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大学同学给我讲过他上大学前筹学费的故事,这虽然过去很多年了,可是每到大学生上大学时,我就不禁会想起它:
他是他们那个大山深处小山村的第一个大学生,父亲和乡亲们为此感到脸上大放异彩。可是接下来,这沉重的学费,又让大家犯愁了。
父亲经过苦苦思索,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变卖了两株准备用于自己长眠时做棺木的枳木。
父亲还把家里的唯一家产,也是家里的“顶梁柱”的那头老牛给卖了,那以后的耕田、耙田等重活,父亲只有像牛一样耕种在田里、风雨中、烈日下。即使如此,路费和学费仍然还差不少。
他上大学的事已经成为了村子里那时的头等大事,每一家都在商量着送一点,帮一点。他的小伙伴、同学开始行动了,大胖把自己养了多年的大黄狗含泪让人牵走了,换了15元钱;他还有一个同学水生,下田抓泥鳅去卖,当看到一条黄鳝时,马上伸手去抓,当他抓起来时,才发现是一条蛇,赶紧一甩,差一点就被蛇咬到了。
他家的左邻右舍也同时忙开了。邻居王大婶,把积累的两筐鸡蛋拿到十多里外的集市去卖;张大爷,忙着从自家山上砍了几根毛竹,做成竹筷子,拿到集市上去卖;还有李大爷,把那年春天采摘、烘培好的茶叶,送下了山,换回了钱。
大家卖了钱,赶紧送到了他家里,大多是10元、5元的票子,还有不少1元的硬币。张家十元,李家八元,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他被这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感动着。父亲把大家送来的钱用一个小帐本一一记录在案。
由于他们这个村比较偏辟,又没有公路出去,所以弄一点钱很不容易。还有一些村民看到大家都行动了,自己总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都在想办法弄点钱来,多少是一个心意。
父亲的远房亲戚李叔则约上几个人,到十多里的矿山去找事干。听说需要下井背煤的人,背一筐40公斤煤,从煤坑向上爬900米,然后再走1300米山路,挣1元人民币。
就这样他们干了2天,赚了50多元钱赶紧赶了回来送到他家里。还有两位乡亲则到了20多里的填上的砖瓦厂找活干。他们给一家窑场背砖坯,每次背16块,重40公斤,走140米,只得3分3厘工钱。就这样他们背着40公斤重的砖坯走1000趟,负重走140公里,赚了33元钱。
……
就这样,时间过得很快,他带着乡亲们送来的钱,准备上路了。就在走的前一天晚上,村里瞎眼老婆婆来了,她叫道:“全村人都送了礼,我可不能拉下啊。”
只见她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走了来,从上身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有一张皱巴巴的一元钱,她说:“这还是我老头子在时存下的钱,一直没有用。现在总算有用处了。”
老人家一生没有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她大病一场,全村人出钱救治了她,但她还是两眼失明了。
她感觉到没有人来接钱,于是生气地说:“你们嫌少,看不起这一元钱?”母亲含泪示意他快接下。他颤抖着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一元钱”,眼泪早已经夺眶而出。
就这样他终于上了大学,并且顺利地毕了业。许多年过去了,如今瞎婆婆早已经去世了,但婆婆留给他的那一元钱和父亲的那个记帐本,他却一直珍藏着。因为在他的眼里,这已不再是普通的一元钱和本子,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它让他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我一生最痛苦绝望的时刻,就是我爸临终前的那个晚上。我陪在他身边,知道他正在死去,我痛不欲生,却完全无能为力。爸患肝癌,基本上,从确诊起我就没有抱过他能康复的希望...
那天上午,我下课回到办公室,从抽屉里拿出手机一看,竟有5个未接电话,而且是同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谁?有什么事这么急?大脑正在急速搜索这个号码的时候,手机又响了。...
他是一位农民,又是一位慈父,为了深爱着的儿女,他辛勤劳作,经过多年的努力,成为富甲一方的庄园主。他的土地富饶肥沃,面积很大,边界是一处陡峭的悬崖,崖下是潺潺的河...
那天做了一个梦,梦里好像遇到了很危险的事情,老爸一直紧紧抓着我,说这么危险,你先去找你老妈然后到某个地方等我。其实后续很多情节记不清了,只是回想起来,觉得手臂的...
1927年,夏尔·戴高乐和妻子伊冯娜即将迎来第三个孩子的诞生。然而,在临近生产的时候,伊冯娜不幸遭遇了车祸,当即昏死过去,被送进了医院进行抢救。经过救治,伊冯娜...
父亲背着她去街上买糖葫芦,红红的山楂,裹上脆甜的糖,看着就让她欢喜。 父亲躺在病床上,他已经被肝癌折磨得憔悴不堪。昏迷的时间比清醒的时间多,偶尔醒来,就抓着她...
几年了,他的手机里,一直保存着一条短信。他的手机换了好几个,但是,他的卡没有换,号码没有换,而那条短信,也一直保存着。5年前,他和所有拥有手机的人一样,每天做拇...
1父母离婚那年,海培10岁。那个夏天的早晨,她站在客厅的角落,看着父亲在屋子里收拾衣物。偶尔,他会回头跟她交代一句:“海培,你要听话,练琴别耽误了。”过一会儿,...
她是一个不幸的孩子,一出生,就被亲生父母丢到了乡下的桥头边。她被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捡回家。男人因为娶不起媳妇,是村里的老光棍。他把米磨碎了煮来喂她吃,抱着她睡觉...
读初中时,家离学校有十几里的山路,那时又没自行车可骑,全靠一双脚板走。第一天上学时,我起得很早,父亲也跟着起床了。他收拾利索了,就在一旁等我。“你起来干什么?”...
“那是我小时侯,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不知为什么?每逢听到这首歌时,我都会情不自禁泪眼朦胧,都会想起今生用生命爱我并爱我到生...
大学毕业后,我在上海打工。因为想攒够首付的钱,尽早在上海买套房子,我处处节省。开始租楼房,后来改租地下室,每个月400元,只有七八平方米。虽然终年见不到阳光,但...
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
从父亲开始话里话外透露出想要找老伴的意思时,他在我心中的形象已经开始慢慢坍塌了。记忆里,他和母亲相濡以沫,是村子里有名的模范夫妻。不知多少女人暗地里艳羡母亲的福...
那年,我5岁。关于童年最多的记忆就是跟一群大人在大篷车上四处颠簸。每到一个地方,或是城市不喧闹的角落,或是散发着淳朴气息的小镇中央。停车,打起氙气灯,一群大人匆...
她在城市里扎下了根,买了车买了房,兴冲冲地接他来。他已经退了休,背有些弯了,跟他说话要大一点声,每天午饭前要吃治糖尿病的药。她带他去专卖店买很贵的衣服,他穿在身...
毕业后留在了离家千里之外的北方,虽然春天有大风,虽然夏天太短,但冬天却有我喜欢的暖气,让我的冬天不再寒冷。安定之后,几次三番打电话回家,让父母过来小住,他们都推...
那一晚犹在眼前。那一年我12岁,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在天府之国的大地上紧赶慢赶,就是为了在除夕前回到老家。我这个四川崽儿一直在异地成长,所以在冬日里嗅着川中泥土...
从我有记忆起,他就是一个带着巨大光环的疯子。可所有人都用艳羡的目光看着我说:“看,你有一个多伟大的爸爸。”我知道的只是,童年的每一天都是空荡荡的。豪华的大房子中...
这天早晨,受公司指派,肖凯前往黎城洽谈一笔生意。谁知火车还没开出一站地,便接到了妻子赵梅打来的电话老爹又丢了! 肖凯听得心头一哆嗦:一早上班时,老爹还没起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