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在墨西哥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个老寡妇,她有三个孩子。为了把他们抚养成人,她吃尽了苦头。她的精力已经像长期干旱以后枯竭了的泉水一样消耗殆尽了。烈日烤晒使她变得骨瘦如柴,神形惟悴,繁重的劳动更使得她腰弯背驼,走起路来总像是身肩重负一样。
当她的三个孩子分别长到十岁、十一岁和十二岁时,身强力壮而又心灵手巧的老大便对她说:
“妈妈,你为我们吃的苦已经够多的了,现在该轮到我挑重担了。过不了多久,我的两个兄弟也能自食其力的。我所以要离开村子外出谋生,是因为在这里实在找不到像样的工作。在城里,我肯定可以在一处工地上找到活干。”
他想当个泥瓦匠。妈妈早就知道儿子的心愿,于是便放他走了。老大背起一个小包、拿上一根棍子就上路了。他走了好几天,穿过了一些不知名字的村庄。由于还看不到一座城市,他便开始沿途找点事干,以便能填饱肚子。
可是这个地区非常贫瘠,找饭吃很困难,所以他一无所获。就在他开始感到失望时,幸运地碰上了圣人约瑟夫。说他非常幸运,是因为圣人约瑟夫并不在墨西哥久住。不过这位圣人心肠很好,他给了他水喝,还拿面包和无花果给他吃,然后又对他说:
“我的花园需要松土,只要你干活认真,三四天就能完成的。等你把活干完,我再交给你一封信,你把它给我的朋友圣人彼得送去,然后再把他托你带来的回信交给我。事成之后,我保证给你一笔优厚的报酬。”
真心实意的老大立刻就干了起来。三天过后,地全翻好了,花园面貌焕然一新。
“你真像个干了一辈子园艺活的老把式,”圣人约瑟夫笑容可掬地夸奖他说,“太好了,我的孩子。现在你把信拿去吧,别管脚下的路通向哪里,只管朝太阳升起的方向一直走好了。你会找到圣人彼得的,他在一处峭壁上等候着你。”
小伙子把信往口袋里一放,背起装着十天食物的小包,就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出发了。
没过多久,他走进了一处沙漠,在那里他走了一天一夜。天亮以后,他坐下来吃了点东西,然后鼓起勇气又上了路。走了大约一个多小时,他来到了一条激流边。这条河从北到南穿过沙漠。他停下来喝足了水,然后站起身来,用水壶盛满清水,接着就准备涉水到对岸去。可是水流太急,而且在激流当中,水比看上去还要深得多。幸好他在岸边发现了一块巨大的石头,他把它推到了河中心。这是沙漠里唯一的一块巨石,小伙子真为自己有运气而感到庆幸。
河那边是另一处沙漠,大小和他刚穿过的那一处差不多。老大坚定地越过了河流。离开了河岸以后,他继续朝东走去。
这样走了一天一夜,天亮不久,他又到达了另一条激流边。在那里他又喝足了水,站起来后装满了水壶,然后又试着距过去。可是这条激流像前一条一样湍急、一样深。小伙子看了一下四周。实在糟糕!除了光滑的砂砾以外,这里什么都没有。
由于疲惫不堪,同时也因为有点泄气,他便一屁股坐在潺潺的流水边,开始思索起来。
在越来越的人的阳光下,他这样独自想了很久。他想念着他的妈妈和两个弟弟,他多么想转身往回走,可这时风沙刮了起来。为了保护自己,他用大衣紧紧地裹住身体。由于一直这样蜷缩着蹲在那里,渐渐地,他就变成了一块大石头。
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一月又一月地过去了。圣人约瑟夫十分不安。
在村子里,妈妈和两个弟弟也挂念着音无音讯的老大。一年之后,老二长大了,也变得身强力壮,他对自己的妈妈说:“现在该轮到我了。我要出去找工作,同时也去找哥哥。”
妈妈知道他想当个铁匠,尽管不太放心,她还是紧紧拥抱了他,在祈祷圣母为他保佑以后,便让他走了。于是在她身边只剩下了最小的儿子。
老二沿着老大走过的路走去,同样穿过了那些贫瘠的村庄,后来碰到了圣人约瑟夫。圣人问他说:“你在找工作吗,孩子?你来得正好!你知道吗,去年这时候,也来过一个长得和你一样的小伙子,他给我的园子翻过地,我派他给圣人彼得去送过一封信,可再也没有见到他回来。不过他倒是应该给我带来回信并且领取报酬的,他还该给我把园子种上蔬菜哩!”
小伙子听了以后回答说:“那是我哥哥。我们一直没有他的消息。我妈妈可希望我找到他呢!”
当老二在园子里播种的时候,圣人约瑟夫写好了另一封信。
“拿着,”圣人说,“你要一直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走,然后把信交给圣人彼得,同时把你哥哥领回来,他肯定在他那里。”
于是老二就上路了。他穿过沙漠,走了一天一夜,到达了第一处激流。
“哟,”他说,“这中间有块石头正好可以踏着走过去,这大概是我哥哥去年把它垫在这里的。这说明他到这地方来过。”
他也把水壶灌满了清水,从河上走了过去,又接着朝前赶路了。到达第二条激流时,他看到岸边有一块巨石。他试着蹚水过去,可是如果没有大石头简直不可能走过去。于是他猜想哥哥并没有过这条河,就一边打量着四周一边叫喊起来,可是在这广阔无垠的沙漠里哪有什么生命呢?由于想到要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他便把大石头推到了激流当中,从那上面跳到了对岸。
想到哥哥无影无踪,他心里非常忧伤,可他还是朝前走着。走了一天一夜之后,第三条激流又挡住了他的去路。老二试着走过去,但是水太急大深了,他根本无法过河。于是他也沉思起来,象老大一样蹲在河边,渐渐地被沙子包了起来,变成了一块大石头。
你们一定猜到了,一年过后,可怜的老寡妇又让第三个儿子离开了家。
他也同样到了圣人约瑟夫那里。由于当时园子正要浇水,老三就替他把这项活干完。当他知道两个哥哥都是朝东边走去了以后,便带着写给圣人彼得的第三封信上了路,因为他大概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当他离开圣人约瑟夫时,他听见约瑟夫说道:“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也许得要你们兄弟三个齐心协力,你们才能达到目的哩!”
老三就这样动身了,他心想自己离家时原想学一门木匠手艺,可现在倒好,成了园丁和邮差了。
正像你们所料想的那样,他穿过这三条激流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因为现在三条河上都有大石头了。
穿过最后一条激流,他又走了三天三夜。天亮时,他看到圣人彼得正蹲在那块峭壁上,不住地向自己招手哩!圣人的脾气可有些不好,只见他埋怨说:“你可真会磨蹭,难道约瑟夫就不能找到一个比你更快的信使吗?这个可怜的老家伙大概是老糊涂了,办起事来可远不如过去机灵哩!”
老三于是便对他谈起自己的两个哥哥怎样消失得无影无踪,还说了要不是有那些大石头帮他过河,他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到达这里。
“我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了,”圣人彼得说,“你先休息一下吧,然后你再顺着原路回去。我要给你一个装着我的神水的小瓶子,等你再过这些激流时,就往每块石头上洒上几滴好了。”
稍稍休息以后,老三就往回走了。
在经过头两处激流时,他把好心的圣人给他的神水朝那两块石头上洒了洒,结果两个哥哥又恢复了原形。然后兄弟三人来到了原先的第一条激流边。
在看到多亏它老大才过了河的那块石头时,他们便商量起来要不要对它也做一下试验。
“你当初应该向圣人彼得问个清楚的,”老大说,“如果我们朝这上面洒上神水,谁知道它到底会变成什么?”
“说不定是个会把我们吃掉的妖魔呢!”老二反对说。
“也许是个和我们一样的小伙子,他正等着我们经过这里,好帮助他恢复原形哩!”老三这样回答。
于是他们越过了激流,然后做好了万一碰到妖魔立即逃跑的准备,便把剩下的神水全洒到了那块石头上。大石头立刻变成了一只青蛙,它一下子就跳到了河岸上,并且对他们说到:
“谢谢你们,朋友们!我等待这个时刻已经四千年了。你们是弟兄三个,看你们多有福气。可我妈妈只养了我一个,要不是碰上你们,我还不知道要在这里等到何年何月哩!”
在祝他们一路平安之后,青蛙就跳进激流不见了。
于是,兄弟三人在阳光下唱着歌回到了母亲身边,她在看到他们时,禁不住流下了喜悦的泪水。可怜的老妇人尤其感到幸福的是她终于可以安度晚年了,因为她的三个孩子在回来时都拿到了圣人约瑟夫曾答应给他们的报酬。
从前有一个女人,生了一个男孩,可是不久她就发觉那孩子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因为他生下来不到两个钟头,就能够走路和说话了。几
在一个美丽富饶的乡村里,人们一直过着幸福平静的生活。可是,不久前突然来了一个可怕的巨人柯尔莫伦。他就住在村外不远的一
在明光的石坝镇与包集乡之间有一个村庄叫庄陈,很早以前叫庄城,意思是庄子建在旧城址上。这个旧城就是相传中的孟州城,原来隋王
小板凳, 别歪歪, 坐上俺那好乖乖, 好吃懒做没人爱, 乖乖,千万要勤快! 唱完了这个小唱,要说故事啦,说故事
巍巍乌蒙山,高耸入云端,山腰缠绕着一条纤细的麂肠小路,路边横卧着一块石头。此石首尾分明,石身长满花纹,活脱脱像一只站
从前,在丹麦住着一个老农民。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成天吵着闹着,要父亲把全部家产都分给他们两人。因此。老人在临
在北宋时期, 弃官寻母 的故事,即已流传开来,大孝子朱寿昌辞去官职,寻得生母的故事,人人为之感动。 朱寿昌,是北宋时
太阳暖洋洋的照在森林的大草原上。一只小猴子正吹着口哨漫步在草原上,突然一只鸟从天上掉下来,刚好落在了他面前,吓了小猴子一
很久以前,中国东北部有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其中下游南岸有一个繁华的小集镇,叫乌龙寨。乌龙寨有近千户人家,有种田的、打渔的
相传祝英台是一个美丽又聪明的姑娘,她不但会绣花做针线活,还会读书习字。一天,她忽然想到外面求学去,但她又觉得自家是一个女
在印度南部的玛希拉罗皮亚城,有一个织地毯的工人,名叫萨加拉达塔。他织的地毯非常美丽,但是织得很慢,一年才织一条,因此他赚
人人都说:牡丹是花中之王。说起这句话,引起我知道的一个故事来。从前有一位孩子叫宝柱,听这个名字,就是一个娇贵孩子。真的,
古时候,有个穷秀才进城考试,他找了一家最便宜的小客栈住下。 晚上,秀才在房间里温习功课。突然,天色大变,雷声隆隆,
一次,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众仙齐声附合,并言定各凭道法渡海,不得乘舟。 汉钟
伊特萨姆纳神族是玛雅神话发展到鼎盛时期出现的神祗一族,它主要包括创造神、天神、雨神和玉米神。除了他们四位之外,还有太
在芬兰北部的一个茂密大森林里,并排长着两棵巨大的松树。它们的年纪非常非常大,没有一个人,即使是白发的老人,说得清它们
宋朝时候,契丹发来二十万辽兵犯境,边关吃紧。那工夫六郎杨延昭正在遂城。遂城,就是现在徐水县城西二十里的遂城村。它北临瀑河
智威(? ~680),俗姓蒋,唐代缙云县金竹人。他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第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天台宗的第六代大祖师。智威道
从前,在七个大洋的彼岸,生活着两个穷苦老汉和一个吉普赛人。有一天,他们三人一齐到森林里砍柴。他们砍呀砍,其中一个老汉突然
从前有个女人,名叫热朗巴扎,只要她丈夫出门,便和别的男子私通。热朗巴扎喂了一只鹦鹉,它很看不惯女主人的行为,常常把热朗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