家乡赶,他要去看望他的奶奶。 奶奶是德国人,爷爷是美国人,他们在一起幸福地生活了大半辈子。可是去年,爷...
母亲做乳腺癌手术那年。我正在离家很远的一座城市上大学。姨妈电话打来,告知我母亲住院,让我速回。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赶到医院时,母亲静静地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像是...
东子临出家门的时候回头大声说:“妈,我要是不在外面混出个模样来,就不踏进咱村子半步!”东子妈嗔怪道:“净冒虎嗑,你混出啥样不都是妈的儿子,感觉不如意就回来。”东...
爱不是说出来的,而要和岁月一起慢慢释放在生活里。 我们家居住的老楼有近百年历史了,木格子窗、木地板、木楼梯,人一走动便咯吱咯吱响。爸爸和妈妈下定了决心要买房子,...
有个5岁的小男孩,爸爸打工,每天早出晚归,家里只剩下他和妈妈。妈妈已是肝硬化晚期,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男孩很懂事,看妈妈的病情稍微轻些时,他就用小手拉着妈妈在院子...
她曾经很讨厌母亲,上中学时,那些整天的唠唠叨叨就不用说了,让她十分不能忍受的是,母亲很固执,有时固执得让人很生气。读高二时,她患偏头疼,去了许多大医院就诊都没有...
父亲去世后。照顾继母的责任落在了我和哥哥身上。 母亲去世两年后,原本是父亲下属的她嫁了过来,不过因为担心我和哥哥受委屈,她一直没有要孩子。 办完父亲的后事,继母...
在一次围猴的过程中,有一个大母猴抱着一个小猴突围出来了。这个母猴突围的时候,背着一个别人的猴,自己还抱着一个自己的猴。跑到一棵枯树上,再没有地方可跑了。一个猎人...
在皖南美丽的齐云山上,有一位女子,她用肩膀挑起一两百斤的货物,无论风雨、不计寒暑,这一挑就是17年,成了现在齐云山唯一的女挑夫。17年来,她爬了20多万公里陡峭...
张姨是个普通女人,在超市工作。她工资不高、地位不高,脸上却总是笑呵呵的。要问为啥?因为她有一个好儿子。 早上6点钟,张姨准时起床,匆忙地洗手洗脸,然后直奔厨房...
多少年来,随着工作的调动、职务的改变,我总是在换办公室,可不管换到哪里,我总是把妈的照片摆到桌上。有妈在,心里踏实,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妈出生在豫南方...
2013年,母亲节,湖北省某未成年犯管教所。一位年近7旬的老母亲穿着一件早已褪色的黑色外套,背着旧床单包裹着的行李,手中拄着一根粗树枝,身上脏兮兮的,独自走了进...
她第一次对我“施暴”时,来我家还不到半个月。那半个月,其实我已在背地里开始了和她的较量。比如,我会偷偷在她的杯子里撒上一层盐,热水化开,薄薄地留在底层,她不知情...
这是今年冬天发生在我们小县城的一件真实的事情。 一天早晨,城西老街一幢居民楼起了火。这房子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砖木结构,木楼梯、木门窗、木地板,一烧就着。顷刻间...
我每天打一通电话,不管在世界上哪个角落。电话接通,第一句话一定是,“我——是你的女儿。”如果是越洋长途,讲完我就等,等那六个字穿越渺渺大气层进入她的耳朵,那需要...
1小康说话了,只有一个字,不是“爸”,也不是“妈”,而是“鸡”。她看着小康薄薄的嘴唇因为这个发音轻启,还没有合上。她再次拟声:“喔——喔——”她看着小康,小康看...
一个经历过失败婚姻、儿子曾被卖掉的不幸女子,离婚后通过多年打拼,赢得数百万财富。终于爬出人生沼泽的她,没有安享生活,而是省吃俭用,耗尽家产和精力救助孤儿。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