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明威成为美国《星报》的一名战地记者,在战场上,他多次出生入死,深入到战场第一线,采访到许多有价值的新闻。
1941年3月,海明威决定亲临中国战场,向全世界报道日寇法西斯的暴行。
有人劝他不要去冒这个险,“中国战场很残酷,你这样去冒险,很有可能丢掉性命”。
海明威说,向全世界报道日寇法西斯的暴行,是一个记者的良知,如果要说是去冒险,那么可以说是一个记者的良知在呼唤我去冒这个险。
就这样,海明威在向导的帮助下,从香港悄悄地来到广东韶关。一路上,随处可见日军的凶恶残暴,他们枪杀无辜贫民,掠夺资源,气焰十分嚣张。
海明威用随身携带的相机,悄悄地拍下了一张张日寇的暴行,并用笔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在韶关,他还亲手杀死一个日本哨兵,缴获了一杆“三八大盖”和几颗手榴弹。海明威行动之迅速,身手之敏捷,惊得向导目瞪口呆。
海明威向向导讲起了自己在欧洲战场上,参加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抗击德国法西斯的经历。说着,他捋起衣袖、裤腿,只见身上布满了累累伤痕。海明威说道:“身上这些伤疤共有236处,都是在战场上留下的印记。”
突然,向导指着海明威的胳膊,惊讶地说道:“您负伤啦!”
只见海明威胳膊上被铁丝网刮破了一大块皮,鲜血淋淋。海明威笑道:“这是第237块伤疤了,这是中国之行,打小鬼子留下的最好纪念啊!”
海明威的这次中国之行,共进行了3个多月,中国军民在战场上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气概,给了海明威很大的鼓舞和力量。回国后,海明威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美国报纸上发表了一系列在中国战场上的见闻,揭露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海明威的报道,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人们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战大游行。
一些极右势力对此恨之入骨,他们给海明威寄去了恐吓信,妄图阻止他的报道。面临凶恶险境,有朋友劝他不要再报道了,以免招来杀身之祸。海明威却大义凛然地说道:“用事实说话,这是一个记者的良知和良能。这点恐吓信就想吓倒我,他们也太小瞧我海明威了,我身上的这237块伤疤,可不是美丽的文身。”
海明威一身凛然正气,令朋友不禁肃然起敬,人们亲切地称他是“良知和良能”的战地记者。
我国是一个山地大国,也是山地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提起滑坡,人们并不陌生,云南鲁甸地震灾害引发的大型滑坡堵塞河道形
毛泽东的遗物中有两副麻将牌,一副为牛骨质地,另一副为塑料质地。毛泽东不止一次对麻将作过评价。在延安期间,他曾说:中国
查字典故事会针对广大读者进行筛选一些精美的名人故事,一了解,别人不知道的名人背后的辛酸故事:陈坤与佛最近连续两次邂逅
爱因斯坦是美国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相对论》对现代物理学产生深远的影响,改变了人类对世界和宇宙的认识。 关于爱因
20世纪50年代,季羡林曾在北京大学讲授语言学。一天,一个学生来向他借一本语言学方面的书籍。季羡林一下子犯了难,学生要借的这
1896年,美国马萨诸塞州14岁的少年罗伯特戈达德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要是能有一种机器把人带到外星就好了!他这么一想,
1997年底,我在拍摄李少红导演的《红西服》,有一天先生下班后去片场陪我拍片,拍完回家已经凌晨1点多了。冬寒刺骨,而我们
语言大师侯宝林,在一次相声艺术家的表演会上,表演京戏唱段时,十分精采,观众热烈鼓掌。唱完后,他自谦不足,颇有风趣地说
我于1962年6月22日出生,历尽47年的风雨人生,薄有微名。一直以来,我的作品都是以轻喜剧的方式,诠释着一个小人物努力奋斗
葛优和妻子贺聪婚后一直很幸福。贺聪教书每天要上班,家务事葛优就多做些。贺聪换下羽绒衣顾不上洗,葛优也能帮着洗,收拾屋子就
有一个小男孩,在创收 小学的时候,是老师和同学们心中的坏孩子,因为他总是在课堂上搞一些恶作剧,使老师出丑,课下又常常欺负
毛泽东烟龄长,烟瘾大。斯大林逝世之后,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元帅访问中国时,曾告诉毛泽东说:苏联的医学专
毕加索出生于1881年,卒于1973年。作为一个画家,他画风多变,数量充沛,在20世纪旁出无人。 1904年,他才二十出头,只身
1860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后,林肯当选为总统。他任命参议员萨蒙蔡斯为财政部长。有许多人反对这一任命。因为蔡斯虽然能干,但
一天,美国的开国无勋富兰克林和年轻的助手一道外出办事,来到办公楼的出口处时,看见前面不远处正走着一位妙龄女郎。也许是
他生气极了,说:你歧视我,我可以现在画给你看。老师说,你只是在模仿,却不是你的设计。老师拿出一位女同学的画作,那是她
曹操的三个儿子中,曹植文采出众,曹彰擅长带兵,曹丕则没有自己的特长。但是他却毫不费力地击败二人,坐上太子的宝座。其缘故,
他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户家里,小时候家里很穷,很小就跟着父亲下地种田。在田间休息的时候,他望着远处出神。父亲问他想什么
上个世纪初,一位少年梦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闲就练琴,练得心醉神痴,走火入魔,却进步甚微,连父母都觉
心走到哪里,人就会去哪里,因为我们都是跟着心走的!一位哲人单身时,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