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一行到楚国后,平原君马上求见楚王,要求楚王迅速派出援军,和赵国联合抗秦。可是楚王惧怕秦国,不肯答允。两个人从清早谈判到中午,也没谈出结果。毛遂等二十人,在殿前阶下,等得焦急起来。那十九人就对毛遂开玩笑说:“毛先生,上殿去露露锥尖吧!”毛遂二话不说,提剑登阶,从容上殿,对平原君说:“赵楚联合抗秦的利害关系,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为什么说了这么半天还决定不下来呢?”楚王问平原君:“这是什么人?”平原君说:“是我的家臣,也是我的随员。”楚王便转向毛遂呵斥道:“还不快给我下去!我正在同你们君主谈话,你算个什么?”毛遂按剑而前,对楚王说:“你仗着楚国是个大国,就这样随意呵斥人?你要知道,眼前在这十步之内,大国也没有,你的性命全在我的手里。你叫嚷什么!”楚王不作声了。毛遂接着说:“我听说商汤以七十里的地方取得了天下;周文王以百里的地方臣服了诸侯,难道他兵多吗?只不过能发挥他的优势,振奋他的威力罢了。现在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雄兵百万,这是称霸天下的本钱。象楚国这样盛强,天下各国都不能对抗。白起,小娃娃罢了,带了几万兵来和楚国打仗,一战就夺去了你们的鄢、郢等地;再战就烧掉了夷陵的楚先王墓;三战干脆俘虏了大王你的先人,这是百辈的仇恨啊,连赵国都感到羞耻,而大王却不知道好歹!军事联盟是为了楚国,不是为赵国。在我主人面前,你叫嚷什么?!”楚王又害怕又惭愧,连连称是,满口应承说,“确实象先生说的,愿意把全国的兵力参加同盟。”毛遂又逼问:“联合抗秦的事定了吧?”楚王忙说:“定了。”毛遂就招呼楚王的左右说:“快拿鸡、狗、马的血来!”血来了,毛遂捧着铜盘跪献给楚王说:“请大王先用手指蘸血涂在唇边,这是定盟的仪式;接着是我的主人,最后是我。”涂完血,毛遂左手拿着血盘子,用右手招唤殿外的十九个人说:“喂!你们接着在堂下涂血吧。你们这些老爷碌碌无能,就象所说的依靠别人成事的!”
这件外交大事,就这样靠着毛遂的口才而终于取得了成功。平原君因此很称赞毛遂,其余十九人也更信服他了。
平原君定盟后回到邯郸,感慨地说:“我不敢再鉴别人才了!毛先生到了楚国一次,就使赵国的声望提高了百倍。毛先生的三寸长的舌头,比百万雄兵还强啊!”后把毛遂奉为上等门客。
以后,人们就把自己没本事,而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的叫作“因人成事”。用“三寸之舌”来形容人的能说会道、善于辩论。
【注音】yīn rén chéng shì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解释】因:依靠。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用法】作谓语;指依凭他人办成事情 (多用于自谦)
【近义词】倚仗他人 依人而立
【例句】需要进行由管理者向领导者的角色变迁教育,管理者是因人成事的,重要的是这个“人”,如果能将注意力放在人上,角色变迁就成功一半了。
这个成语教育我们要努力学习,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但是,小编在这里也像告诉大家,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希望每件事情都能够独立的完成,但是对于某些事情来说,个人的力量相对来说较小,还是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哦!
无妄之灾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楚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将很多有生育能力的女子献给楚王,但终究不能生子。赵国人李园想把妹妹献给楚王,但听说楚王不能生育,担心她日久...
画虎类犬的故事 马援将军曾写信给他的侄子,希望他能多注意听听别人的过失,并学学别人的长处。他在信中说:“龙伯高是一个敦厚、谨慎的人,我希望你们能效法他的品性;而...
春秋时,中原霸主齐桓公死后,他的儿子齐孝公继承了王位。鲁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夏天,鲁国遭到了严重的灾荒,齐孝公乘人之危,亲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
东汉末年,朝政大权落在董卓手中。董卓骄横跋扈,出入宫廷用皇帝的仪仗,并让弟弟、侄儿统率禁军,把董氏宗族的人不论老小一律封为列侯。他还征二十五万民夫为自己修筑宫室...
杜口裹足的故事 战国时代,策士说客之风很盛,他们凭仗口才,巧言善辩,以博取统治者的信任而掌握政治大权。范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 范雎(或作范睢)本是魏国人,起初...
侃侃而谈的成语故事 在周朝的等级制度中,大夫是诸侯下面的一个等级。其中又分为两等,最高一级称为卿,即上大夫,其余称为下大夫。 孔丘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
如鸟兽散的故事 李陵是西汉时的著名将领。他擅长骑马、射箭,作战十分勇敢,对士兵也非常爱护,因此深得汉武帝的喜爱。 当时,北方匈奴经常出兵侵犯中原。汉武帝为了安定...
倾箱倒箧的成语故事 晋朝时候,太尉郗[xī]鉴很喜爱他的女儿,他听说司徒王道的儿子和侄子们都很好,就叫人前去做媒。 媒人把意思和王道一说,王道就请他到东厢房去看...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三顾茅庐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
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杀死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国君。 州吁驱使百姓去打仗,激起人民不满。他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定,就与心腹臣石厚商量办法。 石厚就去问的父亲卫国的大臣...
文天祥的文章写得如此之好,又如此之快,一方面是文思敏捷,更重要的是他平日读书之外,留心天下大事,关注民间疾苦。 文天祥中状元以后,被派到江西当地方官。后来元军逼...
风马牛不相及的成语故事 “风马牛不相及”常用来比喻毫不相干的事情。出自于《左传.僖公四年》。 春秋初期 ,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是声威大震,中原的诸侯没有不屈...
反复推敲的成语故事 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有一天,他骑着毛驴外出,在路上一面走,一面作诗,其中有两句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贾岛反复地吟诵这两句诗,还用...
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作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
阳春白雪的故事 宋玉是战国后期楚国的一位文人。楚王听别人说了他一些坏话,就把宋玉找来问道:“先生的行为恐怕有些不检点的地方吧!为什么许多人都对你不满意呢?” 宋...
长驱直入的故事 公元219年,曹操为夺取战略要地荆州,与刘备在这一带酣战。刘备的大将关羽用重兵围住了襄阳,曹操的堂弟曹仁固守襄阳毗邻的樊城,处境相当困难。 这年...
唾手可取的成语故事 唐太宗时,唐朝属国高丽国发生内乱,大臣支离杀死唐太宗立的国王后自立为王,唐太宗想亲征高丽。大将褚遂良认为这点小事不必皇帝亲征,派一两名精干的...
首鼠两端的故事 西汉武帝时,王太后有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叫田蚡[fén]。他靠着王太后的势力做了丞相,掌握大权。田蚡是个卑鄙阴险、骄横自私的人物,因为有王太后这座靠...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成语故事 锵、锵……有一天,一个年轻的樵夫在森林里的河边砍树。 忽然:“扑通”一声,哎呀!糟了,他一不小心,斧头竟然掉进河里去了。 这条河的水...
方寸之地的故事 徐庶是三国时刘备的军师。他多谋善断,料事如神,深得刘备的信赖。 一次,徐庶识破“八门金锁阵”,大败曹操官兵。曹操将领曹仁不服输,深夜起兵去新野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