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皖南美丽的齐云山上,有一位女子,她用肩膀挑起一两百斤的货物,无论风雨、不计寒暑,这一挑就是17年,成了现在齐云山唯一的女挑夫。17年来,她爬了20多万公里陡峭山路,只为了培养儿女成才。她和她的儿女书写的“齐云山传奇”,让人明白了母爱的分量有多重。
她不干活孩子就要挨饿
清晨6点,齐云山脚下雾霭萦绕。47岁的汪美红是齐云山脚下岩脚村的村民,也是齐云山唯一的女挑夫。当大多数村民还在休息时,她家中已经升起了炊烟。
吃完早饭后,她又带上一盒饭,然后挑起前一晚准备好的两个装满气的燃气罐和其他货物,开始爬山。陡峭的山路,一趟来回10来公里,汪美红每天要挑两三趟。这样的负重攀爬,别说两三趟,就是一趟,一个成年男子也难以吃得消,但汪美红已经爬了17年。
一个女人承受这样的命运,还要从多年前的变故说起。
1990年的汪美红26岁,翻看她的照片,眼前是一个美丽淳朴的农村女孩。那年她嫁给了岩脚村的青年农民汪淑华。第二年,汪美红生了一个儿子,但接生的医护人员发现,产妇生下的是一个患先天性白化病的残疾儿!按照国家政策,汪美红可以再孕。第二年她又身怀六甲,并产下龙风双胞胎。双胞胎的降生冲淡了这个家庭的阴影,年轻的妈妈也对日子充满了美丽的憧憬。
然而,1994年3月1日傍晚,汪美红的人生改变了。29岁的丈夫汪淑华在村口的横江打鱼时不幸失足溺亡,两天后遗体才在下游被找到。欠债还未还清,顶梁柱就倒下,汪美红半年多时间都难以接受这个现实。但时间不等人,三个孩子嗷嗷待哺,汪美红再不谋生,一家人都没有活路。
汪美红不简单,她开始上山采茶、下田插秧。由于孩子小,她就用竹篮子挑着一双儿女,三人一起出工。大儿子不能见阳光,做母亲的怕他乱跑,只得忍痛将他捆在屋柱或桌腿上。
“最对不起的就是大儿子了,他很小的时候常常一个人在家,有时候我回来他饿得哇哇大哭,哭累了就靠在桌腿上睡着了。一个小孩,却比别人多流了多少眼泪。”汪美红至今仍然心疼。
她挑的货跟男的一样重
重担在肩,走一会就要拄着棍子歇歇脚。亲戚们不忍心看着汪美红如此艰辛,私下劝她另嫁他人,还有人直接劝她远走高飞算了,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顾。热心的姐妹还帮她物色人选,重选婆家。让汪美红吃惊的是,她父母竟为此两次跪在女儿面前,求她趁年轻抓紧改嫁,重谋生路。
“当时也动摇过,也想过要带着女儿改嫁他人。”汪美红告诉记者,但有一次,当她挑着竹篮子在田里干活,转眼看到篮子中的儿女睁大眼望着她这个妈妈时,她终于下定决心:为了三个苦命的孩子终身不嫁,一定要将他们抚养成人。窘迫的生活让汪美红挖空心思想着如何养家糊口。
1994年10月,齐云山上的主体道观重建工程启动,大量的砖瓦、沙石、水泥和钢筋等建材需要挑运上山。岩脚村的年轻男子和极少数妇女加入了挑夫行列。“三个孩子都要吃饭,我若不干活,他们就要饿死!”于是,村里唯一的女高中生汪美红也扛起了扁担,换上了解放鞋,当上了挑山工。
通向齐云山的九里盘山道几乎都是台阶,许多地方非常陡峭,挑货上山谈何容易。“当时是5元钱一百斤挑运费,从山脚爬上山大概五六公里,一般男人也就挑100斤,女人挑80斤。我第一天就挑了180斤沙石,希望能够多赚4元钱。”汪美红讲述着,“开始并不觉得很重,但是越爬越累,那天下来,两眼发黑,好几次差点连人带担掉下山。”
当她拿到卖命换来的9元钱时,人已经虚脱。但第二天一早,她竟又忍着肩膀的剧痛,一步一步走在九里盘山道上。第一担沙石一过秤,203斤!
有了挑夫这一工作,汪美红家中拮据的生活开始好转,加上她省吃俭用,两年不到,就还清了丈夫遗留下的5千元盖房欠款。就这样,她开始了17年的女挑夫生涯。
17年山路累出一身病
昨天,记者来到汪美红家中时,她正在齐云山上挑货,于是记者赶到山中去寻找她。记者从山脚沿着一级级石阶上山,爬了一个多小时,累得腿发软。但山上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你们走了还不到三分之一的路呢!
下午4点多,记者在山口等到了挑着燃气罐下山的汪美红。密密的汗珠布在她脸上,这个女子并不健壮,但两只腿肚子练得结结实实。这天,她已挑了两个来回,跑了四趟。每走几百米,汪美红都要用拄棍撑着扁担休息一小会。“现在身体不行了,有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腿也受伤了,一歇下来就特别疼,而且一只耳朵常常耳呜,基本听不见。”17年高负荷劳作,透支着汪美红的健康。
一说到儿女,汪美红就开心。她告诉记者,三个孩子从小就懂事,“大儿子在家煮饭忙家务,双胞胎从10岁开始,一到双休日和寒暑假就帮着我一起挑东西上山,从来不喊一声苦。上高中的时候,学习任务非常重,他俩还是坚持要帮我挑担,想减少我的负担。”
汪美红每次挑完东西回家,孩子们都忙着帮她打水、按摩。“家里条件差,有一年夏天,邻居吃两瓜,女儿瞟了一眼,我知道她想吃。后来我和她上街时准备买一个西瓜,但她硬把我拉住了,硬说自己特别不喜欢吃西瓜。”汪美红说,其实当时孩子连西瓜什么味儿都不知道。
汪美红说,女儿和她睡一张床,常常搂着她的脚说:妈妈,你脚太粗糙了,以后我工作了,你再也不要当挑夫了,我们养您。“我此生能够有这三个懂事的孩子,我也知足了!”
17年过去了,如今大儿子已经20岁,双胞胎兄妹已经18岁。大儿子在休宁县残联的帮助下在杭州找了份按摩的工作,可以自食其力。而双胞胎儿子汪力胜和女儿汪力利都很争气,去年高考均达到了重点分数线,女儿汪力利还超出重点线40多分。
他们知道妈妈的秘密
考上大学的这个暑假,汪力胜和汪力利没有歇着,他俩来到了休宁县县城,在一位好心人的帮助下,进入一家大酒店打工。
汪美红带着记者来到这家酒店,当时,清秀的汪力利正在餐桌前给人倒水,腼腆的哥哥汪力胜正在帮客人搬行李。“我们每个人一天工钱是25元,一个暑假下来,也能攒一点钱。”哥哥汪力胜说道。在他们看来,洗碗碟、搬行李这样的工作已经非常“轻松”,而且工作餐很好吃,“有三素一荤,但吃饭时会想到妈妈,觉得妈妈生活特别苦。”
汪力利告诉记者,妈妈每天挑东西上山时,自己带一盒中饭,没有菜。“有一次天热的时候,我和妈妈一起挑东西上山,中饭她给我买了一袋方便面,她自己吃早上带来的饭,我发现饭都已经馊了。我一直没有说这个事,但是我想以后一定要让妈妈过上好日子。”
汪力胜则告诉记者,他知道妈妈的“小秘密”,本来日子可以更好过些,但妈妈为了他们,宁愿受苦。“过去曾有媒体报道过妈妈的事迹,有一次一个上海老板特地到我家里,让我妈妈到上海当保姆,一个月给四五千元,但我妈妈说,到上海,我就不能照顾我孩子了,还说,我可不想孩子没有父母教育,长大了危害社会。所以她断然拒绝了。还有一次,一个河北老板打来电话,说准备拿十万元,叫妈妈跟他去大城市治腰腿劳损,并要娶她为妻。我当时听到妈妈说:‘抛弃孩子,天堂我也不去!’”
这些事,母亲和兄妹三人从没有交流过,却成就了他们动人的传奇。
更新了最新的故事:能挑起山的是母亲的肩
更多故事文章请登录云飞故事网:http://www.yunfei8.cn
阿兰从小爱吃红烧鲫鱼。每次吃红烧鲫鱼,阿兰妈总是将鱼的中段挟到阿兰碗里,然后将鱼头挟到她爸爸碗里,鱼尾巴挟到自己碗里。阿兰奇怪的问:“鱼头肉也没有,鱼尾巴全是刺...
在我的记忆深处,母亲的印象是模糊的。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从此,母亲的音容笑貌与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成了我久远的记忆。母亲姓尹,...
一屋子里空荡荡的,沈姨不在家,手机落在家里,估计她又去了昌平常去的那些地方。两个月前昌平去世,从此沈姨就跟丢了魂似的,整个人心不在焉,我真担心她出事。到几个熟悉...
以前下班后,我沿街道向右走,那是父母的家。如今,我已经习惯向左走,因为结婚后我有了属于自己的家。这天加完班,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走出单位的大门,忽然犹豫起来,...
初春,傍晚。重庆万豪酒店大厅外,料峭春雨淅淅沥沥。送走出席报社“感动重庆十大市民”颁奖典礼的众嘉宾,我陪客人来到酒店自助餐厅。餐厅富丽堂皇的装饰在灯光下呈暗红色...
3年前,小晴在一家小吃店吃饭。她看到邻桌一个年轻的母亲,正用一种很奇特的方式给孩子喂饭。母亲把孩子放在右腿上,双手抱着,然后,用嘴咬着勺子的一端,费力地在盘子里...
对我从小就纵容迁就的你,是不是也很无奈孙宇说,他从小就不是个乖孩子。上小学那会儿,他调皮,爱撒野,还不肯吃亏,偶尔被同学欺负,也一定要让在同一所小学教书的妈妈替...
父亲走后,母亲一个人孤守在村子东头老房子里,那座房子是她和父亲亲手建的,时间有些久远。偌大的屋子,现今只有母亲一个人住着,我们都不放心,劝她和我们一起住。但是,...
在我的故乡,每年春天,都遍生一种野草,或许因为多,平常至极,很少有人能叫出它的名字来。尽管一眼就能认出它高高的枝,苍绿的叶。早春它是不开花的,到了春末夏始,桃花...
1白毛是一只流浪狗,很高大的流浪狗。白毛来到这儿时,身后跟着一只小狗,毛茸茸的,一路滚动着,如一个白色的绒球一般,很是顽皮。白毛知道,流浪狗是最卑贱的,是不收欢...
小黑的家里除了父母和4个弟弟妹妹外,还有一头牛和两只羊,外加8只鸡。他和弟弟妹妹上学的费用基本上是从牲畜上得来。小黑的母亲很照顾他这个家里最有望跳出龙门的大儿子...
罗德是旧金山最成功的商人之一。他唯一苦恼的事情,就是母亲纽卡夫人不肯从淘金小镇上的简陋的家里搬到自己在旧金山的别墅来。纽卡夫人七十多岁,头发花白。因为早年劳累过...
1 她对母亲一直是有怨言的,母亲是典型的坨坨妹,150厘米的个子,还很胖,脸上长满了雀斑,脾气也很差。而她,最要命的是,都继承了母亲的缺点,一块遮盖半边脸的雀斑...
他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离开了的他。母亲小的时候患过脑膜炎,精神间歇性地会发病,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母亲扔下他和父亲独自一个疯走了,熟睡中的他,...
儿子回乡下的老家看父母,但只能在家待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5点半就要走,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儿子跟母亲坐在老房里一直聊到深夜。 临睡前,儿子有些遗憾地说:“妈,这次...
后妈第一次对我不客气 是来我家还不到半个月。 那半个月,其实我已在背地里开端了和她的比赛。比方,我会悄悄在她的杯子里撒上一层盐,热水化开,薄薄地留在底层,她不知...
第一次见她,她正站在门口。我大大方方地叫了一声:“妈妈!”她拉着我的手,眼睛眯成一条细细的缝,“叫额吉!” 于是,我就叫她额吉。这一叫就是十年。 十年前,我和一...
一 从我小时候记事起,我就发现母亲是个胆小的人,她在我面前常常畏前畏后、提心吊胆,因为过于胆小,对很多事就总是唠唠叨叨叮嘱再三,常常弄得我特别烦恼。 我父亲在南...
哑婆,之所以大家叫她哑婆,是因为她的丈夫是个哑巴,最重要的是,她自己也是个哑巴。好在他们有个健康的儿子,给这个家庭带来无限的希望。哑婆五十多岁了,1.55米的个...
1.寂寞出租屋如果不是实在找不到便宜又合适的房子,我才不会住到她这里。房东老太太简直啰嗦得要命。吩咐我将鞋子放在什么地方,怎样收拾房间,不能随便带人来住,不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