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山阳高平(今山东兖州一带)有一个叫张俭的人,字元节。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张俭出任山阳东部督邮(官名,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捕亡等事)一职。当时,有一个专权的宦官侯览是山阳防东人。侯览家里的人依仗侯览的权势在防东残害百姓,无恶不作。为此,张俭写信告发了侯览和他的母亲。因为侯览整天在皇帝身边转,这封信没到皇帝手中就被侯览扣下了。从此侯览和张俭结了仇。
张俭有个同乡叫朱并,是个奉迎拍马的小人,历来为张俭所不齿。朱并听说张俭告发了侯览,为了讨好侯览,便向朝廷告密,说张俭私结党羽,图谋不规。侯览见后,立即下令逮捕张俭。张俭见官府人马来势凶凶,只好匆匆逃亡,看到谁家可以避难,就投在人家门下。因为当地老百姓都知道张俭历来很正直,名声很好,都冒着风险收留他。
后来,人们便将望门投止引为成语,形容在急迫情况下,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求得暂时的存身之处。
【注音】wàng mén tóu zhǐ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党锢传·张俭》:“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解释】投止:投宿。在窘迫中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比喻情况急迫,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
【用法】作谓语、分句;指处境十分窘迫
【近义词】急不择路、病急乱投医
【年代】古代
【例句】你兄弟在外,隐姓埋名,或是找一个地方藏身,或是到处漂泊,~。
当张俭被奸人所害,受到追捕时,有那么多人敢于挺而走险,站出来保护他、收留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行事正直,敢于为民请命,即使是一时落难,也会得到民众暗中支持与帮助,永远不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蓬生麻中的故事 汉武帝第五个儿子刘胥,被封为广陵王。他年轻时力大无比,能把沉重的铜鼎扛起来,甚至可以徒手与棕熊和野猪搏斗。但他生性粗鲁,只爱吃喝玩乐,不会约束自...
比肩接踵的故事 楚灵王知道晏婴长得矮小,就和大臣们定计,想戏辱他。 晏婴到了楚国郢都,可是城门紧闭。一个楚国的卫兵把晏婴领到一扇新开的小门前,请他从小门进城。晏...
锲而不舍的故事 战国末期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荀况在《劝学》中教育人们做事情要有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这个词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不停地雕刻,就连金属和石...
目不识丁的故事 以前,有个财主姓丁,他有一个儿子,都十多岁了,还什么都不懂,请了好几个先生,就是教不会他一个字。丁财主心里可急坏了,一天他出榜文,声称若谁教会丁...
无功受禄的成语故事 无功受禄 释义:“无功受禄”是指没有功劳而得到优厚的待遇。 故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经常互相攻伐,赵国凭借武力不断侵犯楚国。此时楚国人杜...
《诗经小雅》中有一篇题为《鸿雁》的诗。其中有两句是:鸿雁于飞,哀呜嗷嗷。 它的意思是说: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形容流离失所的难民呻吟...
居大不易的成语故事 唐代诗人白居易少时家境贫困,曾经拿着自己的诗去京都长安拜谒当时的文坛领袖顾况。顾况看到“白居易”这个名字感到好笑,于是自言自语地说:居易居易...
老牛舐犊的故事 三国时,曹操手下有位谋士叫杨修。一次,杨修随曹操出征,攻城不下,便就地安营扎寨。这时,杨修忽听曹操说道:“鸡肋,鸡肋!”他立刻明白曹操的意思是想...
寻章摘句的成语故事 三国时,刘备出动蜀军攻打东吴,数千战船浩浩荡荡沿长江而下,其凶猛之势不可阻挡。 吴主孙权忙聚文武百官商议对策,多数主张面北事曹,请魏国派兵救...
越俎代庖的故事 唐尧对许由说:“日月出来之后还不熄灭烛火,它和日月比起光亮来,不是太没有意义了吗?及时雨普降之后还去灌溉,对于润泽禾苗不是徒劳吗?您如果担任领袖...
西汉的思想家、文学家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袭父封为淮南王。他爱好读书鼓琴,才思敏捷,曾召祟兵客和懂得天文、医学、历算、占卜等数千人,集体编写了一部数十万字的...
在所自处的成语故事 秦朝大臣李斯年轻时上厕所看见老鼠正在争吃蛆吃,见到人来后仓皇逃跑,到官仓时见到老鼠们正在细嚼慢咽,根本不理会人。李斯不由感慨万分,同是老鼠竟...
马援,字文渊,茂陵人。东汉初年,刘秀做了皇帝,称光武帝。当时,政权虽已建立,但天下尚未统一,各路豪强凭借自己的军队,各霸一方,各自为政。在各路豪强中,公孙述最为...
包藏祸心的成语故事 这天,楚国公子带了很多兵马到郑国迎亲。郑国国王看到楚国公子迎亲带了那么多的兵力,担心他会乘机侵袭,所以就不让楚国公子进城,并派大臣对楚国公子...
东汉时,河南郡有一位贤慧的女子,人们都不知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是乐羊子的妻子。 一天,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向的人不喝...
偃旗息鼓的成语故事 《三国志·蜀志·赵云传》中记载:在一次战斗中,蜀将黄忠杀死了曹将夏侯渊,并夺取了战略要地。曹操非常恼火,把米仓移到汉水旁的北山脚下,亲率20...
实事求是的成语故事 汉景帝时期,河间王刘德特别喜欢研究儒家的经典著述,他读儒学时总是根据实例求证真相。他从民间得到好书后,亲自抄写一份给原主,同时还赠以金银。因...
焚膏继晷的故事 韩愈是唐代著名文人,通六经百家之学,崇尚儒术,以提倡古文为职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如同中国其它读书人一般,韩愈也希望能受朝廷重用,一展抱负与长才...
不堪回首的成语故事 “不堪回首”这则成语常用来表示对巨大的人事变迁的感慨。 这个成语来源于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
忧心如焚的成语故事 西周从周厉王起一撅不振,政权越来越不稳定。到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当政时,情况更是糟糕。 他统治期间,对百姓加重剥削:再加上地震与旱灾,人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