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昭公十五年)十二月,晋国的荀跞到成周,安葬穆后,籍谈作为副使。安葬完毕,除去丧服。周天子和荀跞饮宴,把鲁国进贡的壶作为酒杯。
周天子说:“伯父,诸侯都有礼器进贡王室,唯独晋国没有,为什么?”荀跞向籍谈行礼请他来回答。籍谈回答说:“诸侯受封的时候,都接受了王室赏赐的宝器,用来镇抚国家,所以能把彝器晋献给天子。晋国处在深山,与戎狄为邻,而远离王室。天子的福分感受不到,拜谢戎狄还来不及,怎么能进献彝器呢?”
周天子说:“叔父,你忘了吗?叔父唐叔,是成王的同母兄弟,难道反而没有得到赏赐吗?密须的名鼓和它的大辂车,是文王所用来检阅军队的。阙巩的铠甲,是武王用来攻克商朝的。唐叔接受了,把它们放置在晋国的土地上,境内有着戎人和狄人。
这以后襄王所赐的大辂、戎辂之车,斧钺、黑黍酿造的香酒、红色的弓、勇士,文公接受了,保有南阳的土田,安抚和征伐东边各国,这不是得到的赏赐还是什么?有了功勋而不废弃,有了功劳而记载在书策上,用土田来奉养他,用彝器来安抚他,用车服来表彰他,用旌旗来显耀他,子子孙孙不要忘记,这就是福。这种福不给予叔父,还给谁呢?而且从前你的高祖孙伯黡掌管晋国典籍,参与国家大政,所以称为籍氏。等到辛有的第二个儿子董到了晋国,于是就有了称作董氏的史官。你是司典的后氏,为什么忘了呢?”籍谈回答不出。
客人退出去以后,周天子说:“籍谈恐怕会没有后代吧?举出旧典却忘记了祖宗。”
【拼音】f mǔ zhī bāng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碰壁后,在冉求的帮助下,终于回到了父母之邦鲁国
成语故事物以类聚的故事 源于《战国策·齐策三》。 春秋战国时,齐宣王招告天下贤士来帮助他治理齐国。有一个叫淳于髡的贤士在一天内给他推荐了7个有才能的人,齐宣...
高山流水成语故事子期死;:; 伯牙所念:;。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伯牙谓世再无知音;高山流水;,传说伯牙善鼓琴;志在流水,终身不复鼓,峨峨兮...
晋朝皇室有个侍卫官中嵇绍,一次他跟着皇帝出去打仗,结果被敌人包围,其他人都只顾自己逃命只有嵇绍,保护皇帝勇敢地杀出了
成语故事汗马功劳萧相国,即萧何,辅佐刘邦称帝的首要功臣。刘邦平定天下后,按功劳大小封赏群臣。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便封为酂侯,赐予丰厚的俸禄。而其他功臣却认为萧...
不贪为宝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贪为宝
成语故事捋虎须的故事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 桓 奉觞曰:‘臣当远去,愿一捋陛下须,无所复恨。’ 权 冯几前席, 桓 进前捋须曰:‘臣今日真可谓捋...
成语故事割席分座的故事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就像看到瓦石一样。华歆却捡起来,但是看见管宁的神色不对劲就又扔了...
了解成语的故事:一窍不通成语起源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义。而成语的起源往往来源于历史故事、典故或者民间传说。据说,很多成语都...
东汉时候,班超跟随奉车都尉(官名)窦固和匈奴打仗,立有功劳。后被派出使西域(今新疆全省,甘肃边,和葱岭以西中亚一部份地区
【成语故事】夏朝末年,末代君主夏桀非常残暴,对内实行残酷统治,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诸侯小国商的国君汤是一个贤明的
闻鸡起舞成语故事1、闻鸡起舞的成语故事:西晋末期政治黑暗,豪强纵横,社会矛盾急剧加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时有个叫祖逖的人,他还有一个好友叫刘琨,二人同在...
长驱直入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表示军队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前挺进,深入敌方心脏。 这个成语来源于曹操《劳徐晃令》,吾用兵
【拼音】yn qu chǔ wū 【成语故事】战国后期,秦国攻打赵国,赵国的近邻魏国却见死不救,认为这对魏国有利,魏国相国子
成语故事近水楼台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非常着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小的时候,家里非常贫穷,但他学习刻苦,博览群书。后来,他做过右司谏、知州、参知政事等...
友情的成语故事1. 面如冠玉,心如明镜 —— 解析“面如冠玉”"面如冠玉,心如明镜"这个成语源自《史记》中的故事。故事中,曹沬因获罪被贬为庶人,他仍然以一颗善良...
成语:叱咤风云 注音:ch zh fēng yn 解释:叱咤:怒喝声。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
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而又多事的时代,这个时期孕育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这些成语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给后世...
成语故事杀鸡焉用牛刀的故事 原文: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
晏婴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齐国的名相。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他都在齐国做官,称得上是三朝元老。据说晏婴身材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