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叫董仲舒,广州(今河北枣强东)人。他学习非常用功,整天埋头在书房里学习,书房附近的园圃,两三年都顾不上看一看。后来,他专治《春秋公羊传》,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
当时,汉武帝刘彻举贤良文学之士,请他们对施政方针提出建议。董仲舒说:汉朝继秦而立,秦朝的旧制度都不适用了。好比琴上的弦已经陈旧不堪,没法使音调和谐了,必须把它解下来,更换新弦,然后才可弹奏。政策制度也是如此。行不通了,就要改革,然后才能把事情办好。应当更换琴弦而不换,就是第一流的音乐家也弹不出优美的音调来;应当改革而不改,就是最贤明的政治家也不能创造令人满意的政绩。
……董仲舒还向汉武帝建议:“诸不在六艺(即《礼》《乐》、《诗》、《书》、《易》、《春秋》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些,都为汉武帝所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
【注音】gǎi xián gēng zhāng
【出处】《魏书·高谦之传》:“且琴瑟不韵;知音改弦更张;骖未调;善御执辔成组。”
【解释】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用于人。
【近义词】改弦易辙、改邪归正、弃恶从善
【反义词】旧调重弹、一成不变、一如既往
【年代】古代
【例句】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宋朝的王安石~,施行了“青苗法”。
其实不管是琴弦还是制度,还是我们个人来说,对于自身不好的东西我们就应该摒弃,如果我们一味的守着旧规矩,那我们只会退步,会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有条件要去外面走走看看,增长自己的见识,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现代人。
指雁为羹的成语故事 元·宋方壶《醉花阴·雪浪银涛套·古水仙子曲》:“当初指雁为羹,充饥画饼,道无情却有情。” 明 朱有炖《半夜朝元》第一折:“假相期不志诚,恰便...
铁杵磨针的典故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
响遏行云的故事 战国时候,秦国有个名叫薛谭的年轻人,他的嗓音不错,也非常热爱音乐。于是,他四处拜师,立志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歌唱家。后来,他拜秦国著名的歌手秦青为师...
人弃我取的故事 战国初,魏文候任用李悝为相国,厉行改革,加强统治。他实行保护农民利益和发展农业的“平籴[dí]”法。所谓“平籴”,就是国家在丰收年份用平价买进粮...
胡服骑射的成语故事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赵国的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他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实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改革的中心内容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
胆小如鼠的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有一个十分胆小的人,名叫元庆和,他本来是北魏时期的官员,担任刺史一职。 一天,他的手下找到他:“大人,敌人已经攻到城下了,我们是不...
揠苗助长的故事 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象一点儿也没有往上长。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
带牛字的成语故事牛在日积月累的成语中,有许多是关于牛的成语,意昧深长,并多有其教育意义。归马放牛此典出自《尚书·武成》。书中讲,周武王统帅大军消灭了商朝,建立了...
大器晚成的故事 袁绍身边的一位门客,名叫崔琰,他从小喜习武艺,到了23岁才开始读《论语》、《韩诗》,求师学习。 由于他刻苦努力,学问也逐渐多起来。当时袁绍的士兵...
差强人意的故事 吴汉是刘秀的一个部下,平常不太喜欢说话,个性也是直来直往。刚开始,刘秀没有很注意他,后来听到一些将军常常称赞吴汉,才开始注意吴汉,还拜他做大将军...
唱筹量沙的故事 南朝宋文帝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十一月檀道济被授予督征讨诸军事,奉命率众伐北魏。 第二年一月,道济等自清水(清水即济水,位于今山东西部)赴救滑...
有眼不识泰山的故事 据传说,我国春秋时代著名的木匠鲁班,曾经招收一批徒弟。鲁班十分珍视自己的声誉,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从徒弟中淘汰个别“不成器”的人。鲁班徒弟中有...
西汉的思想家、文学家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袭父封为淮南王。他爱好读书鼓琴,才思敏捷,曾召祟兵客和懂得天文、医学、历算、占卜等数千人,集体编写了一部数十万字的...
春秋时候,吴国的大将军伍子胥带领吴国的士兵要去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君郑定公说:「谁能夠让伍子胥把士兵带回去,不来攻打我们,我一定重重地奖赏他。」可惜没有一个人想到...
关于狗的成语故事:狗尾续貂 西晋咸宁三年(公元277 年)八月,晋武帝司马炎封司马懿的第九子琅琊王司马伦为赵王,掌管临漳军事。赵王司马伦到任后,滥封官爵,只要是...
破镜重圆的故事 南北朝时期,陈国公主乐昌美丽且有才华。她与丈夫徐德言感情深厚。但当时,隋朝正入侵陈国,陈国即将被灭亡。 乐昌公主和徐德言都预感到他们的国家将被入...
舍我其谁的故事 孟子想到齐国施展自己的雄图大志,也很希望齐国君王能像历史上的商汤和周武王那样有作为。他到齐国后,齐王很高兴,并且任用了他。但孟子总感到不理想,于...
不可多得的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汉.孔融《荐祢衡表》,帝室皇居,必畜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东汉末年,有个名叫祢(mi,旧读ni)衡的著名文学家。他博学多...
物极必反的成语故事 武曌[zhào]是唐高宗时的皇后,她在高宗死后,就临朝听政,不久,她废了中宗,改立国号叫周,还自称为则天皇帝,就是我们一般称的武则天。 当她...
祸起萧墙的故事 公元前659年季友立公子姬申为国君,即为鲁僖公。同年,季友迫使莒国将鲁国乱臣庆父交还鲁国。由于季友对鲁国王室忠心耿耿,为维护鲁国的安定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