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商城刘强东:孤独的穿行者 今年10月,刘强东开着“战车”到达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完成了他四年来“穿越了中国所有沙漠”的愿望。接下来,就像刘强东微博上标注的签名那样:“奋斗目标:穿越世界所有的沙漠。”与此同时,京东商城从小小的3C网店到每年实现超过200%增长的中国第一大电商,仅十几年时间就征服了用户和投资人。无论业余爱好或是事业,只要刘强东认准的事,至今还没失过手。 北辰世纪中心10楼,刘强东坐在自己宽大的办公桌前。他比前几年稍胖了些,笑容依旧憨厚淳朴,让人容易对他产生信任感。谈到爱好和生活,刘强东的态度非常温和,甚至有些羞涩,只有谈到“京东”的具体操作时,他就变了个人,锋利的目光加上口齿伶俐的表达,还原了那个称霸电商江湖的“B2C曹操”刘强东。 穿越在极限与未知间 就外表看来,刘强东和穿越、户外、探险这些词毫无关联,微微发福的身材、儒雅的气质,他更像一个善打高尔夫球的民营企业家。刘强东以前说过,他惟一的爱好是“工作”,自从2008年朋友带他穿越了一次沙漠之后,他的爱好变成了“工作+穿越”。 平时被太多的人和事挤压得快透不过气来,所以刘强东对“寂寞”的运动容易产生兴趣:“我总是喜欢去那些比较艰难的地方,一般沙漠里边都不可能有手机信号,在那里你看不到任何其他的人和车辆,感觉到了一个全新的、与世隔绝的世界,在一个纯自然环境里面能让自己的身和心彻底放松。”今年10月,刘强东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后发了一张独自站在沙漠里的照片,下面只有两个字“孤独”。 如果将这项运动与刘强东某个个性特点联系在一起,那一定是“耐力”。刘强东曾经说过:“沙漠的风景有一种凄凉的美,初到沙漠的人,都会被这种美所震慑,但10个小时过后,就会觉得枯燥无味,但必须说服自己坚持下去,一定不能放弃,直到穿越沙漠。”穿越沙漠是对精神与体力的双重考验。“每次在沙漠里面行走是极为困难的,在沙漠里一个小时最多也就走十公里左右,这都算快的了。如果是在库布齐、科尔沁这些比较软的沙漠,有时候五公里路程要走四五个小时,每行一步都是非常艰难的。出来时人都会很憔悴,在沙漠里还要拖、拉陷在沙里的车子,下车走路察看地形,有很多体力劳动,加上吃不好、睡不好,很疲惫。”所以,当刘强东从沙漠出来后在微博上这样记录:“真是神马都是浮云”。 今年穿越库木塔格沙漠的时候,刘强东遇到一辆多次没有出沟被穿越者一气之下浇上汽油烧毁并遗弃的越野车,刘强东站在这辆报废的越野车上留了张影,以此提醒自己:对穿越者而言,心态很重要。 投资1.2万元在中关村租柜台起家,直到今年京东销售额预计240亿~260亿元之间,不到20年的创业发展史中,刘强东的成功看似有“奇迹”的意味。但是熟悉他的人会说,刘强东是个内心强大、信念坚定的人,这从他穿越中的一些事迹也显现了出来。 2010年,刘强东参加的车队从北京整装待发去拉萨,那段时间很多地方闹洪灾,出发前刘强东的助理找了个风水先生给他占了一卦,说他肯定到不了拉萨。在开到离拉萨只有100多公里的地方,遇到洪水把桥冲塌的困境,刘强东只好回到318国道,没想到国道也断路了,车在317、318国道上折返了无数次,一些队员开始动摇,准备放弃了。刘强东固执地继续找路,急的时候,他一个人开车开了26个小时没停过。日程后半段,团队里很多人已经回京了,只有刘强东最终抵达了他向往已久的圣地拉萨。“我觉得这次成功,更多的还是我的一个信念,就是既然去了就一定要把它做成。当然,如果说在我的假期允许的20天之内完不成,我可能也会选择放弃,这就是我的底线。但是,只要在20天期限能完成的时候,我肯定不会放弃的,不管遇到多少困难。” 穿越沙漠是有一定风险的,好在这个团队已经磨合了四年多,大家的信任与默契让刘强东有充分的安全感。“一般由两三辆车组成一个车队,这样可以互相救援,一辆车进去出来的概率只有5%,就是说每次进沙漠都会有陷车的可能,每次穿越过程中都需要别人的一些救援才能出来,一辆车进沙漠,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必须在团队的合作之下,才能走出这个沙漠。”当你在生命遭受危机的时刻,才能体会到这种团队的力量和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撑的本质。就像一次刘强东在冰河遭遇险情,人和车一起掉进冰河,如果不是队友们义无反顾的救助,或许就没有今天的刘强东了。“你会感受到,不管你多么坚强,你的一辈子总是需要一个团队去配合你、帮助你,你也必须得到一个团队的支持,才能把事情做成。” 刘强东出去探险的时候,每每想到京东还有这么多同事支持着他,这么多员工每天在加班加点地努力工作着,这让他觉得公司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可以过去。“就是不抛弃,不放弃。”他再三强调。“团队合作”是穿越沙漠的生命保障,也是促使京东商城旺盛茁壮的生长素。虽然穿越的过程非常孤独,但是没有了背后的员工和队员的辅助,刘强东的梦想就无法实现。今年,刘强东终于到达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完成了他穿越中国所有沙漠的愿望。接下来,就像刘强东微博上标注的签名那样,“奋斗目标:穿越世界所有的沙漠。”这个征服欲旺盛的男人,势必到达每个制高点。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征战 如果你知道“京东”两个字,一个取自刘强东的“东”,另一个则取自刘强东初恋女友名字,这个传说是否让你对这位在IT商场南征北战的男人,有了微妙的感情变化? 1974年,刘强东出生在江苏宿迁一个普通家庭里,当时宿迁并不发达,小时候的刘强东家里穷到数年每日三餐以红薯和玉米充饥。贫穷并没有阻碍刘强东的幻想,反而催生出他的野心勃勃:“我是农村出来的,初中同学大部分选择了考中专或中师,但保送我也不上,我一定要上大学,而且一定要在北京或者上海,别的城市我也不去。”1992年,刘强东如愿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本想从政进入仕途,“到大三的时候,我就明白,我是不会走仕途的。理由很简单,一个人改变不了整个社会,有些问题不是哪几个人能解决的。”从此,刘强东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经商、创造财富,这些念头不断闪现在刘强东脑海中。大学期间,他实践性地赚了人生中第一桶金,大约10万元,随后他用这笔钱承包了学校附近一家餐馆,毕业时他亏损24万元并草草关闭了餐馆。毕业后,刘强东在一家日资IT公司当销售,就在大家以为刘强东终于安心务实,过上朝九晚五的白领生活时,还清债务的刘强东从公司辞职了。(创业 www.23lz.com)他揣着仅有的1万多元,到中关村租了一个柜台,开始了新的创业生涯。如今审视刘强东的“励志”精神,真正感人的是创业初期,他坚定信念后的那份执着,有着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对于一个家境贫寒且毫无背景可言的毕业生而言,倾尽所有做“小买卖”,父母和女友的反对是理所应当的。家人一心期待他大学毕业找个稳定的工作,有一份福利保障,然后结婚生子,过上殷实、舒适的日子。刘强东偏偏有自己的规划,这也是他能成就京东和自己的因素他不是命运的玩偶,甚至要夺回控制权,改变自己的命运。 从1998年刘强东创办京东代理销售光磁产品,到2003年,29岁的刘强东已经拥有13个店铺。就在事业顺风顺水的时候,SARS来袭,短短21天,刘强东亏损了800多万,占资金总额的三分之一之多。一天,刘强东试着在网上发了一个产品销售的帖子,当天成交了6笔生意。虽然SARS使刘强东遭受了一次重创,但同时还为他打开了思考的空间。年底,经过深思熟虑后,刘强东关掉所有实体店,专心做线上商城这就是京东商城的原型。 京东的“膨胀”令业界咋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3C电商,不经意间已经成了江湖中的大佬,什么才是京东的独门秘籍?“别人卖内存赚10元,我只赚1元,甚至要赔钱。早期想跟品牌厂商直接合作,他们都不愿意。我们也不着急,继续努力……到我们占市场10%以上份额时,我不找他,他也得找我。”几乎所有IT圈里的人都知道,刘强东的成功基于“低成本、高效率”,其中“低成本”原则由创业之初贯彻到今天,这也是京东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如今,平均每天13万单订单量,订单满意度超过97%,销售额自去年的102亿元预期将增长到今年的240亿~260亿元,这样的成绩单已经把许多B2C远远甩在身后。但刘强东的目标是500亿,除了一统江湖的野心,他还有运筹帷幄的缜密心思:“500亿是一家公司运营能力的一个重要门槛。等到500亿之后,京东员工将达到29000名,整个公司运营得非常稳定,公司有能力管理好数万名员工,再管理五万名、八万名、十万名就没多大区别。”京东商城的发展速度令所有对手难以望其项背,连续12个季度蝉联行业第一的京东商城独占中国B2C的行业鳌头。 熟悉刘强东的人会用“控制欲强”形容他,这一点在他穿越沙漠时体现得淋漓尽致,“方向盘一旦交给别人,就等于你放弃了。”他从来是掌握主动权的一方,对京东更是如此。每年,刘强东会选择一天亲自给用户送货,他每天坚持抽一小时查看投诉或留言,这样,他就能对公司细微的情况了如指掌。为了掌控配送的主动权,刘强东力排众议斥巨资自建物流体系。现在,京东的自营配送已覆盖130个城市,一二级城市基本上大部分覆盖了,72%订单实现自主配送。“未来每隔600公里有一座京东仓储配送中心,到年底会实现150个城市自行配送,明年初步规划是350个城市。”刘强东说,他的目标是在3年之内实现500~800个城市自行配送,那个时候其物流覆盖能力将超过订单数的95%。 未来五年,中国电子商务将进入大鱼吃小鱼的时代,而刘强东这条巨鳄已经信心满满地放话“两年后将公开公司财务报表”。媒体们爱拿刘强东与亚马逊和沃尔玛作比较,但刘强东有自己的一套征战系统,这个出生在江苏船家的男孩,以江南商人特有的精明、勤奋、耐力获得下属与同行的尊重:“我要成为在京东工作时间最长的员工。”即使身价过亿,刘强东仍然穿着平价衬衣,在办公室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 征服沙漠的经历与管理京东商城一样,我们只看到刘强东胜利的喜悦,却无法体会他面对挫折、困境时的感受。刘强东身上具备所有成功者的共同点良好的心理素质。他说,穿越沙漠最好的经历不仅在于一个目的地和另一个目的地,更包括沿途的风景。这个浪漫主义者孤独地穿行在财富、数字与人群之间,“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电商疆场上战无不胜的大佬,内心或许是永远填不满的寂寞。
三一重工梁稳根:成功永远属于愈挫愈勇的人文/清如【人物名片】梁稳根,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从砸掉铁饭碗到艰苦创业,梁稳根愈挫愈勇、百折不挠,成为中国民营....
王石:人生至暗时刻,要学会放下文/清如作为房地产风云人物,王石经历过多次至暗时刻,学会放下是他走出困境的法门。他说,如何面对最困难时刻的经历,会成为你的财富。卖...
陶华碧,封闭的王国和低调的女王文/郭彦博在互联网上,陶华碧被90后称为国民女神。留学生群体在国外超市花高价买走老干妈辣酱,从豆豉和辣椒的香气中吃出家乡的味道。....
张黎刚:我不是最聪明的但肯定是最勤奋的我24岁去的哈佛,在哈佛读研究生第三年的时候,碰到张朝阳,聊了几次。我甚至记不清是他问我要不要加入搜狐,还是我问的他要不要...
辛夷坞:尝试出来的金牌作家文/李静随着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热映,原同名小说的作者,80后金牌作家辛夷坞也成了新闻媒体、众多读者和网友追逐的热点,...
罗永浩:从网络红人到创业家罗永浩坐在办公室里,房间拥挤而凌乱,一台跑步机摆放在角落,落地窗外是中关村最繁忙的一条街道。他创立的老罗英语几个月前刚换了办公地点,总...
鲁花集团孙孟全:一颗花生榨出百亿龙头,背后的奋斗与坚守文/清如【人物名片】孙孟全,鲁花集团董事长。从一个小作坊到百亿龙头企业,鲁花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花生油第一....
季逸超:90后IT少年的盖茨梦2月15日,90后独立开发者季逸超在其微博称,个人获得徐小平和红杉资本投资,成立了PeakLabs以贝尔和施乐为目标的实验室。谁是...
那些世界上最成功的人,25岁的时候在做什么?在他们25岁的时候,很多人已经成立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公司,或者处理几百万美元的交易,或者就仅仅是幻想着如何能在宇宙中留...
王石与褚时健:一场鲜为人知的对话王石听禇时健这个天生资本家讲述橙浮人生、世情冷暖与赚钱之道。听说王石要来,86岁的禇时健上午十点多就在村口的小饭馆站着,一直等....
TCL李东生:从最差老板到千亿巨头,一辈子就干一件事文/清如【人物名片】李东生,TCL集团董事长、CEO。商界巨子比尔盖茨曾被问到成功秘诀,他只给出了一个词:F...
李嘉诚为何能15年来一直稳当华人首富创业至今60多年,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但没有一年亏损;自从1999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华人首富以来,15年间不管风云如何变幻始...
任正非:两万块钱创华为,差点跳楼在他身上有很多标签:低调、偏执般的勤奋、目标明确、危机感。对很多传闻,他从不否认,也不澄清,只是脚踏实地去经营,并和外界保持距离...
盖茨:我从巴菲特身上学到这三件事我总想是不是分享一下我在微软、盖茨基金会等职业生涯里学到的东西。上个月,我去奥马哈参加一年一度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
把梦想贴在右上方文/笑意飞花他出生于福建省长乐市,12岁开始远离父母,随亲戚到美国读书。为了生活,他边上学边打工,先后做过餐3厅服务生、卖过净水器、汽车、皮肤保...
东方园林何巧女:不甘失败,持续奋斗,卖花姑娘逆袭成为百亿富豪文/清如【人物名片】何巧女,北京东方园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巧女身高不足1.55米,却蕴藏着巨...
扎克伯格奋斗史:成功源于自信与专注美国《圣何塞信使报》网络版今天撰文称,Facebook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或许是唯一一个这么年轻...
今天下午,维嘉坐在车里,突然说:我特别爱海涛和吴昕,特别爱他们。 我说我也是。 他们刚来时,是大本营最难的时候。托他们的福,大本营有了第二次火暴期。 很多观众觉...
永远执着的美丽从没想过非把美丽这个词和袁隆平拉扯在一起,尽管71岁的他,依然显得精干,活力充沛,不乏睿智和幽默。而且,也没有必要把他和美丽联系起来。他以自己不懈...
张佩禹,90后打造互联网零食王国文/王世宁、倪磊佩禹,一个敢想敢做的90后。在他身上,折射出的是追求自由、有趣生活的光芒:可以为喜欢的事业拼尽全力,不会为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