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我心目中虽然不高大,但很温暖。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父亲只要有一块糖,都会留给我吃。
我并不是很聪明的人,学习一般,父亲从来不过问我的学习,只是说,尽力就好。好在,我一路跌跌撞撞考上大学,毕业后在南方找了一份工作。
学习不好,但工作我很卖力,十年时间,我从一个基层员工做到了公司的高层,生活改观了不少。我想让父母来城里住,父亲却一次次推辞掉,说家里的庄稼离不开他们,家里的猪狗牛羊离不开他们,还有,来城里也没有一个说话的,还是住在乡下好。
听了父亲的大道理,我也不勉强,要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去另外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挺难。
父母偶尔来一趟城里,住不了几天就回去。我也经常把一部分收入寄给父母,这些收入足以让他们不再种田,生活无忧。
生活没有什么问题了,可听母亲说,这些年父亲变化很大,以前很大方的父亲突然变得小气,吝啬,爱计较,喜欢闯祸,与邻里关系不好。母亲经常在电话里向我“告状”。
有一次,邻居家的一只芦花鸡,不知怎么从矮墙上飞到我家的院子里。晚上,父亲逮住那只鸡,偷偷剪了鸡的翅膀,鸡飞不过那堵矮墙,滞留在我家。邻居几天后才发现自家的鸡少了一只,到处去找没找到,就问父亲有没有看到一只芦花鸡,父亲说没看见,并且对邻居说:“可能被黄鼠狼叼走了吧。”
邻居半信半疑,最后叹了口气走了。这样过了几个月,那只芦花鸡慢慢长出了新翅膀。有一天突然跳到矮墙上,打起鸣来。邻居突然看到了矮墙上那只芦花鸡,欣喜万分。
邻居把那只芦花鸡抱在怀里的时候,才发现芦花鸡被剪过翅膀。邻居琢磨了好久,才恍然大悟。于是隔墙大声责骂那个“偷鸡的人”。
父亲听了不认错,也不恼怒,任由邻居骂。母亲追问父亲后,才知道了前因后果,赶忙去和邻居道歉。邻居把母亲数落了一顿,才平息了愤怒。
不过,父亲并没有就此收手,继续和邻里之间闹纠纷。一次,父亲收割了麦子,准备种玉米。他看到邻家种的地,有一小段小麦种过了我家的地,父亲也不提醒对方,只是把两家中间的“界石”挖出来,把“界石”往邻家的地里多移了一垄。
邻家种地的时候发现玉米种子比往年多了不少,以为是带多了。后来在地里发现两家中间的“界石”被人挪过了。
邻家一看就知道是我家干的,于是找到我家质问,父亲躲在屋里默不作声。这个时候,母亲放下手中的活马上出来,问清楚情况以后,忙不迭给邻家赔礼道歉。
父亲就像个小孩子一样经常“闯祸”,母亲就像个灭火队长一样去灭火。每次“闯祸”后,母亲都会向我“告状”,说父亲的不是。
母亲经常说着说着就很委屈地哭起来。我气不打一处来,我让母亲把电话给父亲,我在电话这头数落他半天。
我说得都累了,不想再说了,他才出声,诺诺地说:“儿子说得很对,我记住就是了。”
为了不让邻居结怨父亲,父亲和村里人发生矛盾后,我通常会给那家人打个电话,为父亲的行为道歉。
村里人都知道我在外面混得不错,又这么通情达理,都对我赞不绝口。村里人都不太搭理父亲,就是见了面,都夸我而贬低他。
可父亲依旧不改,他不仅和村里人“过不去”,就是自己的亲兄弟,也是经常闹别扭。
父亲有几兄弟。父亲是大哥,成家以前,父亲真是个好大哥,对几位小弟照顾得无微不至,就是以前艰苦的岁月,宁可自己住柴房,也要让兄弟住暖和的大房。几位兄弟对他尊重万分。
可是这几年,父亲好像与几位兄弟关系不好,经常为了一些小事吵架。刚开始,母亲还有耐心去帮父亲收拾残局,但时间长了也懒得去理。父亲好像变本加厉,继续到处闯祸。
当然,父亲闯了祸,“债”还是让我来还。为给父亲“还债”,每次回老家,我都要开车回,因为车里可以装香烟、酒以及其他礼物。回到家以后,我会从村头走到村尾,走遍村里的每家每户,去坐坐,聊聊家常,再送一条香烟或一瓶好酒,请他们多担待父亲。
村里的人都知道我们家有一个小气古怪的父亲,却有一个大方懂礼的儿子。
这几年,父亲在村里名声“很臭”。我想,是时候把父母接来城里住了。
我在寸土寸金的南方大城市买了个小三房,让父亲过来住,省得在乡下到处惹祸、闯祸。
父亲刚开始不想过来,他说:“我在家里住得好好的,去城里干啥?”
我生气了,对他说:“你在老家闯的祸还不够吗?我天天那么忙,还要帮你擦屁股。你不过来住,那我就不理你的事了。”
父亲沉默了一会儿说:“我要和你母亲一块儿过去,行不?”我说:“当然是一起过来的。”
父母过来以后,他们把我的小家拾掇得干干净净。我感到很欣慰,以前没有人照顾孩子,没人做饭,我无论再忙,晚上都要回家来。现在他们来了,我就轻松很多了。有时候工作忙,就不用担心孩子没有人照顾。
然而,没过多久,父亲又开始“闯祸”了。一天,我正在上班,接到派出所电话,说让我去一下。我以为是诈骗电话,但是对方说出了我父亲的名字,我才知道是真的。
我放下手中的工作,忙赶到派出所。我发现父亲蜷缩在一角,上衣都烂了。我忙向民警了解了情况,原来,父亲去菜市场买菜,发现小贩的秤不准,缺斤少两,于是和小贩理论,小贩很强势,拒不承认自己的秤有问题,于是,父亲和小贩拉拉扯扯起来,最后有人报警,于是被警察带到了派出所。
协助民警录完笔记,民警教育了我父亲一顿,让我带他回去。我很生气,大步在前面走着,父亲在后面紧紧跟着。
回到家,我没理他,而是和妻子抱怨父亲:“为了一个小事去打架,我好好的一个计划书泡汤了。”
妻子示意我小声一点,她对我悄悄说:“我觉得父亲是个聪明的人,他为什么要经常这样做呢?你想过没有?”
我赌气地说:“老糊涂了呗。”
妻子说:“可千万别这么说,我觉得父亲这样做也有他的理由。”
我鼻子一哼说:“经常和人家吵架、打架也有理由。”
妻子缓缓说道:“我发现父亲这样做,是为了引起你的关注。”
“为什么引起我的关注呢?”
“父亲老了,但是他心底里还是把你当小孩子看。你常年在外面工作,经常不回家,也不打电话,他很想你却不知道怎么表达,只能用这种闯祸的方式让你关注他。”
我心头一震,感觉到妻子的话很有道理。
妻子接着说:“他来到城里后,发现你以前经常回家,现在他们来了你就回家少了。父亲多希望你回家看看你的孩子,而不是把时间都用在工作上啊,这是父亲的细心之处,他无法用语言表达,只是用行动来实现他的目的。”
听了妻子的话,我想起了小时候,我为了引起父亲的关注,也会经常做一些“叛逆”的事情。
如今,父亲老了,还有多少时间让他“耍威风”?还有多少时间令我“关注”?小时候我的任性就是让父亲关注,而今天父亲的任性不就是让我关注?
父亲啊,你就任性吧,你就闯祸吧,你闯的祸,你留下的债,我来还,我会用一辈子的时光来还!
大学学费每年要五千元。“我连假钱都没得一张。”爹说。吃饭时,爹不是忘了扒饭,就是忘了咽,眼睛睁得圆鼓鼓的,仿佛老僧入定,傻愣愣地坐着。“魂掉了。”妈心疼地说。“...
市里举办了一个书画展,观众络绎不绝。展览中有一幅画,画面上洪水滔天,淹没了地面,连树木也被洪水吞掉了,只留下水面上零星竖着的几根树枝;一个母亲浑身湿透,头发凌乱...
20年前,一场意外让4岁的李雪萍惨遭烧伤并重度致残,为给养女治病,家境殷实的湖南汉子李国仕倾其所有,直至债台高筑。随着养女渐渐长大,为了让她拥有一技之长,将来能...
1记得幼年时,每看到邻家小囡在父母面前撒娇嬉闹,我心里便涌起一股酸涩。父亲是一名军人,常年留守在海岛,与家人聚少离多,我对他的印象几近模糊。8岁那年,母亲带着我...
自我懂事起,我就知道父亲在很远的省城工作,一年难得回来几次。那时,母亲带着几个哥哥和我在家乡过着普通农家的生活。习惯了乡村生活的我对于离我们千里又在城里生活的父...
2012年元旦前夕,一群来自青海玉树的儿童在经过多次手术后,终于走出北京一家整形医院。而改变其命运的,正是大明星濮存昕和他的女儿。近年来,这对父女频频发起公益行...
一18岁那年,我高考落榜决定去深圳打工,可母亲死活不让我去,非让我再去复读一年。母亲在我耳边絮絮叨叨个不停,我没好气地冲了她一句:“我考大学,谁供我读?谁来管这...
十八岁离开家乡,到另外一座城市读大学。大三那年的冬天特别冷。早上天刚刚亮接到爸爸打来的电话。听到我的声音之后,爸爸在那一头停了几秒钟,然后说:“还没起床吧?你妈...
那个最爱你的人走了自从妈妈去世后,申琦就不再愿意回家了。千里迢迢舟车劳顿赶到家里已是物是人非,那个曾经你最惦念也最牵挂你的人不在了,回家还有什么意义?每当申琦这...
多年后,我经常回忆起那一天。1993年的一个夏日,爸爸说咱们骑车去溜达溜达吧。我俩骑着自行车,朝首钢而去。我俩边骑边聊,从首钢东门进去,在里面绕了一圈,从北门出...
我的父亲是一个朴实的工人。十多岁的时候,爷爷奶奶就因为饥荒饿死了。父亲只好和大伯生活在一起。那一年,县里的筑路队来乡下招工,父亲就随着来人一起走了。那时的筑路队...
1.从来没有温柔地对待过他第一次听到“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这句话,我读高一,一天晚自习的时候,从前排一个娇滴滴的女生口中蹦出来,带着一点儿小矫情、小炫耀。就...
1我恨了宋建国很久。久到漫长的青春期时光里,我所有的努力,都只不过是为了有一天变得足够强大,然后带着我妈离开他,也离开这个家。你猜得对,宋建国是我爸。如果你见过...
女孩李静走进大学校门那刻起,不安的浓云就笼罩在心头。她爸是个局长,平时总是忙、忙、忙,有时忙得晚上家都不回。上高中的时候,李静下自习后,还能赶回家陪陪寂寞的妈妈...
我有一味药,那便是父亲的爱。多年来,我像一个病人一样,依赖这味药。磕磕绊绊的人生,不大如意的人生,在每一次受到挫折和打击,每一次感受到彻骨疼痛时,我能够得以迅速...
清晨6点,在天津的一条街道上,宋宏磊扛着—袋馒头,大步地向前奔跑。他已坚持了3个月,还要继续奔跑下去。因为,女儿需要肝移植,他的肝最匹配,但他有脂肪肝,只有通过...
我盯着徐永看了好久,我对自己说,我爸就是这个样子的。下回再遇到,不许我嫌弃他穷、嫌弃他没本事,更不许嫌弃他没血性。一我6岁的时候,徐永是一个工厂的工人,还兼了一...
我的青春期从父亲离开开始我的青春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大概从杨逸远正式离开我和妈妈那一天算起吧。杨逸远是我的父亲,只是自从记事起,我从来没有喊过他。我想,我对杨...
小时候我看过一部日本电影《砂器》。影片讲战后日本东北部一对失去土地的父子,他们到处流浪,在大雨滂沱中赶路,在大雪天里乞讨,在崎岖的山路上跋涉。有一次,儿子被富家...
几年了,他的手机里,一直保存着一条短信。他的手机换了好几个,但是,他的卡没有换,号码没有换,而那条短信,也一直保存着。5年前,他和所有拥有手机的人一样,每天做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