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与文种商议,他们知道吴王夫差好大喜功,只要投其所好,夫差就会接受越国投降的。只是吴国大夫伍子胥具有远见卓识,谋略不凡,担心他会从中阻碍。他们了解到吴国的太宰伯嚭[pǐ]与伍子胥不和, 且爱财如命,只要贿赂伯嚭,此事必成。于是,勾践派遣文种去吴军帅帐,向夫差跪拜请降。夫差应允越国投降,但大夫伍子胥坚决反对。
他上前进谏说:“此亊万万不可。常言道:‘树立德行最好不断培植,去掉毒害最好扫除干净。’国君不能小视勾践,他胸怀大志,绝不肯屈从吴阔。如今他派人来讲和,分明是缓兵之计,以图东山再起。您千万不能答应他们投降啊!”为了说服国君,伍子胥讲了帝相的遗腹子少康依靠有虞部落发展壮大,恢复夏朝的故事:
夏朝初期,太康失政。东方的有过氏部落首领寒浞,派大儿子过浇率兵攻杀了斟灌,又攻克了夏都,杀害了夏朝的皇帝后相。后相的妻子后缗[mín]怀有身孕,她偷偷从宫城中逃出,逃到娘家有过氏部落生下了少康。后来,寒浞得知后相的儿子叫少康,想斩草除根,杀死少康。
少康逃亡到有虞氏部落,当上了有庚氏部落掌管伙食的官。有虞甶部落首领认为少康胸怀大志,文武双全,决定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并且将纶作为他的封地。自此,他拥有了十里见方的土地和五百口人,也就是一成一旅。少康到了封地,繁衍积聚,训练军队,力量逐渐壮大。
在其他部落的支持下,最终杀了过浇,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这件事,历史上称为 “少康中兴”。
伍子胥又进谏说:“现在的吴国不如当时的有过氏强大,而越国又比少康的封地纶大。如果我们不一鼓作气消灭越国,将来勾践向少康学习,等越国强大了再来报仇,悔之晚矣。”
夫差刚愎自用,不听伍子胥的劝告,反而听信太宰伯嚭的谗言,答应了越国的求和条件。伍子胥痛心地对大臣说:“勾践用十年时间繁衍积聚,再用十年时间训练军队。那时他再来报仇,吴国的宫殿恐怕要变成一片废墟了。”
果不其然,一切都被伍子胥言中了。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 日夜勤兵,一心想报仇。 等到时机成熟,勾践率领众兵伐吴,围困吴都三年。吴王夫差见大势已去,求和不成,便自杀而死。勾践终于一举灭吴雪耻。
【注音】yī chéng yī lǚ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
【解释】成:古时以方圆十里为一成;旅:古时以兵士五百人为一旅。形容地窄人少,力量单薄。
【用法】作谓语、定语。
【同韵词】祁奚之举、一毫莫取、街谈市语、冷言热语、闲言闲语、盲风涩雨、十风五雨、红男绿女、意气相许、生花妙语
伍子胥给夫差讲了少康沉潜了许久,最终恢复了夏朝的故事,希望夫差能够以此为鉴,做出正确的选择。然而夫差并没有将伍子胥的话听进去,所以后来一切都被伍子胥说中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历史,并从历史中学到一些优质的东西。
反客为主的故事 三国时期,刘备统率大军前去攻打汉中。汉中的守将夏侯渊得到消息后,马上派人通知上司曹操,曹操听说后大吃一惊,立刻亲自率兵四十万前往抵御刘备的军队。...
东汉末年,朝政大权落在董卓手中。董卓骄横跋扈,出入宫廷用皇帝的仪仗,并让弟弟、侄儿统率禁军,把董氏宗族的人不论老小一律封为列侯。他还征二十五万民夫为自己修筑宫室...
舍我其谁的故事 孟子想到齐国施展自己的雄图大志,也很希望齐国君王能像历史上的商汤和周武王那样有作为。他到齐国后,齐王很高兴,并且任用了他。但孟子总感到不理想,于...
不可多得的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汉.孔融《荐祢衡表》,帝室皇居,必畜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东汉末年,有个名叫祢(mi,旧读ni)衡的著名文学家。他博学多...
出处:《北史长孙及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及,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馒,遂一发双贯焉。 释义:雕,一种凶猛的大鸟。发一枚箭就射中两只大鸟。比喻做一件...
革故鼎新的成语故事 宋代的时候,朝中风气不好,贪污腐败很是严重。 当时的皇帝无能,无法掌控局面。所以当时朝中有位大臣,他的权限很高。就连皇帝也要对他敬重三分。 ...
直言不讳的故事 公元383年,东晋与前秦交战,史称淝水之战。在战争中,前秦军表现出外强中干的特点,节节败退。晋孝武帝大喜,命令熟悉北方情况的刘波到北方镇守,统率...
相提并论的故事 汉景帝4年(公元前153年)立刘荣为太子。景帝的姊姊长公主几次表示愿意将女儿嫁与太子。太子的母亲栗姬因公主经常向景帝推荐宫中美人,而坚决反对。长...
乌飞兔走的成语故事 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乌飞兔走的成语故事材料 【注音】wū f...
壮士解腕的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魏国征西大将军陈泰率军进攻蜀国,蜀将姜维率军还击到魏国边境,准备攻占狄道。陈泰与邓艾汇合,邓艾劝陈泰要像壮士断腕那样放弃狄道以求自...
不觉技痒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燕国的击筑高手高渐离与荆轲是好朋友,两人常在一起击筑唱歌。荆轲前往秦国时,他曾亲自到易水边为荆轲送行。 荆轲刺秦失败后,秦王下令追...
愚人熬汤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人,在家里熬一锅菜汤。熬得差不多了,他想试试咸淡是否合适,就用一把木勺舀了一勺汤出来尝。这人喝了一口,觉得很淡,就随手把装着剩汤的木...
欲盖弥彰的成语故事 齐庄公很好色,他明知棠姜已改嫁崔杼,仍和她私通。 崔杼知道后,便借口有病不上朝。庄公乘探视崔杼之机私会棠姜。崔杼便设计将他杀了,并立景公为齐...
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贪小失大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秦惠文王想吞并物产丰富的蜀国,有人献计造能下金粪的石牛送给蜀侯。蜀侯中计,下令民工开山填谷,铺筑道路迎接石牛,...
谈虎色变的故事 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顥说:从前一个曾被老虎咬伤的农夫深知老虎的厉害,一次他听说老虎在外地咬伤了人,周围的人听了十分吃惊,而他则惊慌失色。因为他有被咬...
贫贱骄人的故事 战国时,有个叫田子方的人,受到魏文侯的礼遇。魏国攻下了中山国,魏文侯派太子击驻守中山。太子击外出,在路上遇到了田子方,便让田子方的车先过去,田子...
东山再起的故事 东山再起的历史故事在江宁周边地区流传已久。 江宁的东山原为土山,据说是当年小秦王赶山塞海神鞭鞭方山时掉下的一撮土,取名土山。 东晋谢安,才学过人...
枯树开花的成语故事 相传有一好心老翁养了一条小狗。一天,小狗朝着主人叫,让主人挖开它指的地方。老翁一挖,挖出许多金币。 住在附近的一个狠心的老翁听说此事,就把小...
出处:《史记季布来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释义:诺,许诺,诺言。一句许诺就价值千金。比喻说话算数,讲信用。 故事: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
诟如不闻的故事 富弼,宋朝河南人,字彦国,死后谥号文忠,所以后人称他为富文忠公。 据宋人陈长方编撰的《步里客谈》说,富弼少年时,好学,器量很大,遇到有人辱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