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出现了许多兵器,但只有孙悟空的金箍棒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孙悟空正是依仗着这条铁棒,大闹天宫,降妖伏魔,既打出了一个令上界天仙惊心胆寒的"齐天大圣"的名头,同时,也确保了一路坎坷危机重重的取经大业顺利完成。应该说,金箍棒在孙悟空的人生履历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首先,我们来看看金箍棒的出身。《西游记》第3回,孙悟空跑到东海龙王那里去寻宝,龙王先后拿出大扞刀、九股叉、画杆方天戟等兵器,但孙悟空总嫌太轻,不中意。当龙王表示再没有什么兵器时,龙婆龙女的适时提醒让孙悟空的寻宝活动"柳暗花明".金箍棒这时闪亮登场了。原来它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此一神奇处。神奇处二是,平时它静静地躺在海底,默默无闻,这几日却"霞光艳艳,瑞气腾腾".神奇处三是,金箍棒上镌刻有一行字,唤"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神奇处四是,刚开始它"约百斗来粗,二丈余长",当悟空希望它更短些更细些时,它能"如意"地变化,最后竟能变成一根绣花针,塞在耳朵里面藏下。
在此,作者赋予金箍棒种种神奇可谓煞费苦心,人们常说"宝剑赠英雄",对神通广大的、机智勇敢的大英雄孙悟空来说,也只有如此神奇的金箍棒堪为匹配,正是珠联璧合,相辅相成。
然而这还不够,小说第88回,作者专门用一段韵文对金箍棒进行全方位的"报道"
鸿蒙初判陶铁,大禹神人亲所设。湖海江河浅共深,曾将此棒知之切。开山治水太平时,流落东洋镇海阙。日久年深放彩霞,能消能长能光洁。老孙有分取将来,变化无方随口诀。要小却似针儿节。棒名如意号金箍,天上人间称一绝。重该一万三千五百斤,或粗或细能生灭。也曾助我闹天宫,也曾随我攻地阙。伏虎降龙处处通,炼魔荡怪方方彻。举头一指太阳昏,在地鬼神皆胆怯。混沌仙传到至今,原来不是凡间铁。
由这段韵文,我们至少可以获得如下信息:其一,金箍棒是大禹治水时的定海神珍,是曾经拯救四海苍生,匡扶社稷的宝物。读者或许还记得《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那块"通灵宝玉",其来历也自是非凡:原来它是女娲当年补天时剩下的一块"顽石"."通灵宝玉"本来被寄予厚望,补天拯世,无奈竞没有派上用场,其结局暗含着贾宝玉最终难堪挽贾府这座大厦于"将"的命运。但金箍棒不一样,它也曾为济世救民出了力,甚而可说是劳苦功高,将这样的宝物给悟空作兵器不,不正寄托着作者希望孙悟空能够依靠这条铁棒"伏虎降龙"、"炼魔荡怪",从而救万民于水火,泽被苍生吗?其二,为什么这样非凡的宝物竟然沉寂于深海许多年,没有被人重视呢?作者在此给读者设置了这样的悬念。抛开索引派的繁琐考证与假设不谈,我们至少可以感受到这一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金箍棒是"千里马",这一点无需置疑,可惜的是东海龙王不是"伯乐",不仅不是,而且还是一个萎缩怯懦爱打"小报告"的"小人",金箍棒在他手里的命运自是可想而知。作者利用这一细节,一方面表明悟空是真正的"伯乐",真正的英雄,另一方面,也暗含他对黑暗不平的社会现实的某种讽刺。其三,金箍棒名唤"如意",自是与一般兵器不同,它变幻多端,能大能小,大的时候能"弥于宇宙",小的时候只有一根绣花针长短。金箍棒完全随悟空的喜好"如意"变化,因而悟空能使得得心应手,给他西天途中伏魔荡怪凭添无穷的力量。
金箍棒对孙悟空的重要性自是不必待言。小说第4回,悟空因嫌纱帽小,反下天庭自封"齐天大圣",玉帝派天兵天将下界捉拿悟空。在悟空与天将先锋巨灵神的交手中,金箍棒第一次显现出它的威力。面对"名满天下"的巨灵神,悟空只"轻轻轮铁棒,着头一下满身麻",悟空还未使力,巨灵神已是全身发麻,悟空"劈头一棒",宣花斧便断做两截。一松一紧,一强一弱之间,人们对金箍棒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在与哪吒交手的过程中,金箍棒显示其威力的另一面:哪吒变成三头六臂,恶狠狠地手持六般兵器,向悟空"扑面来打".而悟空毫不示弱,也变做三头六臂,把金箍棒幌一幌,也变作三条,六只手拿着三条棒迎面架住。后来,金箍棒更是变作万万千千,"半空中似雨点流星".当碰上强敌或者说对手人多势众时,悟空的金箍棒能变成千条万条,在万千妖怪中如入无人之境。至于那些毛贼强盗则更不在话下,只需轻轻地一压,马上便成了肉饼。悟空使的一套棒法,可谓娴熟精练,天衣无缝,有时甚至赢得妖精的赞誉。第五十四回,独角兕大王与悟空交战时便连声喝彩道:"好猴儿!好猴儿!真个是那闹天宫的本事。"能从对手口中得到称赞,金箍棒的神通由此可见。
金箍棒的另外一项功能是能变成各种器物工具,在危急关头助孙悟空脱险。如第65回,悟空被黄眉怪罩在金铙里,悟空先是将铁棒变做幡竿一样,撑住金铙。失败之后,又将金箍棒变作一把钢钻儿,从亢金龙的角尖上钻了一个孔窍,得以脱身。耐人寻味的是,金箍棒在对待一般的强盗和小妖时,它的威力很大,所到之处望风披靡,但碰到那种法力强大的妖魔时,金箍棒的威力便大打折扣。小说中有多处写到孙悟空与妊怪斗得难分难解,不分胜负的场面。是金箍棒失灵了吗?显然不是。而是因为妖怪大多修炼经年,又往往有天上的神仙菩萨作靠山,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妖魔法力的强大正反映出西天取经的坎坷与艰难。由于金箍棒是孙悟空降怪伏魔的工具,因而一旦它丢失了的话,其损失可谓大矣。
小说中两次写到悟空失去金箍棒。两次丢失都不同,一是被套,一是被盗。且看第50回、第51回,悟空与独角兕大王交手,金箍棒被"亮灼灼白森森的金钢琢套去,"弄得孙大圣赤手空拳,翻筋斗逃了性命。"当妖怪得胜回洞后,悟空失魂落魄,"朦胧失主张".从这一细节我们可看出,一旦悟空失去金箍棒,其往常的机智勇敢便马上无影无踪。无奈之下他跑到灵霄宝殿求援,先是"唱个大喏",然后"又打个深躬",当葛仙翁取笑他"猴子是何前倨而后恭?"悟空回答道:"不敢!不敢!不是前倨后恭,老孙于今是没棒弄了。"此时的孙悟空,哪里还有半点当年大闹天宫、傲视万物的影子?而促使他如此转变的,正是那须臾不离左右的金箍棒。再看第89回,悟空兄弟三人的兵器放在天竺国玉华县厂院时,被黄狮精掳去。当悟空打听到豹头山虎口洞有妖怪时,马上"唿哨一声,形影不见",急切之情可见一斑。悟空在路上碰到两个狼精,想要打杀,却手中又无兵器,只好用个定身法将他们定住。当金箍棒失而复得时,悟空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甚至忘了"更容变像",现原身丢开解数,一路棒打出去。总之,西天取经路上,有了金箍棒,悟空便能呼风唤雨,除妖荡魔,而一旦失去,便惊惶失措,没了主张。金箍棒,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孙悟空患难与共的生死兄弟。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孙悟空使的是金箍棒,而不是其他兵器呢?其实这恰恰体现出作者的匠心独在。原因有三:其一是金箍棒符合孙悟空本是猴子的性格特征。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兵器的描写往往成为人物性格刻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张飞的丈八蛇矛,李逵的板斧,鲁智深的禅杖等等。它们有个共同之处,都是造型奇特,刚强勇猛。因为造型奇特,所以能威慑敌人;因为刚强勇猛,才体现出勇力的虎虎生气。金箍棒便符合以上的特点,而猴子喜欢舞枪耍棒的天性则更是为此作了一个圆满的脚注。其二是金箍棒反映出的文化心理。金箍棒是"定海神珍",也曾济世安邦,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泰民安的"擎天之柱".作者在小说中多次暗示这一点,其目的是希望孙悟空成为定国安邦的"擎天之柱".作者生活的明代后期,朝政腐败,民不聊生,作者放眼寰宇,却找不到一个可以救万民于水火的英雄,因而寄理想于笔端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其三,相对于刀枪剑戟而言,金箍棒是比较"温柔"的。冷兵器时代,刀枪剑戟往往极具攻击性,刀砍剑刺,其结果都是致敌人于死地。常言道:"刀剑无眼",刀光剑影之间,只见血肉模糊,残肢断腿,其血腥气必然弥漫纸端,与小说崇佛戒杀的基调格格不入。小说中悟空用金箍棒打杀强盗妖精,往往只是压成个肉饼,虽也有时脑浆迸裂,但可怖程度较之血肉横飞减弱了许多,更重要的是不致于尸无完尸。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小说中所涵蕴的人道主义思想。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其酷爱自由、嫉恶如仇的天性使他千百年来赢得读者的喜爱。而神奇非凡的金箍棒的出现,为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甚而画龙点睛的作用,大大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使孙悟空这个光辉形象数百年来栩栩如生地闪耀在读者心中。
明嘉靖四十一年冬,这天早朝时,谏议大夫邱鼐献上了一条金鲫鱼,嘉靖 迷你世界鬼故事恐怖图 皇帝当即命令膳食监精疱细蒸,今天的午膳,他要和邱鼐一起吃。 膳食监的总管...
1972年,我们家养了两只芦花鸡,一家人的零用,全靠这两只芦花鸡下的蛋来换。 一个冬日,我们一家人刚睡下不久,就听到外边的鸡窝里出来一阵咯咯的鸡叫,那声音很急促...
恐怖的家鬼故事 一 南宋绍兴年间,宋高宗赵构只知饮酒作乐,朝 恐怖鬼故事好有声 政混乱。 宰相秦桧权倾朝野,他贪财如命,想方设法敛集私人财富,其中借生日祝寿收受...
有个 特别恐怖的鬼故事电影 小木匠,一次到外面做工,回家时天色已晚了。路上他要经过一座大山,动身时村里人对他说:山上有个精怪,经常出来害人,没有人敢在夜里从那里...
有个叫向青云的人,是琼州人,聪明盖世,文章学问,远近闻名,然而,始终没有考得任何功名。 他父亲在的时候,泛海为业,常到海外去做生意,家计渐渐萧条了,他又考不了功...
从前,李家官庄有位李员外。家有良田千顷,万贯家财,日子过得富足无忧。 只可惜膝下无子,只有一女。 这小女儿也是中年得来,夫妇二人尤其的珍爱。 那真是含在嘴里怕化...
这件事发生在光绪末年粤北某县太平村。 这天,时近黄昏,小寡妇秋菊带着老佣人陈妈给死去的男人上坟。 秋菊死去的男人叫陈长顺,是个长年在 世界上最恐怖鬼故事 外贩货...
少华和邻居胡奶奶家自少华记事起就是邻居,不过在少华看来胡奶奶远算不上个好邻居,他也记不清俩家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闹过多少次的不愉快了。每次争吵过后总是过不了几天胡...
一、吸血鬼棺 故事发生在民国十二年。石牛县在黄河岸边,县长名叫孙禹。孙禹在贪官众多的民国官场上可算得上是一个好官。 这天,他乘着早春二月黄河水枯之际,领着全县的...
饿,饿,我要吃东西,你给我吃东西 这就是今天我要讲的故事,关于饿死鬼的故事。 不知道你们对于饿死鬼有 史上最恐怖的鬼故事视频 多少的了解呢?其实饿死鬼不是很能吃...
老路和小路是祖孙俩,住在山上一间破房子里。每当打雷下雨时,屋里就成了水帘洞,锅碗瓢盆都用来接水了。每当冬天下雪时,屋里到处是飞扬的雪花和冷的刺骨的寒风,就算把衣...
早年间,在胶南区有个叫邢都城的地方,有个大户人家姓邢,他家大业大,本地人都叫他邢员外,膝下有五男二女。由于儿、女们都不缺吃、不缺穿,在娇生惯养中长大,每个都长得...
在日本平安时代,吉备国贺夜郡,有个叫庄太夫的富农。 庄太夫膝下仅有一个独子正太郎,却是纨绔子弟,根本不听父亲训诫,庄太夫夫妇为此大伤脑筋,暗地商量为儿子找个好女...
传闻,河西村的一个半亩水塘底下,曾经埋葬着战国时期一个战败将军的尸
从前,有一个胖秀才和一个瘦秀才一起进京赶考。胖秀才家里世代都是地主,非常有钱。拥有良田千亩,家里的佣人都有一百多号人。他从小就养尊处优,每顿饭必须要有鸡鸭鱼肉,...
民国二十八年,日照县西北有一座大山叫奎山,山中有个小村叫靠山屯,村里只有十来户人家。有一个村民名叫王六根,平日里靠几亩薄地种些玉米、红薯度日。农闲季节,他就会扛...
有个老太史,白天躺在书斋里看书,忽然看见一支小小的仪仗队从堂屋角落里走出来。 仪仗队的马只有青蛙大小,人只有手指头大小,这支由几十个小人组成的小仪仗队,显示出威...
乾隆八年六月初五一大早,宁波知府培文海刚洗漱完毕,衙役便禀报说关帝庙发生了命案。培知府忙赶赴案发地点,只见一年轻男子仰面倒地,脑后有一大摊血迹,旁边有一块带血的...
我们村子处于盆地中的小平原里,本来是农村,所以房子就是那种古典的南方的老土房吧,也就是用土垒起来的,并不是很高。周围的一切只用趴在树上就可以一览无余,谁家在哪只...
乾隆年间,永安县突然开了家名为回春堂的医馆。凡是到回春堂看过病的人,都说郎中是个神医,但郎中长什么样,却没人知道。 人们只知道这家医馆的规矩很怪,医馆内设一间诊...