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若木鸡的成语故事

0人浏览日期:2021-11-30 03:07:36
  

呆若木鸡的故事

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寻欢作乐的一项活动,齐王便是当时的一位斗鸡迷。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渻 (shěng)子帮他训鸡。

呆若木鸡的成语故事

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渻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

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渻子说:“还不到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

又过了几天,纪渻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花工夫把鸡训好了。”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渻子训好的鸡却像只木鸡,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因此,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他那高兴的样子就甭(béng)提了。

后来人们又把“呆若木鸡”这个成语引申表示十分愚(yú)笨,也形容因为害怕或惊奇发呆的样子。

【注音】dāi ruò mù jī

【出处】庄周《庄子·达生》与列御寇《列子·黄帝篇》:“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解释】呆:发傻;宛如木头做的鸡一样。不是骄气,不是盛气,而是把精神全部收敛。形容人因恐惧或惊吓而愣住的样子,就像木头做的鸡,一动不动。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补语;本意为褒义,现多用于贬义

【近义词】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呆头呆脑

【反义词】面不改色、神色自若、活泼可爱、大智若愚

【年代】古代

庄子这则寓言很有趣,同时也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让人不由得想到古人所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在庄子看来,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表现出来的也许是愚钝,真正有高超技巧的人看起来却有些笨拙,真正勇敢的人往往被别人误解为胆怯。但是,如果真正处于非常境况时,这些人往往能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能力。庄子通过这则寓言,也许是在阐明“相反的两极在某种高度便相互接近转化”的道理,这正是道家思想所特有的辩证思维。

经典童话故事:狼与七只小山羊写给栀子花的情书褚时健:从烟王到褚橙大王的那段绝望时光有爱心的蘑菇揭秘美女貂蝉的七种下场关羽不愿意归降曹操的十大理由那一夜我们生死相依古代之少年县官肚子里能煮熟牛头懂得转弯,才能流进大海恐怖故事房里的臭味悬疑推理之月蓝的亡灵晚安好梦童话故事气球上的小蚂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真相我成了英语角新的霸主唤醒心中的睡狮揭秘督邮被打的真相门无杂宾十八岁的天空钓竿的故事钱多的工作你熬不住,钱少的工作你看不起揭秘历史上吕布杀丁原的真实原因让我路过爱情的女孩曹操与自己钟爱的三个女子的情感纠葛荒宅骨女闻雷泣墓品尝黑暗康熙下象棋如雷贯耳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的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